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院都没有成立,东林党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要将它扼杀在萌芽当中,其实简单的很,只要保证顾宪成影响不到朝局,或者说影响不到朝局当中的官员们就行了。

    事实证明,但凡能够做到高位的官员们,政治观念和性格都已经完全定型,更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不是会轻易受人动摇之辈,所以东林党最初的发展对象都是中低层的官员。

    等到他们走上高位的时候,才是东林党发迹之时,所以朱常洛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他只需要约束自己的属官,或者说自己门下的心腹大臣们,不受东林党的影响就行了。

    因为如今的历史已经和原本大不相同,他提前十几年登上了这个皇位,历史也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朱常洛的东宫潜邸旧臣们,才是朝堂高层的后备军。

    他们不受东林党的蛊惑,也就代表着未来一代的朝臣们不会有东林党出现。

    至于中低层的官员们,一抓一大把,顾宪成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全部笼络过来,朱常洛现在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没心思管他。

    何况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如今这个时候,东林党应该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在这个历史位面上,因为朱常洛的介入,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的东林党领袖李三才,被朱常洛逼死在了承天门外,原本的东林党大佬叶向高,杨涟等人都被他收入门下,并且早和顾宪成等人划清了界限,至于原本应该起复的赵南星左光斗等人,则是被朱常洛永久的压在了故纸堆里。

    而且要知道,官场当中最擅长的就是趋吉避凶,原本有何东林相交意向的官员,在得知朱常洛严令东宫属官不得和民间人士擅议朝政的令谕之后,也都明智的选择了疏远他们。

    所以说白了,如今的东林党,不过是一群在野人士对朝政的闲散议论而已,和平民百姓街头巷尾谈闲话没多大差别,没有高层的支撑,他们永远影响不到大明的政局,而有朱常洛在一日,高层当中,就永远不会出现东林党的身影!

    这是原则性问题,实在是崇祯皇帝被这帮东林党坑的太惨,所以朱常洛不得不防,而事实上,效果也很明显,有了朱常洛的严令,叶向高等人都很明智,宁枉勿纵,不仅仅和顾宪成断了交情,甚至就连其他一些致仕的好友,也仅仅是书信问候,丝毫不提国政大事。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同理,上有所恶,下亦必效之,对于帝党中人来说,这又不是什么事关原则的大事,没必要和朱常洛的令谕相悖而行。

    时间一久,朱常洛也就慢慢放松下来,毕竟那个时候他还是太子,手头资源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时时盯着手下大臣和谁交往。

    但是谁知道,偏偏就有不信邪的!

    原本廷议之上的事情出了之后,朱常洛虽然生气,可情绪波动还是有限的很,对于李廷机的性格,他早有察觉,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不奇怪,毕竟他身上挂在自己老师的名分,免去侍讲经筵的差事小惩大诫也就罢了。

    但是陈矩前脚走出宫门,后脚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便送来了这道密奏,上面详细的写清了李廷机和东林诸人的牵扯,甚至连书信的内容,锦衣卫都原封不动的截回了好几封,看完之后,朱常洛简直火冒三丈……

    因为大闹廷议的这个主意,不是别人,正是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给李廷机出的!

第六百七十二章:重量级人物() 
顾宪成等人竭力结交京城的大臣,这一点朱常洛早有预料,但是让他生气的是,李廷机竟然这般不知轻重,明明有自己的警告在前,还敢不知死活的去和顾宪成书信往来。

    若仅仅是书信往来也就算了,可在锦衣卫截获的这些书信当中,他们双方却分明就朝廷大事有着很深的交流,甚至顾允成还鼓动李廷机,挑动他和浙党之间的矛盾。

    其用意朱常洛稍微一想便能明白,因为他的严防死守,东林党如今在朝中并没有可靠的高层人物,顾允成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想要竭力向李廷机靠拢,将自己等人变成李廷机的智囊团,进而使李廷机成为东林党在朝廷当中的代言人,为底层的东林党人敞开一条升迁的快车道。

    而李廷机竟然真的愚蠢到了愿意听信顾允成的地步,在廷议之上和沈朱二人明刀明枪的争斗,妄想用这种方式来裹挟东宫旧臣,扳倒沈朱二人。

    如果说不顾大局,擅自挑起争斗还能用为朝廷清除浙党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话,那么勾结东林,妄议朝政就彻底超出了朱常洛可以接受的范围。

    更何况李廷机那一番看似大义凛然的解释,在朱常洛看来,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朝堂上现在的症结是党争,而不是浙党,文臣当中的结党之风已成,诸党之间的斗争是必然的结果,他之所以不着急对浙党动手,是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除去了一个浙党,还有齐党,宣党,楚党,甚至是势力仅次于浙党最庞大的,如今的帝党!

    朱常洛总不能将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统统换上一遍,即使他能,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除了让李廷机等人上位之外,别无任何好处。

    党争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朱常洛自然有自己的筹划,李廷机擅作主张,本就触碰到了他的底线,更别提他的这个主意,是得自顾允成。

    尤其是听完了李廷机对叶向高说的那番话之后,朱常洛更是彻底对他失望透顶,这番以家国大义来教训别人的姿态,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熟悉。

    崇祯皇帝便是在东林党一次又一次的所谓“大义”面前,被逼的束手束脚,毫无辗转腾挪的余地,最终一次次错失了挽救大明的机会。

    而如今,这样的论调再度出现了朱常洛的面前,又是多么嘲讽的一件事情。

    分明是为了一己私利,但是却堂而皇之的搬出国家朝廷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别人,说到底,家国大义在这些人眼中,不过是用来向上攀援的工具罢了!

    “陛下,那如今应当如何?李先生毕竟是陛下之师,若是……未免令世人以为陛下悖逆师道,请陛下慎重!”

    陈矩在一旁,望着朱常洛脸上神色的变化,便知李廷机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今上的底线,虽然他不知道今上为何一直执着于民间和朝堂之间的政事议论,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是陛下的禁处。

    龙有逆鳞,触之者死!

    恐怕即便李廷机有帝师的身份傍身,这次恐怕也在劫难逃,这一点陈矩无比相信。

    今上的性格,外柔内刚,一旦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拦得住。

    只是陈矩担心的是,如果今上真的要对李廷机动手的话,引发的影响可是无比巨大的。

    要知道,李廷机不仅仅是帝师,更是如今帝党的领袖人物,若是皇帝将他处置掉的话,一则会令皇帝背负不尊师道的罪名,这在天地君亲师这样的大观念下,可不是一个好名声。

    其二便是对朝局的影响,李廷机是帝党当中,唯一一个入阁参赞机务的大臣,若是他被处置掉的话,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帝党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朝中其他的势力,恐怕也会闻风而动,狠狠的从帝党身上咬下一块肉,如此一来,帝党恐怕真的就要蛰伏一段时日了。

    不过这些话,陈矩也只能点到即止,说的太多了,未免会引起皇帝生气,说到底,他是内臣,不是朝臣,有些规矩是要守的。

    何况他担心归担心,也只是担心皇帝会在盛怒之下做出决定,而非担心皇帝会想不到这些。

    “李廷机的事情,暂且先放一放,吏部那边的名单可定下了?”

    所幸让陈矩松了口气的是,皇帝还没有被怒火冲昏了理智,而且听这个意思,并未因李廷机而牵连其他人。

    吏部的名单,自然指的是钦差候选人的名单,虽说最后由谁来办差要由内阁决定,但是前提是要经过吏部的初选。

    看来陛下虽然不得已而将钦差人选下发内阁,但是心中还是重视的。

    “回陛下,时间紧的很,吏部那边倒是还没出什么结果,不过风声已经传开了,朱阁老那边,听说是举荐了刚刚被起复的左佥都御使郭惟贤郭大人,而沈阁老那边则是举荐了吏部侍郎裴应章裴大人,遵陛下令谕,方从哲大人举荐了左谕德韩爌韩大人!除此之外,还有传言称京中的几位掌道御史有望出任钦差……”

    对于这种事情,京中流传消息的速度一向是很快的,事实上,就在廷议结束之后,关于钦差人选就流传出了七八个版本,不一而足。

    但是有点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实际上的候选人,也就是陈矩口中的这三位而已,其他的人纵然是侥幸上了名单,也不过是陪衬而已。

    郭惟贤,裴应章……

    听到这两个名字,朱常洛不由得眉头一皱,浙党这次果真是志在必得啊!这两位可是浙党除了沈朱两人之外,如今在朝中最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尤其是裴应章,本身就已经是吏部侍郎,距离六部七卿只有一步之遥,若是能够谋到这次钦差的位置,便可以捞够资历,纵然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缺,但是再熬上两年,便可以直接谋求入阁了,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

    资历足够深厚的部院侍郎副都御使,是有资格直接入阁的!

第六百七十三章:谨慎孙天官() 


    说完裴应章,再看郭惟贤,说来,郭惟贤是个倒霉鬼,当初朱常洛还不是太子的时候,郭惟贤就是左佥都御使,参赞院务,后来左副都御史温纯和左都御史衷贞吉斗法,不行落败,灰溜溜的被赶出了朝堂,而衷贞吉则是步步高升,一跃成为内阁次辅。

    都察院的两位大佬一下子都离开了去,事务总要有人来署理吧!

    所以在左右都御史和左右副都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