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旨意倒是并未引起太大波澜,虽然有些人觉得皇帝有些小题大做,但是却忙着关注锦衣卫和东厂,反而忽略了这件事情。
相比之下,第三道旨意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崇信伯费甲金,彰武伯杨炳,恭顺侯吴继爵,诚意伯刘世延,怀远侯常胤绪,新建伯王承勋为国分忧,主动献银充为军费,其心可嘉,着赐玉如意一柄,待战后另有赏赐!
旨意中并未言明献银多少,朝臣们便以为是这几个勋戚世家在讨好皇帝而已,均未放在心上。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道旨意下达的同时,宫中派出了数路内监,持密旨送往已经出银的各家勋戚和大商人之家,严令其不得泄露银两数量消息,并许诺战后必有赏赐,接着秘密将应献银两送进了内库当中。
和第一道旨意相比,后两道旨意显得并不怎么引人注意,但是朝臣却因为皇帝这般反常的举动而开始议论纷纷,要知道,皇帝自几年前罢朝之后,日渐懒于政事,更是不曾一日之间发出这么多道旨意。
探寻无果之下,诸臣只能将事情归结于大战将起,皇帝终于痛改前非,开始勤政!
与此同时,许多朝臣也开始发现,原本在近乎销声匿迹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活动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些人一出门便能碰见几个番子。
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件大杀器,在被皇帝尘封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再现天日,对着某些人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不过这些朱常洛现在是不知道的,他正面临着今生以来最重要的抉择!
挑媳妇!
他也是到了景阳宫中才发觉,今日的景阳宫中不止有王氏在,而且他的嫡母王皇后也在,而且他刚一进门,就被王氏拉到了后殿,经过王氏解释之后才知晓。
原来礼部的动作甚快,从接旨到现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从京城周围遴选出了秀女名单,经过王氏和王皇后的再三挑选,最终进入最后名单的只有三个人,今日便是终选!
“洛儿,你瞧,那便是娘和皇后娘娘替你挑的王妃,娘素知你是个有主意的,所以这最后一步,还是你自己挑!”
王氏笑意盈盈的指着屏风外的三个女子,道。
这些日子以来,她虽不在儿子身边,可入宫之后却也不曾遭过为难,加上朱翊钧许是良心发现,觉得有些对不住她,景阳宫内的一应器物供应,婢子内侍,都用的是好的,王氏的日子倒也过的舒心。
其实原本,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应当全权由王皇后主持,可王皇后觉得王氏更了解朱常洛,又是朱常洛亲生母亲,便拉着王氏一起挑选,而王氏考虑到当年的事情,又知道朱常洛是个有主见的,故而干脆直接将他拉了过来,让他自己挑选。
只是此举却是让朱常洛一阵哭笑不得,望着远处那两个看不清面目的少女,这是让他自己挑选吗?
一共就三个,哪有什么挑选的余地……
何况隔着这么远,他连面目都看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出身姿不错,又该如何选?
再说就算是真见了面,两个人只见一面又能有什么感情,只得道。
“一切听凭娘和母亲做主便是!”
王氏似是有些不高兴,不过还是道。
“那便最中间那个吧,父亲姓郭,顺天府宛平县人,和你年岁相当,才学样貌都是上佳,娘和皇后娘娘都属意她!”
朱常洛却是猛地想起一件事情,顿时没了心思,只得应声道。
“听娘的!”
概因他突然想起,自己要奔赴辽东,皇帝老爹那一关自是难过的很,但是更难过的,却是王氏和王皇后这一关啊……
第三百八十五章:我来主持?()
到最后,犹豫再三之下,朱常洛还是没敢开口对王氏和王皇后说起这件事情,或许朱翊钧那里还有商量的余地,毕竟他是一国之君,纵然一时犹豫,想必最后也能分得清楚轻重,但是王皇后和自家老娘也就不一定了,女人本来就是感性的动物,何况她们只有自己一个儿子,是决然不会将自己放到战场上的。
何况到现在他也想明白了,自宫中那场大火之后,朱翊钧对于王皇后越发的依赖起来,皇帝老爹本就犹豫不定,真要是两个女人跑到朱翊钧面前闹上一番,怕是奔赴辽东之事也就彻底泡汤了!
所以还是等事情定下之后再说吧……
想明白这一节,朱常洛便变得浑身都心事重重的,惹得王氏一阵皱眉。
这般回了王府,却发现新任东厂提督梁永已经在府中等候。
“奴婢见过殿下!”
梁永倒是显得高兴的很,眉眼之间都透着一股喜气,见到朱常洛进来,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起来吧,你怎么过来了?”
朱常洛四下打量了一下,略带疑惑的问道。
还是那句话,到了梁永那个地步,出入都会引人注意,这么大摇大摆的到他这王府来,难不成是有什么急事?
倒是梁永微微一笑,道。
“殿下放心,奴婢此来是受了陛下密旨,东厂所属暂归殿下调遣!想必过些时候,骆指挥使也会登门拜访!”
“归本王调遣?说清楚!”
朱常洛仍旧一头雾水,索性直接问道。
“不敢欺瞒殿下,方才陛下忽然急召奴婢和骆指挥使进殿议事,言道京中有逆贼出没,命奴婢和骆指挥使尽全力调动东厂及锦衣卫,缉捕逆犯,并准便宜行事!想必此刻旨意已然送到了内阁!”
梁永收敛笑容,道。
“不过陛下却并未告诉奴婢和骆指挥使具体之事,只说此次缉捕逆犯,由殿下主事,命奴婢和骆指挥使受殿下之命,并给了奴婢密旨,若证据确凿,三品以下官员准先抓后奏!”
朱常洛心头一震,却是没想到朱翊钧这次手笔这么大。
东厂和锦衣卫可是两头猛虎,绳索只握在皇帝手中的猛虎,如今皇帝松开绳索,猛虎出笼,则必择人而噬之!
看来这一次他这位皇帝老爹是动了真火了,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拘捕而后奏之,这一句话便让朱常洛感到皇帝心中浓浓的怒火。
不过让他来主持此事,又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锦衣卫和东厂历来都是只对皇帝负责,而且两个衙门建制完备,办事能力绝对是没的说,只要皇帝给予充分的信任,他们绝对能够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又何必让自己来多此一举?
但是这道命令却是实实在在的,要知道,梁永早上了他这条船,若是船毁人亡,梁永也是逃不了的,自然不会欺瞒他。
何况努尔哈赤若是安插奸细,最好的法子便是文官,倒不是朱常洛对他们存有什么偏见,而是文人集团数量庞大,自然而然的败类也多的很,更容易拉拢,所以这次开刀,自然是针对文官集团的!
这个时候让自己来主持,岂不是明明白白的得罪了文臣?
还是说,朱翊钧这些日子对他的亲近都是装出来的,这位皇帝老爹心底里还是防着他?又或者,是考验他的能力,抑或是在试探他是否揽权?
一时之间,朱常洛脑中念头转的飞快,心头模模糊糊的有些猜测,伸出手拿过梁永手中的密旨,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却见其中并未有一字提到自己之名,顿时眼前一亮,明晓了朱翊钧的打算……
平心而论,朱常洛能够看的出来,这些日子朱翊钧对他态度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掺假,何况眼下朝廷内忧外患,不宜再闹,所以故意挖坑坑他的可能性很小。
打探消息,拘捕人犯,本就是锦衣卫和东厂的拿手好戏,但是皇帝却非要他来掺上一脚,而且主掌此事,想必是考验和试探兼而有之!
帝位之争,素来步步惊心,狭义上的帝位之争自然是皇子之间的夺嫡斗争,但是广义上来说,夺嫡之争却不是全部,所谓帝位之争,在登上宝座的那一刻之前,所有可能包括的威胁和斗争都是帝位之争的一部分。
想要登上皇帝的宝座,不仅要和兄弟们争,甚至是和叔伯们争,最重要的,还是要和御座上的那位争!
如今郑氏被囚,其他一众兄弟都还小的很,几乎没有人能够参与夺嫡斗争,加上如今皇帝的态度,可以说储位已经稳稳的落在了朱常洛的囊中。
而历来太子最不好做,概因无论做的好还是做得差,都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之所以说是考验,是因为既然要清查内奸,必然要和文臣集团正面对上,毕竟这帮人最大的长处就是拉帮结派,除非努尔哈赤真的举兵造反,不然的话,就算是将证据摆到台面上,恐怕这帮文臣恐怕还是会护短。
而若是不处置的话,只会助长这种风气!
所以如何调查是难处,调查到哪一步也是难处,而调查出结果之后该如何处置,更是难上加难之处!
朱翊钧将这件事情丢给朱常洛,心中必是存了考校之意,想看看朱常洛真正上手办事,能否把握分寸,能力是否足够。
而且要知道,文臣集团素来拥戴朱常洛,从私情上考虑,朱常洛理当对他们网开一面,这便是另一层考验,国事私情,孰轻孰重,看朱常洛会如何选择……
再有便是试探朱常洛的定力和心思,锦衣卫和东厂这两大利器摆在眼前,可谓是绝强的两股势力,任谁能够随意调动这股势力,恐怕都会忍不住心动,这便是试探之处,恐怕若是朱常洛有一丝一毫的举动想要掌控这两股势力,立时便会被朱翊钧察觉!
半晌之后,朱常洛望着手中的密旨,却是忍不住苦笑一声,帝王心术,果真是一门难以捉摸的学问,这区区的一道旨意中间,竟夹杂了这么多复杂的用意,看来自己以前,的确是小看了这位皇帝老爹啊……
ps:感谢书友第三帝国陆柒,花笑云,书友****67,书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