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蹦兀磕谴蟾攀侵干系郏ā浮!!!!!<釉谏系凵砩稀!!!!!<釉谖尴弈芰Φ牧煊蛏稀保N侍馐牵荷系凼且桓觥噶煊颉甭穑�
如果上帝是一个「领域”;那么「上帝对亚当说”岂非涵蕴着「一个领域对亚当说”?这是什么意思?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何谓「有限能力的辞句”?世界上有清晰精练的辞句;有暧昧错乱的辞句(可参考三角论);有优美动人的辞句;有丑劣绝伦的辞句(可欣赏三角论);然而什么是「有限能力的辞句”呢?(有没有「无限能力的辞句”?)看来「有限能力的辞句”这个辞本身;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辞句”而已。
(B )反面教材;自废自毁
诚实的人不肯诡辩;聪明的人不肯盲辩。诡辩而至于盲辩;企图侥幸过关;那是既愚蠢又不诚实的行径;一经拆穿;即成笑柄。用胡混的言辞去诡辩、盲辩;这是正派的人所引以为戒的。虽然三角论者透过小说角色之口称赞自己的说法「确是分析细微”'注'6 ;但刚才的分析却显示出:那一类的说法确是盲辩;确是胡言乱语吧了。
有的言语需要相当聪明才可以了解;有的言语需要我们设想自己相当愚蠢然后再去同情地了解后者往往是胡言乱语。
当然;胡言乱语不一定是全无用处的;比如可拿来做思考方法的反面教材正如白痴也不一定是全无用处的;他们可以使人注意到优生学的重要性。'注'7 不管怎样;现在我们就以同情的了解去考察三角论的第一
个「角度”其实要说些什么吧。以最最同情的了解去看;这个「角度”要说的大概就是:「‘搬起’一词指称物质世界(经验世界)里的一种事情;因而是哲学上所谓的经验词语;可是经验词语不能用来说及非经验的、属灵的上帝;否则就是‘混乱辞句应用的不同领域’依此;‘上帝能否造出一块祂自己也搬不起的石头?’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问题用了‘搬起’等经验词语去说及属灵的上帝。”
假如第一个「角度”具有以上的表述;那就是一个较为清晰(不等于正确)的论证了(称之为「论证K”)但为什么三角论却要兜来兜去;扭来扭去;用错乱的言辞来蒙混一番呢?这也许跟思维能力、文责意识等因素有关;不过那不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这里只考虑:论证K 有没有什么破绽呢?
答案是:有;至少有两大破绽。
第一、这个论证宣称不能用「搬起”等词语来说及上帝;然而三角论的其他两个角度(见后)却用了「搬起”一词来说及上帝(说上帝能搬起任何石头);这么一来;三角论的第一个角度(同情地了解为论证K )跟第二第三个角度就互相冲突;使得三角论成为一种自我推翻(self-defeating)的论调了。
第二、倘如论证K 所言;经验词语不能用来说及上帝;那么;「上帝对亚当说”、「上帝惩罚罪人”、「上帝大为震怒”等等在基督教中常见的说法都是毫无意义的了;因为「说”、「惩罚”、「震怒”等等都是经验词语'注'8 。由此可见;靠论证K 来护教的话;其护教作用就只有自掘坟墓、自废自毁的效果而已。
(C )三角论之第二盲角:颠倒逻辑
三角论者到底认为所说的三个角度合起来才能解决「上帝与石头”的问题呢;还是认为每个角度都能单独地解决该问题呢?三角论者没有表示;只是在试了第一个角度之后;似乎没有什么把握;也不知道究竟行不行;于是就多试一两个角度来碰碰运气至于那些角度是否同第一个角度互相冲突;那就理不了(看来也兼顾不了)这么多了。'注'9 第二个角度断言:「若先预设上帝是全能的;那么你这命题【从第一个角度开始寻寻觅觅;一直找到这里;也找不到‘这命题’指什么同情地了解;那是指从‘上帝是全能的’这个假设所推出的一个矛盾命题】就变得自我矛盾;而不是上帝全能性的矛盾了。因为若预设上帝全能;这命题应改写成:
「祂有足够能力搬起‘所有’东西( 这是全能的定义); 却‘搬不起一石头’。【原文在此缺了一个引号】若‘所有’一辞是穷尽一切的话; 有一石头搬不起;就是逻辑上的矛盾。所以‘上帝能否造一石头重到自己搬不起’这句话;本身有逻辑上的矛盾;应该取消;更不能用以证明上帝是不全能的。”'注'9 这么
杂乱、胡混、血肉模糊的「一团推理”; 你能掌握得住其中的「思路”吗?且轻松一下;先玩一个叫「大搜索”的有奖游戏;就是勇往上面那堆模糊的血肉或「一团推理”之中去搜索「思路”获奖条件及所得奖品列明如后:
游戏玩过;现在开始分析
(1 )「‘上帝能否造一石头重到自己搬不起’这句话; 本身有逻辑上的矛盾”;这句话本身有逻辑上的无知「上帝能否造一石头重到自己搬不起”这个句子;表达了一个问题;此问题是无所谓有没有逻辑矛盾的;那就像「达芬奇能否画出一个圆的正方形?”这个问题一样;并无所谓有没有逻辑矛盾。
纵使「达芬奇能画出一个圆的正方形”这个陈述有逻辑矛盾;但刚才那个问题(注意「能”与「能否”的一字之差)却无所谓有没有逻辑矛盾。
(此外;三角论把「有足够能力搬起所有东西”说成是「全能的定义”;那也是错误的;这点留待后面批判第三个角度时一起批判。目前只取第二个角度所犯的一项最荒诞的错谬予以批驳如下。)
(2)如果从某个假设P 可以推出矛盾命题;那么我们就可以下结论说:原先的假设(即P)含有矛盾举例说明;让我们假设P:「凡人有头;秦桧是人;但秦桧无头”由P 的首两句「凡人有头;秦桧是人”可以推出「秦桧有头”;然而P 的最后一句又断定「秦桧无头”;因此由P 可以推出矛盾命题「秦桧有头并且秦桧无头”。据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说:原先的假设P 含有矛盾。这个论证是归谬法的一例;那只是逻辑ABC 从「上帝与石头”的问题引出对「上帝是全能的”
这个陈述的质疑;即可应用归谬法。我们先假设(暂时假设)「上帝是全能的”;如果由这个假设能推出矛盾命题「上帝能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全能者能造出任何石头);同时又不能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全能者能举起任何石头)”;那么;由这个推出来的矛盾命题就可以下结论说:原先的假设「上帝是全能的”含有矛盾可是三角论却刚好颠倒过来;宣称如果由「上帝是全能的”这个假设(在三角论中叫做「预设”)能推出矛盾命题;那也只不过表示该命题「变得自我矛盾;而不是上帝全能性的矛盾”。笔者探究并讲授思考方法多年;如今竟在一番宗教言论里发现了一种跟全世界公认的逻辑完全不同恰恰颠倒过来的「颠倒逻辑”;可谓意外收获。
(D )三角论之第三盲角:胡混推理
「让我们先把‘造石头者’与‘搬石头者’分开; 暂称前者为X ;后者为Y 。 。 假若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头; 他的能力无限。 。 由于Y 的能力无限; X 造不出一个石头Y 搬不起; 并不构成X 本身能力的限制。 。 总结一句; 不论X 等不等于Y ;X 与Y 的能力都没有因你这问题而被限制了。 。 今X与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头; 则他们同是全能的; 而X等于Y 就是上帝”。'注'10
此说之谬;至少有下列几点:
(1 )「假若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头; 他的能力无限”这个推断不能成立;因为「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头”并不涵蕴「Y 能做一切事情”。譬如说;假定Y 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头;但不会破解盲辩;你能说「他的能力无限”吗?
(2 )「由于Y 的能力无限; X 造不出一个石头Y 搬不起; 并不构成X 本身能力的限制”;这个说法滑稽不滑稽?设使Y 向X 挑战:「你能造出一块我搬不起的石头吗?”X回答:「我不能;但我仍坚决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无限的;可是我造不出一块能令你搬不起的石头。”这样的回答荒谬不荒谬?
【设d 为无敌者;c 自称能力无限;却打不过d ;就说:「由于你是无敌者;因此;我打不过你并不表示我的能力有限。”此说站得住否?】'注'11
(3 )「不论X 等不等于Y ;X 与Y 的能力都没有因你这问题〔‘上帝与石头’的问题〕而被限制了”。这个讲法暴露了一种信口开河的陋习。搬石头、造石头的能力也许会由于饥饿、疲倦等因素而受到限制;但却不会因那个「问题”而受到限制的。
(4)三角论暗设了X 能造出任何重量的石头;又假设了Y 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头由这些设定并不能推论「X 能造出且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头”;也不能推论「Y 能造出且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头”。然而三角论却忽然断定「X 与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头”;这可说是一个天外飞来的断语不特如此;三角论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由上述断语推论X与Y 都是全能的(原文:「今X 与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头; 则他们同是全能的”)。这个推论所犯的错谬与前面(1)和(2 )所指出的错谬类似;均为胡混推理关键是:「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头”就是「全能”了吗?假如有位天使「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头”;但无法像上帝那样连白痴脑袋或石头似的脑袋都造得出来的话;这位天使焉能称得上是「全能”的呢?'注'12
(E )绝对真理与长方格
越有客观理据支持的论断;越不需要美其名为「绝对真理”例如「氰化钾有剧毒”;从没有被叫做绝对真理;但如果你不相信;硬是要吃氰化钾;你就会受到事实惩罚的:你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接受「上帝是全能的”这个论断;你是不会因而受到事实惩罚的「但你死后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有的人会这样说我不知道若有上帝的话;他会不会只因某人拒绝相信「上帝是全能的”这个短句就虐待那人;不过我起码知道:「你死后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说法本身又是一个没有客观理据支持的论断吧了。有趣的是;越是缺乏客观理据支持的论断;越会被坚信者美其名为「绝对真理”。这些人既找不到客观理据;就唯有用「绝对真理”一类的名号去为其所信的东西撑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