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对上半年北美汽车市场的数据采集,其实已经完成了。其中卡曼A系列凭借上半年稳定的销售,无可争议的稳坐首位。
但是,在网站刚刚开始的下半年投票采集页面,正信F150却以两万多票的优势牢牢占据首位。
这个票数,领先了卡曼A近一倍。
卡曼公司总部,一群高管看着销量数据和福布斯方面的数据统计,一时无语。
董事长伊斯特。菲尔普斯看着一群沉默不语的董事,显得有些烦躁。
终于,有人耐不住沉默的尴尬,“董事长,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并没有做错什么。。。。。。
老菲尔普斯不屑的笑了。
“朋友们,我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急。我也相信各位在具体经营中并没有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我们的销量在萎缩,我们的股票在下跌,这是之前不敢想象的!瞧瞧这份数据,如果我们无法在下半年有所举措,卡曼连续五年保持的销售冠军地位,可能就要丢掉了。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顾在场的一片沉默,他使劲的拍了一下桌子,“这意味着我们会逐渐被人取代!菲尔普斯,我的孩子。我听说你在之前去拜访过那该死的正信公司,找他们谈论收购的事情,并且见过他们的董事长。请问针对目前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
菲尔普斯的面色相当尴尬。
消灭一个竞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扼死在萌芽状态。但是,这个规则貌似对正信并不适用。
在座的一些人,在F150上市的时候,甚至断言这款车型年销量不会超过一万。但是数据就摆在那里,当初的预言帝现在已经变成了闷葫芦——这里面包括菲尔普斯。
现在坐看正信做大,威胁到整个公司。当初与正信接触并谈过收购未成,就成为了他的失误。
菲尔普斯现在有些后悔。
若是早知道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当初就算是花五亿美元,甚至是十亿美元,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给李凡愚开出价码。
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所以他只能在自己父亲威严的注视下,选择一言不发。
见自己儿子的表现,老菲尔普斯的眼里满是失望。
“那好,既然你们都不说话,不放听听我的意见。你们马上对外公布,我们即将对卡曼A系列皮卡进行换代,将公司的股票稳定住。然后立即着手新一代A系列皮卡的研发工作,在换代之后,卡曼A最好从性能上要全面的优于正信F150!有没有问题?”
“额…董事长,我们的A系列皮卡,是去年上半年才刚刚换代的。现在换代,会不会有些太频繁……”
“呵呵,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没…没有。”
……
把卡曼逼到提前换代,倒是李凡愚没想到的。
但是见到了F150取得的成绩之后,他并不畏惧卡曼有什么举措。对于卡曼这种庞然大物来说,车型换代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解决的事情。不同于正信美国分公司的新业初成,他们即使可以在两个月之内完成研发工作,也要顾虑到市面上现有的A系列皮卡的库存消化问题。
在这个时间里,正信F150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去将根基壮大。
而事实上,李凡愚也没有枕在功劳薄上睡大觉。
在F150销售火爆之后,他便让公司着手制定下一步营销计划,让研发团队对F150进行策略性的优化了。
目前F150的三个版本都采用的汽油发动机,但是在Xapp的数据库里,F150的动力版本是相当丰富的。
只是当初处于便于生产和营销的层面考虑,他并没有将其他的动力版本复制出来。因为每多一个车型动力版本,就意味着需要增添一份产能,多一份生产线。
从经营层面来考虑,在车型不知道会不会市场接受的情况下,贸然投入过甚绝非明智之举、
但是现在他可没有顾虑了。
F150现在眼看着月销量就可以达到6万辆,这个销量带来的利润,足以支撑正信美国分公司各方面的扩展。
比如公司结构,比如产能。
所以他没有任何的犹豫,趁着国内的研发团队还在美国,便让小库尔博带领众人着手研发3。3L和4。5L两个柴油动力版本。
美国的气候和资源条件与中华不同,在国内一向不受待见的柴油发动机,这里却实实在在的有市场。
为什么有市场呢?
其实还是关系到一个用车成本的问题。
在相同排量下,柴油发动机较汽油发动机动力更好,而且消耗更低。如果排去燃放和污染等问题,其实柴油发动机是有优势的。
要说A4A6之类的车,打死李凡愚也不会弄什么柴油版本。因为美国政府对排放标准控制的特别严格,搭载了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在审核方面尤其严格。
但是皮卡不一样。
在美国,皮卡的审批不在汽车类目里。严格来说,皮卡在美国的制造目录里,属于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的排放标准,较汽车来说要相对宽松。
事实上,在Xapp空间数据库里,F150还有类似2。7T和3。5T的涡轮增压版本。
但是在低油价的美国,李凡愚认为做这些动力版本着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增压意味着更复杂的发动机结构,意味着更高昂的养护费用。在他的思维里,对于一款皮卡来说,还是简单瓷实抗造一些的比较好。
所以搞柴油版本,他心里有底气。
这是对于F150的第一个优化。
第二个优化,就是增加细分车型。
现在三个版本的F150,只是在动力版本和配置上不相同。但其实在外观和地盘上都是通用的——驾驶室均采用了前二后三的五座设计。
与舍弃柴油版本一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降低投入,便于生产。
但是美国市场是一个车主极具个性的市场,皮卡对于车辆的用途不同,对车内乘坐人数和车厢尺寸的要求也很细致。目前F150这样的设计,着重点在家庭使用的部分。但是相应的,减少了商用或农用的部分。
一辆车就那么长,兼顾了乘员空间,就必定要牺牲载物空间。
而一些农场牧场之类使用的皮卡,一般都是取消驾驶室后排,将这一部分空间让给车厢的。
所以针对这一块,李凡愚又对研发团队下达了改进任务。
如果将这两个部分的完善性研发完成,那么未来的F150将会是拥有五个动力版本,两类车体构造,十个不同配置车款的庞大车系!
做这些工作,李凡愚是有野心的。
F150目前的销售情况,以及北美市场对皮卡的需求,让他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一种可以通过一款车,问鼎北美汽车市场总销量冠军的可能性!
第466章:太过低调对企业不是好事(求订阅!)()
一次定下了这么的研发任务,研发团队足够忙一阵子了。目前F150的销售情况很好,经过PCM零售终端汇总上来的报表来看,已经连续一周持续销量在三千台以上了。
所以目前公司的重中之重,是生产管理任务。保证三个工厂能在保证销售需求的同时,做好品管工作。以在国内,正信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检验体系,但是在美国三个厂成立的时间都很短,虽然有正信的技术工程师坐厂监督,但是李凡愚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拖底。
纳特工厂,车间里回荡着焊接机器人发出“刺啦刺啦”,以及机械吊臂的轰隆声。
因为F150V6版本目前巨大的生产量,此时的车间里甚至没有李凡愚落脚的地方。
不论站在哪儿,他都感觉自己碍事……
不过,在这一片繁忙之中,还是有人发现了李凡愚。
正信的一个质检工程师他见来了,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迎了上去。
“李董,您来了?”
李凡愚点了点头,“嗯,还好吧?”
“还好,这些工人都挺不错的。技术不错又肯干,老板你当初选人选的真是有水平。”
面对他的马屁,李凡愚简直莫名其妙。
怎么就有水平了?
这些人都是工会推荐过来的啊。。。。。。
正在这时,一个身着工作服,身高足有两米的黑人走了过来,见李凡愚便将帽子脱了下来,微微鞠躬道:“老板,欢迎你来到纳特工厂!”
李凡愚看着面前这个摘下帽子向自己致敬的黑人大汉,微微点了点头。
还没等他询问这人的职务,黑人便面带感激的开口道:“老板,虽然这么说很唐突,但是谢谢你!感谢你为我们提供了工作,让我们不至于被银行收走房子沦落街头。”
李凡愚的身高一米七十多不到一米八,就算是这大黑人微微低头,也高出了他不少。
这些工人的情况李凡愚是知道的,在之前公司进行扩充产能的时候,底特律的工人跟协会便找上门来。跟公司沟通可不可以优先录用那些频临破产或者是已经靠救济金过活的工人们。
这些人都是些在底特律风光的时候,从各地迁移过来的黑人。
随着这个汽车工业的凋零,底特律的失业潮让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工作岗位。虽然美国一直说消除歧视消除歧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同样是技术工人,白人仍然比黑人更好找到工作。
李凡愚没有那么狭隘,所以在之前工会找上门来向他推荐工人的时候,他并未因推荐名单上百分之八十都是黑人的原因拒绝。
而李凡愚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这些工人可都是被底特律的其他制造企业拒绝多次了。
现在重新找到了工作,而且因为生产任务多,纳特工厂的这些黑工人工资还不低,甚至有的人较之前没失业的时候赚的都多了。
由此,纳特工厂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