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真想看看我们的共产国际中央书记会做出什么。”谢洛夫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安德罗波夫是中央联络部部长,其实做的事情就和当年的共产国际一样,输出革命……
就在阿拉伯联军大兵压境的同时,开战第四天,埃及革命委员会宣布,在埃及成立阿拉伯联军司令部,埃及已经征得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伊拉克**总书记阿尔拉迪的同意,随后叙利亚报纸革命报、和伊拉克**报纸进步报确定了这个消息,参加国家有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科威特、摩洛哥、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利比亚、******一共十一个国家。
“我去,安德罗波夫好大的手笔,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传出灭亡以色列的呼声?让我想想!”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听到这个消息,陷入了长久的思考,然后道,“马上让你们部门所有涉及欧洲国家的司局活动,散布这个消息,还有一点,传播以色列即将灭亡的言论。”
“明白!”第一总局局长莫里金马上敬了一个军礼,快步离开了克格勃主席办公室。
“团结一致的阿拉伯国家还吓不倒你们么?我就不相信,美国人还能沉得住气。”谢洛夫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的捷尔任斯基铜像,自语道。dudu3;
十一国联军司令在埃及成立的消息,立刻震惊了整个世界。但随后一些从阿拉伯国家传出的消息,则更加让人不安,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出现了人群游行,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趁机灭亡以色列,把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夺回来。
这种声音的出现表明事态已经非常严重,阿拉伯世界从夺回被占领领土,转变成了想办法恢复巴勒斯坦的地位,甚至推翻联合国的决议,重新把以色列人赶出去。
以色列的南北两边,已经云集了阿拉伯各国的军队七十多万,埃及和叙利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武装力量没有投入到作战当中,伊拉克也派出了将近四成的部队前往叙利亚,阿拉伯联军坦克七千多辆,飞机一千四百多架。相对的则是以色列经过动员的四十万人,和两千量坦克,六百架飞机,在战争开始之后,以色列已经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这种情况和一刻不停的战争,让很多西方政治家必须认真考虑梅厄夫人的求援了,如果他们还是光看着,那以色列可能真的会消失了。防线一旦崩溃,七八十万阿拉伯军队冲进以色列,谁知道会不会发生震惊世界的惨案。
保持中立的想法在消失殆尽,但他们仍然希望美国能够首先表态,此时的白宫,深受水门事件困扰的尼克松,一脸烦躁的看着国务卿基辛格和国防部长斯勒辛格在唇枪舌战,本来应付水门事件就够让他困扰了,现在中东方向都出了问题。在面对以色列的问题上面,阿拉伯国家向来都团结一致,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不正确。
“埃及已经组建了十一国联军司令部,以色列的情况很危险,梅厄夫人已经发出了三次紧急求援电报,我们不能不管。”国务卿基辛格言辞恳切的说道。
“那能怎么办?苏联红海军正在往地中海东部集结,而且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在对我们施加压力,我们不考虑外交后果么?”国防部长斯勒辛格为这个问题已经和基辛格超了几次了。
“欧洲的态度已经松动了,他们认为不能看着以色列灭亡,我们已经有了支持者,如果再不行动,以色列真的可能成为历史。”基辛格说出了另外一个算是好的消息。。
第六百七十三章 地中海对峙()
readx; “好了!”尼克松总统烦躁的打断道,然后陷入了深深地忧愁当中,然后才开始考虑两个人的建议,最近的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此时不得不强打精神来应对突然爆发的中东战争。
水门事件从爆发到现在,尼克松虽然用众多的手段来保全自己,但种种迹象都在朝着他不利的方向发展,他总有一个感觉,自己这次似乎真的挺不过去了。也许会作为美国总统中的反面教材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声。
不管怎么样,尼克松现在还是总统,基辛格和斯勒辛格都必须要尊重他,只有他才能调动美国的空军来完成这种任务,因为从欧洲各国的公司,到美国本土的公司。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负担这种空运任务,私营公司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有没有国家愿意负担转场任务?”尼克松强打着精神,暂时摆脱了颓废的一面。
“葡萄牙表示愿意担任中转机场。”基辛格马上安耐着惊喜道,他知道尼克松最终还是同意介入战争,帮助以色列度过灭国的危机。
“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拿起电话的尼克松对着五角大楼命令道。随着总统命令的下达,一道道命令从五角大楼发出,美国国内以及欧洲空军基地的美国运输机编队开始进入紧张的忙碌当中,投入到紧张的装卸和装运当中。这项名为五分钱救援行动的任务于是展开,接下来9个小时里,大量c…141和c…5运输机已经开始飞往以色列。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部长格列奇科、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谢洛夫正在各抒己见,就在刚刚谢洛夫让苏联广播电台主席梅夏采夫,把美国通过空运支持以色列的事情捅了出去。
“什么空运,真正的大头是海运,美国的空运不但耗资巨大,而且运力上根本运不了多少东西,只能帮助以色列顶过这几天的进攻,供应住以色列的消耗,肯定是海运,只不过现在美国没有时间,才暂时用空运来解决问题。”谢洛夫打着哈欠道,“这是基本的常识,不过空运没准能唬住阿拉伯国家。”
海运比起空运来说,运费比较低,但是周期较长,如果选择要大件而且是重货的话比较好应该选择海运可是空运来说比较快,相对运费高,可以天天订舱。空运一般都是客户货物和单证当天到当天报关,所以舱位安排上比较麻烦,可能的话尽量多申报舱位,舱位少了很难加,多了可以想办法揽点货物的。dudu1;
空运和海运的成本在十比一左右,长时间的空运美国也吃不消。越精密的工具越容易出故障,不然飞机的寿命为何按照小时计算,轮船就按照年头报废呢?
乌斯季诺夫看了国防部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一眼,抬起头看着头上的吊灯,仔细的考虑之后漏出一丝微笑,低下头道,“你说,如果我们把东地中海划为演习交战区,禁止任何国家的船只通过,会出现什么结果。”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美国的空运就一直不能停止。”谢洛夫忽然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恍然大悟的道,“只要阿拉伯联军不败,美国的空运就一直不会停止。”
“那我们就看看美国能挺多长时间。”安德罗波夫握住右拳道,“看看美国空军的实力。”
“好!”乌斯季诺夫、国防部部长格列奇科、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谢洛夫同时喊道。
随后这份讨论结果被送到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手中,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肯定是支持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则持保留态度,这没有出乎勃列日涅夫的预料。正是这种对外政策的不同,让勃列日涅夫扮演了中间路线的调停者。
他本人是倾向于干涉的,而且这又是几大部门的意见。克格勃、外交部、国防部、中央联络部、还有军工企业都是这个意思,那肯定是没错的。最终他下了决定,同意红海军在东地中海进行行动。
接到命令的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元帅难掩兴奋,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喊道,“红海军的同志们,我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了,现在让我们履行自己的职责吧。古巴导弹危机不会重演,红海军,前进……”dudu2;
接到了海军司令电报的各大舰长,纷纷下达了战备命令,平静的地中海海面上,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肃杀起来。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没有全胜,苏联内部是有共识的,共识就是红海军太弱,所以才没有让苏联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十年来苏联红海军在得到了中央支持的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这点从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元帅到各大舰长、乃至普通的红海军士兵都是如此,而今天雪耻的时候到了。
美国第六舰队充分得益于当地大量的海军基地和设施,其中包括西班牙的罗塔,意大利的马达莱那、那不勒斯苏达湾及希腊的克里特岛等。此外,由于第六舰队具备很强的海上补给能力,因此通常可在不靠岸的情况下延长海上部署时间。
此时的东地中海,从中东战争爆发以来,美国海军和苏联红海军就在不断的加派舰艇,本来不大的东地中海军舰密度已经超过了二战时期,就在这时候苏联红海军第六分舰队接到了莫斯科的最新命令,在东地中海举行军事演习,同时宣布封锁叙利亚和以色列、埃及沿海不准任何国家的船只靠岸。
苏军水面舰艇密密麻麻地布置满了各型火炮、导弹、火箭、鱼雷、雷达和电子战装置的反常设计可见一斑,因为这种舰艇的布局不利于隐蔽,显然这种另类舰艇是由特定的作战思想所催生的。换言之,苏海军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在交战中生存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被击沉前发射尽可能多的导弹。
同时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在国防部召开会议之后,下达处在苏联南部的三个空降师进入警戒状态,如果战争爆发马上赶往战场。美国在地中海的是肯尼迪航母战斗群,只需要一天时间,第五舰队就可以到达东地中海。
在双方海军在地中海摩拳擦掌的同时,苏联和美国的空运开始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的空军运输机不断从本国的机场起飞,为自己的盟友提供援助。而美国正式介入以色列和阿拉伯战争的消息,也被广大阿拉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