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魔术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岑文本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折,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道:“臣以为我大唐尚书令一职,职责太重,权柄太高,除了陛下可以为之,其他任何人为之,都会对大唐皇帝陛下,大唐皇权构成巨大的威胁。臣建议尊尚书令为虚职,只能为陛下一人所拥有。尚书省设从三品尚书左仆射、从三品尚书右仆射,以为分权,彼此牵制,制衡。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共同统领六部事宜。”

    岑文本的提议让大唐皇帝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李世民是由尚书令坐上来的,再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尚书令那令人畏惧的能量了。

    想当初,太上皇和建成、元吉联手,自己军事占有优势,行政上虽然处于劣势,却仍然有大批官员追随自己,除了因为高士廉是吏部尚书,掌人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是大唐的尚书令了,那可是主管行政的尚书令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暗度陈仓,安排一些自己的心腹进入要害部门,那可是自己在尚书令任上经常干的事,太上皇和建成联手,都对自己毫无办法,只能任由自己肆意为之。

    尚书令的权柄确实是太大了,岑文本建议分之,设从三品尚书左、右仆射,这个主意好。既分了权,又降了尚书省的品级,还让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彼此监视,牵制,形成制衡。

    原本大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大唐宰辅,都是正三品的高官,尚书省的尚书令权柄最重,实际地位最高。可是按照岑文本的提议,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确是从三品,品级上比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都低了半级,尚书左、右仆射共同执掌六部,有实权却低品级,这样好。按照大唐的律法,从三品的尚书左、右仆射见到正三品的中书省中书令和门下省侍中,那是要行礼的,也是要按照中书令和侍中的话,来做事的。这样就避免了宰辅之中,尚书令一人高高在上,独领风骚的局面,形成了尚书左、右仆射互相钳制,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彼此钳制、制约的局面。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岑文本,他怎么也想不到岑文本竟然有这样的才干。一份奏折竟然改变了大唐三省的格局,解决了自己一直头疼的大问题。他又情不自禁的看向了李玄,他没有想到李玄为他多次举荐的岑文本,竟然真的有宰辅之才。

    而李玄内心里则对岑文本佩服不已。什么叫做会办事?这才叫做会办事啊。既能坏了高士廉、长孙无忌的事儿,又能把事儿搂回来,提出了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让大唐皇帝陛下感到满意,让文武百官无话可说,只能暗道佩服。高人啊,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李玄明白岑文本完美的解决了李世民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令所有帝王都头疼的一个问题——君权和相权的问题。皇帝贵为天子,宰相则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两人朝夕相处,不可能没有摩擦。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统治之后,君权和相权就一直在进行着博弈,君强则臣弱,臣强则君弱,这已经成为了了历史的一个主线,就拿秦皇、汉武来说,两人都是一代强主,自可掌控朝局,群臣莫敢吱声,可是他们一驾崩,轮到他们的儿子,秦二世胡亥,汉昭帝刘弗陵,就没有他们那样的本事了,胡亥被丞相赵高架空,最终杀掉;刘弗陵一朝的朝政也被丞相霍光把持,轮到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则直接被霍光废掉。在帝王认为肯定是君强臣弱最好,可是臣子强大的时候也不少,将帝王当做傀儡,自己摄政、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是窃取天下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李玄的记忆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最后他做了一件很彻底的事情,直接取消了丞相,不再设丞相位;清朝,更是沿袭了明朝的做法,而且更加的彻底,把所有的大臣都当做奴才,大学士也不例外,统统跪着听诏。明清时,君权达到了顶峰,没有了丞相,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从明朝开始,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走向了没落,走向了衰败。若论历史上皇帝和丞相相处的最好的时候,莫过于李世民的贞观朝。皇帝和丞相相互扶持,相互制衡,彼此相得益彰,各有所获。而完美解决了君权、相权矛盾的人,就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岑文本。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十大寿() 
当长孙无忌看到岑文本拿出了奏折奏言时,他就是知道岑文本是提前经过精心的准备的,岑文本肯定算到了自己和自己的舅舅吏部尚书高士廉会去争取尚书令的职务的。以长孙无忌对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是肯定会同意岑文本的奏言的,能够约束住臣子,给自己和自己的子孙更大的权限,这对于李世民这样一位强势的帝王来说,这是他梦寐以求、想做而暂时没有办法去做成的事情,而岑文本就在打压自己和自己舅舅的同时,让这样的事情,成为了现实。

    不出长孙无忌的所料,李世民拿着岑文本的奏折,兴高采烈的说道:“准奏。难得岑文本忠君爱国之心,一片赤诚。”

    听到大唐皇帝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评价,高士廉和长孙无忌都感觉浑身一凉,高士廉更是感觉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一般,浑身直打冷战。大唐皇帝赞扬了岑文本,那就意味着这场尚书令之争,有了最终的评定:岑文本,忠君爱国,一片赤诚。岑文本是对的,那相应的高士廉他们就错了,既然错了就要认罚,只是错有大错,小错之分;罚有大罚,小罚之别;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没有给出自己的意见。

    正如长孙无忌之前所担心的一样,他和他的舅舅高士廉争取尚书令的位置,本来就是件犯忌讳的事情,如今就看李世民怎么评定了,往小处说,那叫做无心之失,最多罚些俸禄;往大处说,那则是目无天子,企图染指皇权,有不臣之心,那可是足够抄家灭族的。

    而秘书监萧禹听到大唐皇帝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评价,他心中不禁一喜,他知道这场尚书令之争,岑文本胜了,岑文本之前提出来的那个神秘帮手,就是当今天子李世民。大唐天子支持了岑文本,所以岑文本赢的很彻底。

    下朝后,萧禹和岑文本一起前往了封德彝的府邸,而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则在太极宫门前跪下,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请罪。

    大唐侍中封德彝的府邸。

    卧室内,听完萧禹对早朝时情况的讲述,封德彝高兴的扶着床坐了起来说道:“好,太好了。文本,你干的好啊。能够将高士廉、长孙无忌争取我大唐尚书令的图谋,搅黄了,厉害,实在是厉害啊。”

    岑文本神色淡定,面露惋惜的说道:“本来想报复长孙无忌的,没想到却碰到了高士廉、长孙无忌图谋我大唐尚书令的事情,长孙无忌没受多大损失,倒是高士廉替他挡了一箭。以后,再想报复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必然有所警觉,我的谋划就需要更加的小心、周密了。这次的机会,用在高士廉的身上,有些儿可惜了。”

    封德彝安慰岑文本道:“不可惜,不可惜。甥舅一家亲嘛,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经你这一闹,高士廉是铁定被阻挡在了尚书令人选之外了,这就打乱了长孙无忌和关陇贵族集团的布局。这窝囊气,就有他长孙无忌受的,也算为老夫彻底出了一口恶气了。不得不说,你这次谋划实在是精彩啊,先是算准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会去争取尚书令一职,提前做了准备,打了他们一个埋伏;之后,又将高士廉、长孙无忌因为大意的无心之失,往心怀不臣之心上引,然后把目无天子、企图染指皇权一顶顶的大帽子使劲的往高士廉头上扣,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诱之以利,让陛下和你站在了一块儿,下了论断,彻底打压住高士廉和长孙无忌。”

    岑文本听后没有任何自鸣得意的表现,而是略显担心的问道:“听说下朝后,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就一起去太极宫门外,下跪向陛下请罪了,只是不知道陛下会如何惩罚?”

    萧禹也担心的说道:“对啊,虽然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做了犯忌讳的事儿,可是这惩罚可大可小,以我对陛下重感情性子的了解,我觉得这件事最终会把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终不了了之的。”

    封德彝没有回应萧禹,而是饶有兴趣的看向了岑文本。打量许久,他用手指了指岑文本,无奈的苦笑道:“你小子,刚利用过大唐皇帝陛下,现在又在打老夫的主意。这也是你谋划的一部分吧。好吧,那老夫就帮你一把吧,痛打高士廉这只落水狗,把他彻底的撵出帝都长安好了。一来,为你扬名,二来,也让他长孙无忌心里更难受一些儿,让他明白和我作对的下场。”

    封德彝唤来了他的管家,说道:“去通知一下,在京的各位王爷,各位宰辅重臣,各家主事、家主,文武百官,就说明日是老夫七十大寿,希望他们前来捧场、祝贺。”

    管家狐疑的问道:“大人,您七十大寿不是还有几个月才到吗?”

    封德彝面露不悦的说道:“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莫问太多,自己不该问的,不要打听。”

    管家不敢言语,慌忙离开,前去布置。

    第二日,封德彝的府邸张灯结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管家按照封德彝的吩咐,把全长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了,仅仅寿诞的请帖就送出了一千多张,结果导致门口送礼的都排起了长队,忙得封府的仆人们都连喝水吃饭的空儿都没有,礼品,屋子里都放不下,一直摆到了厅廊下,依旧是堆积如山。府里面的院子内摆了一百多桌宴席,也仅仅容得客人是堪堪坐下。

    大清早,封德彝就穿戴整齐在岑文本的搀扶下,在大门口等候。

    看着病还没完全好,身子颤颤巍巍的封德彝,岑文本面露不忍的说道:“封相,今日是您七十大寿,您不用如此,在厅堂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