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从们的脸立马就白了,王大人你太不仗义了,那里平时可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啊!

  面对着随从们的窃窃私语,王守仁十分坦然:

  “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那就回去吧。”

  看着犹豫不决的随从,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拾起行李,向前方走去。

  夕阳之下,王守仁那孤独的身影越来越远,突然,远处传来了王守仁的大声吟诵:

  〖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天下之大,虽离家万里,何处不可往!何事不可为!”王守仁大笑着。

  在这振聋发聩的笑声中,随从们开始收拾行装,快步上前,赶上了王守仁的脚步。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值得钦佩的,可是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当他来到自己的就职地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龙场——龙才能住的场所。

  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龙场龙场,是不是龙住过的场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

  而不久之后,王守仁就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驿站。

  当他来到此地,准备接任驿站职位的时候,只看到了一个老弱不堪的老头,他十分奇怪,便开始问话:

  “此地可是龙场?”

  “回王大人,这里确是龙场。”

  “驿丞在哪里?”

  “就是我。”

  “那驿卒(工作人员)呢?”

  “也是我。”

  “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了,只有我而已。”

  王守仁急了:

  “怎么会只有你呢?按照朝廷律令规定,这里应该是有驿卒的!”

  老头双手一摊:

  “王大人,按规定这里应该是有的,可是这里确实没有啊。”

  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无辜的老头,王守仁无可奈何地瘫坐在地上。

  想到过惨,没想到会这么惨。

  要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老头交接完走后没多久,又折转了回来:

  “王大人,如果你在这里碰到了汉人,那可千万要小心!”

  “为什么?”

  “这里地势险恶,要不是流窜犯,或是穷凶极恶之徒,谁肯跑到这里来啊!”

  “那本地的苗人呢?”

  “喔,这个就不用操心了,他们除了时不时闹点事,烧个房子外,其余时间是不会来打扰王大人的,他们的问题基本都是内部解决。”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懂汉话啊!”

  王守仁快晕过去了,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老头走了,临走前留下了一句十分“温暖人心”的话:

  “王大人多多保重,要是出了什么事,记得找个人来告诉我一声,我会想法给大人家里报信的。”

  好了,王所长,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没有下属,没有官服,没有编制,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你没有师爷,也没翻译,这里的人听不懂你说的话,能听懂你说话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官宦出身、前途光明的王守仁终于落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所有曾经的富贵与美梦都已经破灭,现在他面对着的是一个人生的关口。

  坚持,还是退却?

  王守仁卷起了袖子,召集了他的随从们,开始寻找木料和石料,要想长住在这里,必须修一所房子。

  然后他亲自深入深山老林,找到了当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语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同,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周围,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

  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他主动去安慰他们,分担他们的工作。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泰然处之的人,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圣贤。

  王守仁已经具备了这种资格。

  但是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理”。

  必须找到,并且领悟这个“理”,才能懂得天地大道的秘密。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可是“理”到底在哪里呢?十余年不间断地寻找,沉思,不断地“格”,走遍五湖四海,却始终不见它的踪影!

  为了冲破这最后的难关,他制造了一个特别的石椁,每天除了干活吃饭之外,就坐在里面,沉思入定,苦苦寻找“理”的下落。

  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可是事实让他失望了,怎么“格”,这个理就是不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逐渐变得急躁、愤怒,脾气越来越差,随从们看见他都要绕路走。

  终于,在那个宿命的夜晚,他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黑暗已经笼罩了寂静的山谷,看着破烂的房舍和荒芜的穷山峻岭,还有年近中年、一事无成、整日空想的自己,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信念终于崩溃了,他已经三十七岁,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风华少年,他曾经有着辉煌的仕途、光荣的出身、众人的夸耀和羡慕。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离他而去。

  最让人痛苦和绝望的折磨方法,就是先赐予,然后再一一拿走。

  十几年来,唯一支撑着他的只有成为圣贤的愿望。但事实是残酷的,多年的努力看来已付之流水,除了日渐稀少的头发,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王守仁在痛苦中挣扎着,一切都已失去,“理”却依然不见踪影。

  竹子里没有,花园里没有,名山大川里没有,南京没有,北京没有,杭州没有,贵州也没有!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王守仁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在这片荒凉的山谷中,在这个死一般宁静的夜晚,外表平静的他,内心正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

  忽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间山谷的宁静,声震寰宇,久久不绝。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终于在他人生最为痛苦的一瞬获知了秘密的答案。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此一瞬已是永恒。

  我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寻遍天涯海角,却始终找不到那个神秘的“理”。

  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如此明了,如此简单,它从未离开过我,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我,等待着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我竟如此的愚钝啊,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瞬,几乎所有的史书都用了相同的词语来描述这一瞬——“顿悟”,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它在这个幽静的夜晚,诞生于僻静而不为人知的山谷,悄无声息,但它的光芒终将照耀整个世界,它的智慧将成为无数人前进的向导。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第十章 机会终于到来

  【预谋】

  恭喜你,王守仁先生,可是也就到此为止了,生活是很现实的,悟道让人兴奋,但你还是早点洗了睡吧,因为明天一早,你还要拿起锄头去耕你那两块破地,哲学是伟大的,是重要的,但你应该清楚,吃饱饭才是最大的哲学。

  根据历史导演的安排,王守仁先生还要在这里待段时间,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他的命运,这中间还有几年,我们就不陪王圣人开荒了。因为与此同时,一场好戏正在北京开演。

  王守仁在荒山耕地受累,吃了苦头,可李东阳比他还苦,自从谢迁和刘健走后,他一个人留了下来,但刘瑾毕竟是一个警惕性很高的人,他怀疑李东阳别有企图,便不断安排人时不时整他一下。

  比如李东阳先生编了本叫《通鉴纂要》的书,这事情让刘瑾知道了,就让人去书里挑毛病,想搞点文字狱玩玩,可是李东阳早有防备,一篇文章写得密不透风,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

  刘瑾听到汇报,反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是他的性格特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定要整一下李东阳,为此目的,他找来许多人,日夜翻查,终于找到了破绽。

  什么破绽呢?原来李东阳先生在书中写了几个别字,刘瑾据此认为他的工作态度不认真(逻辑相当严密),准备借机会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