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代表皇帝已经对整个文臣集团产生了怀疑!
固然,文臣集团的庞大会导致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就算是上次王锡爵主持的肃清行动,也是自文臣当中揪出来的人最多。
但是即便是那一次,皇帝也是让文臣亲自参与其中,那一次不仅是自己,上一任的左都御史也共同参与,锦衣卫不过是听命行事而已。
而这一次,皇帝没有让一个文臣参与其中,而是直接让朱常洛亲自负责,具体的内情甚至就连他这个内阁首辅都瞒着,难道说,皇帝觉得除了皇族和厂卫之外,再无可信之人了吗?
若是如此,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啊!
王锡爵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倒是叫朱常洛感到一阵奇怪,不过他今天来,就是来商议此事的,故而也不卖关子,沉吟片刻道。
“既然元辅问了,那本王也不欺瞒,此次厂卫出动,的确是为肃清京城当中建州女真之奸细而来,不过主事之人乃是骆指挥使和梁公公,至于他二人到王府,不过是父皇看本王愚钝,让本王参与其中感受一下而已!”
虽然朱常洛不打算走皇帝留的后路,但是也不会傻乎乎的绝了后路,所以这一点是绝不能承认的,当然,朱常洛相信,王锡爵关心的也不是这一点。
顿了顿,朱常洛继续道。
“不过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昨日商谈之时,的确曾经提到,努尔哈赤乃狼子野心,敢里通其人者乃我大明祸患,故而他们主张查清之后,即刻关押,只是……”
王锡爵的确不相信朱常洛的前两句话,因为这小子说的压根就是前后矛盾的话,皇帝若是有心培养储君,便只会让他占主导地位,不然的话还有什么锻炼的意义,不过他也清楚,这话不能全部说透,故而直接跳过前两句,将重点放在了后面的话上。
“只是什么?”
王锡爵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他相信,接下来要说的,才是朱常洛心中打算,恐怕也会是这次京师行动的主基调……
“只是这贩夫走卒还好,勾结外族之罪,直接关进诏狱便是,本王担心的是,这更大的难处,是在朝中!”
朱常洛轻轻敲了敲桌子,面色凝重的道。
“想必元辅也清楚,朝廷官员众多,总有那么几个败类,或许其中有三品以上的官员,也未可知!而在朝廷大军出征之前,这次行动的理由不方便全部公开,厂卫的名声又一向不大好,故而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担心,这些图谋不轨之人,会不会煽动百官,对抗父皇的旨意……”
这句话说完,王锡爵顿时陷入了沉思当中。
话至此处,他已然清楚了朱常洛的来意,这次的事情暂时不方便公开,故而难免有人会煽动群臣以图私利,而厂卫的名声向来不佳,这次又拿不出翔实的罪名就抓人,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作为主掌此事的人,朱常洛显然是不希望看见这种情况出现的。
所以就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面主持大局,而很显然的是,自己在这位殿下心中,便是最好的人选!
半晌,王锡爵轻声问道。
“不知殿下可否告诉老夫,殿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涉案的官员……”
朱常洛一愣,这算是答应帮他了吗?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料之外,要知道,作为文臣的一员,帮厂卫说话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他来之前便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堆说辞,却不料王锡爵这么痛快。
不过也只是片刻,朱常洛便沉声开口道。
“元辅,恕本王直言,这些人若是被查出来证据确凿,那便是里通外族的叛国之罪,故而无论是骆指挥使和梁公公,还是本王,都觉得这些人罪不容恕,考虑到此事暂时不能公布于人前,故而骆指挥使和梁公公打算将二人暂且关押诏狱当中,至于名义,便以涉及本王宫中遇刺一案为由!待得大军出征,局势明朗之后,再将这些人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发落!”
由于宫中大火的缘故,朝野之间的注意力被全部转移,故而朱常洛在慈宁宫遇刺一案,也便暂时搁置下来,再往后便是年节,各个衙门封印,自是无法结案。
所以这次朱常洛灵机一动,打算用这个当名义,将这帮人先关进诏狱再说!
不过朱常洛说的轻描淡写,但是王锡爵却从当中听出了一阵阵凛然的杀意,身子不由得微微发颤,声音沙哑道。
“殿下,真的要如此吗?”
第三百八十一章:情况有变()
要知道,朱常洛方才说得清清楚楚,这些人乃是叛国之罪!
叛国之罪!当诛九族!
王锡爵可以想见的是,这朝廷当中肯定有不少和建州女真有牵扯之人,若是真的清查起来的话,会有一大批人头落地!
而且听朱常洛的口气,其中甚至不乏三品以上的大员……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这几十年来震惊朝野的最大案件,难道说,朱常洛就丝毫都不顾及皇家的颜面吗?
朱常洛自是明白其中的关节,叹了口气,脸色却变得硬朗起来,道。
“元辅放心,本王自会监督厂卫,不会让他们冤枉好人,但是那些证据确凿,通敌叛国之人,死不足惜!朝廷养士百年,养出如此狼心狗肺之人,本就是朝廷之过,若为了颜面而一味纵容下去,粉饰太平,只会让其人越发肆无忌惮,故而本王以为,无论这次查到何人,都必须明正典刑!”
王锡爵沉吟了半晌,终是缓缓点了点头,只是这不过片刻之间,朱常洛便觉得王锡爵苍老了不少。
“殿下所言有理,不过老夫有一事想请殿下允准……”
“元辅请讲!”
朱常洛凝神,道。
“百官的情绪,老夫可以帮殿下安抚,但是殿下须得保证,约束厂卫不得乱抓无辜,所有抓捕的官员仕绅,都须得有确凿证据,若是被老夫发现厂卫胡作非为,挟私报复,老夫定不干休!”
王锡爵的脸色同样变得冷冽起来,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如同刀削斧劈,透出一股凛然的气势。
朱常洛眉头微皱,心中却是暗惊不已,倒不是因为王锡爵这个要求过分,而是因为他这个要求太合理了!
合理到让朱常洛都有些意料之外,他提出将所有涉案人员依法处置,实际上是预想当中的最好状况,而不是必须要这么做,毕竟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不可能事事都令人满意。
若是真的将这批官员以叛国之罪处决掉的话,固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是同时对于国家的形象是一个打击,而且更重要的是,文臣集团也将因此而元气大伤!
所以朱常洛内心里,实际上是没想过王锡爵会同意的,在他预想当中,或许三品以下的官员还有商量的余地,但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关系盘根错节,几乎可以说每个三品大员都代表着文臣的脸面,纵然是处置,也最多是致仕归乡,难以依照律法处决。
而且不要忘了,这次朱常洛是打算请王锡爵出面弹压文臣集团的,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希望王锡爵站在厂卫的角度,却对抗文臣集团!
这件事情不仅对他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会动摇他在文臣当中的地位,毕竟一个和厂卫勾结的帽子扣下来,就算是王锡爵怕是也有些吃不消。
所以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朝局的角度,王锡爵都应该犹豫一番的。
说白了,朱常洛是漫天要价,等着王锡爵落地还钱,谁能想到,王锡爵竟然一下子直接答应了下来,着实是令人意外!
不过虽是意外,但是朱常洛的动作却不慢,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元辅大义,此乃应当之事,父皇既令本王旁观此事,便不会让厂卫胡来!元辅放心,此次涉案的所有人员案卷,本王都会送到元辅处,定不会有冤假错案!”
要知道,到了王锡爵这个地步,是真正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会轻易许诺,许诺了便一定要达成,不然的话,一个反复无常的上司和盟友,又岂能取信于其他的朝臣?
更何况,如今坐在王锡爵面前的乃是未来的储君,所以朱常洛并不怀疑王锡爵的诚意,只是无论他这么想也不明白,为何王锡爵会愿意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不过他还没想明白,就听见王锡爵叹了口气道。
“殿下,此次行动老夫会鼎力相助,但是请殿下相信一点,朝局之中虽有败类,可不过一小部分而已,若因此而怀疑百官,无异于因噎废食,老夫这次之所以愿意襄助殿下,是因为老夫亦痛恨此等出卖大明之奸贼,请殿下明鉴!”
这番话一说,朱常洛顿时恍然大悟,不过明白过来之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王锡爵竟是以为,皇帝因为这次的事情,已经不信任文官集团了,所以才会如此让步。
的确,和挽回圣心相比,厂卫反倒是小事了,毕竟只要能够重新取回皇帝的信任,便无异于釜底抽薪,没了皇帝的支持,厂卫自然会收敛。
而皇帝不信任文臣集团,是因为他们当中出了努尔哈赤的奸细,所以如果要挽回圣心,就必须摆出一副姿态,那就是文臣集团同样痛恨这些通敌叛国的人,而且比皇帝更加痛恨,唯有如此,才能让皇帝对文臣集团的形象改观!
而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捂盖子的话,只会让皇帝以为,文臣集团为了私利不顾国家利益,甚至于可能是蛇鼠一窝,官官相护,如此一来,皇帝必会更加倚重厂卫,到那个时候再想挽回,怕是就难了!
按理来说,王锡爵的推理过程是不错的,但是朱常洛却清楚的是,他不仅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因为他推理的最基本事实,就是错的!
皇帝这次之所以同时动用厂卫,确实是因为努尔哈赤让他动了真怒,而没有让文臣集团参与此事,那就是朱常洛的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