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凡愚不知道的是,这家伙也挺鸡贼、
广告内容就是他新片的概括版、通过一段公路上的旅程,来表现了车子的各种配置和性能。
得知这是师傅公司的广告,小萝莉娄璐强烈要求出镜。
还别说,有了这个瓷娃娃一般的小萝莉衬托,倒是硬生生的给A6浓郁的商务风格里增添了一抹家庭的亮色。
与安宁沟通一番,将广告投放的事情商定之后,他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天,抚慰一下铁道部对他造成的伤害,就立刻去了动力公司,为A6的调试性生产坐镇。
生产线的先进程度越高,对技术的严谨度要求也就越高。1就是1,0就是0,机器和电脑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高度自动化的庞大生产线上,即使是有广旗方面的全面配合,正信这边几乎是不眠不休的艰苦奋战之下。头两批试制出的车子,仍然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
不过有李军这个熟悉生产线,又对平台化生产熟悉的人在,仅用了一个星期不到,就解决了全部异常。
李凡愚看着这么一活宝贝,忽然有一种想要挖广旗墙角的冲动。
可是随即一想,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康童成可是对这货的无耻深有体会,三天两头打电话过来询问,什么时候放这些工程师回去。
要是李凡愚挖了这个墙角,康童成怕是得提刀过来寻仇的。。。。。。
经过了两方团队紧密的配合,所有的异常排除后。
第一批通体闪耀着星光的深邃黑色的成品A6,终于缓缓从总装配车间里驶出。
早已等待在车间门口的人们,看着那宛若深秋星空一般迷人的车体,发出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筹备,正信奥迪A6,正式下线了!
李凡愚抱着肩膀,看着身边一张张开怀的笑脸,心里也徒生自豪。
“李总!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孙国义咧着早已合不拢的嘴,激动的来到他的身边说到。
李凡愚听着他没头没脑的嚷嚷,有些好笑:“什么事儿让你这么激动?”
孙国义略微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才把语言组织好:“李总!我是说新生产线真是好家伙!七条分线协同之下,只用不到两分钟,一辆车就下线了!”
听到这个速度,饶是知道这条原本属于三菱的新式生产线厉害,可李凡愚还是有些吃惊!
这产能、乖乖!
要是火力全开,一天就是小三百台的产量啊、
这一比之下,才知道原来那条法国产到底是有多垃圾。。。。。。
李凡愚的眼睛里已经闪着小星星了,回头看着不远处的A4生产线,他的脸上已经堆砌起了深深的嫌弃。。。。。。
不过按照这个态势,A6看来是不会重演A4热销时因为产能因素跟不上,从而影响销量的窘境了。
想到这里,李凡愚大手一挥,“告诉各车间,将产能调整到最大,开工!”
孙国义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好嘞!李总你瞧好吧!”
看着孙国义屁颠屁颠的跑远,李凡愚这才来到了李军身边,面带感激的伸出了右手。
“李工,谢谢你对我们正信所做的一切!”
“李总哪里话!要不是您,我恐怕现在都赋闲在家过退休生活了,是我应该谢谢你才对!”
李凡愚老脸一红;哈哈、身在套路之中而不觉的人,真的是。。。太可爱了。
两个人紧紧的握了握手,在听到李凡愚对生产线的产能表示满意之后。李军堆起一脸皱纹,笑呵呵的表示——正信现在对生产线还是不熟悉、原来在广旗的时候,这条生产线的最大产能可是70秒/辆。。。。。。
WTF?
听到如此恐怖的数据,李凡愚暗自吃了一惊。好半天之后,才深呼了一口浊气。
一想到日后随着公司的发展,车型的增多,那一条条拥有恐怖产能是生产线一齐开动,千万台各式汽车从公司排成队列缓缓驶出。。。。。。
天啦噜、不能再想了,一想就兴奋的不行呢。。。。。。
总之,他对未来又多了一份期许。
。。。。。。
就在A6正式量产的当天,正信的广告也通过各个渠道正式投放了出去。
不同于之前A4的小家子气,对于A6的广告,正信可着实来了个大手笔。
公司有钱了嘛!宣传上的事情就必须往力度大了做。要知道,广告这个东西产生的影响力可不单单是某一款产品,对于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助益。
所以,在接到了马饶发过来的广告之后,李凡愚又联系了一家创意公司,在广告的末尾加了两秒。
就算是这个货的恶趣味和抄袭癖,这两秒的内容与之前那个时空的奥迪是一样的——漆黑的背景下,四个闪亮的大银环,外加两声怦然跳动的心脏音。
只不过,他将那段凡是英语没过四级就听不明白的企业宣传语给换了。
换成了由他亲自录制的“引领时代,驾驭未来!”
仿佛一夜之间,中华刮起了一阵正信的旋风。
各个主流网站首页的平面广告,动态广告。
微博,视频媒体的视频片头。
以及CTV1套和CTV5套的黄金时段。
几乎是同时的,正信对各个渠道的受众进行了密集的信息轰炸!(未完待续。)
第240章:第一笔大单()
正信的广告正在席卷着观众的眼球,一时之间,公司的知名度倒是上升了不少。
但是因为广告刚刚投放,市场上对A6的了解还仅限于宣传上,所以销量倒是还没有起来的趋势。
李凡愚看着这两天的统计数据,网络销售平台上只零星卖出一些,销量照着目前的A4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经历过A4下线时起落式的销售状态,李凡愚倒是不再为上市之初的销量着急了。
从市场前方收集到的报告显示,各主要城市体验点目前都很火爆。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来,A6在市场上的宣传还是成功的,消费者对这款车的兴趣也很大。
行政级别的车子不同于家庭用车,它是需要一个被市场接受的过程。
车和房是大宗消费品,除了那些有钱到可以挥金如土的土豪之外,不存在普遍性的冲动型消费。
特别是A6这个级别的车子,售价较高,所以消费者的比对和起初销售趋势的平缓,公司高层已经预料到了。
不过令李凡愚意外的是,随着A6广告的火热投放,国资委那边却是来了消息。
对于刘华的主动联系,他可是好生意外——正想过几天去一趟京城,将之前商定的那笔小批量订单敲下来。没成想这边儿卖方还没脱开身,反倒是国资委这个买方着上急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现实的情况摆在这里。
目前领导用车乱的现象实在是太严重,饱受社会的诟病。
就拿天城市来说,为了节省开支,全市已经将政府用车都换成了二手车,这笔生意还是李凡愚经手的。
但是问题来了,二手车也是有品牌档次之分的,就拿处级干部的座驾为例;可能都是B级车,但是一个是本田的,一个是巴克的,一个却又是欧联的。
让老百姓一看,肯定人为德系五虎之一的欧联更高档啊、即便是作为二手车的价位都差不多,但是随着社会监督意识的越发完善,外界对领导用车这件事情其实是很敏感的。
B级车如此,行政级别车就更是了。
所以在前不久的大会上,中华出台了政府用车暂行办法,规定了地方上不允许私自添置行政用车,改为统一采购统一调拨。
但是问题又来了,有的地方上的车是投入使用不久的,可是有些地方上的领导用车可是用了N多年,即将下线淘汰掉的了。
不让地方自己买,那就得给人换新的吧?总不能让领导们出门儿,坐个哼哼哧哧的破车来来回回的跑、
所以从这方面说,国资委对行政用车的需求确实挺强烈的。而且,需求也是大的一逼。
大到什么程度?目前中华行政体系之中,厅局级领导大约有六万人,就算是平均每三位领导中有一位有用车需求,那么这个需求量就是两万台。
两万台,不包括后续的升级,就是一笔五个多亿的大订单。
李凡愚当初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再加上吕鹤鸣献策,起了跟北旗争胜的心思,才将A6项目扶了上来。
刘华在电话之中也很干脆,直接告诉了他国资委方面的研究决定。
目前A6的售价是三十万起,这个价格他们还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的底线是二十五万,如果正信的报价可以满足这一点,可以首批采购五十辆,进行试点式投入换装。
其实这个价格倒不是问题;因为生产线给力,大大的节约了成本和用工,目前A6的造价其实比A4没高多少。即使是将价格砍去了六分之一,相比于十几万的成本,正信这边也仍然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不过对于这一笔生意,李凡愚的目的可不仅仅看重利润。就像程博贤分析的那样,官车这个标签带来的后续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大宗采购的价格是不可能跟零售价一样。所以李凡愚稍作考虑,就同意了刘华的条件。
达成了意向之后仅仅隔了两天,国资委方面就派了人过来。
接待了来人之后,也没有什么太多了客套和虚与委蛇,一切都按照了之前与刘华商定的进行着。除了国资委起草的采购协议很繁琐之外,李凡愚简直感觉他们的办事效率跟最近提速的高铁一般——太快了。
正信这边儿虽然A6目前的销量还不大,但是按照之前李凡愚制定好的计划,生产线仍然是火力全开,用最大的产能进行生产。
几天下来,已经压了近千台的库存。
所以在对方支付了款项之后,动力公司当天就安排了发货。
五十辆崭新的车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