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走还中山。 
      魏王珪率兵入屯并州。至冬十一月,驱兵又行,大军已至 
 真定。真定守宰陈人皆出投降,益助粮草。魏王军威势大,闻 
 者皆惊。自常山以东,守宰或弃城奔窜,或诣军门拜投,因之 
 燕之诸郡,皆望风附魏。惟中山、邺、信都三城不下,为燕死 
 守。时天寒冷,魏王传诏,令六军权屯休进,以待来春。因此 
诸军皆据城而屯住。魏王珪军至晋阳,慕容农以兵出,与魏军 
 战,败,投奔司马慕舆嵩。司马慕舆嵩私降于魏,闭门拒农。 
 农大泣,遂东走还,魏获其妻子,燕军尽没。农独与三骑逃回 
 中山,魏遂取并州。初建台省,置刺史、尚书郎以下官,悉用 
 儒生为之。故凡土大夫诣军门者,皆引入存慰,使人人尽言, 
 少有才用,咸加擢叙。以张恂等为诸郡守,招抚离散,劝课农 

… Page 293…

两晋秘史                                                        ·692· 

 桑。 
      燕王宝闻魏军将至,与百官议于东堂。苻漠曰:“魏军势 
 大,若纵之直入,则吾军不能敌也,宜据险以拒之。”眭邃曰 
 :“魏多骑兵,马上赍粮,不过旬日。宜令郡县聚民千家为一 
 堡,清野以待之,彼不过六旬,食尽自退而走矣。”封懿曰: 
  “魏兵数十万,民虽筑堡,不能自固,是以聚兵及粮以资之也。 
 且动摇民心,示之以弱,不如阻关拒战。”赵王麟曰:“魏锋 
 不可当,宜先守中山,待其敝而乘之。”于是宝命修城积粟, 
 为持久之备。悉以军事委麟拒魏。 
      初,魏王珪使冠军将军于栗磾,潜从晋阳开韩信故道,自 
 井陉趋中山,进攻常山,拔之,郡县皆降。惟中山、邺、信都 
三城为燕守,珪命东平公仪攻邺,冠军王建攻信都,珪自进攻 
 中山。既而谓诸将曰:“中山城固,急攻则伤土,久围则费粮, 
 不如先取信都,然后图之。”乃引兵而南,军于鲁口。高阳太 
 守崔宏不敢出拒,奔走海渚。珪素闻其名,使吏兵追获,以为 
黄门侍郎,与张兖对掌机要,创立法度,制律令。屈遵降,以 
 为中书令,出纳号令,兼总文诰。 
      却说魏东平王拓跋仪奉珪令,以兵二万来攻邺。燕范阳王 
 慕容德曰:“敌众我寡,彼强我弱,何以迎敌?”诸将曰:“ 
 拓跋仪自入吾境,屡获大胜,必谓吾不敢动。仪来远涉艰难, 
 士卒疲病,可选精锐,夜攻击之,可擒仪矣。”德然其计,使 
 南安王慕容青等以兵一万五千人,去击魏兵。至更,仪兵至邺 
 北十里内,正安营,青兵驰入混战。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杀 
 死者五六千人。仪大败走还。魏东平王仪,既攻邺,被燕范阳 
 王德使南安王青等,夜攻破之,以军远屯新城。青等使人请添 
 兵追击之。别驾韩(讠卓)曰:“古人先计而后战,魏军不可 
击者四:悬军远客,利在野战,一也;深入近畿,屯兵死地, 

… Page 294…

两晋秘史                                                         ·693· 

 二也;前锋既败,后阵方固,三也;彼众我寡,不敌,四也。 
 我军自战其地,动而不胜,众心难定,城隍未修,敌来无备, 
 不如深沟高垒以自固,待其师老,然后击之。”德从之,召青 
 等引兵还城。 
      丁酉正月,晋帝加冠军王珣为尚书令,王国宝为左仆射。 
      二月,魏贺讷闻仪兵败,遣弟赖卢率兵二万来会东平公仪 
 攻邺。赖卢自以王舅,不受仪节度。仪司马丁建阴遣人与燕通, 
 建从内而间之,因此二人不和。会赖卢营失火,建乘间谓仪曰 
 :“赖卢烧营为变矣。”仪惧,遂引兵而退,赖卢亦退。建率 
众来见德降燕,且言仪师老可击。于是范阳王德以兵漏夜追击, 
 仪兵大败,十损其七,退屯别地。 
      三月,魏王珪诏令大军并进攻中山,使冠军将军王建、左 
 军将军李粟率兵五万,去攻信都。又使东平公拓跋仪率兵五万, 
 复攻邺都。三将临行,魏王珪谓曰:“信、邺桑枣之木,乃生 
 民之本,不可伤伐,留与养命。”三将得诏语,各领部兵,依 
 诏前去。时中山饥甚,戊午日,魏大军至钜鹿之柏离坞。次二 
 日,六军都至滹沱水,因雨大不堪进兵,就傍岸安营。 
      却说后燕王慕容宝闻魏兵屯于滹沱水边,傍岸下营,急与 
 文武商议。文武曰:“今吾闻魏军屯于滹沱水边,其势易攻, 
 正当乘其劳顿,今晚领倾国之兵,去劫其营,攻其无备。彼退, 
 又有水阻不能还,可令其三军尽为鱼矣,则拓跋珪亦成擒耳!” 
 燕王宝曰:“此计甚妙。”于是燕王宝传诏令六军文武,俱各 
 披挂,至夜去劫魏营。大军十万人,文武尽依计而行。 
      是夜,月明如昼,燕王宝以军二十万,俱各出城驱驰。将 
 到魏营,燕王宝命鸣锣击鼓,喊杀连天,杀入魏营。魏兵果无 
 准备,自乱混战,杀散。 
      魏王珪在中军,听得喊声大起,鼓噪喧天,知是燕兵劫寨, 

… Page 295…

两晋秘史                                                         ·694· 

 急忙起来,不及衣冠,蓬头跣足,亲自击鼓,聚集众将。俄而 
左右及诸军将士稍集,传令张兖排设奇阵,点起火把,高照营 
 内。张兖、叔孙建等分头纵骑冲出,正遇崔逞,交马一合,便 
 把崔逞杀去。其余燕军,见有准备,俱各乱退,不分队伍,被 
魏王挥兵掩杀,杀得燕兵都弃刀枪,各自逃生,燕兵大败。燕 
 王宝收军,走还中山。魏王珪六军获得器械十数万,捉得崔逞、 
 闵亮二人,二人请降,魏王赦之而受其降。 
      初,燕清河王会表求赴国难而无行意,遣将军库宥官伟、 
 余崇将兵五千为前锋。伟屯兵卢龙近百日,会不发,崇等不敢 
 行。燕王宝怒,使人切责之,会不得已,以治行简练为名,复 
 留月余。伟使轻军前行通道,且张声势,诸将皆畏避不欲行。 
 余崇奋言曰:“今巨寇滔天,京都危迫,匹夫犹思致命以救君 
 父,诸君荷国宠任,而更惜生乎?若社稷倾覆,臣节不守,死 
 有余辱。诸君安居于此,崇请当之。”伟给步骑五百人。崇至 
 渔阳,遇魏兵,击却之,众心稍振。会始乃上道,至是月,始 
达蓟城。 
      魏王围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欲出战。高阳王隆曰:“拓 
跋珪虽获小利,然屯兵经年,士马损伤大半,人心思归,诸部 
 离散。若因我之逸,乘彼之衰,往无不克。如持重不决,将士 
气丧,事久变生,虽欲用之,不可得也。”宝然之,独赵王麟 
 每阻其议。隆成列而罢者数四。众大恨麟,麟以兵劫北地王精, 
 使率禁兵杀宝,精以义却之。麟怒,杀精,出奔西山,依丁零 
 余众,于是城中震骇。宝恐麟夺,合军据龙城,乃召隆及辽西 
 王农,谋走保龙城。隆曰:“今欲北迁,亦事之宜。然龙城地 
狭民贫,若以中国之用,取足于中,难望有助。若节用爱民, 
 务农训兵,数年之中,公私充实。而赵、魏之间,厌苦寇暴, 
 民思燕德,庶几返旆,克复故业;如其不能,则凭险固自守, 

… Page 296…

两晋秘史                                                           ·695· 

 亦足以优游养锐耳!”宝然之,遂夜与太子策及隆、农等,率 
 万余骑出赴会军,城中无主,百姓惶惑。 
      魏王珪闻知宝走了,欲夜入城。将军王建志在掳掠,乃言 
 恐士卒盗府库之物,请俟明旦,珪乃止。燕开封公详欲走,未 
 行,城中立以为主,闭门拒守。魏王珪率众攻之不拔,使人临 
 城谕之,士庶皆曰:“群小无知,恐复如参合之众,故苟延旬 
 月之命,是以不降耳。”魏王珪顾王建,大骂而唾其面,复令 
 攻城。 

… Page 297…

两晋秘史                                                        ·696· 

                第二八八回 燕王宝走奔龙城 

      至四月,魏军粮尽,魏王珪心甚忧之,而问崔逞曰:“目 
今军粮不继,卿有何计可办?”逞进言曰:“飞鸮食葚而改音, 
  《诗》称其事,今此处甚多,陛下何不使六军取之,以充军食, 
 可支数月耳!”魏王珪曰:“然!”于是传诏六军,速去收葚 
 而食之。兵既收食,忽诸部大人长孙嵩等进言于魏王曰:“葚 
 乃禽兽之食,人若久食必殂,陛下可禁六军勿食。”魏王珪疑 
 崔逞侮慢,而不食则有饥色,欲纵军食之,恐久见殂,心犹豫 
 间,崔逞又曰:“陛下可使六军及时收葚,过时则落尽无矣。” 
魏王珪怒曰:“内贼未平,兵众安可弃甲而收葚乎?”遂弗听。 
 使人诏东平公仪领军还钜鹿。 
      却说慕容详被困于中山,城中粮尽,遂问于众文武,文武 
 曰:“臣闻魏人军粮亦尽,不久必去,去则可令附近人运之。” 
 时燕王宝走出中山,清河王会率骑兵三万,迎于荆南。宝怪会 
 有恨色,遂将其兵分给辽西王农及高阳王隆,尽徙蓟中府库, 
 北趋龙城石河。珪引兵一万追之,及宝于夏莫泽,会整阵与战。 
 农、隆等将南来一千余骑冲之,魏兵大败。农追下百余里,隆 
 谓阳理璆曰:“中山积兵数万,不得以展吾志,今日之捷,令 
 人遗恨。”因慷慨流涕。 
      会既败魏兵,含恨滋甚。隆屡训责,会益忿怒,遂谋为作 
 乱。宝闻之,密渭农、隆口:“观道通志趣,必反无疑,宜早 

… Page 298…

两晋秘史                                                         ·697· 

 除之。”农、隆曰:“会远赴国难,逆状未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