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日本国力的估计,曾明确地提出警告说:不能指望联合舰队能胜利地作战到一年以上。
海军首脑方面的畴躇,被以俄国而不是以英美为主要对象的陆军以及盲目相信日本必胜的某些国民,视为怯懦和优柔寡断。在海军内部,也有主战派。他们认为日本必须从事战争,否则,必然慢慢地被美英荷三国越来越加紧的经济报复手段施加的限制所扼杀。
被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弄得眼花缭乱的日本自从同轴心国结成军事同盟以来,美英荷三国便加紧对日本施加经济压力。1941年7月,日军开入印度支那南部之后,美英荷三国便给了日本迄今最狠的反击——联合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切断石油供应,打中了日本海军的要害。它贮备的六百四十五万吨石油,一天比一天减少,即使严格节约,最多也只够用三、四年。没有石油,日本的作战部队就寸步难行,那末,日本就只好唯英美阵营之命是听了。
1941年春天,日美谈判开始时,曾指望能够找到一个和平解决的办法。但当谈判旷日持久而且显然没有希望达成双方能够接受的协议时,主战派使强调石油禁运所产生的灾难性结果。他们说,日本必须在为时尚不太晚的时候发动战争,否则,最后只有全面屈服。
不过,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海军军官部不参与这场关于和与战问题长期激烈的争论。他们让国家最高政治首脑对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作出决策,而把他们的全副精力倾注于加强舰队的战斗力和作战准备上面。
另一方面,自1941年初起,日本海军的计划人员便已仔细考虑修改海军战略的问题。显而易见,在日本本土附近水域进行纯防御作战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看来愈益可能发生的那种形式的战争了。
二、第一阶段作战的战略
过去,日本海军战略家们几乎一心只想到跟单一的敌人——美国单独进行较量,而现在,为了使日本适应一场多边的世界大战,他们不得不去修改原来的计划。作为轴心国结盟的成员国,日本必须准备同时对抗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海军大国——美国和英国的太平洋联合舰队,姑且不说还有荷兰了。当然,跟中国,日本自1937年以来就在打仗了。
如此大规模的冲突显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拥有充足的战略自然资源,将是决定最后胜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日本必须迅速取得石油,这是现代战争的头等重要的支柱。所以,石油对于制订日本战争初期的战略,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后来,促使日本决定打仗的,恰恰也是石油。
为了获得石油供应来源,首要的是日本必须在战争爆发后尽快夺取东南亚富饶的产油区。因此,迅速占领这些地区是日本海军战争计划人员共同的中心目标。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制订战略原则的两个主要机构——军令部和联合舰队之间却产生了明显的意见分歧。
以永野修身海军大将为首的军令部精心制订的战争基本计划是比较正统的,至少在表面上是比较慎重的。这个计划坚持最大限度集中兵力的原则,概括地说,它要求在开战之初就用大部分水面兵力和航空兵力(包括航空母舰在内),大胆和直接地向南突进,占领产油区。军令部的战略家们希望,在以辽远的珍珠港为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能进行干涉之前就完成这一占领。如果以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出击,日本舰队便根据老的防御主义原则,在西太平洋进行阻击并予以歼灭。
但是,当军令部按这个方针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联合舰队的某些重要人物却自行研究实施另一个更大胆、更积极的战略计划的可能性。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的基本思想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1941年初提出来的。
作为海军海外部队最高指挥官,山本海军大将对于集中在夏威夷群岛的强大的美国海军兵力的潜在威胁最为关注。山本海军大将认为,如果象军令部设想的那样,把大部分海军兵力用于南线作战,而没有使美国太平洋舰队至少暂时不能动弹,那么就有这样的严重危险,即:美国可能在西太平洋进攻,而日本海军却来不及重新部署兵力来对付这种进攻。所以,他觉得在发动南线攻势的同时,绝对有必要攻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它失去战斗力,以消除上述危险。这就是袭击珍珠港的由来。
山本海军大将把他的设想告诉了当时担任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的大西泷次郎海军少将(后晋升海军中将,自1945年5月起任军令部次长,日本投降时自杀。——译者),指示他研究这个设想是否可行。大西海军少将是后来成立的第一批神风航空队的组织者,也是海军航空界元老。他有远见卓识,在整个海军航空部队中深受尊敬。他对山本的主张进行了仔细的考虑。
但是,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攻击夏威夷基地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唯一的有效办法是使用航空母舰部队即第一航空舰队。它当时包括四艘大型航空母舰、两艘轻型航空母舰和一支驱逐舰掩护兵力。大西所辖的第十一航空舰队是岸基航空部队,显然不能从二千海里以外的基地马绍尔群岛对夏威夷进行攻击,而只能有效地攻击菲律宾和马来亚。
大西海军少将找了第一航空舰队的颇有才智的参谋源田实海军中佐来帮助他研究。源田跟大西一样,也相信海军航空兵的重要作用。他身材不高,在他那雄鹰般的脸上,闪耀着一股强烈的战斗精神。他在海军中开始是个战斗机的飞行员。由于他技术超群和勇敢,他为他自己及所在部队赢得了“源田特技飞行队”的称号。
但是,源田不仅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飞行员,也是一位杰出的航空兵战术家。他在1937年调到上海出任第二联合航空队作战参谋时,对于采用战斗机编队作战和远距离出击的大大改进的新方法作出了贡献。后来,他在海军大学作为高才生毕业后,在伦敦当了两年主管航空兵业务的海军副武官,这个经历进一步打开了他的眼界。
源田在航空兵战术领域里最显著的贡献,是大规模使用战斗机夺取制空权以确保轰炸机作战和协同使用几支航空母舰部队在一个战术战场上作战。这些新方法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使用得十分有效,而且在美军航空界中享有“源田主义”之称。
应大西海军少将的要求,源田对于山本海军大将关于袭击珍珠港作战设想能否实际执行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最后把他的想法写成了一份报告。报告的结论说,如能做到以下三个条件,拟议中的袭击可以成功:
一、调用第一航空舰队所有的六艘大型航空母舰(原编者按:大型航空母舰原来只有四艘,1941年8月“瑞鹤号”和“翔鹤号”服役,增加到六艘。);
二、精选最能干的指挥官和训练水平最高的飞行员;
三,保守绝对机密,以确保攻其不备。
源田海军中佐的报告使山本海军大将确信,用航空母舰部队袭击珍珠港的主意是可取的。于是,联合舰队积极进行具体的计划。但是,最后把初步方案送军令部审议的时候,因为该部已经决定把联合舰队的主力用于南线攻略作战,这个方案自然遭到了强烈反对。
为了支持自己的立场,军令部强调说,把包括几乎全部重要的航空母舰在内的联合舰队相当部分兵力调去袭击珍珠港,可能严重影响南线作战战果。这个论点,实际上是不无说服力的,因为当时在海军航空界中也很少有人认为单靠岸基航空部队就能够掩护和支援南线作战。他们都不愿低估美英荷三国远东舰队的实力。
军令部的批评者进一步驳斥山本海军大将袭击珍珠港的作战主张,认为过于冒险,因为袭击的成败完全有赖于能否出其不意地攻击基地内的美国舰队。如果由于什么原因而做不到这一点,攻击就会失败,还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不仅军令部有这种疑虑,在攻击珍珠港时将担负中心任务的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本人起初也反对这个计划。南云赞成军令部关于把绝大部分海军兵力投入占领南方产油区的主张,因为这在战略上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他还进一步强调了山本计划的冒险性,指出在敌人空中攻击下航空母舰的脆弱性。他说,即使是大型航空母舰,只要命中几颗炸弹,就会失去战斗力。
但是,南云海军中将的看法并没有得到他的部属第一航空舰队指挥官们的赞同。第二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官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热烈支持山本的计划。他说,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兵力,所以,歼灭太平洋舰队应是日本的首要战略目标。假如听任美国舰队自由游弋和完整无损,日本就无法扩大南线战果。相反,如果在战争一开始就把它歼灭在珍珠港内,占领和开发富饶的南方油田地带便轻而易举了。
山本海军大将坚持不让,坚决要实行他攻击珍珠港的计划。虽然他无疑是不赞成日本发动战争的,但是,一旦决定要打,他便要负责进行海上战争,而且要获得胜利。美国太平洋舰队是他的最强大对手,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歼灭它。由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力量有了很了不起的发展,它现在有可能攻击驻在珍珠港的那支舰队,而无需等待它来到西太平洋。尽管此举冒险,山本觉得没有理由踌躇不前,不去冒险一试。
当然,军令部也不轻易让步。据说,山本海军大将最后提出,如果他的计划不被采纳,他就辞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职务;同时他还表示,如果南云海军中将仍然不完全赞同,那么就由他亲自率领机动部队出征。面对着山本海军大将这种最后的要挟,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海军大将再没有其他选择余地了。现有的档案表明,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