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话说的,要是那一品斋的店家真被官家治罪。我们这蹴鞠恐怕都踢不成了。”,“啊呀。行吧行吧,你在这继续陪他们唠吧,我得赶紧去了,免得又被那吝啬鬼克扣工钱。“
……
这东大街上的胡商羁客极多,或牵着骡子、或牵着高人几头的骆驼,牲畜的哞叫声音穿插在忙碌的人群里,不过总的基调还是偏于平缓,小资情怀的脚夫走卒们总是能乘着喝水的空当到说书亭子里听白书,自从年初倩女幽魂这等粗白俚俗的杂言火了之后,说书艺人的选择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拘谨,五代三分这等陈书现在已经慢慢淡出主流舞台了,民众们更爱听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小传,凄迷的爱情、市井的小人物,这些都是现下人的下酒菜。
不过今天这说书人有些怪模样,他扶尺一下,把棕榈扇往腰间那么一别。
“今儿我不谈妖、也不谈鬼,就说说咱这汴梁城里活生生的这人物……”他嘬口茶叶嚼,底下对于他的卖关子都是一阵嘘声送上,“别卖关子了,我还要去孟老爷那儿送炭呢,误了事儿了,我非把这黑炭塞你嘴里不可。”
“粗鲁!”
那说书人朝他翻了个白眼,偷偷瞄了眼手底下的讲稿,而后才正襟危坐的开始说,“以前啊,咱们这汴梁城虽然热闹,但总归啊……少了点人烟气,大家平常聊天打屁,喝酒**,无非就是那么点花花心思,整不出什么破事来,不过啊,自从年初那倩女幽魂出来,可算是让咱汴梁城好好热闹了一回,咱可不能忘了……”
底下有人吃着刚炸出来的油馍子,听着说书这么开讲,登的心思就活络了,“你不会是想说那一品斋的苏老员外吧?”他晃了晃手上的油馍子,也就是所谓的油炸树妖。
上头哈哈一笑,“不错,今儿我就与你们说个惊天绝密。”说书人眉眼间细,是说不出的狡黠。
……
……
曲折的故事才有说头,也更能吸引人,从汴京东西南北四个大瓦子为源头,开始把这最新的隐秘往四面八方辐射开去,凡事上过街的,下过馆的,就不会错过这波八卦浪潮。对这些深受一品斋营销模式毒害的汴京百姓而言,这可真是炸开锅的真相。
“不可能吧,这……”、“你别信口雌黄,那苏仲耕才多大年岁,怎会有这等才学。”
在这天,只要是有巾水的地方,就会听到这传闻,流进一些士子耳朵里,就更是让他们难以置信了。多少才子对此持反对意见,多少学子对此嗤之以鼻,这些不屑萦回在各大酒楼里。原本就不少人对苏进冒犯天威并且累连李家才女的事情就极为不满,如今这等说法流传出来,就更是难谈好脸色了。
“可笑!他一弱冠之年能写出三字经?”,“嘁,你自己没能耐还嫉妒人家,我早就猜到根本没那苏老员外,也不会用你肩上的家伙想想,能写出教辅经典的人物会至今默默无名?”
人声鼎沸的撷芳楼内,小声的私语已经完全听不见了。茶酒小厮缩着脖子在人群里装孙子:这些读书的就知道在酒楼里逞英雄,有本事你去一品斋门前当着那苏仲耕的面骂啊。他们心里嘀咕,也真是受够了这些人了。
这时。流光溢彩的梨台上,酒楼行封宜奴着一身撒花烟罗衫出来,两手边的绿叶女娥舞袖翩翩,将台前琴案扶端正了,封宜奴素手出袖捻弦,一窜空灵的高山流水从指尖飘扬出来,立马便抚平了底下的焦躁的情绪氛围。这些对骂的阵营暂时偃旗息鼓,旁边有家奴递上清茶,让主子赶紧消消火气。
其实事情到这。早就背离了一开始的争执点,现在完全是因为心高气傲的个性而不肯向对方低头。等封宜奴一曲完了,这休息够了的两边似是又有争执的势头,封宜奴正欲出言。不想早她一步的李纲站起来说话。
“大家就别吵了。封姑娘得一品斋三番两次馈曲赠艺,想来与那一品斋交情不浅,我们不妨听听封姑娘是如何看法。”
底下觉得有理,所以都把目光望了上来,封宜奴怔了下,而后笑道:“虽然宜奴也不敢相信这是苏郎君为全孝义所为,但……”她停了下来,与底下许多士子交接了回目光后才笃定道:“宜奴至一品斋所见的一直都只有苏郎君。从未有见过那老先生,若说老先生早已身故。那倩女幽魂上所题的妙字又从何而来?所以……宜奴也早就怀疑那老先生只是苏郎君杜撰出来的说辞。”
封宜奴的可信度无疑比旁人要高出一截,底下有些还支支吾吾,不过却也说不出驳回的理由,倒是刚才的对头一阵阵的奚落,好生恼火。
台上封宜奴见了底下如此,不禁微笑起来,袖子里的那封信笺一直握着。
……
……
而今天的矾楼也是遭遇了相同的情况,大堂里不仅是那些才子书生,就是寻常不关心文事的员外商贾们对这此也极有兴趣,同行里出了这等奇葩,说是涨脸也不为过,因为随着一品斋真实身份的露面,对于李家才女为何甘愿定罪的解释也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难怪如此……”坐堂里年纪稍长些的士人唏嘘而叹,“弱冠之年就有如此才学,难怪会让那李家娘子倾心了。”
旁边友人捺着茶盏更是皱眉,“更可怕的是才这等年纪就懂得韬光养晦,真不知道是真个淡泊名利,还是为了今日一举成大名,若是后者……啧啧。”
矾楼人氏多文雅,自不会有撷芳楼那般口角争执,当那头传来行封宜奴的出澄后,消息的明朗程度就更扶摇而上了,这对于那些还在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无疑是有些心酸。
人家是急着躲名声,而自己却死命的捞也捞不上一次。
心中些许的妒意还是有些的。
大堂前正是长吁短叹,而这时……梨台之上忽然有二胡乐声飘出来,这极凄离的拉弦乐瞬间就把人的耳朵抓了过去。众人有抬头望、有转过头看,梨台上挂出一条横幅来,上书“鸳鸯蝴蝶梦”五个大字,笔法瘦直挺拔,如游丝行空,赫然便是三月前倩女幽魂扉页上的题字,这被许多士子津津乐道的书法如今再度出现,有些事情,已经不言而喻了。
他们或是震愕,或是皱眉,神态百般难言。
那如泣如诉的鸳鸯蝴蝶梦从紧闭着的朱红纱帘后续续飘来,就像是在耳畔边倾诉着绵绵情意,真是……
“诸调之新,乐功之厚,同辈中怕是无人可出其右。”无不有人这么酸溜溜的评价。
而二楼东厢雅间里,中书侍郎许将之子许份合着眼,安静的聆听曲乐,旁边的侍从知他心意,也就把桌上的锦盒收进了袖子,转出屏风与家仆耳语了两声,家仆应声出去。
随着乐曲终结,梨台上的纱帘也慢慢卷拢起来,中间只有一个素裙女子跽坐着,她把高胡交付给身边的女婢,而后起了身子到台前来。
大堂里有惊讶的声音,“李师师啊,她怎么会出台的?”行人物一般只会约客,而不会出台,尤其是像她这等第一酒楼的行,更别指望她会在这种场合下登场了。
底下的絮叨声很快就随着李师师的手势而停了下来。
“师师已经很久没有出台了。技艺有些生疏,还望大家多有包涵,刚才这曲鸳鸯蝴蝶梦是一品斋的苏郎君所谱……”
后面的话很多人也都明白了。而且李师师话还没说完,南面潘楼也正好传过来消息,对于那苏进即是一品斋的身份再次坐。短短这几个时辰内,京中三大酒楼都对外表露了这等信息,消息层层扩散,从底层的说书艺人到上层士族大夫,不消多久。这京师里走动频繁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了,太多人不禁问。
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才能隐忍到这种程度?
这风言。很快就吹到了宫闱里去,原本就敏感的人物在这时曝出这等讯闻,让那些妃嫔们亦感兴趣。
后殿御花园里,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玩着关扑游戏的妃嫔们也暂时停了下来。拿帕子净手,莲石桌边伺候着的都知官正在给这些娘娘说外头的新闻,由于久处深宫,所以这些妃子们对于外界新闻的渴望自是比寻常人要强烈,即便这份情绪不会表现在脸上,但也会表现在神态举止上。
掩嘴、缩肩,因诧然而睁大了眸子。就连素来稳重的皇后王氏都不免有诧异的神色,她问这入内都知。“京中真是这般风闻?”
都知卑躬,“奴婢也是听采办司所说。心知娘娘们关心此事,所以便来与娘娘们说。”
这一干锦衣玉食的妃子们闻言不免忧心起来,尤其是最得徽宗宠爱的郑贵妃,她可是不止一回见徽宗在她宫阁里秀那“授自老先生”的瘦筋书法,还总能与她谈论那美芹十论是如何系统精妙,每每说来,无不是感慨“吾大宋人才济济,何愁大业不成!”
“姐姐。”她从桌底下偷偷拽了下皇后的袖子,王氏把不解的目光望过来,便听到对方问道,“官家那头可是知晓?”
一听此问,王氏也是暗忧起来,“官家耳目甚多,消息自是比我们后宫要灵,如今连我等都已听闻,官家怎有不知之理?”她说到这儿,神色一个激烈,“不行,我得去睿思殿一趟。”她赶忙吩咐下去仪仗,往外殿门而去。
正如同王氏所说,此时身在睿思殿批审奏折的徽宗已然从文字外库梁师成口中得到宫外流言,并且吩咐梁师成去取些东西回来。
御案的左右案头上分置两垒折子,左边十五折,右边二十六折,如此分明的摆置。不过此时身穿燕居服的徽宗并不在案前批阅,而是和资政殿大学士黄履、观文殿大学士范纯仁在偏厅研讨书画艺术。
一张三尺澄心纸立在他们面前,有专门的青檀画架安上。
端午沉舟事件的内情即便下封口令,但还是被朝野众臣揣摩到了,这自然让徽宗大刹颜面,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