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意志的海军未来该怎么样?大建没有可能性,也不会去打什么关键性的决战,破交战才会是主流,至少1941年之间只能打破交,等待德意志占领几乎整个欧洲,有了足够的资源才有可能玩大建。
新的问题出现了,到1941年才开始大建来得及吗?按照李奇的想法来说,只要是资源跟得上,不存在什么来不及的问题,他可是知道大建的特别技巧,掌握了核心的科技好吧,其实就是模仿美国佬,玩一下拼接技术,来个一艘军舰不用一个月就下水。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问道:“阁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李奇当然是已经安排了行程,就是那一帮一走绝对不会是短期内回来,他们的职务上必须要做一些变动。
不过,那是军方的事情了,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等人愿意接受安排,军方也愿意放人,肯定是有做相关的考虑。
送走了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李奇又接见下一波的人。
到1928年之前,本来李奇需要出访几个国家,后面他觉得应该改一下,比如只去俄罗斯民主联邦。
俄罗斯民主联邦还活着,似乎活得并不怎么轻松,只因为苏俄对俄罗斯民主联邦发动了双重攻击,是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双方进攻。
要说起来,俄国却是一个革命的好地方,那是一个近乎于百分之九十九皆是文盲的国家,精英阶层又足够地**和无能,不然也不会被革命的火炬给燃烧了。
苏维埃走的策略非常正确,他们抓住了俄国人的厌战情绪,然后又给予画了一张看着很美好的大饼。
对于普通俄国人来说,不用到战场去送命,听从领导可以获得天地和财产,有比这个更美的事情了吗?
对于身为农奴的俄国人,参加革命等于成了翻身,一些农奴不但可以翻身还能做主,从社会最底层变成人上人,可以任意地欺负之前压迫和统治他们的人,想一想就是一件美事。
俄罗斯民主联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和苏俄的区别是,一些以前的贵族和精英分子依然是统治者,不像苏俄那边是投降派和社会底层翻身。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已经非常努力想要改变,那群眼睛没瞎的贵族和社会精英也知道不能再过分压榨社会底层。可是这样的改变其实并不明显至少在效果上显得比较缓慢。
苏俄是怎么干的?他们是直接打倒一切,为了塑造一批新的统治阶层,清算掉之前的统治阶层,不管曾经的统治阶层到底是好是坏,反正就是全部清算掉。这样的行动简直太有用了,一瞬间就将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拧成一股绳,让那些人获得了非常容易得来的利益,成为了新制度的拥护者。
说来也是,有人带头革命,似乎还没有被镇压下去,革命的先烈不用自己去当,可以享受革命带来的胜利果实,傻了才会不去参加吧?所以是,大多数的俄国人还是非常渴望参与革命,因为那样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劳而获了,还可以从被欺负的对象,变成可以欺负人的阶层,还是欺负那些之前看似高贵的人,没有比这个更爽的事情了。
李奇是打算在1928年的2月份到俄罗斯民主联邦访问。选在这么个时间点,主要是亲自体验一下天气的季节。他访问完俄罗斯民主联邦,下一站会是日本,极为可能也会去美国,就是美国人还没有正式的回函。
一个国家的总理出访,哪怕是德意志现在的国际地位真的不怎么样,里面也有许多值得讲究的地方。
李奇将自己的第一个出访国家选在俄罗斯民主联邦,不是一直抱住大腿的英国,那是苏俄那边出了问题。
两年之间,德意志一直试图与苏俄缓和关系,然后几乎被全世界压制的苏俄傲娇了,对德意志任何的善意不但采取视而不见,反而是带着深切的敌意。
苏俄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国际环境,他们也真的是做了相关的努力,可是随着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挥舞黄金大棒,苏俄悲剧地在外交战场上落败了。
能干革命的人还是很有勇气的,或许也是处于一种政治需要,反正尝试过,失败了一次的苏俄,此后没人再讲什么寻求国际认可,敢说上一句两句,下一刻就是因为政治不正确,丢官下监狱,然后有极大的机率成为某个“指标”中的一部分被枪毙。
李奇释放善意,是不止一次地释放,收到的是满满的恶意。他观察了局势,俄罗斯民主联邦一时半会死不了,那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千万不能让俄罗斯民主联邦给死了,反而是要大力增进友谊。这样一来将第一个出访选俄罗斯民主联邦,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出访之前,李奇需要在德意志各地走上一圈,视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为下一次的选举做先头拉票。
想要在德意志获取选票,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增加就业机会,然后又保证地方治安,除此没有其它的路好走。
德意志的民众越来越不好骗了,以前只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吸引来无数的追随者,随着经济慢慢开始变得好转,社会治安也得到恢复,吵闹够了的德意志民众开始想要过上有饭吃的日子,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了。
这种情况也是被李奇带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给弄出来的。他们经过非常认真的研究,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执政党最为有利,反而是对一些不掌权的政党处于不利地位,只因为执政党可以喊也可以做事,反而是在野党只能喊没法做。
有了发展方案,李奇十分有信心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但是他又有一个陷阱在等待着德意志的民众,毕竟不管是他还是党派,甚至是军方和一些寡头,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不是享受那屈辱的和平,是要拿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一号的地盘需要进行更改。”李奇今日到来的地方是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制造厂。
两年的时间,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一号坦克的样车已经成型。毫无疑问它除了有装甲履带之外,只装备20毫米的机关炮真和装甲车的作用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这么个年头的坦克就是这样,研制坦克的出发点是针对步兵,不是针对同样是坦克的对手。
李奇却是知道坦克的敌人也是坦克,对付步兵压根不需要机关炮,同轴机枪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不过还是那句话,什么都不是一蹶而就,哪怕是知道兵器的发展方向,可也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这样一来还是需要从一号坦克研究到二号坦克,进行相关的积累。
到了二号坦克之后,李奇就要开始不走寻常路了,正没有考虑再从三号坦克、四号坦克再慢慢发展下去。一切只因为技术积累上来,接下来就是理念的区分,欠缺的其实不是技术,是关于坦克的发展思路。
李奇会缺少坦克发展的思路吗?毫无疑问是不会欠缺!(。)
第179章:到底怎么发展坦克()
更粗口径的坦克炮和更厚的装甲?相对于一开始只有十来毫米厚装甲和只装备机枪的“水箱”坦克,的确是要增加坦克炮的口径和装甲,但绝对不是一开始就玩45毫米以上的口径,近百毫米厚的装甲也不应该玩。
坦克能够有多厚的装甲其实是取决于发动机的马力问题,毕竟是需要足够的动力和马力才能载得动更沉重的车身,没有足够的马力去造厚度夸张的装甲,是想当固定炮台还是咋地?
现在已经有公司在研究0匹马力的发动机,但是一些技术攻关上存在问题,只有190匹马力的发动机算是研究有成效。
历史上的四号坦克前期是使用0匹马力的梅巴赫12汽缸hl108tr发动机,要是根据年限的话,其实是一款非常合适的发动机。
李奇视察的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制造厂本身就有研究发动机的小组,但是并不显得专业。
德意志目前发动机领域上是输给了国际列强,那是因为德意志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制,想研究缺乏太多的东西。
“是的,是采用汽油的发动机。”特德。冯。格里芬指着一个三缸的汽油发动机:“我们目前发动机领域上很多技术已经落后,所以”
李奇在蹙眉,他已经下达过相关的命令,希望德意志的发动机领域上的专家往柴油方向研究,可是很明显各个公司好像没有听进去?
“我们是考虑到汽油发动机的领域比较成熟,可以使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同时经济性亦是最佳”特德。冯。格里芬好像没有看到李奇蹙眉,继续说:“事实上,汽油发动机的噪音比较少,要知道因为发动机是装置在车体内部”
是了,汽油发动机现在的确是主流,当世的列强在坦克方面还真的基本是使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是一项新兴的领域,现在有着噪音其大的缺点,另外在吃油和安全性方面柴油发动机暂时没有办法和汽油发动机抗衡。
“博士。”李奇看着特德。冯。格里芬,说道:“我并不反对贵公司继续在汽油发动机上面的领域,但是我好像早就说得非常清楚,我需要的是柴油发动机?”
特德。冯。格里芬在点头,这些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下订单的是总理府,希望获得先进柴油发动机的也是总理,他们想赚钱就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带着客户来参观汽油发动机的车间确实是有些腻歪。
李奇接下来是到了柴油发动机的车间,听特德。冯。格里芬的介绍就明白为什么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制造厂为什么那么干了。
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制造厂是有在研究柴油发动机,但是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他们接到订单针对一号坦克进行样车生产,一通的设计下来,没有任何一款柴油发动机合适,只能是期望用汽油发动机的实用性来让总理明白什么叫作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