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大猷虎目圆瞪,一刺一抬:“起!!”
只见那红枪不偏不倚狠狠刺入尺余,俞大猷蛮力一抬之下,倭寇被痛哭挑起。
“死!!”俞大猷猛一吐息,手臂握枪,青筋暴起,猛然一扬,那长枪自下门入,自上门出,倭寇五脏六腑已被插烂,像是青蛙一样扑腾了几下,就此气闭。
俞大猷再是一回手甩枪,一具被捅穿的尸体就此砸落在地,再没了气息。
明军前排将士屏息良久,喊着杀倭杀倭。真正的一对一掀翻倭寇。这可才是头一遭见到!一时之间士气大振。群情激奋。
这他娘的才配叫将军!
俞大猷何许人也,情知策马冲锋不过只有这一趟,停在这里用长枪在马上与倭寇久战只是死路一条,所以甩下倭寇尸体便借势翻身下马,别看他一身筋肉,跃然下马却是轻巧至极,二话不说丢掉满是秽物的长枪,自腰间抽出大刀。抓住最近一人便猛砍过去。
倭寇仓惶架刀来迎,却见俞大猷虚招一探,刀锋急转横斩。
“断!!!”俞大猷又是一声狂吼。
大刀拦肋斩入,霎那之间,几乎将倭寇腰斩,俞大猷丝毫不停,拔刀抬腿,一脚将半断不断的倭寇踢成两段,就此反身去战第三人。
明军已是看得如痴如醉。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故事中的人物!
有此神将,何愁倭寇?
余下两个倭寇已然有了应对。一左一右包夹,刀法反应也比先前二人要精湛许多。俞大猷不得不陷入缠斗,互有来往。
指挥使看得气血沸腾,满脑子没了别的,当即挥臂大呼:“助俞总兵!!”
全军士气大振,呐喊着一拥而上,完全不再记得阵法,也忘记了脚下的那条生死线。
俞大猷缠斗之间见状,大呼不好:“不要来!我自己能对付!!”
一个分神,闪躲不及,臂上已多了一道血口。
指挥使一见这还了得,再而下令:“给我杀!!”
俞大猷与倭寇近战,铳指定是不能用了。四千军士还奈何不了三五倭寇?群情激奋之下,全军冲锋。
两倭寇见状哪里还敢缠斗,提刀转身便逃。
俞大猷也不追,只收刀提枪上马,匆匆回马吼道:“撤!给我撤!!!”
明军闻令,微微迟疑,冲锋的速度也渐渐变慢。
毕竟,这么追也追不上,不是人人都有马的,再者倭寇要是往林子里一窜,马也进不去。
本该就这么结束战斗了,但那最后生还的倭寇还有最后的绝招。
两个完全不会汉语的倭寇甩开俞大猷后,反又回身高喊:“银子!银子!!”
明军木木望去,不明所以。
只见二人从怀里抓出了大把的碎银,撒向天空,便撒边喊:“银子!!银子!!”
明军的眼睛再次亮了。
这好啊!!这太好了!!
本来已停止冲锋的明军再次忘我前冲,比刚刚杀敌还要更积极一些。杀敌的时候就几个热血的冲在前面,这下是个个争先恐后。
俞大猷大惊吼道:“都给我撤!谁捡我砍了谁!!”
谁管你这个?明军依然冲着满地的财富狂奔,更有甚者为了先人一步,竟是扔下了兵器,轻装张开双臂狂奔。
也就在这时,两侧林中,等候已久的倭寇终于出手。
一个巨大的包围网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俞大猷所料的生死线一丈不多,一丈不少,倭人未到,箭雨已至。
明军大惊,由大喜至大悲不过一线之隔,中间那条线就是一个大大的“蠢”字。
明军慌忙提盾去挡。
顷刻之间,军心大乱。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刚刚将军下令要撤的!!!”
俞大猷闻言策马狂吼:“不许撤!现在不能撤了!!保持阵列!!!”
俞大猷判断丝毫没有错,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撤,摆好阵势,弓箭不过如此,比弓弩铳手,明军绝不比倭寇少,只要一撤,便是兵败如山倒。
然而这种时候,浙兵的光荣传统毫无例外地再次闪耀。
“刚刚俞总兵下令撤了!!!”
“倭寇大队下山了!!”
四千明军像是被捣了巢穴的蚂蚁,不辨东南西北,扭头便跑。
俞大猷大怒,冲入军中,抬手挺枪,毫不迟疑地刺穿了一逃兵的脖颈,同时狂吼道:“再逃?!”
哪里有人理他,多了一个俞大猷,只是多了一个追杀的人而已。
俞大猷收枪挺枪,继而又杀一逃兵。
依然全无效果。
俞大猷盛怒:“这他。妈的也叫兵!!!逃回去老子全给你们砍了!”
“俞总兵!!”指挥使仓惶跑到俞大猷身侧,“没办法了,先回去保巡抚吧!!”
“妈的!!”俞大猷双目通红,他不服啊,不服啊,虽然之前总是以最悲观的口吻指导这场战事,但这可是四千精兵,碰到什么人不能战一战的!谁能想到,几枚箭羽就已全线溃逃。
不过很快就不是弓箭那么简单了,林中的倭寇终于杀出,数不清多少人挥着武士刀凶狠杀来,犹如豺狼猛虎。
几个持箭弓兵荡起最后一丝战意,举弓拉弦,勉力射出。
却见倭寇矫健异常,该躲的躲,该冲的冲,竟还有几倭寇空手接下箭羽,放声嘲笑过后继续提刀杀来。
见了这样的敌人,明军最后的一丝战意也荡然无存。
俞大猷清楚,这样的兵,神仙来了也没用了。(。)
137 挑衅()
俞大猷情知已无胜算,只得咬牙沉声道:“随我冲出重围,保巡抚。”
倭寇多少不清楚,总之四千精兵,再次战败。
其实胡宗宪也用不着俞大猷来保,他与夏正及护卫军士一听林子里声音不对,早已退回浒墅关。
浒墅关口,曹邦辅再次见到了如溃蚁一般的浙兵。
这一次,他只是沉声一笑。
追去吧,追去吧,全死了才好。
一介巡抚,已然从失望到绝望。
不过很快,他又超脱了绝望。
依稀可以看到,倭寇已然追出了林子。
这与往常大大不同,七战七捷之后,倭寇始终踞林不出,此番还没占够便宜?
溃败兵士转眼已至关前,一路逃一路扯着嗓子喊:
“开关!!开关!!”
曹邦辅却是疑虑重重,眼见出林的倭寇越来越多,真不知先前他们潜藏在哪里。
不对,不对……这次不是简单的埋伏。
是……总攻。
他不及多想,立刻遣快马出关,紧急求援,随后紧闭关门。
胡宗宪先一步回关,见曹邦辅紧闭关门,这不是把浙兵往倭寇刀口上送么?他立刻冲上关楼喊道:“你什么意思??”
曹邦辅全然不去看他,只望着关下:“倭寇与逃兵已经融在一起,一开关,都进来。”
“迎战便是!都这种时候了还拥兵自重?”
曹邦辅沉着脸道:“请你看看,这次,有多少倭寇。”
胡宗宪这才遥望出去。就此倒抽了口凉气。
黑蚁群一样压过来。数不清多少。总之比自己带出去的队伍要庞大,庞大许多。
数千倭寇,这次真的倾巢而出了。
追到这里,目的也十分确然,攻破浒墅关,直取苏州!
曹邦辅确有重兵,可满打满算也就万余,更重的兵在西北方向。由狼军和张经余部组成,只因那边的关卡,无从据守,理应用几倍的兵力。
倭寇行踪灵活迅猛,务必点点俱到,追着他跑是必败的。
胡宗宪扶在城头,双腿发软。
“那……俞总兵呢?”
曹邦辅长叹一声:“只愿他吉人自有天命。”
关下,出现了一边倒的屠杀。
人群之中,只见一快马左冲右突,每轮冲锋必取两名倭寇。而后奔出十余丈外,调转马头重又冲来。俞大猷立于马上,手臂早已酸麻,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更不能逃跑,那样就真的是白送几千个人头了。
奔到关下的士兵见关门不开,也只得一边怒骂一边勉强迎战,俞大猷几冲之下,见浙兵还真能抵抗几分,连连举枪喝道:“诸位将士!此番倭寇精兵尽出!只为夺了浒墅!夷平苏州!一旦苏州城破!倭寇南下尽是坦途!浙北生灵涂炭!关上的兄弟不开门!实是为我大明百姓安康!”
士兵们依然咒骂,苏州关我鸟事!
“既已如此!不如死战!”俞大猷挺枪怒吼,满脸都是喷溅的献血,“狼兵只在西北五里驻扎,援军片刻便到!挡上一时三刻!倭寇必败!保你们战功赏钱!保你们家人安康!”
浙兵眼见如此,听有援军,还是狼兵,总算有了些希望,反正也无路可逃,除了背水一战也没了更多的想法。
俞大猷一切话都说到位了,就此驾马再度杀入敌军。
只是他刚刚的演讲太过高调,这次倭人也早有准备,俞大猷冲至半途,刚刚刺穿一倭寇,却忽觉身下一歪。
猛一低头,只见一黑袍僧人手持三尺大刀,不知从哪里冒出,已在马脖子上狠狠砍了一刀!
俞大猷就此落下马来,落地翻滚两圈这才站稳,满脸又是血污又是泥土,他再度抬头,终于看清了那短发僧人。
“徐海!!!”俞大猷情急之下抽刀便上,擒贼先擒王,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
却见那僧人冷冷一笑,遁入战群,周围三五倭寇挺刀杀来。
俞大猷不得不退了一步,大怒吼道:“有种来啊!!!”
和尚大笑:“我武艺不及你,为何与你斗勇?”
说话间,周围倭人杀到,俞大猷只好左闪右避,若是常人,他对付三五个自然不成问题,问题是这些倭寇个个都是以一敌五的高手,自己失了马上优势,兵刃上又占不到便宜,稍有闪失便要挨刀子。
那和尚也无意再顾俞大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