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师傅”
话音刚落之间,自己推门而入,只见大殿主位上坐着,一位升穿道袍的老者,眼睛微合,双肩松垮,手上拿着一根拂尘披在肩上,头发和胡须微白,面色红润。
莲舟看到师傅,但却感应不到他身上的气息,自己心中明白,师傅松松垮垮的姿势,暗合自然天道,其势已然与大殿连在了一起,数年前更是踏入了天下所有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之境。
在旁边站着一位十八九岁的青年,正是大师兄宋远桥。只见他一脸严肃。
“师傅,大师兄”
莲舟正要下跪向师长问候。
“不必多礼,你我师徒之间无需如此”
莲舟只觉一股劲力托着几身无法下跪,心知必是师傅所为,遂作罢。
“不知师傅有何事吩咐弟子”
要知道张三丰为人随和,一般有事吩咐会在自己的房中,很少来大殿之上,莲舟料想必有师门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只听师傅言道:
“百损道人下了战帖给为师,要三月来武当找为师比武,找你们前来是要告知我将闭关三月,以迎战百损道人“
莲舟听闻此言,心头大惊,前世这百损道人可是可是在倚天屠龙记中隐藏的大高手,今生自己虽还未下山历练,但多次听师傅和大师哥讲起这百损道人。
要说这百损道人可是和自家师父一辈的人物,其年轻时是一寒门秀才,进京赶考,但当时正值南宋末年,朝中奸臣当道,因在京城看到一群权贵殴打贫民,当时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就挺身而出,得罪了当事权贵,找了个由头,不让其参加科举,投诉无门之下,看清了南宋朝堂之腐败,遂绝了走上仕途之路。
返乡途中,路遇盗贼,九死一生,后被一位豪侠所救,心想我若由此能为,何至于此,就起了习武之心,遂到处拜山学艺。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文弱书生,在那民不聊生的时期,历经了多少磨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十数年不知道此人从哪儿习得了一身武艺,自号百损道人,一身寒冰内劲诡异莫测,短短几年就成为了江湖有名的高手。
其后几年间到处挑战各方高手,无一败绩,功力越发深厚,当时正值张三丰仗剑天下之时,已经有成为天下一等一的高手,江湖上难有匹敌之人。
就这样百损道人找到了张三丰,二人展开大战,要知道张三丰修习九阳功,有经多年道家领悟,已是高深,而百损道人一身寒冰内劲亦是武林一绝,二者内力真气相克,激战一天一夜,百损道人一身诡异内劲终是不敌玄门正宗,后继乏力,输了一招。
临走之时,百损道人曾对张三丰扬言,说自己一定会再找他比武,一雪今日一败之耻,自此,百损道人绝迹江湖,不知所终,江湖有的人说他死了,有的人说他闭关修行,众说纷纭。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上摊上,江湖就是这样,一代新人换旧人,数十年后,再无提起百损道人者。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张三丰后来创立武当派,事务太多,又忙着教徒弟,遂也不再理会时百损道人的事了,渐渐地,张三丰就忘了百损道人正在找他比武之事。
只是前几个月,江湖又传出了百损道人重出江湖的消息,首先是有一老者自天山而下,随后不知所踪,再然就传出了明教教主衣琇被这一老者打败的消息,明教教主衣琇让其留下名号,其人自称百损道人。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引起江湖一片轩然大波,要知道,明教教主衣琇可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高手,一身乾坤大挪移威力无群,内功精湛,当世少有与之匹敌者,这百损道人能将其击败,可见其能为非同小可。
百损道人击败衣琇之后,扬言在今年六月初一将上武当,找张三丰比武,以雪数十年前之败。消息传来,江湖顿起风雨,要知道张三丰当这天下第一高手已有数十年,早些年还有为这天下第一的称号找张三丰比武的,其中不乏一些江湖鼎鼎有名的高手,但都败在张三丰手下,这十数年来就再也没有挑战张三丰之人了。
如今听说这百损道人挑战张三丰,这对整个江湖来说是一个震惊的消息,江湖人不乏好事者,纷纷向武当山走去,期待比武之日的到来。
莲舟凝神间,只听师傅言道:
“百损道人这次找为师比武,可见其武学修为大进,这数十年来吾虽然进境不小,但也无必胜之把握”
“师傅过谦了,百损道人纵然修为大进,也必不是师傅的对手”莲舟道
傍边宋远桥也急忙开口道:“是啊,师傅,二弟说的对,师傅一定会赢的。”只见宋远桥满脸正色,语气坚定。
张三丰闻言,说道:“百损道人是一位武学奇才,数十年前我与之交手,一身诡异寒劲分同小可,最后要不是他的功法有缺陷,我也不能取胜,而今数十年过去,其功法必将完善,我要取胜恐非易事。”
张三丰看到两位弟子又要言语,打断道:“武学之道,博大精深,不可以一时之胜败而断言其他,到如今,我也不敢说自己就天下无敌了,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武道之路任重而坚呀,好了,今日叫你们来是要你们有所准备,比武之日来临,江湖上的豪杰必来我武当,你二人不可坠了我武当名头,好生接待。”
随后师徒三人商谈良久一个时辰就过去了,言罢,只听张三丰言道:“藏在屋外的两个小皮猴还不进来
第3章 客从远方来()
张三丰话音刚落,只听门外一声惊叫:“啊,师父发现我们了”
“是啊,三哥,师傅叫我们呢,我们还是进去吧”另一孩童之声从门外传来。
莲舟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师傅的另外两个徒弟来了,向门口看去,只见两位孩童走入大殿之内,前方一人正是去后山叫自己之人,后方跟着一位七八岁的孩童,这个孩童长得很是可爱。
看见这两人,莲舟心想:“谁又能想到这两小孩就是以后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俞三侠和张四侠呢。”
“三师弟,四师弟,你们两个在屋外偷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不快拜见师傅。”宋远桥赫然是一副老大哥的语气传出。
只听张三丰言道:“好了,为师不日将闭关,远桥,莲舟,你们要好好督促他二人练功,我武当将来就靠你们了。”
“是,师傅,弟子紧记师尊教诲,必勤学苦练不负师傅所望。”二人忙道。
张三丰闻言,看着这两个弟子,心中甚是欣慰。他对这两个徒弟可谓满意之及,心道:“自己的大弟子现在已有了一定的担当,二徒弟资质更是非凡,若得自己好好调教,将来成就未必会弱于我,武当后继有人了。”
自那日紫霄宫师徒商榷之后,翌日,张三丰就去后山小屋中闭关去了,武当山全由宋远桥打理,要知道现如今武当派不过大小猫两三只,无多余钱财,宾客一到,恐怕无粮酒招待。
这可难死了宋远桥和俞莲舟两个,至于其他两个还小,恐无力操心呀,眼看比武之日越来越近,索性俞莲舟对大师兄说:“我武当派是个小门派,就咱师徒几个,我们又没邀请江湖朋友前来观看比武,师傅怕是也不愿见江湖过多侠客,如有宾客来到,就说武当封山了,要到比武之日才会接客。”
宋远桥一听,有心反驳,但自家知道自家事,武当派没人,你怎么接待,就靠自己师兄弟两人,别闹了,这能镇住场面吗,虽说自己现在在江湖上有点小名气,但现在全是靠师傅的名气,若是换了师傅,谁知道你宋远桥是谁呀。
师兄弟二人一商量,算了,到时候师傅说两句就行了,靠自己恐怕不行了,于是就散播消息说,武当山封山了,要到六月初一才开山,封山期间不接待来客。
再往后的日子,师兄弟二人就专注练功,督促两个小童练武,日子也一天天的过去了。
随着六月初一的临近,江湖人来拜会武当的人越来越多,山下已是人山人海,但没有一个人擅自上山的,一方面是摄于张三丰的威严,另一方面是由于武林有武林的规矩,封山期间不接待来客这就是规矩,你不看少林,峨眉等派还没来了吗。
就在六月初一来到之日,武当山门大开,俞莲舟来到山角下,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有数百人之多,其中不乏煞气缠身之辈,可见手上不是有一两条人命那么简单,换成一般人早就被这一群人的气势给吓住了。
但俞莲舟内功修炼有所小成,又在前世见惯了这种场面,遂对这么多江湖人来到武当感到吃惊,但还是按下心思,对着众人说道:
“各位,在下武当俞莲舟,不才填为师傅坐下二弟子,感谢各位来给家师助阵,请各位随我上山。”
山下众人只听耳边传来了一道声音,只感到声音是从耳边传来,众人吃惊,稍后才发现是前面少年讲话,只见少年一身道士打扮,相貌算不上俊美,但也算得上清秀,特别是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细看这下,眼中偶有一抹精光闪过,众人之中不乏功力深厚者,均感到这少年年纪不大,内功却是不弱,心道不愧是张真人的弟子。
山下各英豪才随俞莲舟向武当山走去,不多时已来到紫霄宫前的广场之上,众人只见大殿前有一老道站立,身旁立一身穿道袍的青年,身后有两道童。
众人只见先前领他们上山的少年走到老道身旁道:“师傅,众宾客已来到”
这时众人才确认这老道士就是现今江湖天下第一高手张三丰。众人急忙稽首施礼,道:“张真人安好。”
虽然张三丰年以古稀,是在场众人中年纪最大的,但他一向随和,虚怀如谷,不拘小节,但还是向众人回礼
“众位远道而来,老道未能远迎,失礼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不敢不敢”众人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