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尖锐怒怼,限于时间,他也不能像是专访时那样长篇大论,
记者们纷纷记录,仍有人继续提问:“阿甘,你最近开始做制片人了,你对于无法上映取得票房的电影是什么态度?”
甘敬没怎么思考,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不缺钱,如果能让我看上,那即便拍出来放在家里叫上几个好朋友一起欣赏也是没问题的。”
众位记者齐声叹气,这种不缺钱的演员……
围堵在机场的记者们好不容易抓到了阿甘,此刻恨不得能提个三天三夜的问题,可是这里的航班是要起飞的,并且很给面子的没有晚点,甘敬在回答不少问题之后好悬是借此脱身。
记者意犹未尽,但也知道这一番采访足以提高点击率了。
候机登机的过程中,甘敬难耐心中好奇,迅速的联系了老陈,想知道那位贾导演是不是回应了、又是不是如记者口中一般有所挑衅。
结果,意料之中,这位导演是回应了,也确实是说自己不懂电影了,但是是给出了限定条件的。
——阿甘不明白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更愿意拍摄这样类型的一些电影。
大致如此。
这些话到了转述的记者口中,提炼、总结、主谓宾微整,一个令人觉得自负又挑衅的话就跃然纸上了。
部分的事实是不是事实?
逻辑上不是,现实里却常被有意无意的使用。
甘敬足够谨慎和清醒,知道不少媒体记者的尿性,尤其做娱乐媒体这一块的,自家工作室也有保持着联络渠道,今天是个“阿甘数月消失疑似熄影”,明天是个“两位影帝不得不说的秘密”……
尿性啊尿性。
甘敬虽然之前和贾章柯没打过什么交道,但多少对他是有些耳闻和了解的。
从某种意义上,贾导的话没什么错,自己是不懂他们那个时代的电影,甚至于连作品也没怎么去看。
这么一群号称是华夏第六代的导演们,多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里成长起来,也因此有那个年代里的特性。
迷茫、独立、怀疑、新锐、抗争。
大多数人都难以超出时代,这帮人在甘敬看来也无外乎就是这样,伤痕电影、现实电影,长期游走在体制之外,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仍旧显得格格不入。
单纯的万岁之声显然算不好,但格格不入对于某一个体来说无疑是有些痛苦的。
甘敬不知道经常见不到自己影片上映的贾章柯会不会痛苦,他只知道曾经第六代导演里的路学长已经去世、张元吸毒被抓、拍出了《白鹿原》的王全安嫖娼成为笑话。
相对来说,作品一直关注社会底层的贾章柯在这个导演群体中是比较不错的。
出于自己的考量,甘敬觉得是可以帮一把这位导演的,也算不只是口头上的理解和包容,不过这种帮忙也得看对方的态度而定,如果是像之前记者转述那样的态度,他就不觉有这个必要了。
航班是从京城飞到巴黎,甘敬没有第一时间赶到戛纳,他在这边邀请了本届的另外八位评委。
今年戛纳的评委是九人,甘敬是评审团主席,他熟悉的除了刚有良好合作的李安之外,略有些了解的只有妮可·基德曼、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前者是奥斯卡影后,后者今年和自己一样是登上了奥斯卡奖台,拿走了最佳配角——当时李安导演还点评过这位黄金配角。
在这之外,甘敬还和琳恩·拉姆塞这位英国女导演通了几个电话,她有号称“英国电影的良心”肯·罗奇作为介绍,通话聊天气氛还算不错。
或许是出于本能,甘敬一路上都在盘算这些评委的事情,过往评审团主席的风格是不同的,他不追求什么独裁,但也不想自己说的话没什么份量。
现在算一算,李安、妮可、瓦尔兹、琳恩,再加上自己,这就有五票了,应该说是能影响乃至决定主竞赛单元的奖项了。
巴黎邀请的晚餐还算成功,只有两位赶不上档期没法过来,他们将会在两天之后直接飞抵戛纳。
甘敬这一次在法国见到李安,两人的感觉又有不同,这也算是他们的二度联手,只不过战场从奥斯卡转到了戛纳电影节,并且是坐在评委席上。
“我听说媒体已经把我们这一届评委评为近几年最强的一届评委了,只是……”李安在晚间闲谈时面带笑意。
“确实挺强啊,评审团得有六座奥斯卡的小金人和两座戛纳的金棕榈。”甘敬有注意到这个,今年的好莱坞明星算是占比较高的,九位评委都是演员和导演。
李安哈哈一笑:“只是,媒体都觉得主席由你来当有点不恰当。”
甘敬斜了他一眼:“是是是,这个主席要您这位大导演当才合适。”
“这可不是我说的。”
两人俱是莞尔。
过了一会,甘敬忽然心中一动:“李导,我这有个本子你能帮我拍了么?”
“什么?”李安喝了一口茶,不在意的说道,“我档期可是很紧的,价钱也挺贵的。”
“《只有你》,一部爱情片。”
第567章 开幕影片()
“只有你?爱情片?”
李安听到了阿甘的话,表情慢慢有点凝重,思考了一会问道:“继续冲击奥斯卡?”
“呃”甘敬摇头。
李安若有所悟:“为了明年的戛纳吗?”
“唔”甘敬摇头。
李安视线移到了阿甘脸上:“你是想试试欧洲另外两个电影节?”
甘敬简直是有些羞涩了,他忽然觉得刚才提出的要求是有点侮辱这位国际大导演,毕竟人家不像是自己这么胡来,想当制片人就去当制片人的
“咳,我就是想给工作室里的周咚雨拍一部捧她的电影,剧本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之前,嗯,对,11年的时候在韩国有个版本已经拍出来过了。”
李安把抿在口中的茶水咽下,右手抚了下额头,看向阿甘:“你是在开玩笑吗?”
“啊,哈,哈,哈,对,气氛有些紧张,我是个开个玩笑。”甘敬觉着自己有点单蠢了,这找国际大导演给自己翻拍一部其他小导演拍过的作品,简直是有点秀逗。
李安摇头失语,过了会才说道:“香港的不少导演都不错,你要是想拍快点呢,找王晶,想拍的现实点,找林岭东,想拍的绚烂点,那就找刘伟强。”
这几位都是香港有名的导演,相对于李安是差了些,但江湖地位也是足够的。
甘敬想了想,还是放弃道:“王晶还曾经放过我鸽子呢。我再想想吧,这样拍间隔不久的翻拍片,看起来是要顾及下导演的尊严。得找个认真负责的新导演或者小导演”
“不行你就自己上呗。”李安提了一嘴。
甘敬有些呐呐:“我?”
“你不是会画分镜图吗?把每个镜头都画出来然后拍呗。”李安不觉得当导演有什么难,他也见多了演而优则导的例子。
甘敬有些没自信,不过转念一想,刚才还说要顾及导演的尊严,那自己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当导演的尊严?我没有啊!
“回头我再想想。”甘敬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不过李安导演是给他拓展了一个以前没想过的思路。
“今年入围的作品你比较喜欢哪一部?”甘敬询问了一个正事,这算是去戛纳之前的一个私下里沟通了。
“阿黛尔的人生。”李安毫不犹豫的说道。
甘敬没想到他这么斩钉截铁,有点弱弱的问道:“好看吗?”
李安有点惊讶:“你还没看吗?”
“我打算等到了戛纳放映时再看。”甘敬略有点不好意思。
李安定定的看着阿甘,半晌后说道:“要不你把这主席让给我算了。”
“相信我的功课我只是恰好还没看到这一部,李安同志,你面前坐着的是一位敬业的电影制片人,之前一直在美国忙碌。”甘敬大言不惭,“这入围了20部影片,我一部部看过去也是要时间的。”
戛纳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一共有20部,评审团通常需要从中选择7部作品颁奖,含金量最高的就是金棕榈。
李安暂时相信了阿甘的说法,随即问了个关键的问题:“那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选出奖项?”
“先说服,说服不了就投票。”甘敬已经思量过了,答案脱口而出。
“嗯,有力度。”李安算是不置可否。
甘敬嘿嘿一笑,举起了茶杯,调侃道:“以茶代酒,要是需要投票,导演可得挺我一把。”
李安慢慢悠悠的举起茶杯,摇头叹息道:“一杯茶就收买了我吗?”
两人碰杯——少见的在戛纳评委中能发挥出能量的两位华夏电影人达成了共识。
五月二十六日,戛纳电影节的开幕日。
今年由于主竞赛单元有两位华夏人,其中阿甘更是成为了评审团主席,所以前来法国的媒体比往年都多了不少。
另外,今年入围戛纳不同单元的华夏影片也有不少,贾章柯的天注定是主竞赛单元、杜琪峰的盲探是一种关注单元、刘韵文的过界则是午夜展映单元。
由此而来的,这天开幕亮相红毯的国内影星也是要比往年的多,成龙、章紫怡、范兵兵、刘德桦、张羽绮、郑秀雯、李雨春、甄紫丹、王宝强、陈坤、黄小明,他们就算各自发发通稿,国内新闻报道也几乎都要被戛纳电影节的消息所铺满。
不过,最为引人注意的还要属评审团主席甘敬先生。
二十六日的开幕影片公布的时间很晚,据法国本土媒体传出消息,首次担任评委的阿甘在确定开幕影片这个事上和一些评委以及电影节官方有不同意见。
作为纪梵希代言人、戛纳和奥斯卡双影帝的东方最优秀演员,阿甘本来始终是展现着一种从容的华夏风采,可在这次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