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君臣之义,臣心中无比感激,然为朝廷计,还请陛下准臣致仕!”
朱常洛被说的哑口无言,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自己拿朝廷社稷来要挟老首辅,却终于栽在了这四个字上,的确,想要推行自己心中的想法,首先要有的,就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朝堂,这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王锡爵这些老臣,固然声望极高,但是他们若是和自己意见相左,也是很麻烦的事情,要知道,王锡爵乃是先帝旧臣的领袖人物,他只要在一天,朱常洛就难以对这些老臣动手,所以说老首辅此举其实放弃了自己的官位,来成全这个新的朝廷!
所谓大忠大节,不外如是!
朱常洛心中各种情绪翻腾,半晌,方才重重的叹了口气,道。
“便依元辅之意,不过如今朝中诸辈资历尚轻,能有元辅之才德节气者,更是难得,元辅若去,内阁该由何人负责?”
第八百三十二章:无垢先生()
王锡爵离开了,这一天的夕阳和寻常之时一般无二,映照在紫禁城这座古老的宫城当中,依旧显得无比的巍峨壮丽,安谧静和。
朱常洛在乾清宫中坐了许久,心中复杂不已,首辅离任乃是大事,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能够决定的,王锡爵固然决心已下,但是有些必要的程序还是不能省掉的。
请辞的奏疏已经摆在了他的御案上,但是按照惯例,这道奏疏是要驳回的,像王锡爵这样的朝廷大员,至少要请辞三次,皇帝才能准许,这是为了表达君臣之间的情义,更重要的是,也给群臣一个准备的时间。
要知道,但凡需要走这种程序的朝廷大臣,无不是在朝堂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人,那么自然而然的,他们离去之后,所留下来的位置也是要会有无数人眼馋的,尤其是首辅这样的重责大任,人臣之极,更是值得拼尽一切去努力。
不过这一次,王锡爵可着实是给朱常洛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诚然,以王锡爵为首的一干先帝老臣们在朝堂上盘踞,时常会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朱常洛之所以一直没有对他们动手,除了看在老首辅的面子上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无人可用!
先前说过,神宗皇帝数十年未曾上朝,虽然依旧维持着朝廷的运转,处理着日常政务,但是毕竟内外沟通不畅,对于朝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群臣因为国本之事和神宗皇帝对抗,也最终报应在自己的身上。
其中最严重的一点就是,朝廷的大臣产生了严重的断代,放眼望去,朝廷的大佬当中,六部七卿,内阁阁臣,年龄在六十岁以下的,只有李廷机一人。
朝廷大员大多皆是垂垂老矣,半只脚迈进棺材里的人,这种原因归结起来,其实还在神宗皇帝的身上。
当初神宗皇帝和群臣因为国本之事而避居深宫,便决定迂回而行,既然阻止他的是朝廷的群臣,那么想要解决他们,其实事情也简单,换一批人就是了。
但是到了三品以上的官员,无缘无故想要换一个都是难事,更何况换一大批,所以神宗最终决定,耗着!
他作为皇帝,需要顾及朝廷的稳定,不可能冒着让朝廷动荡的风险去一次性更换一大批大臣,但是他可以打压低品级的官员。
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他并不动,但是从他避居深宫的时候起,朝廷三品以下的官员想要迈进三品,却成了一个天堑。
尤其是,神宗皇帝很年轻,这是他最大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的官员们大都垂垂老矣,数个重要部门都缺席官员多年,都察院就是一个例子。
自衷贞吉升入内阁之后,满都察院找不出一个可以负责院事的人,这就是神宗皇帝的打算。
只要他熬死了这帮和他对着干的群臣,底下的那些官员就算是反对他立太子,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
只可惜,还没等到他把所有人都熬死,朱常洛就横空出世,以种种手段,夺下了东宫之位,神宗也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世界,将他的这副烂摊子丢给了朱常洛。
所以朱常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人可用。
朝廷的这帮老臣,既是他的阻碍,也是朝廷维持下去的根本,应该说,在如今的六部寺院当中,只有主官而没有佐贰官的状况比比皆是。
即便是佐贰官有,也是朱常洛登基之后塞进去的。
作为东宫时的班底,朱常洛对于自己人自是十分信任的,但是问题是,就算不谈他们的资历,观政和理政是不同的,没有足够的时间积淀,便无法熟稔的处理各种政务,这是普遍的状况。
如今的帝党中人在进入各部院之后,进步的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但是仍旧不足以独挑大梁,出掌部院。
这一点还是韩爌给朱常洛的提醒,作为年青一代最优秀的人物,当初朱常洛有意将韩爌快速的提拔起来,但是韩爌毕竟是韩爌,他比朱常洛看的更加清楚。
他太年轻了,上位之后也难以服人,更重要的是,年轻带给他的,是过于稚嫩的手段和处理政务的经验,所以他选择了到苏州府去当一个小小的知府,厚积方能薄发,正是此理。
试问就连韩爌这样的人物,都须得沉淀历练一番,才有信心独当一面,朱常洛又如何能够放心将朝廷交给其他的年轻一代呢?
如果说内阁是整个朝堂的首脑,那么部院就是整个朝堂的核心,部院撑不起来,整个朝堂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再说回内阁,内阁当中如今有五位,不,加上新晋的叶向高,应该说有六位阁臣,其中四位超过七十岁,而另外两位则只有五十多岁。
王锡爵这么一走,必然会引起整个内阁的一场震动,且不谈其他,继任者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内阁首辅都是由内阁阁臣递进的。
但是如今内阁的状况,老的太老,少的太少,朱赓和沈鲤两个人肯定是不考虑的,他们在朝中的朋党势力太大,衷贞吉还可堪一用,但是他和王锡爵的年龄差不多,本身也快要致仕了,朱常洛就算是将他提上来,也干不了两年。
何况首辅之位至关重要,若是让有力之人来担任,便能平衡内外两朝的格局,成为皇帝和外朝官员之间的缓冲,所以首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和皇帝有足够的默契。
这种默契是需要时间来建立的,如果换衷贞吉的话,恐怕默契刚刚建立好,他就又要致仕了,朱常洛是绝不愿意白白浪费掉这两年的时间的。
不考虑年纪太老的,年轻太轻的自然也不行,李廷机和叶向高二人,入阁已经是越级拔擢,要说让他们中的一个人来当首辅。
别说群臣不愿意,就算是朱常洛自己,也不大放心
李廷机作为一个阁臣,应该说是比较合格的,但是放在首辅的位子上,他的胸襟气魄都有待历练。
而除了这两人之外,朝中能够担任首辅的人,一个巴掌数的出来,他们要不然就是年老不堪任用,要么就是资历深厚但是能力不足,都不能令朱常洛满意。
“陛下,陈公公到了!”
片刻之后,王安蹑手蹑脚的走近,开口说道,生怕惊扰了朱常洛的思绪。
“宣吧!”
朱常洛回过神来,坐直身子道。
和其他的内监不同,陈矩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平时也负责着十分繁重的政务压力,所以自然不可能时时随侍在旁。
“臣陈矩见过皇上!”
陈矩进来的时候一脸倦容,显然是在司礼监整整呆了一天。
“大监辛苦了,朕有一事,想要请教大监!”
眼瞧着陈矩进来,朱常洛的脸上总算是浮起了一丝笑意,今天王锡爵向他请辞,他才越发感觉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含义,尤其是像陈矩这样的内廷宦官,和外朝的官员不同,不会对皇权造成任何的威胁,只会成为他绝大的助力,说话之间也多了几分温和。
“臣不敢,请陛下明示!”
不过此举倒是让陈矩有些奇怪,他本能的感觉今天天子的情绪有几分不对,但是也想不通到底是为何,态度却是越发的恭谨起来、
“若令大监品评朝中诸臣,大监以为,何人可当元辅重任?”
沉吟片刻,朱常洛开口问道。
陈矩闻言顿时大惊,皱眉道。
“陛下何出此言?当今首辅王锡爵大人受先帝重托,辅佐陛下登基,兢兢业业,心怀社稷,陛下此举,恕臣不敢言!”
朱常洛微微一愣,旋即便是苦笑一声,道。
“大监有心了,朕亦不舍元辅离去,只是让人有更易,事有轮回,元辅年逾七旬,精力不济,刚刚向朕递上了辞呈,朕数度挽留,然元辅心意已决,不可阻拦,朕不得已之下,方才召大监前来,想要询问大监,朝臣之中,何人可以担任元辅大任!”
陈矩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其实话说出口,他就觉得不对,以老首辅今时今日之地位,无有过错的情况下,便是陛下想要罢黜他,也绝无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当成忘恩负义之辈。
毕竟当初立太子乃是老首辅一力促成,而后来当今登基,也是元辅左右辅佐,要说从龙之功,断断无人能出老首辅之右,若不是他自行请辞,恐怕也无人能够动的了他。
心中轻叹一声,陈矩思索了片刻,却是摇了摇头。
“陛下,恕臣斗胆,臣以为朝中诸位大人,皆比元辅所有不及!”
应该说,陈矩此话说的很有分寸,朱常洛问的是何人可以代替王锡爵,但是他答的却是,朝中无人能够比得上王锡爵。
这小小的意思差别,就体现出娴熟的政治功力来,老首辅在朝中声望隆厚,资历深重,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都是无人可比的,这一点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说出来都没有任何的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