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等女祭司的“黑暗驱魔”,便是后世所谓的“冲击疗法”。
是指,通过直接使病人处于所恐惧的情境之中,以收“物极必反”之效,从而消除恐惧。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但对体虚气弱,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或心理承受力低下之人,当慎用。
此法,亦称暴露疗法、泛滥疗法,或满灌疗法。
于是在高等女祭司的极力建议下。刘备对因爱生恨,积恨成魔的许师,采用了“满灌疗法”。
法如其名。
至于效果如何。初次施法三天后,安娜塔西娅亲下地牢查看。
“疗效不错。”将银匜内的药剂,自齿缝灌入。安娜塔西娅笑容可掬。
“何药。”汤药入腹,许师忽觉浑身犹如火烧。
安娜塔西娅飞快说了句西语。又眨眼一笑,翻译成汉话:“来自我家乡的一种小甲虫(斑蝥)、几片干花瓣(仙客来),三种草根(曼德拉草根、夹竹桃根、葛根),还有采自遥远绿洲的常用草药(荨麻),及一些碾碎的蜂巢和羊胎盘。”
“仅此而已?”
“没错,仅此而已。”安娜塔西娅笑道。
“此药…何名?”许师有苦自知。
“阿弗洛狄忒(?φpoδ?tη)混合药剂。”见许师眼神迷离,娇喘吁吁,安娜塔西娅笑着竖起根手指:“又称‘爱情巫术’。”
“无……耻……妖……妇。”许师已意乱神迷。
许师不知道的是。高等女祭司口中,所谓来自希腊的‘小甲虫’,学名斑蝥。具有强烈的催情效果。混合荨麻使用,效果更烈。
传说,罗马开国君主屋大维的妻子莉薇娅,便会偷偷将斑蝥混入食物,引诱宾客轻薄自己,再以此勒索。
古希腊时,此物还被用作堕胎药、兴奋剂甚至毒药。精通“爱情巫术”的希腊妇人,通常会再混合使用一种麻醉剂,来降低男人的防备。常用麻醉剂成分,包括曼德拉草根、仙客来和夹竹桃根,诸如此类。而葛根、蜂巢、胎盘,则能补充大量的雌性激素。
一言蔽之,高等女祭司祭出的“阿弗洛狄忒混合药剂”,乃是针对许师的“混乱疗法”。即所谓的“黑暗驱魔”。
所谓破而后立。冲击疗法,就好比高举大锤,将现有人格悉数轰碎。而后再碎片重组,诞生崭新人格。
至于,新建人格与旧时人格,是否相同。只有施法之后,方能知晓。
言外之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良药入口,病灶是留是走,看脸。
留下许师独自扭曲挣扎,心痒难搔。高等女祭司又步入隔壁监牢。
在卢氏无比警惕的注视下,新取一盏长流银匜。药香扑鼻,笑容可掬:“该,吃药喽。”
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娅出身的亚马逊一族。乃纯粹之母系氏族。比日渐父系的钟存羌,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在蓟国时,许多妇科疑难杂症,国医馆长华大夫,亦常与之相商。从华大夫处,安娜塔西娅药理、医术,皆突飞猛进,受益匪浅。与初来时,不可同日而语。
东西合璧的黑暗驱魔术,效果自当斐然。正因深知安娜塔西娅医术,刘备才对其言听计从。
既出安娜塔西娅之口,刘备自当深信不疑。这便假行刑,真治病。
“将病人置于所恐惧的情境之中”。便是要此情此景,足可“以假乱真”,才能“物极必反”,“破而后立”。
令许师恐惧的,自然是男女之情。为以假乱真,蓟王需假戏真做。
治病是其一,惩戒是其二。
若能重塑人格。化敌为友,乃至为死忠禁脔。从此死心塌地,至死不渝。对蓟王一统钟羌,自当大有裨益。
“我无病!”卢氏扭头躲闪。
“心魔不除,断难善终。”安娜塔西娅目光清冽似水:“她是恨,你是贪。”
1。107 以梦为茧()
高等女祭司不由分说。将中药液,灌入腹中。
随药效显现,卢氏眼神渐渐迷离:“是……何……药。”
“药方出自华大夫的‘麻沸散’。剂量略轻,又混入了祭祀阿耳忒弥斯(pteμi)仪式所用的苦艾草。饮后醉生梦死,飘飘欲仙。取名‘麻醉剂’。”
“为何,为何……”
“是不是,感觉身如轻羽,飘忽不定。眼前一片白芒。胸中似有一团躁动之火,喷薄欲出……”随着高等女祭司宛如吟唱般的诵读,卢氏的耳畔忽响起天国之音:“你已抵达传说中的天国。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日光煦丽,和风拂面。人们云上安家。裁霞为衣,架虹成桥;乘天车飞马,食朝露夕花。纵情欢乐,通宵达旦。心有所想,必有所应。一切都将成真……”
卢氏的瞳孔不断放大。陷入了为自己编织的美梦之中。
以梦为茧,作茧自缚。破茧而出之日,便是大彻大悟之时。
梦境疗法,前有“庄生梦蝶”。后有“黄粱一梦”,“南柯一梦”。后又诞生“催眠疗法”。再后来,被科学的称之为“沉浸式疗法”。专治诸如癔症、强迫症、妄想症、神经官能、及性功能障碍等精神系疾病。
比起只是普通人的催眠师。高等女祭司的“神性导引术”,何止强悍百倍。
通过一问一答,徐徐引导。高等女祭司将深藏卢氏内心最深处的贪欲,悉数引出。又自行幻化,令其梦想成真。
所谓洞察人心,不过如此。
宗教因何强大,正因可操弄人心。
然有利有弊。因就刘备所知。所有宗教,都是排他性的。简而言之,诸神不可共存。不同神系的神,以各自信徒为阵营,互相攻杀。旧神屠灭古神,新神取代旧神。
神界,没有“和”的概念。
而大汉有。
总有人觉得,我们没有神谱。因而没有信仰。大错特错。我们的神谱,亦是“沉浸式”。所有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英雄,都成了我们心中的神。三皇五帝,上古诸王,后世便是关羽也已成神。听闻现在有许多人,开始在某个特定的日期,祭拜马老师。只因我们有一种极为特殊的信仰传承,名曰:“造神”。
普天之下,唯我独有。
神话终将破灭。然一位位新神,正指引我们砥砺前行。
刘备觉得。最应感谢的,便是我们的华夏二祖。
追根始源,当来自“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盘古舍身创世。于是我们的信仰体系中,崇尚“牺牲”与“奉献”。且无“弑父”劣根。
因为我们的父神,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我们。
这便是为何传承五千年后,我们的父系社会,家庭纽带,依然没有崩溃的原因。
窥一斑而知全豹。
读者决定一本书的下限。而作者决定一本书的上限。
言归正传。
大震关,四海馆。
出馆门,司马芝由神情恍惚。
“吾儿且看脚下。”眼看便要踏空,慈母急忙出声。
司马芝猛然回神。稳稳踏上石阶。
“母亲。”这便出门与母亲相见。
“如何?”母亲笑问。
“馆长,赐玉牌一面。让我去关首拜见蓟王。”司马芝言道。
“天可怜见!”慈母喜从天降:“速去关首。”
“唉。”司马芝扶母车,徐徐推向关首。
洛阳小市,金水汤馆。
收到投帖,尚书令曹节,这便赶来与贾诩相会。
出入汤馆,皆需沐浴更衣。二楼雅座,皆披浴袍,无人相识。孑然一身,更无性命之忧。
雅座设青琉璃屏风。彼此低声交谈,词句莫辨。
“见过老大人。”
“右丞不必见外。”
二人落座,仆从送上糕饼小食,斟满美酒。轻轻吹燃挂下香薰球,这便躬身退下,又轻轻移上屏风。
“右丞所为何事?”曹节开门见山。
“乃为我主息萧墙之祸。”贾诩亦直言不讳。
略作思量,曹节了然于胸:“可是又削河间二县。”
“然也。”贾诩叹道:“鄙国与冀州诸国毗邻,我主与诸国主,皆出高皇一脉,同气连枝。河间前后有四县,因我主而失。心中岂能无怨。所谓兄弟阋墙,后院着火,不过如此。还望老大人体恤。”
曹节轻轻颔首:“王上,意欲何为?”
贾诩试言道:“可否撤博陵,还旧县与诸国。”
“嘶”曹节先是一惊,跟着细想:“或许可行。”
“愿闻其详。”贾诩急忙相问。
“先帝追尊蠡吾先侯为孝崇皇,庙曰列庙,陵曰博陵。于建和二年,改封胞弟都乡侯刘硕为平原王,留守博陵,奉孝崇皇祀。后尊皇母马氏为孝崇博园贵人,又尊孝崇皇后。然平原王嗜酒,多有过失,先帝遂令孝崇皇后领河间王家事。元嘉二年,孝崇皇后崩,与孝崇皇合葬博陵。今平原王已归国就藩,博陵郡或可撤去。”
“可有阻力。”见曹节模棱两可,贾诩追问。
“最大阻力,便是汉室宗亲。”曹节言道:“先帝虽无子,却有三女。阳安长公主、颍阴长公主、阳翟长公主。亦有兄妹数人。平原王、益阳长公主、长社长公主。先时,陛下因勃海王之事,被先帝在梦中斥责,遂成心病。故不敢久居深宫,而迁去西园。若罢博陵,当平宗室之怨。”
“原来如此。”贾诩实不意外。所谓“宗室之怨”,不过是讨要贿赂的口实罢了。勃海王刘悝,乃先帝胞弟。不过因五千万钱,便遭中常侍王甫构陷入狱,身死国除。陛下与先帝,并非父子。所谓舔犊情深,更谈不上。
换而言之,罢除博陵并非不可,只需价钱合适。
“依老大人之见,若‘平宗室之怨’,当作价几何?”
“或需……”曹节用力竖起根手指:“一亿钱。”
一切皆在贾诩预料之中。五千万便敢杀勃海王全家。一亿钱除个郡,还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