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下,婉贵妃已开始有“无以为继”的感觉了她能够教给皇帝的东西很多,问题是,教哪些?不教哪些?
中国的典籍太多了,现实中的任何观点,都能在典籍中找到“对应”我们必须先确定下来:对于皇帝来说,“现实中的观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们要扬哪些?抑哪些?
因此,就不为别的,只为了皇帝的功课,她也有尽快同关卓凡见面并详叙的必要。
婉贵妃的心动和踌躇,都在银锁的眼里,“主子,我看,您给王爷写封信好了也不用兜圈子,开门见山就好!怎么,难道皇上的功课,真不干他的事儿不成?”
顿一顿,“至于忙不忙的,你就不必替他操心了!他是变戏法儿……变大戏法儿的人!一个、半个时辰的辰光都变不出来?”
说着,银锁“格格”的娇笑起来。
婉贵妃也笑,随即沉吟说道,“可是,信写了,怎么送给他呢?军机处、乾清宫,好像,都不大对……”
“主子,这个事儿交给我!”银锁一拍胸脯,“咱不用宫里头的人过手我直接去找轩军的人,叫他们去送!”
*
第一百七十章 扫榻以待()
婉贵妃偏过头,斜乜了银锁一眼,“哟,看不大出来,咱们家银锁的面子,还真是不小呢!”
她的话,带着一点儿讥嘲,但银锁照单全收,顺杆儿就爬,得意洋洋的,“那是,脸不大,面子不小!”
事实上,银锁不是在吹牛,这个小姑凉,在驻防紫禁城的轩军中,真的拥有很高的“人气”。
银锁的性格,属于天生“自来熟”一路,加上外形靓丽,若她有心拉关系、套交情,则几乎没有人会不对她留有良好的印象,而紫禁城虽大,她“拉关系、套交情”之首选对象,不是妃嫔、宫女、太监,也不是内务府大小官员,而是驻防的轩军官兵。
别的不说,每一个在咸和左门站过岗的轩军士兵,最后都和银锁成了朋友——婉贵妃住景仁宫,出景仁门右转,迎面即咸和左门,出咸和左门,即入东一长街。
“妃嫔劳军”一事上,银锁尤其起劲儿,上跳下窜,奔前忙后,可说是整个后宫“冲在最前头”的那一个,而几乎每一个同她打过交道的轩军官兵,都记住了这个娇俏活泼、爱说爱笑、迥异于其他循规蹈矩的宫女的小姑娘。
银锁还有一个重大的“加分项”——在驻防紫禁城的轩军内部,流传着一个说法,这个小姑娘的未婚夫,是某师某团的一个排长,目下,正在越南前线。
因此,在轩军官兵眼中,银锁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好吧,”婉贵妃微笑说道,“既如此,我就沾一回银大小姐的光了——”
银锁福了一福,“主子可别这么说——奴婢怎么当得起?”语气却还是得意洋洋的。
直起身来,“文渊阁这儿,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要不,这个信,您现在就写?王爷许还在军机处,您现在写,说不定,赶得及在他出宫前就送到他手里呢!”
婉贵妃摇了摇头,“再急也急不到这个份儿上——”
顿一顿,“再者说了,他出宫,自然是去‘关大营’,刚刚打了大胜仗,奖励有功,抚恤伤亡,说不定,还要布置‘乘胜追击’什么的,多少大事要办?这个时候,咱们抢在里头,插一杠子,太不识眉眼高低了!”
“哦……也是……”
“信,”婉贵妃说道,“要等他出宫之后再送;还有,文渊阁也不是适合写这个信的地方——这个信,当然还是回景仁宫写。”
“呃……是!”
“对了——”婉贵妃沉吟了一下,“回到内廷,你先不必跟我回景仁宫——你先去一趟景阳宫,跟玫贵妃说一声,如果不打搅的话,今儿个的午膳,我和她一块儿传。”
银锁微微一怔,但这一回,她并不多问,只清清爽爽的应一声,“是!”
婉贵妃将书放回书架,转过身来,“走罢!”
*
*
传午膳之前,银锁便将信送了出去——送给轩军之何人、何人又将如何转致辅政王之座前,婉贵妃并未过问。
将近申正,也就是快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银锁来报,“乾清宫的黄公公来了!”
“黄公公”是乾清宫总管黄玉敬,婉贵妃不由微觉奇怪,“什么事情?传旨吗?”
“他没说,就说请见。”
那就不是传旨了。
那就——有点儿奇怪了。
黄玉敬的衔级,是正四品的“宫殿监督领侍”,在太监里头,这就是“顶衔”了,一般的传话、办事,不必劳他的驾,只有传旨——还得是比较重要的旨意,才会由“宫殿监督领侍”出面,可是,若“口含天宪”,则一进景仁门,就要表明来意,他既没说,那就不是来传旨了。
“请他进来吧!”
黄玉敬进了门,满脸堆笑的请下安去,待他站起身来,婉贵妃说道,“银锁,替黄公公看座。”
黄玉敬是宫里资历最老、衔级最高的太监,不论哪一个“主位”,对他都是很客气的。
银锁刚刚应了声“是”,黄玉敬便连连摆手:
“贵太妃太客气了!奴才这副草料,如何当得起呢?可折杀奴才了!就两句话,说过了,奴才就得回去了,可不敢多打搅!”
银锁还是搬了一个小马扎过来——太监衔级再高,也是奴才,不可以和妃嫔“平起平坐”,就算“赐坐”,也只能坐在马扎一类的物事上。
黄玉敬并不坐下,只垂手说道,“是这样子的——辅政王说,本来,他很应该登门向贵太妃请教的,可是,嘿嘿,到底不是那么……方便,这个,只好屈贵太妃的凤驾,移玉乾清宫,辅政王……扫榻以待。”
婉贵妃两只妙目,光芒一闪。
“王爷……回宫了?”
“是,王爷一出‘关大营’,就回宫了——刚到的乾清宫。”
好意外啊!
第一,没想到那封信如此之快就到了他的手上;第二,更加没想到——他竟如此之快就做出了回应!
而且,是以行动回应!
今天,他应该很忙才对啊!怎么能够抽得出时间——
婉贵妃的心跳,不由的加快了!
还有,黄玉敬那几句话,应该不少都是“他”的原话——“移玉”、“扫榻以待”这些词儿,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太监,应该是说不出来的。
还有,“扫榻以待”?听着,怎么,好像,别有——
婉贵妃的脸,莫名其妙的红了。
这就是典型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了——“扫榻以待”,一个很普通的对客人表示欢迎的词儿嘛!
幸好,黄玉敬说话的时候,照规矩垂着眼,应该没有发现“贵太妃”的“失态”。
婉贵妃定定神儿,用尽量从容的语气说道,“好,请公公先给王爷回一声,说我随后就到。”
“是!那,奴才就告辞了?”
“银锁,送一送黄公公——还有,拿……二十两银子,赏给黄公公!”
“哎哟!贵太妃赏的太多了!”黄玉敬一张老脸,笑的皱成了一团,再一次请下安去,“奴才谢贵太妃的赏!”
银锁陪着黄玉敬出去之后,婉贵妃强自压抑的心跳,又快了起来,脸上也重新的热了起来。
她移过一面菱花镜,镜中人红云淡染,光彩照人,连自己都隐有“美艳不可方物”之感。
要“大妆”吗?
她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第一,没有时间了——他的时间,极其宝贵,能够抽出时间,第一时间,同自己见面,极其难得,自己这儿,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咦,这句话里头,好多个“时间”啊。
第二,我晓得他的——他其实根本不喜欢女人“大妆”的!
简单修饰一下就好了——其实,就不修饰,镜子里的这个模样儿,也是可以见得人的吧?
她不等银锁回来,自己动起手来,描眉画黛。
银锁回来了,一进门,便嚷嚷开了,“真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主子,王爷对您,可真是……”
话没说完,婉贵妃回过头,瞪了她一眼,银锁自知不妥,赶紧将后头的话咽了回去。
滞一滞,还是忍不住,“不过——”
“不过什么?”
“主子!”银锁用埋怨的语气说道,“您怎么那么大方?一给就是二十两?黄玉敬又不是过来传‘恩旨’的,就算他是乾清宫总管,十两银子的赏,也足足够够的了!”
“给都给了,你还啰嗦个什么劲儿啊?”
“不能不啰嗦!主子,咱们可是‘皇考妃嫔’,除了分例和逢年过节的那丁点儿,再没地方生发了的!您这样子大方,过不了多久,景仁宫就得闹亏空!到时候咋办?向老爷伸手?哼,这个手,您伸的出去吗?”
所谓“老爷”,是指婉贵妃自己的父亲,即做过左都御史的奎照。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跳()
事实上,对于这二十两银子,婉贵妃也多少有点儿肉痛——不是她小气,而是手头确实不宽裕。
银锁说的不错,她是“皇考妃嫔”,既已无雨露承恩,那么,除了分例,以及逢年过节以皇太后“恩赏”的名义发放的“过节费”,确实“再没地方生发了”;而做了这个“师傅”后,她的开支,却增大了。
这是因为,做了“师傅”之后,婉贵妃“走出后宫”的机会,较其余“皇考妃嫔”,多了许多——譬如说,她要常去颐和园以及文渊阁、昭仁殿、摛藻堂这一类的皇家图书馆,这意味着,她给太监、宫女——主要是太监——打赏的机会,也要比其余的“皇考妃嫔”多了许多。
事实上,书中交代过,因为关卓凡和轩军的关系,“皇考妃嫔”们的待遇,比以前丰厚了许多,不过,这些“内廷供奉”,都是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