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掠。因与中国的走私贸易获利很大,一些战国大名、土豪、寺院也暗中支持手下武士、强盗参与其中,倭寇侵扰日渐频繁,使中国沿海数省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不过,来华贸易的倭人也并非全是海盗。事实上,在为祸海疆的倭寇之中,“真倭甚少,不过数十人为前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海商、海盗。
明朝的海盗与通常意义上的海盗有所不同,由于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残酷打击海上贸易,一些海商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武装起来,组成武装海商集团,以对抗官军的追捕和残杀,因此被称之为“寇”。而这些所谓的海寇并不同于当时到东方来从事侵略、掠夺的西方海盗,他们大多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只因冲破海禁樊笼,触犯了海禁律法,而被朝廷视为海盗。当然,亦商亦盗是这些海商的本色,他们在纠番诱倭的商贸活动中往往是华夷相纠,彼此间称贷互市,其中货价莫偿或诓骗财物者比比皆是,而民间海商为争夺行商地盘,也往往纠结同伙,彼此间兵戎相见,互相残杀者也不乏其人,甚至于沿海兼行劫掠。比如如今占据宁波海外双屿岛的两大海商武装李光头集团和许氏集团就是如此,尤其是许氏集团,他们在贸易活动中不但经常诓骗日本商人,抵赖货款,还派人到南直隶、苏松等处地方诱人置货,往市双屿,然后暗中唆使海盗抢夺商船。这些被抢的商人有很多是借款从事贸易,血本无归之后不敢还乡,不得不跟从许氏兄弟下海贸易,“图偿货价而归”,许氏海商集团的势力不断得到扩大。
尽管坦白地承认许氏集团在海外贸易过程中干过许多不讲信用,明赖暗抢的勾当,但汪直还是为许氏兄弟辩解说,其实真正与倭寇勾结的是福建海商李光头集团,而许氏兄弟并未勾结倭寇。许氏集团的几个头面人物许一(许松)、许二(许栋)、许三(许楠)、许四(许梓)四个兄弟,都是徽州府歙县人,早年因触犯海禁,流落海外不得还乡,遂入赘满刺加(马来),后于该地逐步起家。因此,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则是葡萄牙人和南洋一带如马来、越南等国的商人,很少与日本人打交道。
汪直如今已经坚信皇上的确曾在梦中得到仙人指点,对他过去的经历了如指掌,因此他丝毫不敢隐瞒什么,向朱厚熜坦白承认,许氏集团与日本的贸易始于嘉靖二十三年,也就是他加入许氏集团之后。在他的引导下,许氏集团的船队才第一次载货远航日本,与日本的贸易也是由他从中牵线搭桥。但他赌咒发誓,这次与他以前单独带船远航日本一样,只是单纯的贸易,并未引一名倭人来华。至于皇上曾说的拖欠货款激怒倭人,或引诱倭寇来犯,利用朝廷与倭寇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两边卖好的那些丑陋之事,也都是福建海商李光头集团干的。而他知道自己手下的弟兄多有桀骜不逊、横行不法之徒,干得又是将脑袋拎在手上讨口饭吃,在远洋大海中搏击风浪的买卖,因此,自下海为商第一天起,就给他们下了不许擅自登岸的禁令,违者当众刺穿双耳,再犯立即处死。即便是率众加入许氏集团之后,这条禁令也在他自己的船队之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他的手下从未伙同倭寇烧杀掳掠
第六十章危机临近()
见皇上闻言不动声色,也没有追究自己罪责的意思,汪直越发地放心了,更加大胆地陈述自己知道的一切,也敢于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他承认确实有许多倭寇长期盘踞中国海外,骚扰海疆及沿海各地的安宁,但他却说,事实上如今在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海外势力,不是日本人,而是佛朗机(即葡萄牙)人。自嘉靖十九年起,葡萄牙人就在宁波双屿和福建浯屿两处海岛建立了较固定的临时居留地,在那里搭棚交易、存栈、过冬,并建有堡垒房屋。长期居于双屿的葡萄牙人有1200多,浯屿则有500多人,还有其他西番诸国近千人,尤其是双屿岛,已俨然成为一个国际贸易的中转站,来自日本的,还有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的白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内地,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和茶叶,全球的商品、财富在这里交换、中转、集散
对于倭寇及中国海盗相互勾结的情况,朱厚熜大致有所了解,明朝的官方资料里,也曾记载有葡萄牙人前往中国,要求通商贸易,并与明军发生武装冲突之事,却没有想到葡萄牙人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他们的触角不但深深地伸到了东方,更已经来到了大明王朝的家门口,让他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看来,随着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的航海冒险相继成功,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西方航海贸易商人的势力开始疯狂地向东方扩张。而明朝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海禁政策以及固步自封的朝贡勘合贸易制度,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尽管中国目前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且会沿着历史的惯性继续长期保持这种优势地位,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总有一天,中国会被飞速发展的西欧诸国远远抛在脑后!三百年后,当西方新的海上霸主英国凭借着坚船利炮,再一次来到东方,要为他们的鸦片和工业革命之后的各种廉价商品打开市场之时,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曾创造出无数辉煌的文明古国,再也无力抵抗明火执杖,用军舰开路,用机枪敲门,横冲直撞,杀人放火的强盗。于是,紧闭的国门轰然倒塌,昔日辉煌无比的天朝上国成为列强争相侵吞蚕食的一块肥肉,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和苦难
看着朱厚熜脸上的表情异常愤怒,甚至还隐约流露出一丝痛苦,汪直以为自己方才说的佛朗机人占据海岛,私开互市之事触怒了皇上,生怕皇上因此而改变了开放海禁的主意,忙又解释说,那些来中国的西番商人与倭寇不同,他们都是正经本分的商人,“未曾侵暴我边疆,杀戮我人民,抢掠我财物”,而是以胡椒,苏木,象牙,苏油,沉、东、檀、乳诸香等中国稀缺之物与边民交易,价钱很公道便宜,并以数倍的高价向沿海百姓购买米、面、猪、鸡等日用饮食之物,故边民乐与为市,“三岁孩童亦知双屿为衣食父母”
沿海百姓对于葡萄牙人的友好态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让朱厚熜大为震惊。这与他以前所熟知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等等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历史事件实在差别太大。看来,棍棒打不跨经济规律,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不但是历史大势所趋,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如果还是象那个时空的明朝皇帝和封建官僚阶级一样死抱着“寸板片帆不得下海”的祖制不放,那就真的是逆潮流、背民心的大蠢蛋了!
既然今日之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更有着西方诸国无可比拟的经济实力;那么,如果开放海禁,主动去拥抱世界,利用中国压倒性的贸易优势,富民强国,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是否还能再保持500年?鸦片战争以后所有的民族灾难,是否都可以避免?
虽说历史无法假设,更无法推倒重来,那么,在这个时空,就让我这个莫名其妙闯入历史的人,来创造属于我们中国的辉煌,让这个时空的历史上,永远记得我们伟大的中国,永远记得大明王朝,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永远远屹立在这个时空的世界强族之林吧!
想到这里,朱厚熜感慨地对汪直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们海商违抗禁海之令,私商番人,货殖海外;还有那些沿海百姓迫于生计,输送粮米给西番诸国商人,都是为着求财。看来,朝廷许开海禁确是安民兴邦之善举。”
听到皇上这么说,汪直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由衷地说:“皇上圣明!其实许开海禁,货殖海外,更对皇上富国强兵之大政大有裨益。”
虽说一回到明朝,朱厚熜就打定主意要靠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来推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实现他富国强兵的理想,但毕竟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纸上谈兵,如今老天有眼,给他送来汪直这么一个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既与葡萄牙人做过买卖,又与日本人有过交往的行家里手,他顿时来了兴趣,忙说:“你有何想法,不妨细细道来!”
听得出来皇上对海外贸易颇感兴趣,汪直十分高兴,便说他曾听闻朝廷财政紧张,不得已发行国债以筹措军费,其实在他看来,只要朝廷开放海禁,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当可缓解财政危机。以对日贸易而论,明朝的丝、丝棉、棉布、锦绣、红线、水银、针、铁锅、瓷器、古钱、古字画、古书、药材、毡毯、马背毯、小食箩、漆器、醋等,都是日本所喜欢的。这些货物从中国运到日本后,价格都相当昂贵,比如丝绵匮乏时每百斤银至200两;红线每百斤价银70两;水银的价格10倍于中国,缺少时每百斤银300两;针每根价银7分;川芎每百斤价银60多两等等,每次运货到日本,至少可以获得五、六倍的利益。正因为有如此高额的利润,才引得许多中日商人不顾朝廷禁令,不怕惊涛骇浪,往来其间,货殖中外。这些人当中难免鱼龙混杂,确实有不少海盗倭寇混杂其间,多行不法,往来劫掠,但大多数都是正经的商人,“富而淑者或登贡舶而来,或登商舶而来。凡在寇舶皆贫与为恶者也”,这些倭国商人以及在背后支持他们的战国大名们“他无所望,惟愿进贡互市而已”
而如今占据南洋的葡萄牙人及西番诸商,则对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十分感兴趣,一匹上等丝绸在内地卖6两银子,运到宁波百里之外的双屿岛卖给葡萄牙人,就可以卖到15两银子。由于海路不靖,往来商船或没于巨浪,或遭海盗抢劫,若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