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阳,冲气以为和。
修炼内气的目的,就是要使得阴阳调和,滋养元气,而在修炼的功法上,便有了正反一说,正者为阳气,指生气,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反者为阴,指的是死气,阴气治下,故万物收。
但生死枯荣,阴阳消长乃是天道运行的法则,想要炼道长生,必使阴阳合一,转化为元气,元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各家各派在修行上都有不同的见解,根据门派不同,所持论调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功法亦千变万化,可谓是百家争鸣。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世间的修炼方法虽有万千种,却都是先从阳气入手,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的原动力,是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因此各家各派都主张先炼养阳气,以阳化阴,温养元气,这便是正阴阳之术。
而鬼谷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修炼阴气为主,认为阴极阳生,所以你修炼的这套功法,乃天下至阴至柔之功,不能修炼别派的内功,否则水火不能相容,后患无穷。”
宇文辰逸恍然大悟,喃喃说道:“难怪心法上说不能修炼别派的功法,否则便会走火入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张子祥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你修炼了这套功法,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会有性命之忧。”
宇文辰逸闻言,心中一悸,有些茫然道:“这是为何?”
张子祥凝声道:“这门功法因是逆转阴阳,修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全身窍门会自动吸收阴气,会使得修习者体内阴气大盛,轻则身受寒毒之症,重则外邪入侵,产生心魔幻境。
而魔由心生,最是凶险不过,修炼之时,爱、憎、怨、恨、贪、念、嗔、痴、将会一齐来犯,唯有心智坚定的大定力者,才能守住本心,修成不灭真身,反之则会万劫不复!”
宇文辰逸原本以为捡了大宝,却没有想到修炼这门功法会有这么大的危机,听得背脊发凉,冷汗涔涔而下,颤声道:“这可如何是好,可不可以换其他的内功修炼?”
张子祥摇了摇头,说道:“内功岂是可以随便换着练的,我通过你的身体使用借力打力之法时,便感觉到你的气海内已经凝结出了玄阴之气,这说明你每日勤修这门功法,已有百日之功,如何还能够修习别家之法。”
宇文辰逸连连摇手道:“我修习这门炼气功法,不过区区三日的功夫,而且只在晚上住店的时候,才有空闲修炼。”
“什么,你只修炼了三个晚上!”
张子祥闻言,脸色微变,眼中精光一闪,两道锐利的眼神在他的身上扫过,捋须叹道:“果然如此,你这娃娃根骨奇佳,百年难得一遇,可惜了…”
被这两道锐利的目光扫过,宇文辰逸觉得自己就像被人看了一个通透一般,不自觉的杵了一下,不解的问道:“可惜什么?”
张子祥摆了一下手中的拂尘,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之情,微微笑道:“贫道是可惜了你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竟然与我失之交臂,却入了鬼谷子的门下。”
这是张子祥的一块心病,天师府的法诀道术,只能传于子孙后代的门规,使得门派的发展受限非常的大,到得他这一代时,门中子弟更是人才凋零。
大有被其他道家门派赶超之势,尤其是茅山宗,广开门路,出了很多惊才绝艳的人物,如司马承祯,潘师正,王知远等人皆是道行高深之辈。
张子祥骨子里流的是天师府的血脉,自然不愿天师一脉就此没落,也想励精图治,振兴天师府,他虽不能改弦易张,否定祖制,但却心思活络。
一直在暗中物色资质上佳的人选,只要符合要求,便将其收为义子,令其改名换姓,这样既不违反祖制,又可以令天师府门庭光大,可惜却始终没有如愿。
眼前这个少年,天庭饱满,两眼含光,一股聪慧之气,由里而外的散发出来,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美玉,他是修道有成的高士,目光如炬,哪里看不出来。
宇文辰逸虽然不明白张子祥的心思,闻言,心中也是烦恼异常,呐呐一笑,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好不容易得了一篇残卷,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副作用”,充满了危机不说,还不能修习其他门派的功法,以至于错失了这么好的一个师父。
张子祥见他神情低落,立时猜到了他的心意,洒然笑道:“不必烦恼,万事皆有缘法,你我能在此地相见,也算是一段奇缘了,等到了长安,我自有一套功法传给你。”
宇文辰逸一听此言,顿时大喜,拱手朝张子祥行礼道谢,说道:“弟子多谢真人厚意,能蒙真人垂青,实是三生有幸。”
张子祥朗声道:“等到了长安再谢我吧,我们追上前面那蛮小子,可别在路上出什么岔子。”
宇文辰逸嗯了一声,说道:“好。”、;;,,!!
第36章 咫尺天涯()
寂静的夜,静悄悄的溜过。
当第二日的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时,三人已经出现在了京都长安的街道上。
长安城不仅是大唐帝国的帝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占地一百六十八里,人口近两百万,空前的繁荣与奢华,城墙高大雄伟,气势恢宏。
城内千门万户,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相互交织,豪华的府邸和宅院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骑着高头大马的贵族子弟和装饰奢华的香木马车,在街上往来穿梭。
虽然已经到过太原那样的大城市,但是长安城的奢华,还是让两人看得有晕目眩,有些摸不着北的感觉,一路唏嘘,感叹京城的繁荣奢华。
不过张子祥却并没有在长安城内落脚,而是引着两人穿街过巷,来到了城郊的青牛山下。
青牛山座落在长安城北三十里的郊外,是一座占地不过百亩的小山,只有一百多米高,相传远古时期,有神兽青牛在此山逗留,因此而得名。
山下有一条宽敞的石阶通往山顶,从山下仰望,笔直的石阶就像天梯一样,扶摇直上,石阶的尽头,立着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楼,而石牌楼的后面,是一座构建宏伟的道观。
三人拾阶而上,但见两侧青草幽幽,绿树环绕,中间还夹杂着一些野菊花,清雅幽静的环境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间,便上到山顶,来到了道观前。
道观有着十几进的院落,三孔的大门,左右两侧放着两尊微风凛凛的麒麟石雕,上方挂着一个玄色的牌匾,上书‘玉虚观’三个大字。
门口站着一名身穿青色道袍的守门弟子,见到张子祥之后,神情极为恭敬的上前行礼道:“见过真人。”张子祥点了点头,问道:“观主可在?”
守门弟子回道:“师尊正在后院与药王一起下棋论道,弟子这就给真人引路,真人请跟我来…”
言毕,便在前面引路而行,一行三人,跟着守门弟子道观,走过前院和中院,沿着一条青石铺就的长廊,最后来到了后院的院门外。
守门弟子正准备上前通报,后院门扉大开,走出来一名长相清秀的**岁道童,声音清脆的问道:“可是天师府张真人到了?”
守门弟子答道:“正是。”
道童闻言,举头看见了三人,走过身来,朝着张子祥拱手鞠了一躬,脆生生的说道:“师尊正在院内相候,真人请进。”
张子祥嗯了一声,转过头来,对宇文辰逸和肖文锋说道:“走,我们进去。”说着,迈步入了院内。
那院门外好似有一股无形的屏障,张子祥走进去时,泛起一圈淡淡的涟漪,他的身影随之如空气般消失不见。
宇文辰逸和肖文锋面面相觑,均感匪夷所思,虽然这段时间见惯了各种玄妙之法,但还是惊诧不已,紧跟着走入院门。
眼前景色顿时为之一变,回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院门,道观,两人分明站在了一个由巨大太极图案构成的空旷广场之上。
四根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巨大铜柱,矗立其上,散发着柔和的七色光华,直插天际,将整个广场都映衬得虚幻缥缈。
广场的四周更是姹紫嫣红,遍地都是鲜花,游蜂和彩蝶在花间翩翩飞舞,一条青石铺就的小径,在花海中蜿蜒穿梭,遥遥的通向远处。
两人看得瞠目结舌,茫然的望着四周这神秘虚幻的景象,有些不知所措,连声向张子祥问道:“真人,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景象?”
张子祥转过身来,笑意吟吟的对二人说道:“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既大唐,也东神州,而是在昆仑仙境的万花谷。”
“什么,昆仑仙境,真的有这个地方!”宇文辰逸闻言,震惊不已,虽然他对修行界一无所知,但是在史籍中却有昆仑仙山的记载。
据书中记载,此山乃是万山之祖,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生长着燃烧万年不灭神树的炎火山。
传说华夏民族的祖先,轩辕圣帝便是埋葬于此,女娲补天之五彩神石,也封印在山顶的仙宫之中,因而又被称为‘龙脉之祖’。
以前每每读到书上这些记载的时候,他只是报以天马行空的一笑,此刻如何能够接受自己便处在昆仑仙山中的事实,恍如梦中。
肖文锋更是一脸的不解,问道:“昆仑山不是在河西道鄯州管辖的地界吗,怎么会东神州?”
张子祥摇了摇头,笑道:“你说的只是世俗凡人眼中的昆仑,并非真正的昆仑仙境,来吧,多说无益,你们随我去走一圈,便知分晓。”
宇文辰逸知道张子祥说的必无虚假,心情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