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吁士兵不但将人马的尸体堆积城一道道提坎,还在这些尸体下面挖土。”
“挖土?难道是在挖战壕?”郑兴闭着眼睛,都能想出吉伦海得意的样子。
“我们不敢靠得太近,黑暗中看不清楚,应该是在挖战壕。”
郑兴想了一想,越发觉得自己今晚是做对了,“注意监视,严防东吁军趁夜偷营。”
“是,师座。”
白天开始了,战斗再次打响,利用人马的尸体和战壕,东吁军住了明军的燧发枪。
但气温过高,尸体开始变质,发出刺鼻的臭味,东吁士兵往往要利用射箭的间隙期,狠狠地吐口吐沫,或者用手掩住鼻孔,才勉强避开尸体发出的奇臭。
明军的山地炮将尸体炸得四分五裂,加剧了臭味的传播。
与尸体发出的臭味相比,士兵的伤亡才是双方的主将最为担心的事,双方都有伤亡,就看哪一方撑不下去了。
现在东吁军有了尸体好战壕的双重掩护,伤亡比明军少得多。
郑兴撑不下去了。
明军第一排枪手,从两侧向后撤退到百步之外,重新列起防守阵型,随后第二排、第三排枪手,也是撤退,在第一排枪手后面列阵。
吉伦海傻眼了,明军这一撤退,增大了双方之间的距离,燧发枪还是可以打击东吁军,但东吁士兵的弓箭,已经够不着明军了。
明军再次占据射程上的优势。
昨晚挖掘战壕的时候,吉伦海没想到明军会撤退,在他的印象中,明军从来没有撤退过,这次撤退,给东吁军出了难题,要想杀伤明军,东吁军必须跳出战壕,在没有掩体的地面上追击。
吉伦海豁出去了。
他命令士兵趴在地面上,缓缓向前爬行,这样暴露在明军燧发枪下的面积了许多。
开花弹、燧发枪一刻不停,东吁士兵在交出大量的尸体后,终于向前行进了二十余步,新的尸体又称为东吁军新的掩体。
缓慢爬行,伤亡巨大。
东吁军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消除了与明军在火器射程上的差距。
看到东吁军又得到大量的尸体,吉伦海急得快发疯了,郑兴却是一不急。
郑兴的办法,就是再次撤退,战场仅剩的两排枪手,再次向百步外退去,双方的士兵完全脱离接触。
吉伦海终于看到了明军的败势,他分兵两路,一路继续追击撤退的明军,另外派出一支千人部队,一路奔向侧前方,取攻打明军山地炮的阵地,只要拿下明军的山地炮,东吁士兵就不再受到明军的远程打击。
第443章 四块争议的土地()
正面出击的东吁士兵,在吉伦海的感召下,大着胆子直起腰身,扑向明军的阵地,他们准备进入燧发枪的射程之后,再趴到地上匍匐前进。∈↗頂點小說,
“嘭,”
“嘭,”
“嘭。”
……
吉伦海惊呆了,现在还在明军燧发枪的射程之外,难道明军将枪手埋伏在地底下?他分明看到了爆炸来自地下。
“怎么回事?”
“将军,地下有开花弹。”士兵的话,证实吉伦海没有看错。
“难道明军将士兵埋在地面下?”吉伦海欲哭无泪,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只要士兵停止进攻,开花弹就不会爆炸,一旦士兵向前冲,就会被炸得死无全尸,难道是佛祖让我们停止进攻?
吉伦海不相信佛祖会帮助明军!
正面战场上的明军,正冷眼旁观,地雷给东吁军带来的恐怖效果,让他们暂时得到休憩,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东吁军趟过雷区,就是他们出击的时候了。
在侧面战场,护卫着山地炮的明军枪手,已经与东吁兵交上火了,明军利用人数和射程的优势,死死地吃住东吁军
一千东吁军,在付出六百人的伤亡代价后,却不能靠近山地炮半步。
两路进攻,两路都受阻。
吉伦海实在看不出自己错在哪儿,但战场的局势对他太不利了。
“将军,我们已经伤亡过半了。”
“什么?伤亡过半?”吉伦海没有惊讶,他是呆住了,这才两天的时间,他的士兵就伤亡过半,再有两天……似乎对面的明军根本没有减弱的迹象。
这支军队,乃是东吁灭亡之后,吉伦海赖以安身立命的本钱,一旦士兵打光了,他将成为一名普通的东吁逃犯,谁都可以将他踩死。
山地炮催命鬼似的,还在收割东吁的士兵。
吉伦海仰天长叹:既然生我吉伦海,为何又生出明军?
“撤!”吉伦海终于认输了,明军耗得起,但他是无根之萍,涸泽之鱼,根本无法陪明军耗下去。
得到撤退命令的东吁士兵,转身就逃,退向哲莱河边。
郑兴见东吁兵撤退,立即发出追击的号令,明军像是饿着肚皮的猛虎,眼睛盯住前面的猎物,叫嚣着扑过去。
明军的正面是自己布置的雷区,士兵们只能从两侧绕行,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等到明军追击到哲莱河畔时,大部分东吁士兵,已经通过河面上的四座浮桥退回了北岸,明军只是将南岸和浮桥上的数百东吁士兵射杀了。
“师座,追不追?”
“追,东吁军已经伤亡过半,不可能在半路埋下伏兵。”郑兴决定,一鼓作气,先渡过哲莱河再说,也许乌鲁美拉山能阻挡东吁军一阵子。
当明军踏上浮桥的时候,东吁军立即分出一支数百人的士兵,在北岸阻击明军。
郑兴一看形式不对,让明军分散开来,浮桥上没有任何掩体,也无法躲避东吁军的弓箭。
陆战队的士兵三人一组,在浮桥上蹲、半蹲、站,模仿三段式射击,但岸上的东吁士兵太多,陆战队的伤亡也很惨重,双方在比试消耗。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残余东吁士兵在丢下一大半尸体后,开始向乌鲁美拉山撤退,陆战队趁机袭占了哲莱河北岸。
但郑兴发现,东吁军已经越过乌鲁美拉山口,向北而去,已经追不上了。
他干脆放弃追击,开始在乌鲁美拉山附近归化百姓,当地的百姓基本上都被东吁士兵祸害过,现在亲眼看到明军驱逐了东吁军,又有头人苏米丹从中斡旋,归化工作相当顺利。
吉伦海带着三千残兵,在北大年河西岸遇上了第五十八师卢玉峰部,双反激战一天,吉伦海战败,士兵死伤大半,不得已调头向西,但马来半岛此处过于狭窄,军队躲避不及,被卢玉坤部死死咬住。
郑兴在归化完当地的百姓后,重新北上,在卢玉峰部的指引下,在丹让找到吉伦海,一南一北,明军的陆海军将吉伦海余部重重包围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经过两天的战斗,丹让几乎被开花弹夷为平地,东吁军仅剩数百士兵。
吉伦海见突围无望,遂拔刀自刎,余部皆投降明军。
郑兴、卢玉峰休息一天后,各自回军,沿途归化当地的百姓。
马来半岛与缅甸省,在追击吉伦海的战斗中,已经事实上连接为一个整体。
接到郑兴发回的战报,郑芝龙知道陆上已定,他立即唤过身边的亲卫:“通知信使,前往巴达维亚,我要与斯佩克斯谈判。”
斯佩克斯早就准备好了,他还担心郑芝龙不肯谈判呢!接到郑芝龙的传书,他当即着手与郑芝龙和谈的事。
双方在邦加岛上的槟港开始了第一次和谈。
麻六甲水道及其两岸的苏木都刺岛和马来半岛,现在已经被大明军事占领,应该属于大明的土地,葡萄牙总督马诺缔即将签订文书,将这条水道连同两岸的土地一并移交给大明,自然不在谈判之列。
爪哇岛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巴达维亚,此外还有还有许多荷兰人的商业据点,岛上的小国已经全部臣服荷兰,爪哇岛属于荷兰,郑芝龙原则上没有异议,但郑芝龙明确表态,如果不能达成和议,大明将不承认爪哇岛属于荷兰。
郑芝龙与斯佩克斯的争议,主要有四块土地:婆罗洲、苏拉威西岛、香料群岛以及爪哇岛东面的东南群岛。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位于马六甲水道与大明的吕宋省之间,南面隔着爪哇海与荷兰人占据的爪哇岛相望。
婆罗洲上曾经建立了许多小国,他们与大明一向友好,基本上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典籍中常见的渤泥国,就是位于婆罗洲。
随着东西方的大融合,伊斯兰教逐渐在岛上生根,岛上建立了若干穆斯林王国,如马辰、三发、苏卡达纳、兰达克等,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葡萄牙、西班牙相继在岛上建立贸易据点。
后来荷兰人来到这里,逐渐取代葡萄牙、西班牙,取得了对婆罗洲的控制权,所有的独立王国全部解体。
婆罗洲上的居民,除了白人和十万汉人外,当地土著语言、种族复杂、繁多,主要是南部的达雅克人、东南的马来人、西北部的嘉达山杜顺人、东北部的巴夭人、中部的毛律人,欧洲的白人主要在北部据点,而汉人除了零星分布在北部之外,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坤甸。
苏拉威西岛位于婆罗洲东面,它的正北面即是大明的吕宋省,西南是爪哇岛,正南则是东南群岛,岛上的居民经过荷兰人的改造,主要有七个种族:托亚拉、托拉查、布吉、望加锡、米纳哈萨、莫里、格隆塔洛,荷兰人已经在南部的望加锡建立了贸易据点,而自从大明在吕宋立省后,汉人的足迹开始踏上了北部的万鸦老。
香料群岛在苏拉威西的以东,大明吕宋省的东南,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岛屿因盛产香料而得名,除了香料,岛上还出产丁香、豆蔻、胡椒、鱼虾、珍珠等,它和苏拉威西岛的历史惊人地相似,先是被葡萄牙、西班牙攫取,荷兰人来到南洋后,赶走了葡萄牙、西班牙人,独占了香料群岛,吕宋立省之后,汉人开始涉足香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