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
一、学习目标
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使用摄入性谈话法获取的临床资料,必须有条理地加以整理之后才能进行逻辑性的分析,并对各种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加以综合,最后才可以做为诊断依据)。
二、操作步骤
(一)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附以下提纲; 供参考。
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2、求助者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
4、工作记录
5、社会交往
6、娱乐活动
7、自我描述
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9、在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它资料,
(二)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附以下提纲; 供参考: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第 2 节:初步诊断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一、学习目标
学习将各种方式获取的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
二、操作步骤
(一)按下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三、相关知识
(一)所谓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 (识记、领会、应用)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对临床诊断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四、注意事项(识记、领会、应用)
(一)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第二单元 如何形成初步印象
一、学习目标
依据所获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初步临床印象。
二、操作步骤
(一)使用病与非病的三条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除外精神分裂症。
1、判断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的症状。
2、采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再进行深入考察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 (识记、领会、应用)
(二)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三、相关知识
与本节操作密切相关的知识; 详见 : 第四章 第二单元第一、三节
第三单元 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一、学习目标
会评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员、师)
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师)
二、评估操作步骤
(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衡量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识记、领会、应用)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相关知识
检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项指标(见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部分)(识记、领会、应用)
四、注意事项
(一)获取资料和对资料分析,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保证客观性。
(二)在获取与分析资料期间,不得给求助者任何关于最后诊断的暗示,也不能为满足求助者迫切求治的需要,临时实施没有明确诊断情况下的矫治手段。(识记、领会、应用)
五、综合操作步骤
(一)按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二)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三)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六、相关知识
(一)有关神经症及重性精神病典型症状的知识
(二)有些患有神经症的成年人,其中大部分先是在综合医院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甚至是反复的检查,最后认为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有的也可能下了“神经症”的具体诊断,但由于沿用生物医学模式的治疗,疗效不佳,本人十分痛苦,时间常以年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甚至“遍访心理专家”。就患有神经症的少年儿童来讲,他们的求医行为可表现为反复地向家长诉说自己的“难受”,对于家长要带去医院看病常表现得十分顺从和合作。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自动求助。大多由家属强行陪同而来。
(三)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为使读者正确理解,特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醒注意:教材下册103页
七、注意事项
(一)把握精神病性障碍与神经症性障碍临床表现的主要区别。
(二)注意“自知力”和“求医行为”的关系。(识记、领会、应用)
第四单元 初步印象形成
一、学习目标
指导心理咨询员形成初步诊断
学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测量方法以协助诊断
二、指导操作步骤
(一)要求心理咨询员扼要写出三份书面报告
1、求助者临床表现,自我评述,所获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2、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
3、对求助者心理健康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二)与心理咨询员一起讨论上述报告,并形成初步诊断
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心理诊断
以正常成人和儿童为对象的心理测量工作被称为广义的心理诊断。而在临床心理学中作为精神病辅助诊断手段和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确诊的测量工作被称为狭义的心理诊断。目前,这两种心理诊断虽然都在使用,但临床心理学中专门用于咨询和治疗的测量方法应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诊断。
(二) 心理论断的科学性
(三) 心理诊断的目标
(四) 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一)咨询师的指导意见与咨询员已形成的意见出现分歧时, 双方应以客观态度讨论,求得一致。
(二)遇有确实难以判断的案例,应作为疑难案例申请进行会诊,请高级心理咨询师和其它相关专家会诊解决。(识记、领会、应用)
五、针对性协助诊断操作步骤(识记、领会、应用)
根据主导症状选择相应的心理测量。
(一)了解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二)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寻找心理应激源)。
1、生活事件量表
2、社会支持量表
3、Olsen 婚姻质量问卷
(三)了解人格及认知方面的原因。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2、16PF
3、防御方式问卷(DSQ)
(四)属于神经症
除了进行上述测量评定外,还可进一步测评:
1、焦虑自评量表(SAS)
2、抑郁自评量表(SDS)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EMD)
(五)属于精神病者
可使用MMPI进行测查。
(六)其它如智力问题、记忆障碍可采用韦氏测验、比奈西蒙测验。
六、相关知识 (识记、领会、应用)
(一)标准化测量应具备的条件(见本书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二)常用的人格测验(同上)。
(三)心理测量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同上)。
(四)人格理论(见本书第一章:普通心理学)。
七、注意事项
(一)掌握各种常用心理测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避免拉网式地测查。
(二)对心理测量结果的解释要慎重地做出,并密切结合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解释。
(三)如单纯为科研目的而进行的测量,收费应合理。(识记、领会、应用)
第五单元 心理评估——诊断(形成报告)
任何人都可以直观地理解心理评估——诊断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正像一个内科医生在决定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弄清疾病的性质、种类和病情一样,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想切实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或解除他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对当事人的智力、情绪和个性有一定的了解;对他的生活史、目前生活状况、人际关系、工作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对他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形成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其它心理活动的影响有一个确切的判断,而后,才能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当事人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上述过程常常被称为“心理诊断”。但“诊断”这一概念过分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所以,随着学科发展,为了更确切地说明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目前多采用“心理评估——诊断”这一概念。
形成:初步诊断报告(员)、心理测量报告、最终诊断报告
第 3 节:确定诊断或转诊
第一单元 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一、学习目标
学习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二、操作步骤
(一)选出典型的主导性的问题或症状。
(二)依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对上述问题进行定性及鉴别。
(三)依据神经症和精神病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衡量并给出诊断。
三、相关知识
(一)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与神经症和精神病诊断标准比较、衡量并给出诊断。(参阅下册p110~111案例)
(三)判断异常心理的标准(见本书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四、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