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梅定了定心绪,抱拳道。
杨涟点头,道。
“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多啰嗦了,敢问将军,如今辽东的情势如何?本官在京师之时,曾闻兵部军报,言努尔哈赤之子褚英带兵逃出建州,联合科尔沁部攻下了哈达部,如今正在朝辉发部进发,是否属实?”
李如梅本想问问大同的情况和杨涟此次出使的具体目的,但是杨涟闭口不言,他也谨慎的没有多问,而是点了点头,道。
“此事属实,就目前看来,科尔沁部乃是蓄谋已久,兵发之际,势如破竹,哈达部未曾防备之下,已然陷落,其首领孟格布禄被俘,生死不知!”
“那如今战局如何?”
杨涟神色凝重,继续问道。
不过李如梅的一句话却是叫他轻轻松了口气。
“战局僵持中!大人,其实以本将看来,此次科尔沁部着实有些操之过急,扈伦四部一向俱为一体,是一块难啃之极的骨头,但只一部或许并不强势,但是四部联合却十分强悍,当初建州女真势大之时,努尔哈赤亦是做了诸多准备,明里暗里的拉拢了其他诸多部落,拥三万雄兵,才敢向叶赫部宣战,即便如此,依旧打的十分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扈伦四部向来同进同退,这一次虽然科尔沁突袭哈达部,成功擒获了孟格布禄,但是其兄康古鲁却得以逃脱,带着部分人马逃到了辉发部,而辉发部也反应极快,迅速联军乌拉部,将科尔沁部挡在了城外”
说起辽东的情势,李如梅倒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款款而谈道。
“还有就是,自从上次一战之后,建州虽然衰弱,但是仍居各部之首,唯有叶赫部能够与其抗衡,这几年以来,两部战乱不断,而这一次科尔沁突袭哈达部,或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的,但是他们恐怕没有想到,褚英等人叛出建州,随之也带走了建州的一部分力量,加之穆尔哈齐为平定内乱,使得元气大伤,暂时无力与叶赫相争,如此一来,叶赫部也抽出身来,援军辉发,三部联合之下,几有万五兵力,据城而守之,更是让科尔沁部苦不堪言!”
杨涟一挑眉,道。
“如此说来,女真能胜?”
“未必!”
李如梅摇了摇头,皱眉道。
“虽说如今战局僵持,但是扈伦四部,毕竟已经少了一部,何况叶赫部这些年强势崛起,早有吞并其他诸部之意,是以三部联军亦不稳妥,若是科尔沁能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未必不能反败为胜,更何况建州虽然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部联军看似兵强马壮,但是其实皆不敢用尽全力,唯恐被建州部趁虚而入,故而此战胜负,着实难料!”
“那本官冒昧问一句,李总兵打算何时出手?”
杨涟眸光闪了闪,开口问道。
要知道,女真毕竟是大明的附属部族,臣服于大明,内部相互争斗也就算了,大明可出手可不出手,但是科尔沁部乃是鞑靼部族,侵犯哈达部,严格来说是在挑衅大明,所以大明是必须要表示一下态度的。
何况杨涟也看得出来,这位李如梅将军对局势掌握的如此详尽,显然不是单纯的想要当一个旁观者的样子。
“大人英明,此战归根到底,乃是异族争斗,所以本将并不打算过早的插手此事,而是想要静待时机,待得双方大战几番,胶着之时再行出手,从后方偷袭科尔沁部,一举奠定胜局,如此既可扬我大明军威,亦可令女真对我大明心怀感激,又能消耗各部实力,可谓一举数得!”
李如梅也不讳言,直截了当的道。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既有效的消耗了女真各部的实力,又能够达到解决战端的目的,一举多得。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涟却是没有对他的战术做出评论,反而舒展眉头,开口问道。
“如此说来,李总兵的意思是,若我大明加入战局,当可有扭转乾坤之力?”
第八百零五章:雄关漫道真如铁()
对于杨涟的问话,李如梅显得有些不悦,挺了挺胸开口道。
“钦差大人不要小瞧了我辽东铁骑,本将世代镇守辽东,凭的便是这三千铁骑,非是本将自夸,单是这三千铁骑,便足以横扫女真,无论是如今的建州还是叶赫,其起全城之力,亦未必能攫我军锋芒,如今科尔沁部虽拥兵两万来犯,但是扈伦四部联军亦有万余人,据城而守,占据地理,若我军加入战局,必可助扈伦四部战而胜之,更何况我军乃是子后方突袭科尔沁部,有心算无意之下,胜算当更多一筹!”
“总兵大人误会了,本官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战局大事,本官须得清楚各方战力,才能心中有底”
对于李如梅有些冲劲儿的言语,杨涟倒是也并不气,带着歉意开口解释道。
不过也只是片刻,杨涟的神色便严肃起来,道。
“本官不谙军事,方才听总兵大人所言,那科尔沁部与扈伦四部想必实力相当,一时之间难以奈何对方,如此,我大军若即刻赶往辉发城,是否亦能奠定胜局?”
杨涟问的慎重,但是李如梅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心中亦是沉了一沉。
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个杨涟杨钦差,果然是和京城里那些何不食肉糜的大人们一样,充满着乐观的理想思想。
恐怕在这些读书人的眼中,大明军队乃是王师,行事当堂堂正正,一路碾压过去,背后偷袭这等事情,为君子所不屑。
但是这些迂腐的读书人又岂会懂得,战场之上,哪有什么好坏是否,能够打赢战争,就是最大的道理,几乎所有经典的战例,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阴谋诡计,战场上讲究什么迂腐规矩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他之前在大战的时候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大人们,大多数都是监军的身份,明明不懂军务,却偏偏要对行军大事横加插手,不客气的说,大明有一半的败仗,都要归功于这些君子大人们。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天子这一次千挑万选派过来的钦差,竟也是这么一副德行!
“钦差大人,恕本将直言,战场厮杀,军务谋略之事,非是朝中相斗那么简单,输了还有退路,本将手下的儿郎,皆是我大明的忠心义士,如果需要,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为保护大明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本将也绝不会容许任何人,挥霍他们的这份忠诚!”
李如梅神色一沉,口气也变得冷淡无比,一瞬间让大堂内的气氛跌至了谷底。
对于这种自以为是的钦差,他自然晓得应该如何应付,决不能容许他们蹬鼻子上脸,他见过无数的主将,因为担心回朝之后遭到报复,所以不得不屈从于某些钦差的“建议”,到最后兵败如山倒,朝廷怪罪的,还是主将自己。
这种所谓的读书人,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性子,只要领兵大将不理会他,就闹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更何况,李如梅有这个底气这么说话,他家中世代镇守辽东,三千铁骑威震女真,对于朝廷的意义,远非一个小小的五品文臣可以撼动的。
即便这个文臣是天子的心腹大臣也不例外!
若不是这杨涟手里持着王命旗牌,怕是刚刚李如梅就拂袖而去了,不过就现在,他说话的口气也是冲得很。
“李总兵,你误会了,本官断没有拿我大明将士前去挥霍的意思,只是本官此次身负皇命,方才陛下密旨,李总兵也看的清清楚楚,辽东军务一应调度,由本官说了算!将军若是有不服之处,尽可以上奏陛下,但是在陛下撤掉本官的钦差之前,辽东军务,依旧要听从本官的安排!”
面对李如梅强硬的态度,杨涟心中叹了口气,但是面色上却不输分毫,上前一步,脸色凝重道。
“此次出兵,不能从后方突袭,必须从正面驰援扈伦四部,而且要去的光明正大,不能偷偷摸摸!”
李如梅一挑眉,冷冷的目光当中多了一丝别样的意味,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看似迂腐的读书人,倒是和以前碰到的那些只知道捞功的大人们不大一样,是个有胆量的人物。
不过这等出兵的大事,却不是他能够妥协的,抖了抖身上的甲胄,李如梅的身上骤然爆发了一股铁血森然的气势,这是他无数次在战场之上搏杀练就出来的血气,他倒要瞧瞧,这个年轻的钦差大人,到底有几分本事!
冷笑一声,李如梅开口道。
“既然如此,就请钦差大人在本将的府邸暂且多留几日吧,等到本将发文一封到朝廷,核实了钦差大人的身份,自当遵从钦差大人的指挥!”
杨涟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哪经得起这般铁血气势的冲击,当下心神便是一滞,蹬蹬蹬后退几步,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
不过也仅是片刻,李如梅就发现一股不亚于自己的气势倒逼而来。
“放肆!李总兵这是要公然抗旨吗?”
终于忍不住了吗?
李如梅眯起眼睛,看着自己眼前这个眼眸狭长的中年人,刚刚的那股气势,正是从他身上发出来的。
从一进门开始,李如梅就断定此人非比寻常,绝不是区区一个护卫那么简单的,此刻自己气势一放,便立刻试了出来。
自己的这身铁血气息,是在无数的战场厮杀当中磨炼出来的,但是眼前的这个人,他并非是朝廷的任何一位将领,但是一身武艺却丝毫不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也有着抹不去的凶狠戾气,虽然掩饰的极好,但是只要走近他的身边,都能够隐隐约约感受的到,正是因为这股戾气,让他在自己的气势冲击之下,依旧能够不动如山,分庭抗礼。
这样的武艺,这样的气势,绝不是泛泛之辈,甚至于李如梅在猜想,或许这个人才是天子派来的真正的钦差,而那个年轻的读书人,不过是个幌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