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度鬼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样,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去通过指针找牌,然后听天由命了?”小五问。

    “咱们也只有试试了,或许这并不是坏事呢,反正比闷在那塔里要利落些。”太姥姥说。

    那么让谁来推这指针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敢轻易向前。而我对这几个推牌则很有兴趣,因为那金木水火土上还画着画呢,怪好看的,那指针也挺有意思。

    太姥姥见我一直认真地看着那几个推牌,就说:“让亮子去转吧,他是小孩子,最诚,也最具有灵性,可以试试。”

    我一听让我推,心说行啊,我正想玩玩呢。

    大家围成一圈,把个推牌区域和我包围在中间,我看着那几个牌,又看了看指针,心说,这回就看我的运气了,要是推错了,我们这些人是不是要一起去修七世因果才能到这里重推啊,这样一想,我就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

    不过当时的情景,一大帮大人围着我,看我的决定,还是让我感觉很有意思的。

    我定了下神,把手轻轻地放到指针上,使劲儿用了一下力,只见那指针像是飞轮一样,就在五个牌之间转了起来,越转越快,越快越转,大家都不敢喘气,也是直直地盯着那指针。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指针渐渐地慢了下来,渐渐地缓了下来,渐渐地就越来越缓,很快,就停了下来,大伙一看,那指针正指向“木”。

    “这是天意啊,一切因那二子家的五阴之木而起,而这针又指向木,看来是天意啊。!”太姥姥像是自言自语地说着,但大家不解其意。

    接下来,大家听太姥姥的指挥,我们几十人围成两圈,手拉着手,外圈的第一个人也拉着内圈的最后一个人的手,而我在最前面,只听太姥姥一声令下:“亮子,推牌!”

    我用手向那“木”字牌就推去,一下子那牌就倒了,而这个时候,整个中间区域就开始了剧烈的旋转,大家手拉着手,感觉一阵七彩之光在每个人的头上飞转,而脚下渐渐地失重,知觉渐渐地消失,直到进入一种极其纯净的状态,而感到身心愉悦。

    仿佛过了很久,我渐渐醒来,而大家也相继醒来。睁眼一看,天还是黑色的,而我们仿佛就在原地没有动一样,而事实是我们已经到达了我们要去的地方,面前就是埋小蛾的那个坟包。

    大家这才醒过味儿来,看来那“木”字牌是推对了,我们没有被困在那“九天玄冥”塔里,而通过“七玄珠”直接越过那意念之塔,而来到了我们的主战场。

    村长看了看手表,正好是凌晨刚过,也符合太姥姥安排的时间。再看了看周围环境,虽然是一片漆黑,却在满月之下,也有一种少有的寂静之美。

    没想到的是最后醒来的竟是那三只小黑狗,三位信使正拍着他们的头呢。可当大家想到黑子在那塔上被冰雪豆娘所害,而摔下塔时,也不禁为黑子而感到难过。

    正在大家伸伸胳膊,伸伸腿,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从不远处过来几声狗的叫声。人们倒还没什么,那三只小狗却兴奋地立起了耳朵,然后像离弦的箭一样,向那狗叫的声音跑去。一会儿的功夫,三只小狗便拥着一只黑狗回来了,大家好一阵欣喜,原来是黑子。

    黑子没被摔死啊,这可太好了,小黑狗们又有妈妈了,二子爹赶忙跑过去,扶住黑子,仔细地看了又看。大家也看到了,黑子满身的杂草,而且一条前腿还是一瘸一拐的。这么说,那塔虽然是意念之塔,可却造就了实实在在的场景,这也真是奇怪啊。

    大家把黑子放在一处柔软的稻草上,一个信使从包里找了跌打药,给黑子的前腿抹上,让它在那里休息。大家则开始听太姥姥的重新分配任务。

    太姥姥看一路的艰辛让大伙也挺疲惫了,就让大家就地先休息一下,然后则自己掏出了罗盘,开始测这地形和怨气的所发地。

    依大家的想法,那罗盘的指针一定会指向小蛾的坟,可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那指针并没有指向小蛾的坟包,而指向了不远处的另一座坟,这就奇怪了,难道这怨气不是从小蛾那里发出的?那为什么又会在那“九开玄冥”塔里不止一次地看到小蛾的身影呢?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林秀才() 
太姥姥的罗盘并没有指向小蛾的坟,而是笔直地指向了旁边另一座坟包。这就奇怪了,先前的所有征兆都显示是小蛾和那鬼妖所闹的那些怪事,以及二子的病,可现在那灵异又偏偏不在小蛾坟里,难道这坟还会自己长腿跑了吗?

    这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正在休息,而信使们正在为黑子包扎,只有太姥姥、姥姥、村长、二子爹和小五在研究着下一步的行动。

    那旁边的坟又是怎么回事呢?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村子上相传多年的一个故事。

    我们这个村子在入海口不远处的内陆河北岸,在清朝的时候是盐运的重要集地,整个清朝皇室以及北京城的用盐全靠我们这里。

    我们这个村子虽然不以运盐为生,但盐运的繁荣也影响着我们这个小村子的兴旺。清朝初年,对言论是非常严苛的,不是就有因“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而定死罪并诛连的事发生么。

    那一年,正赶上会考,全国各地的秀才、举人们都到北京去赶考。因为那时候交通是相当不便利的,有的南方的赶考者要经过大半年才能赶到北京,而有的提前来的呢,就在北京城附近的地方住着,以待考试的时间。

    我们这里虽然不是皇城根下,可每到考试年,也有不少准备考试的学子们在我们这里小住上一段时间。于是在那段时间,村子里就会常听到读书声和吟诵声,让一个以种地为生的村子就显得分外有文化。要不说环境改变人呢,就因为这过路的学子,让我们整个村的文化和教育都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

    就说有一年,村子里来了两个赶考的学子,寄住在村上的一户人家里,这户人家姓王,老王头家是穷苦出身,盼着有人来寄宿,这对他们家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所以他就总盼着有学子们来他家里投宿。

    而这两个学子是从南方来的,光路程就走了快一年了,走走停停间连雨伞都用坏了好几把,更别提衣物和鞋帽了。他们两个一同来,一同住在老王家,也一同早上起来读书写字,不知道的以为这两个人是哥俩呢。

    老王看这两位如此好学,就很感动,联想到自己孩子要是也能如此用功,也有如此机会该多好啊,于是就每天找机会和这两位小哥套近乎。

    日子长了,大家也就没有什么不谈的了,南方的景色从这两人的诗里、画里、文章里让老王好生向往。不过当老王提到北方的寒冷,北方的白雪皑皑时也是让这两个人羡慕不已,总盼着能看到一场真正的大雪,因此大家在闲聊天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个时候,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去读书,读的书多了,再加上运气好,能考上个功名,就可以坐官了,这是读书人的最终追求。尤其对于汉族人来说,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只有图得功名,才有上升的空间,所以很多学子们都把会考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视为生命。

    这两个人也一样,两个人的家境也并不好,希望能通过读书而改变一家的生活和自己命运。他们俩是在乡试的时候认识的,所以也结伴来北京城赶考。

    北京城的繁荣还没看到,可这入海口的海味可让这两个人享受不已,那时候海里的东西也多,我们这里要想吃到当季的大螃蟹什么的可容易了,而且味道绝对正宗,连老百姓对如何做海鲜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

    这两个人在吃了海味后,每每还要做诗以纪念这段赶考的日子。每每吃着螃蟹而满口的诗词时,总会把旁边的观众们逗得前仰后合的。

    可突然有一天,老王刚把大门打开,准备去地里挖些红薯回来,就有一队官兵来到门前,说要带走其中的一个秀才。这就让老王有些吃惊,心想,这两个读书人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呢?

    可是官兵不由分说地就把那个姓林的秀才都给带走了,可奇怪的是屋里的另一个寄宿的考生却丝毫没事,但当官兵带走林秀才时,他却连个面都没露啊。等官兵把林秀才带走后,老王就去问另一个考生:“毕竟你们是一起来的,又住在一起,怎么就会出这样的事情呢?”

    剩下的那个考生只是笑笑,并没有说话,这让老王心头就更纳闷了。

    在考试前的一天,老王就听说,那个被捉走的林考生因牵扯到了一个文字狱,所以就被砍头了,其实消息来的时候,那个林学子已经被处置了。可奇怪的是,另外一个考生自从林考生被捉走后,就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总是满怀心事地在那自言自语,最后连考试都没去。

    后来,村里人就有传言说是这个学生出卖了林学生,偷偷向官府告密说是林学子说了对清朝不利的话。但那天林学子被捉走后,也一直没承认自己对清朝说过不利的话,所以林秀才是含冤而死啊。于是这亡魂就开始来村子上向另外一个秀才索命。

    这个传言让老王头也是不寒而栗,因为他们是住在自己家里啊,如果真闹了什么鬼,自己岂不是也不能在这住了吗?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老王在晚上就加了个小心,不时通过窗口向寄宿的另一个学生屋望去。

    前半夜也没事啊,就在老王准备去小解一下,然后去睡时,他就看到一个身影一晃,就进了那寄宿的屋里。老王小心地贴到窗口向里张望,这一看可不要紧,老五的魂儿都差点吓没了,原来那屋里哪是一个人啊,刚才人影一晃的竟是林学子的尸体,是一具无头尸体。有的人问了,那他的头呢?您可别忘了,他是被砍头了,那头能到哪里啊,也没个亲戚什么的,所以也就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