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八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普洛克洛斯忒斯:希腊神话中著名强盗。他有两张床,一长一短。他把路过的矮人抓来置于长床上,使之拉长而死。又把高人捉来,置于短床上,砍去其双脚,使之与床一样长。
  ②英语,歌名。参考中译为:《滚石》、《深紫色》、《狄福·莱帕德》。





《天涯》作者:'俄' 瓦西里·戈洛瓦切夫

  李志民 译
   
  季米特里正在前往海洋猎民——爱斯基摩人和楚科奇人——居住地乌埃利卡利小村的路上。小村位于东西伯利亚海海岸。他拐进小村并非出于考察的需要。而是出于生活的实际需要——他的食盐已经用完了。尽管他身后有几十个其他的考察队在考察俄罗斯北部边境、北海各岛屿和各山地国家,但他仍立志要只身走遍北冰洋的全部海岸。他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一位大名鼎鼎、号称旅行之王的旅行家维塔利·孙达科夫的学生,而且还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能在极限条件下生存的专家。 
  季米特里·赫拉布罗夫年满30岁,个子高挑,筋肉健壮,身材精瘦,不时还留着胡须——特别是在考察时期,他还要留长发,看起来更像一位独居修道士,而不是一位斗士和生存能手。他22岁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一年半以后,他辞去了莫斯科市郊一家报社的工作,结了婚,但后来却迷上了旅行,家庭生活也因此告终。妻子不愿再等他,因为他每个月挣的工资还不够她买化妆品用呢,她只好离开了他。 
  季米特里长时间忍受着失妻的痛苦,他爱妻子斯维特拉娜,甚至已经打算放弃自己的旅行和考察职业,但是他的老师帮他解除痛苦,介绍他与一位研究过西伯利亚古代北极人村落的考古学家认识。季米特里心中燃起了考察北极人分别迁入俄罗斯领土居住历史的强烈愿望。他在乌拉尔度过了三年,查明了数千年前就已在欧亚北部形成的阿尔卡依姆人、曼加塞尤人、俄罗斯人及北极人的后裔的村落。 
  离别了考古学家之后,他已经成了一位民族志学家,而不仅仅是一位旅行爱好者。他继续在那些当今很少有人涉足的地方寻找先辈们留下的物质和文化遗迹。 
  季米特里对北部边疆各民族的民间创作颇有了解,因此计划根据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来进行考察。季米特里打算走遍俄罗斯北部海岸寻找大约两万年前传说中位于楚科奇海岸的北极人城堡——拉穆利。这一愿望是建立在一种近乎疯狂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奥龙奇人、尤卡吉尔人、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的传说里都讲述过这个城堡。季米特里是从一位熟人那里得知那些传说的。这位熟人对他的考察很有争议,同时他本身也跟民间创作及民族志考察团成员杰明有过交往。杰明对楚科奇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 
  在季米特里之前就已经有人沿着北冰洋海岸。从穆拉曼斯克到乌厄连寻找过拉穆利城堡。但是,不知为什么,季米特里总相信走运的只有他。 
  季米特里是在6月初。也就是当地初春的时候登陆乌厄连的。之后,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沿着楚科奇海和西伯利亚海以东海岸走了800公里,但是,北方的夏季很短,到8月初气温就降到了零下8摄氏度。开始下雪了,行走的速度明显下降。但他不愿停下来,而是顽固地继续走下去,争取在严寒到来之前到达科雷马河河口。如果不走运,那他就不能去寻找北极南部文明城堡的遗迹了。 
  临近吃中午饭的时候,季米特里到达韦尔卡尔。 
  不久太阳就低低地坠到地平线上方,正准备躲到远方的那片丘陵后面去。楚科奇高原就从那里开始。极地的夜晚已经临近。白天越来越短。光线越来越暗。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妨碍季米特里。当地的游牧民族已经在准备度过长长的冬天。为了、争取多出一次海,为冬季储备食品,大家都十分珍惜这里的白昼时光。 
  韦尔卡尔的猎人能够使已经被遗忘的民族意识得以复兴——猎捕格陵兰鲸,在短得可笑的夏季里,抓紧时机备足美味的越冬食品。美味食品有:环斑海豹肉、髯海豹肉、白鲸肉、海象肉、鲸油以及其他的海洋礼物。但是,季米特里对这些美味食品毫无兴趣,在考察期间他自己能够猎捕森林和海洋野兽,他从来还没有缺少过食物。 
  乌埃利卡利村有50来间小棚屋。屋子呈圆锥形,是由树杆和鹿皮建的。楚科奇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小屋从结构艺术上看,虽不尽相同,但都比较昏暗。有四问屋子是属于地方政府的,用做办公室、商店、学校和幼儿园。所有的房子都建在离海岸大约100米的地方,但不是乱建,而是围成圆圈。更确切地说。是构成三个近乎标准的圆。每个圆圈中心都设有公共场所。整个村虽然只有350人,但看上去。并非是一个临时的营地,而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生存在天涯的城市了。村子的背后是一片山丘稀少的永久冻土带。既没有大马路,也没有人走的小路,只有似乎是被压路机压平的东西伯利亚海岸带。 
  乌埃利卡利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很少,每年只有5~6次。届时有飞机载着省里的援助、快艇和高舷渔船燃油以及其他的一些商品飞来。但是,经常有客人来到小村,特别是当狩猎季节结束的时候。那时有省长派来的特使和商贩,他们乘坐越野车来廉价收购皮毛。 
  这一切都是当地的一位萨满。一位拉穆特人,或是埃文人米尔加羌讲述给他听的。米尔加羌是第一个在海岸上遇到他并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的人。米尔加羌住在一间宽大的棚屋里,屋子由两层鹿皮铺盖。屋里铺满了鹿皮,因此就成了一张豪华而柔软的床,即便两三个家庭的人在此安睡也绰绰有余。萨满55岁了,还不算老,但仍过着单身汉的生活。不打算娶老婆。许多年前他曾经是位猎人,有一次掷镖枪猎一头海象没中,与海象搏斗的时候,受了伤,差一点送了命。从此他腿瘸了,右眼也视物不清,见人就躲开。为什么要当萨满,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但他是正儿八经的萨满。受封后,就居住在乌埃利卡利村。在这里他找到了安宁。得到了人们的理解。 
  季米特里别有兴致地观赏了棚屋的内部装饰,还摸了摸顶棚上用鲸须和海象牙制作的各种兽、鸟和人的形体。他还瞟了一眼那些最现代的水暖设备:村里有一个锅炉供暖中心。司炉就是中心主任,在居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文明已经进入了这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立在墙壁旁的日产电视机和电炉也是例证。 
  萨满住房的气味完全与他的生活方式相适应:有草味、皮革味、鲸油味和燎毛的糊臭味。为了不伤害主人的自尊心,季米特里不得不忍受。 
  季米特里喂了马。把马留在米尔加羌的鹿群旁。他的马只是用来驮运生活必需品的,这样走起路来要轻松得多。屋里很暖和,但是季米特里并不想宽衣就寝,他只想跟萨满聊聊。米尔加羌拿出一瓶已开过的正牌冰镇伏特加、一条干鱼和一块特制的环斑海豹肉。季米特里谢绝了伏特加。他遵循禁用含酒精饮料的忠告,但是鱼和肉他都尝了一点。 
  米尔加羌几乎能自如地运用俄语交谈。能有机会和“大陆”来的人交谈他是很高兴的。他给季米特里讲了不少令人感兴趣的故事,其中有两个故事季米特里做了录音。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猎人们和一种特别大的野兽遭遇的情况。这种兽长着巨大的龙头。背上还有长长的脊梁骨。 
  第二个故事具有浓烈的神秘色彩。这个故事似乎是米尔加羌的师傅:一位老萨满讲给他听的。故事讲述:在游牧民族集居地曾出现过一种奇怪的双面人。这种人当时正在寻找“光明世界的一个洞穴”。 
  季米特里被这个故事迷住了,正想进一步向主人探问细节,此时屋外却响起了一阵嘈杂声,接着还传来了或远或近的呼叫声,一个精瘦的小男孩掀开门帘钻进屋来。他用爱斯基摩语大声地说了句什么,看了季米特里一眼。马上就跑出去了。 
  “发生了什么事?”季米特里问。 
  米尔加羌哀叹着站了起来:“又是那些商贩在干坏事。我们这儿总是这样:只要到猎工们领工资的日子,他们就会来到这里,卖烧酒和伏特加,谁要是不买。就要挨揍。” 
  季米特里大惑不解地看了看萨满:“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意打人?难道他们有权强迫他人购买他们的商品吗?” 
  米尔加羌摆了摆手:“许多人本不想跟他们打交道。但却又爱喝酒。再说,这些商贩别的东西几乎都没卖,而且他们又都是搞实物交易。” 
  “简直霸道极了。政府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我们这儿哪有什么政府?”萨满又摆了摆手,“发工资的总会计师、司炉帕雷奇都爱酗酒,我也如此。” 
  “那么警察局呢?派出所呢?” 
  “哪有警察局呀。依尔片那儿倒是有,我们这儿没有。那些贩子全都身强力壮,大家都怕他们。你稍坐片刻,我去试试,看能不能使他们平静下来。” 
  “我跟你一块儿去。”季米特里站起身来。 
  他们走出了棚屋。天已经亮了,到处布满白茫茫的雾淞,这里每年的这个时候气温一般都保持在零下5~6摄氏度。但是。寒风却使气候变得刺骨难忍。 
  整个住地人来人往:孩子三五成群;男人身着油污衣服、脚套充革布高筒靴;老太婆及年轻妇女则身穿色彩艳丽、图案别致的皮毛民族服装,完全可以与首都那些身着豪华皮毛的美女相媲美。每当发工资的时候,村里就是真正的过节,没有任何人干活。全村的居民都集中到中心广场上、商店门前来。眼下那里停着一辆商贩开来的越野车。车旁拥挤着想用毛皮和肉去交换酒、烟草和其他日用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