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辅佐侄儿登临帝位。却未必能再胜深宫内宦。若真如前大将军窦武,诛宦不成,身死族灭。那时,为保独子皇位。何后势必要引蓟王入朝,总摄朝政。再清君侧,诛尽大宦官。

    于是两头下注,自是必然。亦是上上之选。

    蓟王当面,何必谈钱。至于地位,蓟王也早已位极人臣。于是,美色便成了何后最后的手段。且屡试不爽。

    蓟王越恪守臣节,何后便越发肆无忌惮。只因何后心如明镜。蓟王无论如何,也不会越雷池一步。破了她身上的守宫之迹。

    既如此,还有何所患。正反美人计,但用无妨。

    寝室内,见三妃暗自垂泪。刘备一声叹息。翻身下榻,将何氏拦腰抱起。

    “夫君……”四目相对,何氏珠泪滚滚。她如何能想到,与自己相伴长大的长姐,竟如此恬不知耻。

    “无妨。”刘备柔声安慰:“夫君终归未曾让她占着便宜。”

    何氏泪流更急。

    无需多言。这便将怀中玉人,横陈榻上……

    司隶校尉府。

    河南尹何苗、司隶校尉袁绍、洛阳令司马芳,三人正襟危坐,三府会审。

    事实上。内官大案,本轮不到河南尹何苗,与洛阳令司马芳。

    按我朝惯例。凡遇大案,应由掌天下刑狱之廷尉,掌纠弹百官之御史中丞,及掌监察京师七郡之司隶校尉,“三法司”共同审理。称“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自汉而始。

    只因王美人,乃是永安宫赴宴后,毒发。永安宫独立于南北二宫之外,属离宫别苑。再加皇后亲下诏令,命河南尹主持会审。故何苗无奈,唯有硬着头皮,迎难而上。拉来审案颇有建树的洛阳令司马芳,并司隶校尉袁绍,协审此案。

    须臾,便有洛阳县属吏,飞奔来报:“报,射罔之毒,出处已寻!”

    “毒藏何处?”何苗拍案而起。

1。13 红颜薄命() 
二百万字留念。

    ……

    “此话当真?!”陛下霍然站起。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河南尹何苗掷地有声。话说在陛下面前,何苗还从未如此大声。

    “好,好,好……”陛下忽泪流不止。好一阵长吁短叹后,又颓然坐地。暗自神伤,独自拭泪。然却仿佛卸下千钧重担。

    “陛下?”许久,何苗仰头试问。

    “河南尹查案有功。为美人……昭雪。朕,心甚慰。”陛下掩面挥手:“且退下吧,来日当有重赏。”

    “臣,叩谢天恩!”何苗大喜过望。这便以头触地,再拜而出。

    出西邸。何苗不敢怠慢,又火速奔赴长秋宫、永乐宫、永安宫。逐一通禀案情。

    长秋宫内。

    何后亦喜上眉梢:“二兄此事办的利落。陛下当有重赏。”

    何苗搓手道:“不求钱货,只求封侯。”

    “此事易耳。”何后微微一笑:“二兄若能独当一面,假以时日,可举为车骑将军,封万户侯。”

    “臣,敢不效死!”何苗喜极,再以头触地。梆梆作响。

    “起来吧。”何后无奈摇头:“大将军创伤未愈,河南尹切莫步其后尘。”言指大将军头破血流。

    “臣,遵命!”何苗奋然起身,又谄媚一笑。

    何后再追问:“人证物证皆在否?”

    “人赃并获,铁证如山。”何苗振声答曰。

    “甚好,甚好。”何后亦长出一口浊气。本以为王美人之死,不出南北二宫。岂料竟另有凶手。

    当真是,皆大欢喜。

    “速去永乐、永安二宫通报。”事不宜迟,何后又叮嘱道。

    “喏!”何苗再拜而出。曾几何时,他朱苗何曾如此万众瞩目。话说。做一名权臣,似也很不错啊……

    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蓟王闭门谢客,安心静养。前日,蓟王披发送亲,洛阳人尽皆知。若非陛下亲临,大将军何进已灭门矣。

    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

    蓟王一世英名,若无真凭实据,又岂会怒而杀人。

    且为王美人披丧,亦是义之所向。天下英杰,无不拍手称快。爱恨分明,蓟王乃真英雄。

    前后两汉,四百年传承有序。天下人心向汉。今汉以来,外戚专权,常欺凌幼主。天人共怒,四海激愤。麒麟降世,重振宗室。亦是苍天有眼。刘备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创下赫赫威名,岂是大将军何进能够望背。

    正所谓“人心向背”。

    洛阳城风传,何后罚铜一亿免罪。此举,亦坐实王美人之死,何氏外戚难逃干系。

    蓟王极怒坠马,乃至卧床不起。更惹无数叹息。天下惜英雄,重英雄。足见一斑。

    这日清晨,便有一辆公车停在幕府门前。

    司隶校尉袁绍上门投帖,得入府相见。

    名帖,时下又叫“名刺”。材质多为竹木。若称“贴”,则为缣帛。“刺”上除书:籍贯名字,还需续添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官之用,名曰“爵里刺”。此类官场专用帖,有其专门的书写格式。需将内容在“刺”中央,写成一行,不得拆分,故也叫“长刺”。

    名刺,兴起汉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传说,郭林宗为士林仰慕。游历洛阳时,路人慕名而来,投刺相交,常“载刺盈车”。南朝夏侯叔人,孝闻乡里,人争与交,家中“积刺盈案”。甚至还有“投刺为好(嗜好)”者。南朝梁人何思澄,夜夜削木书刺,天明即驾车外出,投刺访友。无论多晚,需将名刺投光,方能尽兴而归。日日如是。

    左伯纸名扬天下。蓟国名帖,皆是纸质。尤其珍贵。

    旧友来访。刘备命开中门。

    公车入府,门下督郑泰,在廊下相迎。

    “拜见袁校尉。”郑泰先执礼。

    “见过郑公。”袁绍不敢托大。

    “主公已在前堂恭候。校尉请随我来。”郑泰侧身相请。

    “请。”

    沿游廊,穿迭石林木,踏白石鹅卵。抵前院中堂。刘备已立在阶下相迎。

    袁绍上前见礼:“玄德。”

    刘备亦回礼:“本初。”

    “见玄德气色红润,绍遂心安。”袁绍笑称。

    “一时激愤,怒而杀人。倒让本初担心了。”刘备对答。

    袁绍又道:“今日此来,便为消玄德之怒。”

    “哦?”刘备已醒悟:“可是已擒获真凶。”

    “然也。”袁绍笑道。

    “且堂内叙话。”刘备伸手相邀。

    “请。”

    宾主落座。婢女送上香茗。

    饮茶润喉。落杯后,袁绍这才言道:“玄德可知赐婚当夜,洛阳城中,乃出一桩大案。”

    “金市胡姬酒肆,百余人饮鸩毙命。”刘备焉能不知。

    “正是如此。”袁绍叹道:“翌日,我与河南尹,同探究竟。见地窖内,遍陈刀剑弓弩,还张贴许多伏击草图。便皆以为,贼人乃是要在玄德迎亲途中,密谋行刺。却不知为何,集体饮鸩毙命。”

    见袁绍面露愧色,刘备这便醒悟:“本初莫不以为,乃是我趁机将刺客一网打尽。尽数毒杀。”

    “然也。”袁绍叹了口气:“不仅是我,便是陛下,亦如此想。更何况朝堂上下,文武百官。故金市大案,上报朝堂,遂无疾而终。乃至疏漏。”

    “毒杀王美人之真凶,莫非便在酒肆贼人之中。”

    “然也。”袁绍终于道破谜底:“趁太后上寿礼,毒杀王美人之人,便是金市胡姬酒肆庖人。”

    “庖人?”刘备一愣,旋即醒悟:“胡饼。”

    袁绍欣然点头:“正是用胡饼下毒。”

    刘备先前已想到。

    太后上寿礼时,陛下与文武百官,所饮所食皆无差。唯独吃了那张专门为他烤制的胡饼。然陛下不仅自己食用,且还与何后、王美人分食。为何唯有王美人毒发身亡,陛下和皇后,却皆安然无恙?

    袁绍从怀中取出一香囊,解开视之:“玄德可识得此物。”

    刘备探身一看,这便言道:“胡椒。”

    “正是胡椒。”相传此物乃张骞自西域带回。然却未能将栽培方法一同带回。直到盛唐时,中原才始见种植。

    “陛下喜食胡椒与胡麻(芝麻)。然何后不喜。胡庖做饼时,不知分量,故而少放。陛下食之无味,便分与皇后及王美人。皇后不喜胡味,故只食少许,便弃在案边。而王美人久随陛下左右……”袁绍一声叹息。

    “如此说来,凶手本想毒杀陛下。”刘备如何能想到,凶手竟是个胡人庖厨。在胡饼中下毒。却误打误撞,毒杀了红颜薄命的王美人。谜底揭开,直让人哭笑不得,徒剩叹息。

    袁绍轻轻点头:“然也。”

    “胡庖因何行凶?”刘备再问。

1。14 死而不僵() 
“为主报仇。”袁绍答曰。

    “其主何人?”刘备追问。

    “前龟兹国辅国侯是也。”袁绍脱口而出。

    “原来如此。”刘备轻轻点头“胡庖莫非亦是太平道余孽。”

    “正是太平道妖贼。”袁绍叹道“河南尹与洛阳令连夜审问,已获铁证。自黄巾乱后,钜鹿三贼酋授首。黄巾贼兵败如山倒。开年以来,各地黄巾相继被灭。太平道更是江河日下,不复先前。为延教派,故洛阳余贼,欲作垂死一搏。行刺陛下,以求天下大乱。好趁势而起,再掀暴逆。”

    似乎合情合理,鲜有破绽。暗忖片刻,刘备言道“莫非从酒肆地窖中搜出的兵器、图册,甚至百人饮鸩而亡,皆是黄巾贼之苦肉计,障眼法。”

    “正是。”饶是袁绍已不禁动容“假死脱身。我等皆以为洛阳黄巾余贼,被玄德一网打尽。故而放松警惕。且太平道多是汉人流民,少有胡人裹挟。加之胡庖半身残废,泯然路人。本就不引人瞩目,故成功脱逃。”

    “我八月成亲,太后十月上寿。相差二月。换言之,太平妖贼早已悉知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