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夫人忙往前又挪了一步,温声道:“老太太醒了就好。已经去请太医了。您先闭闭眼,歇一会儿罢?”
贾母缓缓摇了摇头,命:“把我扶起来,我有话说。老大,老大媳妇,老二媳妇,珍哥儿,珍哥儿媳妇,珠儿媳妇,三丫头留下,其他人都散了罢。”
宝玉和黛玉、湘云早就哭得抬不起头来,见贾母醒来,哪里肯走?鸳鸯无法,只得请他们在隔壁耳房里等着。
众人围在贾母榻前,听她示下。
贾母挣扎着靠在迎枕上,低声道:“太上在和不在,对四王八公来说,那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你们别觉得宫里有娘娘就能怎么样,那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咱们家有一个贵妃娘娘,又马上要有一个缄亲王妃,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可都得给我看清了风向,老老实实地塞上耳朵堵上嘴巴绑好了手脚,乖乖地在府里呆着!”
众人心知肚明。
先头的秦氏那个祸根,可还没过去呢。
皇上到底怎么想的,等他守完了太上二十一天的孝,就知道了。
荣宁二府一时间从上到下,屏息静气,提心吊胆睁大眼,没有半分声息。
就连贾母这一次晕厥,都是自己寻了些安神的丸药吃了,也就罢了。
唯有贾探春,回到自己房里,急命给冯府送信。
小红悄悄去悄悄回,告诉探春:“太上是游猎上了瘾,开了春原本就有些不适,却没当回事。前几天又去了山上,马过山泉的时候,踏在了一块冰上,滑了一下,当时就摔得一群侍卫都吓傻了。还是皇上亲自赶了去,才装殓了太上的遗体。冯公子这几日一直跟着皇上,这消息还是冯将军打听来的。因这是游乐所致意外,为了太上英名故,皇上不教人这样说,对外大约会称是伤寒病重不治。”
探春忙追了一句:“果然只是意外?”
小红抬头看了她一眼,深深低下头去:“冯将军说,姑娘只怕是会这样问。将军让奴婢回姑娘:必须只是意外。不能是别的。”
探春心里一颤,轻轻地咬了咬牙。
这是有人要作死么?
悄悄地把这个消息又走去告诉贾母:“您别想多了,我去打听过了,就是意外。”
贾母愁容满面:“咱们是太上的奴才,太后是看着咱们不顺眼的。四王八公如今盘根错节,尾大不掉,偏又是皇上心里也不舒服的。太上这一走,不论是什么缘故,只怕紧接着就是咱们这些当年所谓的勋贵了”
探春也扼腕不已。
早就劝着贾母赶紧跟皇帝投诚,她不肯。如今倒好,太上皇一死,这时候再巴巴地倒向皇帝,这不就是摆明了人走茶凉么?
不论是看在皇帝眼里,还是看在世人眼里,只怕都只能落得个墙头草、软骨头的肮脏名声了。
“祖母别急。事情还有一线希望。”
贾母拧了眉:“还有什么希望?”
探春低声道:“您也说了,四王八公、金陵四姓,太上的这些老奴才们盘根错节,已经是一整团势力。皇上若是想要连根拔起,那说不得就是一场大动荡。所以,他必是要各个击破、徐徐图之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四十四回 太妃薨逝()
贾母看着探春,半晌,缓缓点头。
探春见她这样表态,心里大大地松了口气,勉强牵起笑容:“老太太且歇着吧。我回去想想还有什么能做的,咱们也得先做些准备才好。”
贾母颔首答应,低声道:“你有分寸,我很放心。唯一嘱咐你一句:当心过犹不及。”
探春称是,离去。
探春这边的所谓准备还没有开始做,江南忽然传来消息:“甄家被抄了。”
还不容众人从震惊中缓过来,宫中又敲了丧钟,消息传来:“甄太妃原本就病重,听见太上驾崩,既痛且哀,没撑过去,于昨夜三更薨逝了。”
贾珍贾赦听了这个消息,不由得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太上意外,太妃病逝,甄家被抄。
仔细算一算,竟是同时进行的事情!
这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可真是难说得很了
贾珍想到北静王府昨夜悄悄送过来的消息,心里的那个念头,蠢蠢欲动。
宫中传旨众官员诰命都去致祭,随班按爵守制。
停灵大内四十九天后,请灵入陵,地名曰:孝慈县。
这陵离都城来往得十来日的功夫,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个月光景。
两府的主子照说都该去的,两府无人,因此大家计议,家中无主,便报了尤氏产育,将她腾挪出来,协理两府事体。
王夫人趁机托了薛姨妈照顾大观园中众姐妹,薛姨妈十分想要推脱,却被薛宝钗一口答应下来。
薛姨妈便也挪进园子里来。薛宝钗又对贾母和王夫人笑说:“我娘一向跟林妹妹投缘。家里长辈们都不在,林妹妹身子弱,怕身边无人照管,不如让我娘去潇湘馆住罢?”
却被探春一句话堵了回去:“因冯家也要去守制,冯将军跟卢伯母都要跟去,正愁芸姐儿没人管呢。我才答应了干脆让芸姐儿过来跟林姐姐作伴,倒是不劳烦姨妈了。”
贾母因王夫人提出来了,也只好顺着她说:“倒是呢。姨太太进来了,只怕是还得帮着我们珍哥儿媳妇些,照管照管家里的事。到时候下人们来来往往的聒噪,林丫头大约反倒受不了。只得辛苦姨太太了。李家姐妹搬走后,凹晶溪馆便空着。芸姐儿来了,湘云只怕是必要跟她一起都住在潇湘馆的。不如姨太太住在哪里吧?”
薛姨妈忙摆手:“我本来是来帮忙的,倘若竟然还要单设一处给我住,岂不是来添乱来了?我就住蘅芜苑。”
当下安排好了,贾母等人便去了孝慈县。
因主子们都不在,各处的大小下人们都做起反来。
探春也不弹压,只管跟李纨私下里悄悄地把人都记下来。
宝钗十分想要趁机做些事情,却每每被探春绕了过去。薛姨妈有些不悦,便叫了探春来敲打:“如今你太太、凤丫头都不在家,老太太又托了我,我便只好惹你们嫌了。只是你家里的事情,我原本就不懂,所以也就禁约禁约丫头辈罢了。那些管事娘子们,我可说不得。倒是我们宝钗,因被她姨妈几次三番地嘱咐托请,所以只好帮着你们管家。有些事,你一个姑娘家忙不过来的,不妨跟宝钗说。事情棘手了,她自然告诉我,我悄悄地给你们出了主意,把事情抹平了,等你们老太太太太回来,你也好交差不是?”
探春笑着针锋相对:“姨太太好心,我原不该推辞。只是姨太太说得很是,不仅仅是姨太太,便是宝姐姐,一直也对我们家的事情不太摸得清楚。我们家不仅从王家来的人不少,李家有一批,史家也有一批。但最多的,还是我们贾家的家生子儿。这些人啊,乱得很,有祖宗当年留下的,还有跟着跑马出兵回来的,还有些干脆是战场的战俘。这些人,也唯有姓贾的他们还能忌惮三分——我便再年轻,也不能拿着这些事情来烦姨太太,让您坐蜡不是?您放下心,便有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处置不了的事情,不是还有我们珠大嫂子和珍大嫂子么?至不济也能先锁了柴房,不过一个来月,太太也就回来了,再办不迟。”
话一句接着一句地扎薛姨妈的心窝,直说得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勉强笑了笑,就让探春:“那你就赶紧忙去,我不耽搁你了。”
福嬷嬷在旁边只管冷眼看着,一字不发。
宝钗听见消息赶过来,有些埋怨薛姨妈:“您做什么去招惹她?您没听见,前头老太太刚听见太上驾崩的消息,把众姐妹都撵了出去,唯有她跟着大人们留了下来?家务事上,这个家里,除了已经出京去了的凤姐姐,年轻的主子里头,哪一个比她更清楚明白?”
薛姨妈忽然皱起了眉头:“你说,是不是因为她收了林之孝家的那个女儿做丫头的缘故?”
宝钗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娘啊!你快打去妄想罢!已经引起了她的警惕,您竟然还想要去得罪人家的管家不成?”
薛姨妈心里格外不甘心,一转脸看见了福嬷嬷,不禁问道:“嬷嬷可有什么好主意?”
福嬷嬷板起了一张脸:“太太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呢?若说借此机会在贾府为姑娘树立威信,那还不如让姑娘跟宝二爷走得更加亲密些。若说只是不想让三姑娘一家坐大,那还不如去私下里通过邢姑娘,去帮着二姑娘争一争理家的权力。这种时候,倘若因为咱们家不省事闹出了什么乱子,您想想太太回来可还有脸提起姑娘和宝二爷的亲事么?”
薛姨妈被她说得顿时红了脸,讪讪地挥手让宝钗去了。思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自己带着小丫头只假作闲走,去了紫菱洲看望迎春和岫烟。
谁知两个人一个都不在。留守的小丫头莲花儿告诉她:迎春去了李纨处学习家务,邢姑娘则去了栊翠庵找妙玉禅师下棋。
薛姨妈十分意外,忙问邢岫烟与妙玉的渊源。
莲花儿一个小丫头,哪里知道那些?
满府里都知道贾母待薛姨妈并不十分亲热,莲花儿羞恼之余,假作天真笑道:“姨妈怎么问我?您该比我们更清楚不是吗?那将来可是你们薛家的人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四十五回 钓鱼执法()
第三百四十五回
薛姨妈怒气冲冲地去了栊翠庵。
可惜,妙玉哪里肯见她这样的人?直接命人请了她院子里奉茶,然后和邢岫烟一起从后门下了山,自去找宝玉黛玉吃茶。
薛姨妈呆呆地等了半个多时辰,方想起来问:“你们妙师父忙着供香诵经,难道邢姑娘也随着?她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