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朕和母后是自家人,就不避讳了,朕欲以舅父为引子,打破勋戚和文臣之间的壁垒,此事朕会全力运作,但是舅父那边,恐怕也会承受不小的压力!”

    大明朝有个东西叫惯例,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不落于纸面之上,但是却深入人心,让无数人在它面前退避三舍,最明显的例子是非翰林不得入阁,非内书房出身不得入司礼监,非清流不得入御史科道官,当然也有一条叫外戚不得入仕。

    朱常洛自信他这边能够扛得住群臣的压力,但是王栋那边却未必,若是自己这边准备停当,结果临了他那里却出了差错,白辛苦一场尚且是小事,他的威信恐怕也要大大受到打击。

    “皇帝不必说了,哀家应了!”

    王皇后当机立断,开口说道。

    她一介妇人,固然不懂得前朝政事,但是她总归知道历代先帝的旧事,纵观整个大明,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抑或是文臣,只要皇帝有心想要抬举的,就压根没有抬举不起来的。

    何况她看的分明,这是她王家最后的出路了。

    拒了这条路子,或许能保得平安,但是过些年,待得她故去之后,她这家中一样是要败落下去的。

    便是现在又如何?王皇后心里跟明镜一样,在朱常洛登基之前,她固然是朱常洛必须依靠的底牌,但是登基之后她的作用就急速缩水,变得可有可无。

    先帝的嫡母仁圣陈太后何尝不是正宫国母?但是她在这宫中呆了这二十多年,见陈太后踏出宫门的次数,却不超过三次。

    和风光赫赫的先帝生母李太后相比,差了不知多少!

    想的恶劣些,皇帝不是只有她一家外戚可选,现如今她代行六宫大权,一则是因为新后未立,二则是因为皇帝生母恭妃不欲争抢,但是一旦她挡了皇帝的路,保不齐就跟陈太后一样,被供在仁寿宫颐养天年,万事莫问了。

    何况这南镇抚司的差事,算得上是天子近臣,只要王栋能够扛得住压力,至少能够捞得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这样至少能够保她一家荣华富贵,拒绝和答应之间,筹码并不相等,所以王皇后犹豫都没犹豫,就干脆的答应了下来。

    “谢母后体恤!”

    朱常洛笑了,拱手为意,有了王皇后这句话,他就安心了。

    而王氏在一旁听得云山雾罩,她本不是什么心思玲珑的性格,不然当初也不会落得那般境地,不过终归算是有一点听明白了的,自家儿子没有忘恩负义,这便是好事情。

    于是暖阁当中的气氛又渐渐恢复过来,母子三人其乐融融,倒也算得上是难得的空闲,不过这空闲没过片刻,外头便有小内侍进来通禀。

    “皇上,陈公公从内阁回来了,说是带回了廷议的条陈,现在养心殿候着陛下!”

    朱常洛抬头看了看时间,时候的确是差不多了,便告了声罪,从仁寿宫出来,摆驾回了乾清宫。

    养心殿中,陈矩眼瞧着皇帝进来,连忙施礼。

    “臣见过陛下!”

    “陈大监不必多礼了,快起来吧,廷议的结果如何?李先生那,可解决了?”

    朱常洛摆了摆手,坐在御座上,便开口问道。

    “仰赖陛下英明神算,群臣廷议,已经认可了以一条鞭法取代矿税的法子,至于李阁老那边,所幸王安公公来的及时,倒是没什么大碍,不过最后诸臣会议试行之地时,李阁老和朱阁老却是产生了争执,这是臣命书吏记下的条陈,请陛下御览!”

    陈矩简单的将廷议的状况说明之后,便自袖中拿出一份奏疏,恭敬的摆在了朱常洛的御案上。

    不过他的话,却是叫朱常洛一阵皱眉,这个李廷机,也未免太不让人省心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圣心难测() 
李廷机是朱常洛亲自挑的,还是当年在南直隶的时候,朱常洛亲自上门去延请为师的,这不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常洛越发觉得,自己当初是穿越者后遗症,被历史上这位差点连中三元的功绩给吸引了,没怎么仔细考察就将其纳入了麾下。

    不得不说,李廷机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才学也是有的,德行上虽然稍稍有些心胸狭窄,但是却没有什么大碍,唯独是大局观上这一点,着实是让朱常洛不满意的很。

    往常的事情就不说了,单说这次廷议,李廷机词锋尖锐,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沈鲤,将场面闹得很不愉快,这就明显是不分轻重的行为。

    不错,朱常洛新君登基,是需要给朝堂换血,逐步换上自己的人马,如此才能稳固根基,但是此时就将矛头对准内阁,无疑是十分愚蠢的做法。

    要知道,朱常洛刚刚和王锡爵达成一致,要从吏治上下手,整顿官场风气,而整顿官场风气整顿的是哪些人,毫无疑问是中层的官员。

    这些人是官场当中的中坚力量,也是高层的后备力量,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人,从他们下手,一来可以迅速的从中低层补充回来,二来人数众多,也就是说奖优罚劣容易的多,只不过这一次的程序严格,标准提高而已。

    而朝中的那些大佬们,也不会因为这些中层官员和皇帝起正面上的冲突,而若是比暗处的博弈,朱常洛就不相信,他堂堂皇帝,还有内阁首辅助阵,会弱于这些人不成?

    再有就是,人都有投机之心,官场整风,同样代表着机会,整倒一批人,自然会有另一批人顶上,想也知道,只要在这场整风当中撑下来的,自然就会获得皇帝的信任,进入仕途的快车道。

    但是这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朱常洛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机器,无论这个统治机器里的人是否完全倒向他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足够强力,要能够镇压的住朝堂当中即将发生的激烈冲突。

    而现在的这个内阁就非常符合标准,也就是说,至少在短时间***阁和六部七卿,这十二位大佬,朱常洛是不会动的。

    不仅是因为他们资历深厚,能够镇压朝议,而是因为,朱常洛动中层的官员,不会有人因为他们跟皇帝死磕,但是他若是要动朝中大佬,他们背后的一股股势力可不是摆着看的。

    因为他们每一位倒下,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个势力,中层的力量受到打击,很容易就会恢复回来,但是若是高层的大佬受到攻击,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果。

    想也知道,如果没有高层的支撑,这股势力立刻就会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所以朱常洛才会说,李廷机此时针对沈朱二人开火,很不是时候,而且如果因此而引起他们对自己的猜疑,疑心自己要大动干戈,进而做出种种防范措施,即便是有王锡爵相助,朱常洛在想要整顿吏治,也会变得难上加难。

    何况对于朱常洛来说,他压根没必要动内阁那帮人,为何?

    现在内阁的五位阁臣,首辅王锡爵六十九岁,朱赓七十一岁,沈鲤七十三岁,而大明对于三品以上的官员规定的致仕年龄是七十五岁,这几位都差不多要到点了。

    朱常洛只需要耐心等待几年,自然会有位置空出来,何必要背负一个针对先皇重臣的恶名!

    甚至于相反的,朱常洛要担心的是,他该上哪去找这么多有资格又有能力的人来填内阁的坑位……

    说实话,今天的事情可真是吓了朱常洛一跳,若不是陈矩眼色快,早就察觉了苗头不对,打发人到乾清宫回他,朱常洛还不知道,李廷机竟然如此心急,差点就惹出了麻烦来。

    幸亏王安去的及时,才没有闹出祸事来,要知道,如今沈朱二人如今俱为一体,背后又有浙党撑腰,岂是易于之辈?

    这李廷机,的确需要好好敲打敲打了……

    “传谕内阁,税赋改制一事,廷议结果朕已知,南直隶苏州府产粮颇多,乃税赋重地,宜为试行之处,另外,命吏部拟定几个钦差人选,送内阁议定后,报于朕知!”

    看完廷议的条陈,朱常洛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陈矩微微一愣,却是有些意外,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早就有了一身对于政治风向的敏锐嗅觉,又身在这个位置,自然知道,廷议的结果早就在陛下的意料当中。

    陛下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能够彻底启用一条鞭法,用陛下的话说,此法虽好,但一刀切要不得,所以陈矩早就清楚,即便廷议之上群臣为了罢黜矿税而同意一条鞭法推广,天子也会慎重行之,挑选一地缓缓推行,这叫试点……

    不过既然廷议有了皇帝想要的结果,自然是最好不多,让陈矩意外的是,皇帝的这道旨意。

    身为天子近侍,他自然清楚,天子内心早就打定了主意,此番要派一个帝党中人去主持大局,但是如今,陛下的这道旨意,却分明是将决定权交给了内阁……

    内阁的情势,可是甚不乐观啊!

    要知道,如今内阁当中沈朱两位阁老具为一体,而帝党的代表却只有李阁老一人,就算而且经过这次朝会,衷次辅和沈朱二位的关系也近了不少,若是浙党愿意付出代价的话,将衷次辅拉过去给他们暂时助威也不是难事。

    到时候就算是有元辅大人帮忙,恐怕帝党也难以获胜,毕竟单纯从这件差事上来看的话,浙党那边可用的人手,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来说,都胜上帝党一筹,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皇帝下旨亲自定下钦差人选。

    但是如今陛下却下旨命内阁“议定之后报于朕知”!

    这意思就是内阁议定了人选,皇帝就不会驳回了,难不成皇帝改主意了?

    陈矩眉头微皱,却是没有直接去宣旨,而是上前两步道。

    “陛下容禀,李阁老今日行为冒失不错,可此事事关重大,东宫诸臣如今正待用时,皇上看在他们的情面上,莫要因小失大啊!”

    想来想去,陈矩觉得皇帝如此下旨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李廷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