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沾恕�
“谢吾皇隆恩”上官尹风站起身,接过圣旨,在送走传旨太监之后,便将圣旨扔到了一旁
站在旁边的黄维有些不理解的看着他:“君侯,哦不对,王爷,这是为何?”
上官尹风那心里跟个明镜儿似的看着黄维道:“我说你是白痴你还不信?这新皇不过十岁,你认为他有那么大的能耐给我加官进爵,这明摆着的是何靖的意思,表面上是接收朝廷的封赏,实际上是在向何靖尽忠,笑话,我上官尹风一世英豪,岂会屈服于此等小人?说来好笑,那个什么怀远将军,贺什么来着?”
“贺英,王爷”
“对对对,贺英,带着十万人去汝阳,被贾复带人袭击了一会,吃了硬骨头,便来这套,卧槽,以为我上官尹风是吃素的,草”
面对着上官尹风不住的用奇怪词语发脾气的黄维,还是第一次听见这几个新鲜的词语,不过对他来说见怪不怪了:“王爷,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做?”
上官尹风也仔细的思考起来:“现在确实是关键时机,倒向哪一边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何靖暴政,不得民心,我敢断定,他绝对是下一个王莽,到时候,天下必当大乱”
黄维也如有所思的点点头:“王爷说的没错,现在那何靖还给王爷冠大司马骠骑将军职位,看来是想让王爷前往京城啊”
上官尹风当然知道何靖的用意:“这点自然不用说,天下诸王,现在都在观望,到底是依靠袁景初,还是依靠西凉的拓跋氏一族”
“王爷,袁景初现在是仗着倭奴国的人支持才敢贸然进攻辽东,根据探报,现在辽东大都督陈诚收缩兵力,分布在辽阳周边,共计十万人,形成掎角之势,那袁景初的大军一直不得向前,南边的倭奴国十万大军也在距离辽阳不远之地虎视眈眈,依末将所见,不出半月,辽东三郡必将全数落入袁景初之手”
“我看不然”上官尹风打断了黄维的话,根据他这个现代人的想法,那陈诚不但可以坚持半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我敢和你小子打赌,那陈诚绝对不会丢掉最后的乐浪郡,你相不相信?”
黄维有些疑惑:“王爷何出此言?”
上官尹风正色道:“若乐浪郡丢失,东边的高丽就会陷入正面迎接倭奴国大军的境地,我听说倭奴国此行最大的目的并不是得到袁景初的黄金,而是想在帮助袁景初称帝,拿下辽东三郡之后,让袁景初帮忙,一起攻打高丽,倭奴国的人野心很大,黄金对他们没有**,高丽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所以,只要高丽拿下三韩之地,便会倾力援助陈诚,更何况,我听说陈诚的一位夫人是乌桓人,北边的乌桓国更加不会坐视不理,突厥人那边,紧靠着乐浪郡,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黄维被上官尹风说的一愣一愣的,也不敢随意搭话:“王爷真是高见对了王爷,还有一事要向你禀告”
“说”上官尹风有些漫不经心的拿着一把剑在那里挥了挥
“启禀王爷,前太子,现长沙王公孙龙派人送来书函,还请王爷过目”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了公孙龙写的书信,交予上官尹风
上官尹风对于公孙龙的书信倒是不惊讶,因为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唯一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书信来的这么快,打开一看,信上这样写道:“南阳侯亲启,孤本太子,奈因何皇后之势,迫于栖身长沙,太子之位不保,虽不故念,但先皇仙逝有异,孤心甚疑,而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各地,争相遥望,何靖势大,朝中布其羽翼,新皇登基,孤虽身在长沙,远离中央,可恐性命不保,现孤已倾长沙国全郡之力,集得士卒十万,择日起兵,讨伐逆贼,君侯先父为孤恩师,愿君侯念旧情,与孤联手,协同并进,待天下平定,孤登大位,必先赐君侯,君侯也乃孤之开国之臣,孤定当永记,还望君侯看清黑白,以识明事长沙王公孙龙亲笔”
看完书信,上官尹风表情凝重,一旁的黄维不敢多问,只是小心翼翼的看着上官尹风,插了句:“王爷,您作何打算?”
“作何打算?”上官尹风重复了这句话,然后笑了笑,将书信递给黄维:“你先看看”然后接着说道:“长沙王公孙龙未登大位,现在心里不平衡,想起兵反何靖,有十万人马,可是,何靖可是有八十万禁军啊,那可是朝廷的主力部队”
看完书信的黄维也好奇自己的主公会怎么做:“王爷,您是作何回复?”
上官尹风此时心里五味陈杂,到底反不反,确实很纠结,要说机会,处处都有机会,就看会不会把握,而现在长沙王又来求援,让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如果,我说如果,我们的兵马和长沙王的兵马汇合一处,也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和何靖手下的八十万兵马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真打起来,咱们占不了多少便宜,况且现在新皇刚刚登基,这何靖又被封了相国,对于他来讲,拓跋文宏和袁景初才是他的心头大患,此时他对我也有几分忌惮,不敢拿我怎么样,而且那些个其它各郡的王爷们都在观望态势,如果何靖打赢了,那么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如果打输了,那么,成家王朝就会就此瓦解,整个中原之地,将会再一次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割据,相互制约,始皇帝所做的努力,那就全都白费了,估计这事情让他老人家知道了,肯定会从骊山墓里跳出来指着公孙新骂,哈哈哈”
黄维也被上官尹风这些话给逗笑了,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主公,恭敬之意也必须要有:“王爷,那我们怎么回复长沙王?”
上官尹风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慢慢的说道:“这样,告诉长沙王,我们现在兵力有缺,暂时不能参与起兵,不过,我上官尹风以人格担保,如果长沙王有难,看着先父的面子上,定会倾全力相助,就这么多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
“诺”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上官尹风才想起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你现在立马去着急贾复等人,到侯府的军校场来见我,是所有人”
“诺”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六章 群雄割据()
第36章:(群雄割据)
洪光元年,二月初四,袁景初久攻辽阳不下,正值辽阳进入冬季,天气严寒,士卒难以攻城,便命令大军使用围而不打的战术,包围了辽阳城,倭奴国的军队也参与到围城战之中,这么一来,便是整整四个月,当然,这也是后话
反观中原,大凉皇帝拓跋文宏命令手下大将文泰率领关西铁骑五万人马,进攻赵地,而新封的赵王乃是原江夏王公孙衍,这个王爷,现年四岁,说来可笑,这一切的安排,都是何靖有意为之,公孙衍所在的赵国,全国兵马不过五万人,且常年未经战事,对于凶横的关西人,他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仅仅不过十天,大凉军队就在文泰的率领下,不费吹灰之力,一路凯歌,便拿下了赵地一半的城池,赵地都城晋州现已岌岌可危
(京都洛阳,未央宫)
“报”
一声呐喊,将朝堂上正在议事的何靖吓了一跳:“大胆,到底何事,如此惊慌?”
“报急报,赵国使者求见”
听闻是赵国的使者,何靖不慌不忙的叫道:“那就赶紧让他进来说话”
那使者着急跑进大殿,还未来得及脱鞋,便被何靖大骂道:“大胆赵使,此乃天子之地,为何不如此莽撞?”
使者被吓得不轻,跪在地上大声的辩解道:“启禀皇上,相国大人,平西王拓跋文宏称帝,建立大凉王朝,自称大凉皇帝,现已命手下大将文泰带着五万关西铁骑,攻打我赵国城池,我军势单力薄,根本不是那剽悍的关西人的对手,现在其大军距离我晋州都城,不过百里,我赵国大部分城池,都已经落入拓跋文宏手中,晋州告急,还请相国大人速速发兵,救援我王”
何靖一听,大惊失色,他压根没有料到这拓跋文宏居然有这么快的速度,一时间也让他无言以对,愣在了原地
“相国,赵地向来富饶,晋州周边更甚,这拓跋文宏此举已然明了,现为今之计,便是速速发兵,救援赵王才是”
何靖瞄了一眼说话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御前行走皇甫南:“皇甫大人说的也是,可现下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皇甫南道:“眼下晋州告急,赵王乃是皇上的胞弟,按理,需发兵救援才是”
“舅父,可是弟弟有事?”不到十岁的公孙新坐在珠帘后,用那稚嫩的语气问着何靖
何靖心中细细的谋划着,心中也是有些焦急:“想来这北平王和平西王都双双造反,天下群雄各自观望,如果此时贸然出兵,会不会?”
皇甫南立马辩解道:“相国大人,此时正是机会,现在天下已经不完整,拓跋氏一族想要的并不止西凉一地,要的乃是整个中原,袁景初也不是一个善类,现下想要让各地诸王派兵讨逆乃是行不通的计策,唯一可行的便是相国大人亲派手下大将出征,迎战拓跋氏,否则,若晋州失陷,赵地丢失,那么,对于朝廷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皇甫南一语中的,何靖正声道:“皇甫大人言之有理,慕容霸何在?”
“末将在”
看着殿下的慕容霸,何靖部署道:“着威远将军慕容霸为招讨使,率领十万禁军,于明日出发,北上晋州,以救晋州之围”
“诺”
(兰州,大凉都城,皇宫)
“启奏陛下,文泰已经打下了赵地一半城池,现赵都晋州已在我军的包围中,相信不日将会有新的战况传来”
拓跋文宏坐在龙座上,看着殿下报告军情的官员,略微的点了点头,心中也不甚暗喜:“想不到文泰如此骁勇,这才不到半月,好,好”
“陛下,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说话的,乃是拓跋文宏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