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连忙笑着圆场:“可是呢!娘娘入宫后第一次回家,那可不要记得清清白白的?史大妹妹又没捞着听,事后缠着我们问这个问那个的。我又不认字,我哪里记得?直接推了她去问薛大妹妹和三妹妹。倒好,她偏因为没在,反记得比旁人更牢靠!”
王夫人道:“不过三丫头说得很是,我也觉得邯郸记更好听一些。咱们就听邯郸记罢?”
众人乱乱地讨论着,把这件事带了过去。
林黛玉见众人都不理论了,方悄悄地拉了探春,嗤笑道:“她也有脸去指点云丫头!她从哪里知道的?我们那天可只听了一出!”
探春忙摇头制止她,又拉了她,附耳道:“你不要说话最好。以后都记得,哪怕听见了极好的戏词儿,也万万不能在外头呐出来。”
林黛玉心中一动,想起来前几天自己刚跟宝玉一起读了西厢记,早觉得辞藻警人、满口生香,后头又听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几句好词,只觉得探春这话隐有所指,心里暗暗记下。
探春又接着笑着低声告诉她:“外头钱庄正宴客呢。我听冯妹妹抱怨,说给咱家宝二爷庆生,连她哥哥都不得去看看开业时的盛况,真是遗憾得紧。”
林黛玉一听这话,心里也喜悦起来,调侃道:“若说咱们家我非得服一个人,那必不是旁人,必是你三妹妹无疑的。”
她这话说的时候高兴起来,便没有压着声音,宝钗听见了,笑着问道:“那又是为甚么呢?”
贾母那边听见她们说笑,忙问在说什么,宝钗便说了林黛玉的话。贾母也跟着笑问:“林丫头,你这又是为了什么服了三丫头?”
林黛玉心里自然恼了宝钗多事,脸上却笑着,道:“我才在问三妹妹宴席的事儿。若论起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咱们家,又有哪一位不服我们三姑娘呢?”
众人一听这话,都颔首极口称是,又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因没有外客,探春也就由她们去了。
正说笑,元妃给宝玉赐了生辰礼物出来,又特意拿了几件珍稀宝物出来,让去打几天平安蘸,天尊跟前供一供,仍旧送回宫去,要敬献给太后娘娘。
王熙凤知道这是自己的差事,忙上前接了。回去自作打算。
宝玉接了礼物,原来是几件小顽器,无甚稀罕,于是谢了恩,又出去陪客吃酒。因天也不早,外头的人们便一起一起地辞去了。
往日里,冯紫英因跟宝玉好,都是等到散席时方走,今日却等不得。一有人说要辞,他就忙站了起来:“我外头今日还有要事。只是你的生日,不来不像话。如今尽了礼,我也该去了。你也少吃些酒。”
宝玉不明所以,却也只得放人。
冯紫英出门便打马直奔贾芸掌柜的新钱庄。
毕竟是她们几个姐妹的私房银子,可别第一天开业就出了纰漏。他终究不放心,无论如何要赶紧去看看才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四回 人情和东西()
其实能出什么事儿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钱庄开业,去的人都是寻常人,一个大人物都没出现。即便是附近盯着的闲散人等,看了大半天,觉得无聊也就都散了。
到了宴客的时候,一副标准掌柜模样的贾芸笑呵呵地往里招呼:“外头院子地方大。天已经这样热,我们就在院子里摆了几桌,各位高邻、各位亲朋好友,既然赏光来了,就也请赏脸用一餐饭吧!”
有闲人起哄:“掌柜的,你这饭是谁做的?钱庄还备厨娘不成?还是老板娘亲自动手?”
贾芸笑容可掬:“小庄乃是冯记,自然是从自家酒楼里直接端了菜过来。各位尝尝就知道了。不好吃,我们家大爷也就不会动兴将酒楼买了下来。”
众人一哄去了后院,果然在院子里大团圆桌边坐下,说笑吃喝起来。
赵嬷嬷悄悄地走过去夸贾芸:“还真别说,十二爷真是个做生意的料子。主子眼光不差!钱庄日后必定是和气生财,平安无事。”
贾芸看着门前的锦绣院内的宾客,抬袖擦了擦额上的汗,感慨道:“以前只觉得这些事情都算是个贱业,很有些不乐意碰。真正上手了,才发现门里门外都是学问。若不是姑姑给我这个机会,我怕是这辈子都没法子醒悟。嬷嬷回去替我跟姑姑说,我一定尽心尽力,请她放心。”
赵嬷嬷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儿,点头不迭。看看周围没人注意,悄悄撤身去了。
冯紫英赶到时已经是曲终人散,钱庄上新雇来的伙计们正在收拾打扫。
一见他去了,贾芸忙接出来:“大爷不是去喝我二叔的寿酒?怎么这会子来了?”
冯紫英问得了今日开业顺利,方舒了口气,笑道:“我瞧有人走就跟着出来了。左右不过是吃酒,你们家二叔那性子,那样多不相干的人,就算是诚心去给他贺寿的,他也烦得要死。我才不留在那里看他的脸色呢。”
贾芸心道**如此,也跟着笑了起来。
冯紫英微微踌躇,方引了贾芸到了后堂,问道:“如今这股金,可加够了么?”
贾芸愣了一愣,反问道:“大爷不是说了不管这些么?”
冯紫英心里有些不舒服,皱眉道:“我就算不管,问一问也不成么?”
贾芸挠了挠鬓角,有些不好意思:“大爷,问题是,这些事情都是长辈临时往下吩咐,我现在可真是说不准。”
冯紫英的眉心拧了起来:“她那样聪明,那样懂得揣摩人心,什么事情还会临时起意?必定都是有了打算的。你跟她说清楚,让她已经有了把握的事情,大差不差的,给我露个底。不然,我怎么安排我自己这边的事情呢?”
贾芸疑心顿起:“冯家大爷想用这个钱庄?”
冯紫英愣了一愣,有些恼羞成怒:“我有股份在里头的,用一下子又怎么样了?”
贾芸定定地看着他,半晌方长揖道:“大爷,早先说的是奉送大爷干股,只买冯记两个字。大爷不肯,说不占我们的便宜,要入股。我奉了长辈的令,当面说清,若是冯大爷诸事不管,这入股也就入了。可现在钱庄起来了,大爷如何又有了说法?还请冯大爷也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我也好回去跟长辈们商量,这钱庄,我们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冯记的招牌,挂还是不挂!”
冯紫英被他堵得一个字的回话都没有,一摔袖子去了。
这边冯家老掌柜忠叔的幼子阿福觉得不妙,蹭过来悄问:“十二掌柜,你看我是跟着我们大爷走呢?还是留下来等信儿?”
贾芸笑了笑,道:“都无妨,你可以回去问一问忠叔,或者直接去问你家大爷。”
探春在里头得了信儿,大发雷霆:“冯紫英这是要恩将仇报么?”
提笔就给冯紫芸写信,直接问她:“我既不敢说是我救了你们家老少爷们的性命,也不敢说是我洗清了你一门的嫌疑。只能说,承冯大爷的情,保住了我的酒楼、建起了我的钱庄。只是,咱们得说清楚,人情是人情,东西是东西。我可以欠你的人情,你说怎么还就好。直接来抢我的东西,这又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冯紫芸被她兜头骂得莫名其妙,直接去找了哥哥,话也不转,直接把信递了过去:“哥哥,你做什么了?三姐姐可从未跟我发过脾气。”
冯紫英看了这些话,分明就是在骂他忘恩负义,气得暴跳起来:“她钱庄的位置是我选的!我选的时候就打算好了要做些事情的。如今倒好,还没说到要做什么、要安插人手的话上,她那个猴精猴精的十二掌柜就一口拒绝了!我吃了这掌柜的话不算,她还接着就写信来骂街!我要真想贪了她的钱庄,还等得到现在?”
冯紫芸听明白了,鄙夷地看自家兄长:“哥,我还真不知道,你在外头有这么不要脸。那是人家的钱庄,是人家的钱,人家的心血。你乐意帮忙,就好好帮,提前打埋伏逼着人家还人情算是怎么回事?三姐姐从来不是个小气的人,你有什么话什么事,直接摊开来问,你怎么知道她就一定不答应了?”
冯紫英虽然心下也有些发虚,但这种事,哪里有内宅妇人们不害怕的?理直气壮地驳回去:“她再怎样,我能把朝廷大事和咱们家的私心打算都一口气告诉她了?吓不死她个小丫头片子!”
冯紫芸像看白痴一样看他:“昨儿晚上我跟你说的那些话都是从哪里来的你忘了?你今儿一个五更跑去宫里跟那位细细回禀还得了称赞你忘了?吓死她?她不吓死你就不错了!”抓回自己的信,翻个白眼,丢下一句:“智障!”走了。
冯紫英一个激灵。
若说这三姑娘聪慧,自己一向只肯把她当个胆大的敢偷瞒家里出来挣私房银子的小女子;可从来没想过她跟自己一样,韬光养晦的同时,也在密切地关注着朝政。
她那间酒楼开在了北静王府正门的斜对面,承影说她还有一间茶铺,开在了大理寺附近若是再给她一笔银子,她会再开一个什么铺子,又要开在哪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五回 安内必先攘外()
冯紫英额头涔涔之余,心里越发有些虚了。
想了半晌,把承影叫了来,让他去告诉贾芸:“我们家一切铺子都是要做一做这个用的。北静王府乃是京城第一个热闹的府邸,钱庄的位置好,我们想借着这个地儿,看看。”
贾芸一看来的不是往日里嘻嘻哈哈的松纹,换成了面无表情的承影,心里就知道冯家大爷这是要服软,立即重新变得恭敬起来:“大爷有吩咐,我们自然照办。只是我们并不知道该怎么看。何况,究竟是用眼睛看,用嘴巴看,还是用手脚看,大爷还请事先给个章程。长辈让我回大爷,我们家一向都只用眼睛看,旁的恕决然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