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影响不仅仅是在朝堂内外的舆论,而是已经作用到了他的身上。
就比如此刻,他可以退出三大营改制,可以提出彻查以证清白,但是唯独不能自己提出要继续主持三大营军务。
态度是要有的!
就像朝中的那帮文臣一样,只要有人弹劾他,不论事情是否属实,总要闭门不出,等候处置,这是一种手段,却是一种必要的态度。
人家都已经说你有不臣之心了,你还上赶着要去主持此事,安的什么心思?
若是没有皇帝的明确谕令,朱常洛再去三大营的话,恐怕会在朝堂之上引起绝大的风波。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唯有静观其变了,至少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不要忘了,这殿中,还有一位分量最重的大臣尚未开口!
“陛下,老臣有话说!”
大殿之内微微沉默了片刻,老首辅王锡爵起身上前,道。
“元辅请讲!”
皇帝点了点头,道。
老首辅瞥了朱常洛一眼,沉吟片刻道。
“陛下,老臣以为,清查之事,可以暂缓!”
一句话落,朱常洛的心顿时放到了肚子里。
这内阁当中,权柄最重的是首辅,而话语权最大,威望最高的也是王锡爵,只要他的态度是偏向自己的,今天的事情便问题不大。
“皇上明鉴,三大营戍守京师,但军纪废弛,军力低下,空有人多势众,却难有实战之力,太子殿下大刀阔斧,令三大营为之一新,此本为大功,然兵者重器,惟君上可用,殿下所行之事,虽为改制必要之事,却也并非无有逾越之处,故此方有张都给事中之奏!”
老首辅捋了捋胡子,面色却是凝重道。
“然臣以为,当此之时,却不宜有任何动作,一则朝中虽有议论之声,但并无实证,若陛下仅凭一纸奏疏令太子殿下避嫌,未免有草率之嫌,至于清查此事,查是必定要查的!不过不妨等殿下主持改制结束之后,再行清查!如此一来,可令阻挠三大营改制之宵小无机可趁,又可还太子殿下一个清白!”
不得不说,王锡爵的办法是最合朱常洛心意的,
他跟这位首辅大人是老交道了,自然清楚这位的性格,还是那句话,朝局稳定是王锡爵一直以来的努力。
而以王锡爵的政治智慧,又岂会看不见,此时停止三大营的改制,必定会引起朝中动荡,那些意图阻挠三大营改制的宵小尝到了甜头,只会愈加兴风作浪。
倒不如等三大营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来清查此事……
“可是如此一来,若是真的查出三大营之事存在问题,又当如何?”
王锡爵的话音一落,一旁便传出一道声音。
顿时让朱常洛心中一凛,目光扫向声音的来源,朱常洛眼中闪动着一丝怪异的光芒……
是朱赓!
不过朱常洛却是没有动作,老首辅在内阁当中的权威,可不是说说而已。
王锡爵皱了皱眉头,转头望了一眼朱赓,却是摇了摇头道。
“朱阁老多疑了,存在问题又如何?方才殿下呈上的战报你也瞧见了,三大营如此战力,难道还指望他们攻城夺寨不成?何况殿下换的是底层的军官,高层的将领尚且是朝廷遣派,若是真的存在问题,朝廷下令再将有问题之人更换便是!这战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升起来的!”
好!
朱常洛心中大定,暗中叫道。
老首辅这句话真是好,简直点出了核心之处,三大营的底层军官的确是朱常洛安排的,但是高层他却并没有动,就算是动了,也是些微调整,不会影响大局。
有这些人在,就算那些底层军官都是朱常洛的人,也难以对三大营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更何况,要彻底掌握和改造一支军队,是需要时间的,没有三两年的功夫,想都别想,就算是三大营改制存在问题又如何?朝廷将有问题的人换了便是!
难不成就换了些军官,朱常洛便能在一夕之间彻底掌握三大营?简直是杞人忧天!
朱赓嘴唇动了动,终是没有再说出话来,在内阁当中,除非他能够拿出十分过硬的道理来,不然的话,想要跟首辅抗衡,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今老首辅说的有理有据,他再去相争,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当然,事情还没有到最后定局,至少在这殿中,还是有人能够推翻老首辅的建议的……
一时之间,众人将目光都投到了御座之上,事情已经辨明,各方的意见也都说了,剩下的,只是皇帝如何裁决了。
不过御座之上,皇帝的神色也是复杂的很,似是难以决断,半晌后方才开口。
“朕……”
话还未说,乾清宫的偏门当中急急走进来一位内侍服色之人,行至殿中,跪下开口道。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第五百九十九章:为陛下贺,为社稷贺!()
皇后娘娘?
乾清宫中顿时静了下来,众大臣的脸上都露出几分怪异的神色,目光都纷纷落到了朱常洛的身上。
在场众人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自然不会以为皇后娘娘此刻前来是碰巧。
更何况,这么多年以来,皇后娘娘从未在陛下商议朝政之时前来打扰,但是偏偏此刻前来求见,岂能不让人多想?
要知道,虽然大家都是外臣,但是却也知道,皇后娘娘膝下无子,最是宠爱朱常洛这个皇长子,他能够顺利登上东宫之位,也和皇后娘娘撇不开关系……
不过可惜的是,朱常洛也是一头雾水!
这些日子以来,王皇后的身体不大好,他也已经正位东宫,虽然仍旧时常走动,但是却并不怎么拿朝堂上的事情让王皇后烦心。
这个时候,她老人家怎么会过来?
要知道,贸然打扰朝堂议事,虽然算不得什么罪名,可对于后宫来说,却有几分僭越的嫌疑,也就是王皇后贵为六宫之主,才能亲自到这来。
若是其他的妃子,恐怕到不了乾清宫就被拦下了。
不过让朱常洛疑惑的是,大明的后妃一向并非强势的势力,王皇后本人更是温婉贤淑,就算是她得知了消息,想要来帮朱常洛,冒冒失失的往乾清宫来,也不是她的风格啊……
“你且去跟皇后说,朕和诸位先生有要事商议,皇后若是有事,等朕回后宫之后再说!”
朱翊钧望着进来禀报的内侍,眉头微微皱起,淡淡的道。
不过那名内侍却是不慌不忙,拱手拜道。
“皇上容禀,皇后娘娘命奴婢禀告皇上,娘娘知道后宫妃子不宜干预朝政,不过今日娘娘要跟皇上说的,既是朝事也是家事!故而才会在此刻前来!”
既是朝事,又是家事?
这和太子有关的事情,可不就既是朝事,又是家事?
一众大臣的目光环绕着朱常洛,让他一阵无奈,这王皇后真不是他请过来的啊!
“那好吧,把皇后请进来!”
皇帝微微沉吟,目光同样在某太子身上定了片刻,开口道。
小内侍得了口谕,恭身而退。
片刻之后,乾清宫殿门大开,女子身穿一身真红大袖衣,外罩正黄色大衫,肩披金绣云龙纹霞帔,头戴龙凤珠翠冠,雍容华贵,威仪自显。
“儿臣见过母后!”
“臣等参见皇后娘娘!”
王皇后带着几个宫女,走进殿门。
朱常洛和一众大臣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而王皇后则是微微点了点头,上前两步,朝着御座微微一福,道。
“臣妾参见皇上!”
“都起来吧,给皇后赐座!”
不得不说,自从郑氏被打入冷宫之后,皇帝和王皇后的感情好了许多,眼瞧着王皇后进来,原本还愁眉不展的皇帝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意,一抬手,开口道。
一旁的内侍立刻上前,在御座旁摆了一个稍小的椅子,王皇后则是再度福了福,在御座之旁坐下。
众人也随之起身,再度回到原位。
“皇后过来,可是有何急事要和朕说?”
待得王皇后坐下,朱翊钧微微歪了歪头,声音也温和的多。
“皇上容禀,臣妾此来,确实是有一件事情要向陛下禀告,说来,此事倒是和太子有关!”
王皇后温婉一笑,将目光落在了朱常洛的身上。
此举顿时让殿中大臣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皇后娘娘果然是为了太子殿下而来。
当下,朱赓便上前一步,拱手道。
“娘娘,恕臣直言,娘娘总领六宫,母仪天下,然朝政大事错综复杂,娘娘爱护太子殿下之心,人所共知,可朝堂政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殿下于三大营之事,已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娘娘若是插手为太子殿下辩解,恐怕会适得其反,请娘娘三思!”
大明朝没有所谓的后宫不得干政这条规矩,事实上,几乎在所有汉人王朝的历史上,都没有十分明确的提出这条规矩。
尤其是皇后,帝后理论上来说平起平坐,皇后母仪天下,并非完全没有插手政事的权力。
但是理论上是理论上,大明的情况特殊,皇后和妃子皆是选自小门小户,先天不足,没有强大的外戚势力做支撑,自然难以对朝堂大事施加有效的影响。
不过预闻政事,却是无可指摘的!
这也是方才王皇后求见,所有的大臣都未曾阻止的原因,不过预闻政事是一回事,插手政事又是另一回事。
大明虽然没有这条规矩,但是事实上,若非幼主临朝,实少有后宫干政,时间久了,朝臣也便习以为常。
而朱赓所说的理由,不过是王皇后不熟悉政事,贸然插手会影响大局这一条,当然,这话中暗含的意思,实际上是在委婉的劝告王皇后不要随意插手朝政。
不过可惜的是,朱赓注定是要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