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一零三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严肃地说道:“同志们!这次保定战役的失利,给我军敲响了一个警钟啊!前期锦州战役总体上打的很顺,战果大,这让许多人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骄傲的情绪,认为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不过如此,我军以后可以很轻松的取得胜利。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严重错误的判断。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老江还有四百多万的部队,其中有些还是全副美械装备的精锐之师,更何况美英等强国的大量军事援助。从总体实力上对比,我们还是明显处于劣势的,这些都表明我党、我军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将是残酷和持久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的轻视敌人、盲目乐观都是严重的犯罪。从这个角度来说,华北战场的这次战役,尽管我们损失严重但是也起到了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一零二接过话,坚定有力的说道:“一零三说的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军历来都是从失败、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战胜强大敌人的能力。想当年,我中央红军在湘江一战,八万将士仅余三万,再到陕北只剩不到万人。
但是在残酷的抗战战场上,我们有小到大、由弱变强,打败日本侵略者,我军也发展壮大到一百多万。今天,华北我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整个集团军损失过半,华北之一军、三军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只有二军还算完整,这样的损失是空前的。
同时根据地也大为缩减,国民党军又加紧展开了围剿,这是一种非常危机的时刻,真正的生死关头。我们有些同志悲观了,认为敌人非常强大,暂时应该保存实力,极力避免和敌人硬拼,更有的人革命意志薄弱,擅自离队甚至叛变投敌。此种情况都说明现在需要我们拿出决心,制定措施,坚决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一零四紧接着说道:“华北聂荣清等领导集体发来电报,对这次战役的失利表示负全部责任,愿意接受中央的任何处罚。我看,现在最紧要的并不是追究谁的责任问题,而是立即总结经验教训,拿出强有力的措施,重整部队士气,以利再战。毕竟与国民党真正的大决战还刚刚开始,一时的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以后的斗争会更加激烈和残酷,我们的眼光也需要放得更远一些。”
一零一一直默默听着、思考着,用力的吸着烟卷……
一零三接着说:“一零四同志说的有道理,现在的形势总体上还是对我们有利的,特别是我东北方面军,可谓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暂时的挫折并不会影响大局。当然,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教训。首先,我要做个自我批评,这次保定战役,敌人之所以能够轻易得手,关键是我方的谍报工作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对三十五和新一军的行动意图,在战前竟没有任何觉察。以至于让敌人瞒天过海,实施了突然的远程奔袭,才最终导致了我方严重的损失。我是中央情报工作的总负责人,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里,我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深刻检讨。”
说完,一零三庄重的站起来,对大家深施一躬。
一零二赶紧说道:“一零三,我想大家都理解你的心情,你不必过于自责。就这次战役来看,我方的情报工作却有漏洞,但是也应该看到,傅重义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算盘打得精,狡猾得很。
据事后了解,这次行动傅重义是精心预谋,并且做足了保密工作,整个计划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甚至连傅重义的参谋长都无从得知。这样就在客观上为我地下人员获取情报设置的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是以前我们没有遇到的,所以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今后的情报搜集工作必须改变原有方式,正所谓‘敌变我变’嘛。”
一零三坐下后接着说:“是啊!老总说的对,这次对我整个情报系统是一个巨大的震动。我也与有关同志作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对傅重义这样的老谋深算的人来说,要想直接从其身边获得讯息难度极大。
从这次事件看来,即使在傅重义身边有我们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及时获得消息。因此,今后我情报人员应加强在敌人基层的分布力度与密度,强化信息的及时和全面,通过对海量信息的综合分析,寻找敌人的动向和行动规律。这样,虽然会增加几倍的工作量,但是却能最大限度的使情报工作做到全面、可靠,减少遗漏。隐蔽战线上千千万万的同志将努力工作,用自己的智慧、热血乃至生命确保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
一零四悠悠的说道:“说到责任,中央军委也有一定的责任,战前我们在商讨作战计划时,对敌人的行动也有些考虑不周。只是关注了我东北方面军作战方向的动向,认为敌人的主力一定会集中在这个方向,对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估计不足。
没想到傅重义首先把进攻矛头对准华北集团军,并使用其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另一方面,大胆放弃秦皇岛和承德,致使我军原有的作战企图无法实现。看来,我们对傅重义的研究还是不够啊!虽然我们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与傅重义开始了接触,但是对方显然没有太多的诚意,或许是还有更为深层的想法,华北这盘棋局,看来还是有些玄机的。”
会场气氛开始慢慢活跃起来,在座的那位不是身经百战,历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暂时的挫折只能使大家更加团结一致,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更合理的规划。
一直没有发话的一零一终于慢悠悠的说道:“我看啊!傅作重还真是一个难得将才,有头脑、有思路,出手不凡,在国军将领中也算是佼佼者了,这样的人才确实难得啊!如果将来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事不成。”
一零四微微一笑:“主席!你这是爱才心切啊!据各方面情报分析,虽然老江把整个华北都交给了傅重义,但是对他并不能完全放心,按照国民党内部一贯的思路,非黄埔系的都统统是杂牌,属于必须限制、分化直至完全消灭的一类。即使这次打了胜仗,也不能完全消除他们内部这种互不信任、互相猜忌的现象,或许,有一天,傅重义真的会弃暗投明,加入我们。”
主席也笑着说:“是啊!这很有可能啊。傅重义的日子并不好过,对老江历来的做派他是非常清楚的,绝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国民党一条道跑到黑。这次保定之战或许是打给国共双方看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谁,都需要有真正才能的人,‘国乱思良将’嘛。”
一零三继续说道:“主席,其实在国军内并非都是老江的铁杆,有些人也是在观望啊!现在国共双方激烈交锋,未来的结果如何许多人还看不出,不过,锦州战役以后,形势有些变化,特别是杜雨明态度的转变,对许多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我方白区同志对敌工作形势有了明显的变化,有些国军中高级人员开始主动与我方接触,这些变化都说明人心在慢慢转向,我党进行的是为国为民的正义事业,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
(本章完)
第168章 鏖战华北(十七)()
第一百七十一章鏖战华北(十七)
一零一幽幽说道:“自古以来有一个永恒的真理,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一切问题。保定之战虽然我军遭到巨大挫折,但是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这对于今后我军的作战思路、作战形式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就当前的形势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一零二道:“这次战役我军的失败主要因为敌人发动了出其不意的突袭。三十五和新一军战前的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他们真实的意图作掩护的,而我军没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更没想到敌人能够在夜间连夜奔袭几百里,突然出现在我军面前。
这只能说明敌人在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据林虎来电,他对这次敌人一下子动用两个主力装甲军并进行大范围机动而感到震惊,这说明敌人也已认识到装甲部队在未来战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战形态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装甲部队的突袭行动将直接决定着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虽然我军也在加紧编练装甲部队,但是显然从规模到编制来看还要加大力度,甚至要重新考虑。”
“噢!林虎有具体的想法吗?”
“林虎认为,当前两个装甲军的规模明显偏小,应该立即扩编规模,就编制来看,东北每个集团军都应该编入一个装甲军或一定数量的装甲部队,担任战斗中最主要的突击任务。坚决撕开敌人的防御圈或者对敌执行大纵深的迂回侧击,装甲部队的机动性是其他任何部队所不能比拟的。二战后期,无论欧洲战场还是苏德战场,大规模的地面战斗往往都是以装甲部队为主要兵种,担负最主要方向的作战任务,林彪等人认为未来中国战场也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一零三道:“东北方面军的提议非常好,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说明他们没有简单地看待这次战役,而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值得表扬。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军大规模发展装甲部队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一是装备严重不足。现在我军所有的技术兵器都必须有苏方提供,虽说S同志对我们有求必应,但是这样大规模、大数量的装备援助,还是会让苏方感到不安的。二是我军极度缺乏技术人员。即使装备问题能够解决,人员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观。我军战士大部分来自贫苦农村,文化知识非常缺乏,要迅速让他们接受高新技术兵器难度较大,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
一零一道:“一零三说的都是实际问题,我认为当前情况下,对装甲部队的使用必须坚持一个的原则,在没有充分训练、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