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蓟都尹娄圭起身奏对:“回禀主公。何后欲先取南阳,再取荆襄,董太后意属兖州。传闻新帝将使左右车骑,入蜀平板诸蛮之乱,亦为抢占先机。如此看来,废史立牧,大势所趋。”
蓟西尹钟繇,起身言道:“新帝为坐稳大位,平衡各方而宰割天下。此‘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是为‘饮鸩止渴’。”
“正如先帝为求活命,而赦免王芬同党。”王傅黄忠奏道:“令乱臣贼子,苟活于世。于国有害无利。”
“义父嫉恶如仇,乃天下豪杰。”刘备笑道:“设身处地,先帝便宜行事,亦无可厚非。”
“如我主,文武双全,明以照奸。当凤毛麟角,世间罕见。”薮东守乐隐,笑道。
殿内重臣,无比欣然点头。乐公,言之有理。
五日小朝,比二千石及以上,方能与会。先前不过寥寥数人,如今亦颇多重臣在列。
右侧武臣,以王傅与黄横海居首。排列蓟国十一校。
左侧文臣,以左右二国相为首。排设五尹三守十二令。若非蓟国四少师,右国令,缺席已成惯例,人数更多。
比二千石以上重臣,竟有四十余人。足见蓟国强盛。
辖地千里,三百余城,九百万民。大汉第一强藩。实至名归。
从自家老宅,到楼桑村、楼桑邑,再到临乡侯国、蓟王国。雪球越滚越大。如同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势不可挡。凡有螳臂当车,悉数碾成齑粉。
“月初,有贵霜二十万奴隶,翻越葱岭,抵达西域。安息王子洛吉斯五世,与罗马皇后鲁琪拉,亦同行抵达。”左国相崔钧又报。
“甚好。”刘备欣然笑道:“传令二位府丞,定要善待。”安息王子与罗马皇后,事关西征大业,当万无一失。
“喏。”崔钧又奏问:“二十万奴隶,作价五两金。是否足额支付。”汉一两二十四铢,贵霜金币重约十二铢。
“自当足额支付。”刘备又道:“万里长征,一路人吃马嚼,消耗甚多。能安然抵达,正因卖价高,故路上不曾虐待。若讨价还价,乃至贱卖。安息怨气必生。下次再贩,定会百般拷打,催促疾行,以求减少路上消耗。”
所谓开源节流。若买不上价,必然要减少支出。于是一路抽打,逼迫奴隶早日抵达绿洲。减少消耗,以求抬高收益。尤其是血腥的奴隶贸易。成本和收益,皆出在奴隶身上。若每个奴隶值金币十枚。试想,奴隶主又焉能不小心再小心。
“遵命。”同样深谙商贾之术的崔钧,欣然领命。我主果仁主也。
略作思量,刘备再传王命:“安息王子,回程所购粮秣辎重,皆打对折。万勿令其空手而归。”变相奖励。
“喏。”崔钧起身再奏:“乌孙、大宛等国,亦有大量奴隶出售。欲以奴隶,充抵营造王城费用。”如前所说,蓟国营城,冠绝天下。西域都护府城池之便,西域诸国深有体会。数年前,蓟王奉诏和亲。五十五国便令各自送亲使上告,求造都城。蓟王自当满口答应。如今,王城已营造过半。五十五国,已有半数迁入新城安居。欣喜之余,亦有忧虑。债台高筑,无力承担。不想砸锅卖铁,唯另辟蹊径。于是乎,奴隶,首当其冲。
“可也。”刘备从善如流:“命二位府丞,分类作价,抵充欠款。”
“如此,都护府当有百万之众。”崔钧不无担心。
“无妨。”蓟王笑道:“绿洲颇有余力为其一。陇右屯田大成足可度支乃其二。得百万西胡安居都护,西域藩屏足称坚固。”
“王上明见。”群臣下拜。 富品中文
1。174 去芜存菁()
或又有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言有理。然却需因地制宜。
后世积贫积弱,故需抱团取暖,同仇敌忾。于是便以族群划分敌我,简单明了。
然我煌煌天汉,傲世天下,冠盖宇内。纵观世界。黑暗笼罩四野,奴隶制惨绝人寰。唯我大汉,分封立国,提前千年,步入封建。二十等爵,编户齐民。孰优孰劣,见仁见智。然说一千,道一万。封建制显然比奴隶制先进。电气时代一定强过铁器时代。人类历史早已证明,毋庸置疑。
难不成奴隶城邦,还强过封建诸侯不成?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明目张胆开历史的倒车。其言可恕,其心可诛。
试想,众多域外奴隶,唯在遥远绿洲,方能享有最大程度之自由。若非逼不得已,或身不由己,又岂能自寻死路,再投苦海。
此,便是制度的先进性。故刘备从不担心,奴隶逃亡,或奴隶反抗,等群体恶性事件之发生。
放眼望去,一片苦海。周围番邦,奴隶制根深蒂固。无路可逃。而奴隶们不惜赔上性命所争取的自由,在绿洲唾手可得。说起来,但凡能吃饱饭,谁愿提着脑袋造反。
四夷皆以汉化为荣。切记,切记。
为安置重获自由的西胡奴隶。都护府除去扩建城池外,又从五十五国,索取十座前汉废城,原址重造。蓟王“中西域而立幕府”。一座座绿洲城池,便如同一枚枚楔子,钉在西域诸国。沿途贸易商道,如血脉相连。将居于西域之中的都护府,与五十五国连成一体。由五十五国,出人出资,成立的幕府联军,分驻各城。确保绿洲,及丝路安危。
利益利益,先利而后益。当共同利益足够强大,既得利益者足够亲密。自上而下的融合,便是大势所趋。都护府屯田,足可度支西域五十五国取食。足见李儒、戏志才等一众都护府属吏之能。
待时机成熟,刘备将迁百万关内汉人远赴西域。或西域、中土,各迁一半。平衡族群占比。
那时,刘备战略构想,完美达成。西域屏藩,宅兹中国。
将帝国的战略纵深,西延万里。三兴大汉,指日可待。
“长史盖勋,从事郎中傅燮,自大震关上疏。言:春暖花开,当再遣开拓车队,挺进高原。寻觅山中古羌,及南下通道。”待左国相崔钧落座,右国相耿雍起身奏对。
“可也。”刘备言道:“暖泉驿扩建如何。”
“已建障城。横竖一里,有兵士屯守。”耿雍对曰。
“甚好。”刘备再道:“车队此行,当深入高原冻土,择沿线要冲,试种青稞麦。若能存活,当就地筑城屯守。”
“喏。”青稞麦已在高原试种成功。西海、陇西等边郡,正大力推广。并沿冰川谷道,加速向高原深处试种。
钟存慧妃坐镇大震关城。不断有羌人部落,出山定居。或散布高原河谷,边放牧,边种植。不出数年,当可自足。流徙羌人,四年为期。如今刑期过半,牢城内外,气象一新。丝路穿城而过,日进斗金。谁还愿返回山中老寨,忍饥受寒。终日与野兽为伴。
赀库令司马芝,已明言。待流徙期满,当就地安置,变羌户为齐民。蓟王虽不在云霞殿。若悉知羌人心声,自当应允。利益之下,饶妻制,日渐解体。不断拆户租产,陇右五百余万口羌氐诸胡,已近百万户。随农、畜牧机关器,便利高效,深入人心。先前被各大氏族所垄断的奴仆佃户,亦被大量释出,重编为户。汉人亦有二十万户,百万余口。
户户有梯田一顷,良宅一座,牛马成群,猪牛遍地,陇右民情,一日千里。
更有甚者,汉阳、金城、及陇南诸县,竟先后试种水稻成功。
若悉知陇右如今之重利。朝堂内外,谁还敢轻言放弃。
后世常言:打铁还需自身硬。换用时下语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请接后句)。
十日大朝,事无巨细。五日小朝,高屋建瓴。
待诸事毕,上庠令郑玄起身奏问:“敢问主公,于国中举‘群仙会’,是何用意?”
“不愧是郑公。”刘备欣然笑道:“孤,并无长生不老之心。亦无羽化飞升之念。之所以许‘群仙会’,乃行抛砖引玉也。”
“请主公明示。”郑玄再问。作为士林泰斗,郑玄焉能坐视国主,误入歧途。
“孤所欲,乃为方术。”刘备道破谜底。
方术,乃“方技”与“术数”之统称。
方技,时下指医经、经方、神仙术、房中术等。术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数理。《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
一言蔽之。“方技”,乃是指通过医药、养生、修仙等,达祛病延年、健康长寿、长生不死之目的,并可“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数术”,乃是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制定人事及占卜国运气数。
通常而言。“方技”有四类: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皆“生生之具”。而“数术”则有六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则是“羲和史卜之职”。二者泾渭分明,又千丝万缕。
“我主既不为神仙。莫非乃看重:医药、经方、天文、历法。”郑玄果然一代儒宗。
“然也。”刘备遂道出心声:“医药自有国医馆。物理自有将作馆。而‘经方’之缺失,时令孤扼腕。”
“经方者,方剂也。”郑玄言道。
“然也。”
须知,时下,方剂与药方并不等同。方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原料制取新料的方法。如“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备稀硫酸。“作金银粉法”,制造金粉,皆属“经方”。而刘备传授崔钧的“酒精蒸馏法”,亦是宝贵之经方。
“去芜存菁,学以致用。比照将作馆,国医馆,将方术与学术相合。立方技馆。”刘备细细说来。
“原来如此。”郑玄终是安心。一言蔽之,刘备所欲,类后世西方中世纪兴起之炼金术。乃现代化学之雏形。
殿中众人,这才悉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