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后乃是过来人。史道人之意,焉能不知。略作计较,这便答道:“如此,暂定月中为宜。”用后世的话说,三月中旬,乃是何后排卵期。
“贫道领命。”史子眇领命而去。 富品中文
1。178 四氏云霞()
蓟王之事,蓟人皆知。少时斥走太平道徒,更被津津乐道。
正因有蓟王天降麒麟,当世祥瑞。给了蓟人以莫大的心理优势。使得国人在面对故弄玄虚,神乎其神,各种“奇人异事”时,能稳定人心,守住心神。
民间有一种自我解脱。唤作:再强强不过蓟国,再神神不过蓟王。
正因有蓟王英明神武,为国人托底。凡遇奇人奇事,街头巷尾轰然叫好,不过是看场热闹罢了。莫过捧个钱场,仅此而已。个中神奇,无人深信,更无人仿效。
再深思。与蓟国国力强盛,藏富于民,不无干系。
所谓“临事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若非走投无路,上下无门,谁又肯轻易假托神鬼。
只有对世俗绝望,才会去信左道旁门。
丰衣足食,投医问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民情得疏,民意得彰。又有谁会愿意去轻信那些虚无缥缈的鬼神怪谈。终归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家中娇妻美妾,积谷满仓。莫不是江湖神棍,惦记我家富庶,骗吃骗喝才好。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只剩烂命一条,便交给神仙,搏命一试又何妨。
有句话叫“生无可恋”。恋人、恋物,终有所依。对人世绝望,才会去想来生如何。
饥饿难耐时,有人说能画饼充饥。重病将死时,又有人说能不药而愈。信是不信?
邪教之所以能蛊惑人心,大多利用天灾**,再加为政之失。民不聊生,唯有信神。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陇右大震关城,升平里,四海馆。
四海馆长,乌角先生左慈,收到黄金台四方馆长朱建平手书。掐指一算,不由大惊:“不好。北有赤气,东西竟天。必有阴谋,与我主不利!”
遂当机立断,赴关首云霞殿,面禀慧妃。
“‘群仙’半甲子一会。今择在蓟国,自是莫大福佑。”钟存惠妃,自帘后言道:“然先生既如此说,必事出有因。依先生之意,当如何行事。”
“既是‘群仙会’,臣亦是仙门中人,自当亲临与会。”左慈已有定计:“且听闻主公欲立‘方技馆’,网罗天下经方,收为己用。老臣宜将本门《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献上。尽犬马之劳。”
慧妃欣然应允:“先生忠君爱国,为人师表。此去,还需何人同往。”
“慧妃明见。”左慈答曰:“此行,当与钟瑷、骆、卢,三位美人同往。”
钟瑷乃钟存许师。冥蝶骆、幽姬卢,皆是天师道,门内高徒。左慈请三人协同,足见兹事体大。亦不出慧妃所料:“三位美人,皆有幼子哺育。此去,可否携子同行。”
“此去凶险,万勿分心。”左慈言道。
“如此,先生当小心行事。”慧妃当机立断:“早去早回。”
“老臣,遵命。”心念一动,左慈遂又掐指一算:“陇右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三位美人皆离关东去,慧妃安危便无暇顾及。恐为奸人有机可乘。”
“无妨。”慧妃自帘后高深一笑:“先生但去无妨。我已有万全之策。”
“哦?”左慈掐指三算,这便醒悟:“原来如此。”
“事不宜迟。”慧妃遣人唤来许师钟瑷并冥蝶骆、幽姬卢。即刻打点行装,乘幕府车驾,并四海馆长左慈,往蓟国一行。
目送幕府车队,浩浩荡荡,奔下关城。矗立于云霞殿顶阁,慧妃一时神游天外。
如乌角先生所言,牵一发而动全身。又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正因四海馆内,有“左仙人”及一众门徒坐镇,四方宵小才不敢轻举妄动。今四海馆长远走蓟国,赴群仙盛会。乃至馆内群龙无首。大震关城,必遭人惦记。
行刺钟存惠妃,乱汉羌融合之大业。试想,若此时陇右羌人逆乱,必断帝国一臂。
“姐姐。”当昔、当素二美人,闻讯赶来。
“无需惊慌。”惠妃笑着宽慰:“夫君吉人天相,必可转危为安。”
“姐姐身系社稷,亦不可不妨。”当素言道。
“素妹之意,我已尽知。”见当氏二美仍心怀疑窦,惠妃遂取袖中一物视之。
“此乃夫君随身之物。”当昔看得真切,正是蓟王随身佩玉。
“然也。”惠妃笑道:“稍安勿躁,不日当见分晓。”
话说。刘备东归前,为钟存惠妃等留守女伴,招募女卫。烧当、参狼、白马、钟存,陇右四大古羌之女猎人、女战士、女智者,女巫祝等“贤女”,纷纷应募。
有参狼羌“汉率善羌君”之女梁氏,领族中数十女披“牛甲”入选,人皆身长七尺余,背猎弓战矛,飒爽英姿。另有白马羌“汉归义君长”之女白氏,领族中数十女骑入选。亦皆身长七尺余,持长矛皮盾,飒爽英姿。还有当氏猛女数十,钟存悍女数十,翻山越岭,善水步骑,联袂入选。
论战力,四氏女卫,亦不弱亚马逊。再有蓟王绣衣,幕府精兵,层层守护。蓟王家眷,自当安全无虞。
参狼梁氏女,白马白氏女,为左右云霞御卫长。统领三百“云霞卫”。其各自氏族,合称“云霞四氏”。遂成大震关城,羌人显族。与蓟王部族并列。
大震关城,悬楼列肆,四海升平。辖民二十万余。乃陇右第一坚城。固守陇关谷道,西据分水,东扼东口。与大散关城,并著于世。
正因扼关中之险。为防万一,蓟王才不惜工本,督造关城。又与钟存古羌和亲,令慧妃等人垂帘坐镇。以安万千民心。
西蜀,阳平观。
天将露白,便有一道人,撞响古钟。
须臾,待余音散去,寂静无声。古钟忽无风自响:“所为何来?”
“事关本教存亡,求仙姑出山相助。”道人答曰。
“可是赴群仙之会。”古钟又问。
“非也。”道人又答:“是往陇山一行。”
“唉……”古钟一声长叹:“本教存亡,又干妇孺何事?”
“仙姑当知。若钟妃无端毙命,陇右必乱。陇右生乱,则汉中得安。”道人再拜:“此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取人性命。”
“然也。”道人言道:“若仙姑一击而中,则誓成。从今往后,再无瓜葛。”
“一言为定。”古钟自下喷出一股浓烟。不等浓烟散去,古钟竟化为白衣素裙,一闪而逝。
道人长揖及地:“恭送仙姑。” 富品中文
1。179 瑞轮蓂荚()
蓟国将作馆。
蓟王刘备亲临。与右国令夏馥,将作令苏伯,武库令苏越,及一众大匠师,参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
刘备初临洛阳时,登高俯瞰洛阳城。见夜幕下许多高楼,夜放豪光。那时便按下决心,要将洛阳城内“奇观”,逐一看遍。尤其是闻名遐迩的帝国天文台灵台。奈何,天不遂人愿。岁月蹉跎,至今未能如愿以偿。于是,刘备上表。索要灵台内藏诸多机关重器构造图。先帝欣然允许。命灵台属吏加紧整理,分批送来蓟国。
夏时,天文台称清台,商称神台,周改称灵台。洛阳灵台,东西围有墙垣,南北中开二门。墙垣内中心建筑,为一方形高台,即灵台。台高十丈,四周有上下二层平台,平台间以坡道相连。台内各建大殿十余间。灵台顶部乃观天之所,四周建有官舍。灵台规模庞大,功能齐备。张衡,张平子,便在此处设计并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并写出了《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不朽著作。
洛阳灵台,一直沿用要魏晋,直到北魏时才被废弃。
而浑象仪历史悠久,亦非今汉首创。
后世《晋书天文志》曾有细述:“《虞书》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考灵曜》云:‘分寸之咎,代天气生,以制方员。方员以成,参以规矩。昏明主时,乃命中星观玉仪之游。’郑玄谓以玉为浑仪也。《春秋文曜钩》云:‘唐尧既位,羲和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睹,故故宣、盖沸腾。
暨汉太初(武帝太初年间),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造员仪以考历度。后至和帝时,贾选逵系作,又加黄道。
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荚’于阶下,随月虚盈,依历开落。”
换言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乃张平子,集历代能工巧匠之大成,又加墨门机关术,改良而成。
如图所示。水运浑象的主体,乃用一空心大铜球,以示天球。上布星辰,一半球身隐没在地平圈下,另一半显露在地平圈上,如同常人看到的天穹一般。
水运浑象,以补偿式“滴漏壶”的流水为动力,利用“滴漏壶”的等时性,经由浑象内部一套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可自动演示天体的周期运动。
张衡首创水运浑象,乃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第一座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天文仪器。亦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堪称人类史上第一座天文钟。欧洲直到十二世纪,才有相同原理的机械性计时器问世。
此外。浑象还额外驱动一座称为“瑞轮荚”的机械日历。可随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模仿神话中一种奇树,荚的特征,靠流水推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时(十五)出齐十五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