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召刘晔上殿。”左国令士异,直入正题。
只见一江淮书生,儒服束发,趋步入内。伏地行礼:“(太)学生刘晔,拜见王上。”
“赐座。”刘备居高言道。
“谢王上。”刘晔起身就落。
百官同朝,初登大殿。面不改色,举止如常。让为大师兄的刘备,亦暗自点头。
环视百官,刘备又看向文臣之首:“二位国相。”
“臣在。”耿雍、崔钧双双起身。
“何不当文武百官,言明因何则选。”
“喏。”右相耿雍,主内政。遂奏曰:“长芦、长汀二县,除去盐渍滩涂。北部尚有良田待辟。一心不可二用。二位县长,当尽早抽身,专管薮中屯田。”
刘备轻轻点头:“事急从权,乃其一也。”
“主公明见。”耿雍又奏:“然,盐田不同稻田,如何耕种收割,皆无先例可循。故需随机应变,见机行事。换言之,无论国中宿吏,还是学坛新人,对盐田所知,皆等同。”
刘备亦点头:“新生之物,皆无旧例,乃其二也。”
“刘晔师出名门,学识渊博。虽少年,却才高。且兼通机关奇术。主公曾言,盐田需借机关诸器,方能事半功倍。刘晔正当大用。”
“年少才高,又精机关。乃其三也。”刘备轻轻颔首,又问道:“何以知之?”
此乃代百官发问。耿雍笑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主公何不问大利令苏越。”
“哦?”见刘备看来,大利城令苏越,起身奏曰:“刘晔献‘发石车’,现已造毕。”
“原来如此。”刘备恍然大悟。
话说,官渡之战时“(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传闻,发石车的设计图,便是刘晔所献。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亦称“抛车”。
抛车,并非刘晔发明。春秋时已开始使用。为古代战车之一种。称“飞石车”。车上置粗竹,人力拉拽,可将筐中石块抛出。乃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远射兵器。
《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
刘晔所献,必与先秦之物,大有不同。
果然,待图卷徐徐展开。刘备一眼辨出。乃集塔吊、打桩机,所用机关,三合为一。先借绞盘上劲,将配重端升起,待搬动弩机,配重下落,将另一端投石抛出。乃是非常先进的“配重式抛石机”。细细观摩,刘备还看到了用于储能,可加速抛射的“扭簧”。后世最常见的扭簧,便置在晾衣服的木夹子中。松手即闭合。
“射程如何?”刘备问道。
“可将一钧(15公斤)弹丸,抛出八百步。”苏越答曰。
远在弓弩射程之外。时下,唯有高居城头,远射千步的床弩,能与之匹敌。
若能与机关舫车合二为一,乃为毁墙神器!
刘备焉能不喜。
“可有实物。”便是向来惜字如金的王傅黄忠,亦不禁问道。
“实物过于巨大,无法入殿。”苏越答道。
“下朝,且领某一观。”
“喏。”苏越答曰。
不愧是镇国神将。其中厉害,一眼可辨。
“得此物,天下无不破之城矣。”蓟都尹娄圭,亦晓以利害。
右相耿雍奏报:“新生盐田,唯利机关。值用人之际,当不拘一格。故臣等举荐刘晔,为大夏令。”
果然有理有据。蓟王环视群臣:“诸位以为如何?”
王傅黄忠起身奏报:“臣,附议。”
“臣,附议。”横海中郎将黄盖,亦起身。
“臣等,附议。”武将纷纷追随王傅。
蓟都尹娄圭,则领文臣附议。
能凭空造出此物,自是天纵奇才。又何必再多此一问。
“如此,左国令且宣诏吧。”蓟王你笑道。
“喏。”士异取诏书在手,朗声诵读:
“除大利令苏越,为武库令。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
“封太学生刘晔,为大夏令。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铜钱十万,蜀锦百匹。四季朝服及驷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
女官捧来朝服、印绶。二人入偏殿穿戴齐整,登堂衣秀,落座比二千石位列。蓟王曾有言在先:只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既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人口破二十万,得食双俸。苏越升大利令时,已兼领王宫行人。得享双俸。刘晔尚未达成,暂不得享。
“苏越既为武库令。大利令又当授予何人?”蓟王再问。
右相奏曰:“将作令苏伯,举荐一人。”
“是何人也?”
“主公何不亦召来,当面一观。”耿雍答曰。
“如此,且召上殿来。”
须臾。便有一书生登殿:“宛县吴循,拜见王上。”
耿雍介绍:“吴循字元顺,南阳宛人。祖上乃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差强人意,若一敌国’之大司马吴汉。”
“乃我名将之后。”刘备欣然点头。
“月前孤身北上,登四方馆。憾止于黄金阙下。依例当授千石官。南阳良匠汇聚,自幼耳濡目染,精于机关术。正当其用。”耿雍又言道。
吴循入四方馆时,蓟王亲赴楼桑将作馆,闭门造车。故未能知晓。
“名门之后,又升六层,自无需再考。”刘备乾纲独断:“左国令,且书诏命。”
“喏。”士异殿上直书,蓟王当场用玺。
“封吴循为大利令。秩一千石,‘铜印黑绶’。另赐黄金五百两,铜钱五万,蜀锦五十匹。四季朝服及骖马安车一驾。”
“臣,领命!”吴循强忍激动,伏地认主。
1。46 辟邪三宝()
散朝后,文武百官,乘车马直奔南港。又换乘明轮舫舟,驶往大利匠人城。
终在一艘机关大舡上,见到了实物。
投石机,由基座、机架、机枢、机臂、绞车等,若干机构组成。
与基座相连的机架,两根支柱间,固定一横轴。上有与轴垂直的不对称杠杆,称“机臂”,可绕轴转动。其中,不对称杠杆之短臂,上连配重,称“重锤”。长臂末端坠有“弹囊”,用于装弹。
以人力或畜力,转动绞车(大型绞盘),将长臂向后拉至水平,卡入荆棘轮机。发射时,只需用力踩下踏板,长臂迅速上扬。当短臂重锤完全落下时,长臂末端所坠之弹丸,遂从弹囊中呼啸飞出,直奔敌城而去。
基座,仿舫车“转车盘”,能左右转动。荆棘轮机,可经由卡入不同轮齿,调节长臂上扬高度。从而控制抛射角度。当长臂后拉至水平时,射程最远。此时,抛射角正好为四十五度。
而置于基座两侧,用以牵引重锤的二座绞车,使用了来自记里鼓车的差动齿轮组,及由同样出自该车的减速齿轮组,后经将作馆升级而成的变速齿轮组。
差动齿轮,可确保两侧绞车,同时为投石机“上劲”。而变速齿轮,则能与人力、畜力,相匹配。人力上劲时,改用小齿轮,畜力时,则换成大齿轮。
王傅亲试。踩下踏板,重锤下坠,长臂呼啸摆起。囊中石丸随之被远远抛出。重重落水。
一时浪花迸溅,轰声如雷。
伴着翻滚的浪花,竟浮起一丛被震毙的野鱼。
“基座可加车轮否?”王傅问道。
“可也。”苏越言道:“或加轮自行,或载于舫车之上。皆可。”
王傅轻轻颔首:“此物极利攻城。若能精益救精,每发必中,当护我万千子弟,免受攻城之苦。某,深谢。”
苏越等人肃容回礼:“王傅言重了。”
黄忠乃蓟国宿将,深谙军阵兵法。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又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再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一言蔽之。以最小代价,取最大战果。
攻城乃是万不得已,下下之策。智者不轻为。
蓟王少时孤军北上,死守白檀。十万鲜卑血战七日,犹未能破城。足见攻城之难。
然若得此物,只需排列在一箭地外。弹丸齐发,落石如雨,城头旦夕可毁。
八百步的超远距离,让城头大多数守军及兵器,望尘莫及。
唯一能攻击投石车的兵器,只剩床弩。然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八百步已逼近床弩射程极限,威力削弱极多。对蓟国而言,防御起来并不困难。
吴循虽是功臣之后,却由将作令苏伯举荐。且出身南阳,多半是墨门弟子。
换言之。墨家两大门派,明隐之争,或将落下帷幕。辅佐蓟王的匠墨,技高一筹。完胜与太平妖人沆瀣一气的仕墨。见胜负已分。天下墨门子弟,皆投奔蓟国而来。蓟国士、农、工、商,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繁荣鼎盛。
蓟国上下,一视同仁。国之石民,皆有晋升通道。即便不出仕,只需在各自领域精益求精,亦可获民爵。四世同堂,家门兴旺。坐享荣华富贵。
天下板荡,四海浮沉。乱世之中,能得蓟国一片净土,尤为珍贵。亦足可珍惜。
散朝后,刘备独留刘晔,在殿中设宴。
蓟王命女官除去冕冠,只着常服。与刘晔面对而坐。
无需再言公务。刘晔师出同门,恩师言传身教,又称佐世之才,不出数年,必是名守。刘备只聊家常。叮嘱了些身边琐事。又问了些家中状况。听闻老父刘普,尚在九江老家。便让他早日接来临乡。
刘晔兄(刘)涣,为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