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军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19的原型机的进度,我想你应该清楚后果的严重性”

    “这个……”

    听了这番话,克里莫夫刚才汹汹的气势顷刻弱下去一半,按道理都是地位相同的军工设计局负责人,克里莫夫没必要跟三孙子似的低三下气,可没办法,谁让对面这位有个做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好哥哥呢。

    以他在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方面的造诣,并不是不想有所建树,特别是在了解到轴流式喷气式发动机的潜力后,克里莫夫十分想抛弃现有的离心式喷气式发动机,转而集力量开发轴流式喷气发动机。

    可问题是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则是另一回事,究其原因还是要看他背后的大靠山,米格设计局当家人阿尔乔姆·米高扬的态度,没办法,克里莫夫设计局能有今天可都离不开米格设计局的鼎力支持。

    一旦失去了米格的支持,那便等于失去了米高扬这座青天大伞的庇护,届时留里卡等其他航空发动机设计局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到那时他克里莫夫也终将被彻底挤出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而这可不是克里莫夫想要看到的。

    正因为如此,一旦有什么新的想法,克里莫夫都会找阿尔乔姆·米高扬商量商量,本来他都已经说动对方,在I—360计划的样机应用轴流式发动机,然而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德国末日计划的领导者阿尔弗雷德·卢克的专著《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简论》回落到他们苏联手里。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世界级的军工泰斗在他的著作里竟然极度不看好轴流式喷气发动机,反而认为离心式喷气发动机才是未来航空发动机的主流方向,如此一来,本犹豫的阿尔乔姆·米高扬便很是不悦,至于克里莫夫本人则是张嘴闭嘴都是错,真真的坐蜡不已……

    :

第三百零七章 喷气式发动机的选择:离心式与轴流式(下)() 
喷气式发动机在二次大战分成两个不同的分支,即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和轴流式喷气发动机。

    所谓的离心式,是利用专门的离心压缩机,是利用专用的离心压气机,将进入发动机的气流压缩,并甩向分布四周的燃烧室,通过点火加热,形成高温燃气,从而形成做功的推动力。

    轴流式喷气发动机,则是气流沿着固定的轴向自然流入发动机内,进而利用高速旋转的压气机,对流入的空气进行加压,注入燃烧室点火加热,最终形成高温喷气热流,完成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如果用一种不太贴切的事物来形容两种类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话,那么离心式发动机好像是鼓风机,提供气流不说,还自行加压;至于轴流式发动机则更像是排风扇,源源不断的吸收气流,并沿着固定通道加压、加热……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喷气式发动机,若是放在几十年后估计连最起码的争议都不会有,因为两者的独特结构已经注定,轴流式较之离心式有着更大的应用潜力,是以各主要军事大国所研制的新式大推重涡轮风扇发动机,无不是采用轴流式结构。

    可问题是此时此刻却是1951年初,一个喷气式战机刚刚起步,两种发动机难分伯仲的年代,最典型的便是如今朝鲜战场,从配备离心式发动机的米格—15同安装轴流式发动机的F—86之间的巅峰对决能看得出,两种不同样式的喷气式发动机,并没有本质的差距。

    正因为如此,关于离心式与轴流式的争论也从二战时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只是主角从当面的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暗暗较劲,换成了现如今苏联与美国的彼此争雄,如同几十年后战机变后掠翼技术一般,是取是舍,很是经过一番曲折的道路。

    阿尔乔姆·米高扬正在这个道路前行,从二战时期屡屡碰壁,默默无闻;到如今声名鹊起,成为苏联战斗机研发领域的一哥,阿尔乔姆·米高扬除了有一个好哥哥帮衬之外,也是因为他掌握了一个“快”字诀。

    要不是当年他连夜赶工抢在拉沃契金设计局之前,率先试飞米格—9战斗机,便不会率先夺下苏联喷气式战斗机的一血;之后再接再厉,用同样的办法,抢先完成米格—15的设计工作,致使性能相近的拉沃契金新式喷气式战斗机再次败下阵来。

    至此,异军突起的米格彻底将拉沃契金赶出了战斗机设计领域,成为苏联战斗机研制方面新的霸主,只不过米格的霸主地位并不是很稳固,没办法,苏联航空人才实在太多,除了拉沃契金,还有雅克夫列夫,苏霍伊,伊留辛,图波列夫,米亚舍夫……

    这还是数得数的名家,至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天才更是多的看不过来,可以说整个苏联航空领域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稍又不慎便会如拉沃契金一样,被彻底打落尘埃,基于此,阿尔乔姆·米高扬除了拉住自己的哥哥外,便是利用目前掌握的优势,不断推出新机型。

    从起步的米格—9到鏖战朝鲜的米格—15;从正在试飞的米格17,再到如今抓紧研制的I—360计划,阿尔乔姆·米高扬和他的米格设计局只用了8年的时间,也是说,米格设计局每两年便会推出一款最新的喷气式战斗机。

    这种推陈出新的速度,较之后世更新速度超快的手机产业也是不遑多让,由此可见米格设计局将“快”字诀用到了何种程度。

    当然,这其固然有航空领域大发展,大更新的契机;也有同敌对的西方世界拼命较劲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阿尔乔姆·米高扬必然有着他独特的法门,不然也不会从那么多群雄闪耀的功勋飞机师脱引而出。

    而这个独特的法门不是旁的,正是采用大量的成熟技术,特别是在耗时最大的航空发动机方面,自始至终使用基于英国“尼恩”航空发动机改进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之所以如此,无他,只因为该类型发动机技术难度低,结构简单易懂,生产制造方便快捷,整体性能坚固耐用,工作稳定性平稳高效,简直是为快速生产量身定制的神机。

    正因为如此,当米格开始进行I—360计划时,阿尔乔姆·米高扬想也不想便能够快速生产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定为新式战机的动力源,若是一台推力不足,那直接两台,总而言之,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新式战机任务完成。

    结果他的要求发往一直受其提携的克里莫夫设计局时,却遭到航空发动机总设计师克里莫夫的反对,理由是经过他的测算,轴流式发动机将会离心式发东西更适合未来的新式战斗机。

    为此,克里莫夫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将轴流式发动机的好处说的是天花乱坠,阿尔乔姆·米高扬心里尽管不痛快,但因为自己并不是航空发动机专家,是以也不再坚持,只是默认克里莫夫搞他的轴流式发动机。

    直到今天受他哥哥之邀,加入新式技术评估专家组,看到了那两张《喷气式发动机简论》的影印照片,阿尔乔姆·米高扬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被克里莫夫给耍了,顿时便火冒三丈,直接扯过克里莫夫,让他做出解释。

    克里莫夫哪里会想到,一项坚持轴流式喷气发动机的德国,临了却变了挂,转而对离心式发动机情有独钟,特别是照片的一句话,更是挠到了苏联大部分军工专家和高层的痒处:

    “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因为他的简单,更适合大规模战争,如果德国能够在1943年意识到这个思想,或许不会把心思放在复杂无的轴流式发动机,战争也不会败的这般惨烈……”

    若是其他人说这句话也罢了,问题是这本的作者是阿尔弗雷德·卢克,二战时期德国军工生产的实际负责人,“末日计划”的真实领导者,是以这句话的分量之重简直难以形容,因为它不单单是总结了德国战败的原因,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苏联军工发展思想的正确性。

    克里莫夫很怀疑这本专著的真伪,可面对阿尔乔姆·米高扬咄咄逼人的眼神,他还是放弃了最起码的良心,选择了对强权的屈服,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亲爱的米高扬同志,等回去后我便调整设计局的工作,将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的改进放到第一位”

    “恩,要快”

    阿尔乔姆·米高扬闻言这才默然的点点头,旋即起身,不再理会一脸惆怅的克里莫夫,朝着他哥哥所在的位置快步走去……

    :

第三百零八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怎么样?我亲爱的阿尔乔姆?”

    看着自己的弟弟走过来,米高扬带着温和的笑意站起身,与自己的弟弟拥抱了一下,旋即再次说道:“我想这套阿尔弗雷德·卢克的《喷气式发动机简论》应该能让你高兴”

    知弟莫若哥,所以米高扬很清楚阿尔乔姆在发动机的立场,事实他本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只要性能不出现压倒性偏差,苏联自然是选择成熟可靠,又制造简单的分离式喷气发动机。

    因为二战经验告诉作为胜利者的苏联人,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多么昂贵,在高烈度战场环境也不过是卑微的消耗,基于此,如果一方想要获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数倍于敌的武器装备,用排山倒海的数量,压垮对手。

    只不过想要快速制造这些装备,除了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外,相关的制造工艺,加工技术也必须简单易懂,以便毫无经验的工人,经过简单培训便能直接岗生产,只有这样才能让苏联这台蒸汽压路机的碾压之势持续更久。

    米格设计局所研发的战斗机的性能尽管很出色,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件为战争准备的消耗,因此降低生产难度,便于快速大规模生产,成为米格战机一贯的设计宗旨,正因为如此,选择难度较小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不但是米高扬兄弟的固有想法,更是整个苏联高层既定的共识

    “真是没想到,阿尔弗雷德·卢克最后竟然跟我们的军工发展思想如此的一致”阿尔乔姆点了点头,旋即幽幽一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