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涞模」芴┥矫挥械谝皇奔涓嫠咦约赫饧拢前凑仗┥较衷诘慕馐停挂材芙馐偷墓チ恕T硇闹谐渎颂坝焐先醇僖馔拼亲牛骸鞍ィ四宋拗髦Γ热皇翘┥椒⑾值模碛τ赡憷垂芾聿哦裕喂嗜匆偷较逖衾矗俊�
虚伪。泰山心中暗骂了一句,嘴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在荆州,一切的财宝都是景升兄的,某能暂借新野屯扎兵马,已经是感恩戴德了,怎敢私吞财宝呢?还请景升兄万勿推辞啊。”不得不说泰山的口才真的是很好,办事也是滴水不漏,哄得元表是心花怒放,早把对泰山的意思杀意,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急的躲在大厅外的蔡瑁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领兵杀进来,把泰山碎尸万段,偏偏元表此刻已经没有了杀心,迟迟没有掷杯为号,蔡瑁也不得不隐忍下来。
“既是这样,那愚兄就却之不恭了。这样,泰山暂时就在襄阳小住几日,一来你我兄弟可以小聚几日,二来嘛,等这批财宝送到襄阳,愚兄也会论功行赏,你看如何?”元表道貌岸然的说道。
拿着泰山送来的财宝回报泰山,真亏元表能说得出来!不过呢,寄人篱下是泰山的软肋,心中纵然有千万的不满,脸上却不敢表露出一丝的异样,连忙受宠若惊的连连作揖,装作欣喜的说道:“既如此,备多谢景升兄。”泰山装出这样一副欣喜的样子,也是为了麻痹元表,让元表认为自己胸无大志,以便日后自己从中取利。
心中念头转过,泰山忽然心生一条毒计,准备把祸水东引,挑起元表对元起的不满。只要是有可能打击到元起的事情,泰山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实施。再次压低了声音,泰山悄悄对元表说道:“景升兄,备在发现这批宝藏的时候,发现了有人翻动过的痕迹,应该是在数年前,又来进入过藏宝之地,并且带走了大量的宝藏。”泰山并没有明说是元起拿走了其中三分之二的宝藏,但是泰山相信以元表的势力,很快就可以确认,先泰山一步,进入过秘宝中的人,就是元起。
元表的眉头皱到了一起,疑声问道:“泰山,你可曾在宝藏中发现什么非常规的武器吗?”面对元表的疑问,泰山也没有隐瞒的必要:“有!斩马刀的残骸!备还名工匠依照残骸复制出了数把斩马刀,竟然和……唉。”话说到这里,泰山故意停住了话头,然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见到泰山欲言又止的样子,元表心中了然,追问道:“可是和元起部下使用的斩马刀一模一样?”
“嗯,啊?咦,景升兄是怎么知道的?”泰山装作吃惊的样子,疑惑的问道。心中却在暗自窃喜,没花费自己多少口舌,元表就已经主动把矛头对向元起了。这样看来,元表对秘宝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还好自己今天主动把秘宝送来了,否则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哼!果然是他!这个元起,在某的地盘上发现宝物,竟然私吞,眼中可还有本府这样一个长辈么!”元表有些气愤的哼道。按照辈分,元表和元鹰是同一辈的元氏宗亲,因此元起还要称元表一声皇伯。更何况当初,元起的职位是南阳太守,是归元表这个荆州牧节制的,元起却并没有把这件事透露一丝风声给元表知道,这让元表认为,元起是在轻视自己,于是他对元起的不满,瞬间到达了顶峰。这也是泰山的算计之一,引起元表对元起的仇恨,可比得到那批宝藏更令泰山开心。
就这样,泰山用自己的口才和伪装,顺利的度过了这次的难关,还成功的挑拨了元表和元起之间的敌对关系,把一场灾难,转化成了最为有利的形势。接下来的三天,泰山就住在襄阳的驿馆中,等待着关平率军把那批宝藏运送过来。在等待的过程中,元表每日都宴请泰山,对泰山的态度明显比以前亲厚了许多,用一批宝藏换得元表的信任,对于泰山来说,这可是个意外之喜了。
三日后,关平押送着三十几辆大车来到了襄阳,把宝藏呈献给了元表。元表在看过清单和实物之后,心中喜不自胜,当即拿出两车财宝送给了泰山,同时准许泰山可以再扩军五千,至于那些已经装备到泰山军中的鱼鳞甲和斩马刀,元表也不再追回,任凭泰山使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元表的胸无大志。当然,泰山是不会把这句话明着说出来的。
第二百二十五章 阵前单挑()
当天,元协下达了一道诏书:革除袁白的一应职务,号召各路诸侯出兵讨伐袁白!
天子诏书所到之处,各路诸侯纷纷响应,表面上的功课,还是要做到位的。当然,也有几路诸侯的举动,并不是仅仅留存于表面,他们是拿出了真实行动来的,元起和孙策就是其中的代表。
元起自不必多说,他现在时间紧迫,也想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在接到天子诏书的之后,元起第一个站出来,命令代理水军都督鲁肃立刻率领一万水军,沿海南下,前往江东与甘静汇合,联合孙策共同讨伐袁白。
刚刚经历过北疆的大战之后,元起的各支部队都有些疲惫,唯有水军没有参战,还保持着良好的体力,而且,受粮草等因素的限制,元起只能调动一万水军,再多的人,他也拿不出来了。
当鲁肃带领一万水军到达江东之后,孙策率众摆出了隆重的仪仗。为鲁肃接风洗尘。毕竟,鲁肃是代表着元起前来参战的。洗尘宴上,鲁肃遵照元起的命令,把水军大权当着孙策的面,正式交接给了甘静,自己退居行军参谋的职务。
有了这一万生力军的加入,孙策的信心更足了,立刻发布檄文,声名自己将和冠军侯、幽并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元起麾下的水军都督甘静,一起讨伐僭越称帝的袁白。当然。在正式和袁白决战之前,摆在孙策和甘静面前的,还有两道难关——元芳和薛礼。
元芳是东莱人,字正礼,也是一位元氏宗亲。原本,元芳对袁白是不假辞色的,后来因功被朝廷册封为扬州刺史。谁料想袁白利用元起治理南阳时,留下的大量财富。招兵买马,实力大进。后来又联合元表暗算了孙坚,把扬州的大部分州郡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把元芳这个扬州刺史完全架空了。让元芳变成了没有兵权的一州刺史。因此,元芳虽然心中不忿,但也不敢太过得罪袁白,倒不是他怕了袁白。而是他想效仿勾践,卧薪尝胆积攒力量,有朝一日推翻袁白对扬州的统治。
大部分身居高位的元氏宗亲,对其他人都是有些轻视的,元芳也是如此。他既看不起袁白,更看不起孙策。他认为孙策其实和袁白一样,都是借机扩充自身势力的野心家,因此,元芳对孙策的抵抗,也很坚决。
薛礼,原本是元宏册封的一郡太守,后来因时局动荡,弃官不做,纠合了一帮热血之士,盘踞在江面上做起了水贼。元芳为了联合薛礼共同抵抗孙策,便以扬州刺史的身份,授予了薛礼彭城相的职位,让薛礼率领部下五千水贼镇守秣陵,抗拒孙策。
当孙策厉兵秣马,带领三万大军来到牛渚的时候,元芳早已积粮十万于邸阁,派部下大将张英率领两万军前来抵挡孙策。当日,孙策挺枪跃马,阵前单挑张英,张英哪里是孙策的对手,交手仅仅十个回合,险些被孙策一枪挑落下马,吓得张英败退回本阵,孙策驱军掩杀,大败张英的两万军,将邸阁的粮草、军械尽皆掳走,并收的精壮降军四千余人。一时之间,江东孙郎奉天子诏,兼报父仇的消息,不胫而走。
却说张英大败而还,面见元芳,元芳大怒之下本斩了张英,被部下死死拦住,薛礼也站出来为张英开脱,元芳这才免了张英的死罪,亲自挂帅,带着张英、陈横等部将,联合薛礼,引兵五万来战孙策。
孙策在击败张英之后,知道元芳绝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召集部下众人以及甘静、鲁肃二人,商议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就像元起遇到事情每每都要先询问诸葛亮一样,孙策的第一个询问对象,一定是周瑜:“公瑾,张英败走,元芳绝不肯善罢干休,我军该当如何应对?”
周瑜早已成竹在胸,朗朗说道:“主公,元芳名为扬州刺史,实际上,只不过是被袁白夺了基业,驱赶过江东来的丧家之犬罢了。目前,元芳的老巢在步曲县,为了抵抗主公大军,元芳势必大军尽出,老巢应空虚得很,主公可在正面战场吸引元芳的注意力,某率一军日夜兼程去抄了元芳的老巢,十日之内,元芳大军得知后路被断,必然军心大乱。主公就可乘机破之。”
听到周瑜的谋划之后,孙策部下一员身长七尺,面黄赤睛的大将站起身来,高声说道:“末将对步曲县的情况很熟悉,愿随公瑾同去!”孙策抬眼看去,原来说话之人,是不久前归顺于自己的庐江人陈武,字子烈。孙策知其颇有武勇,当即点头应允下来。
当夜,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周瑜和陈武率领七千死士,连夜离开了孙策大营,暗中去偷袭元芳的老巢步曲县去了。
为了吸引元芳的注意力,掩护周瑜、陈武的行动,天色刚刚大亮,孙策就披挂上马,来到神仙岭元芳的大营前挑战。得知孙策前来挑战,元芳怒不可遏,当即率领部下众将连同薛礼率兵出营应战。
出了大营之后,元芳看到对面的江东军兵强马壮,衣甲鲜明。孙策身披连环铁甲,端坐在纯黑色的乌骓马上,手中端着沉重的大枪,威风不可一世。在孙策的身后,依次策马站着三员大将,乃是江东元老程普、韩当、黄盖三人。三人左侧,是周泰、蒋钦等中生代的江东武将;右侧,则是元起麾下的水军都督甘静和鲁肃。
两阵对圆之后,孙策朗声喝问:“元芳!吾奉天子诏,前往讨伐逆贼袁白,你身为元氏宗亲,何故阻拦于某?”
元芳撇着嘴答道:“孙郎!你不要以为天下人都是白痴。你奉天子诏是不假,但是你狼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