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汇哥哥,可是这是为何?”欣喜之余,阿苏不解问道。不过节不生日的为什么突然送自己一把匕首呢?
“我听贺二娘说,过了年你就及笄了,本来想那天找时间给你的,可是怕赶不上。看你学了这么多天的功夫,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小兵器,这东西容易携带又轻巧,所以想着给你。”李汇仿佛听到了阿苏的心语,淡淡的说道。
“你要一直上学不回来了?过年也不回来?”阿苏越发疑惑了,赶紧追着问道。
李汇愣了一下,轻叹一口气,继续说道,“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今天我想父亲会召集家里人说的,昨夜父亲突然找我,说要带我离开灵州去长安,估计半年内也不会回来,让我有个准备,收拾收拾东西。”
“去长安?”阿苏有点不可思议的重复了一遍,脑子里一下子冒出好多个问题。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要离家外出了啊?姨父不是辞官在家了,难不成去长安做生意?为什么还带上李汇?除开李汇是不是还要带走其他的人?
看到阿苏拧眉头咬嘴巴一副陷入深思状的样子,李汇不免觉得有点好笑,赶紧轻喊一声,“喂,想啥呢?”。
唬得阿苏一哆嗦,一脸无辜的看着李汇。
“你就别自己瞎想了,到时候就知道了,不过看昨天父亲找我的神情,我猜应该是个好事。”李汇说完,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让人看着踏实又温暖。
果然,午膳前,李光弼把所有家人就叫到了一起,讲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他昨日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来信,写信的是当朝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哥舒翰。
哥舒翰在信中大肆赞扬李光弼宁愿辞官也不娶安思顺女儿的精神,说没想到李光弼如此有气节,有魄力,让他十分佩服。但是如果就这样不干了,太浪费人才了,于是他上书朝廷,帮李光弼要了一个京官。
又说据闻李光弼有个小儿子还在州学读书,就说那也别再那小地方浪费时间了,自己国子监有亲信,过了授衣假随着李光弼进京,直接去国子监读书,准备正月的科举考试,言辞里还表达了自己可以推荐上榜贴。
这确实是个大好消息,不仅给李光弼安排了工作,还帮他儿子联系了名校啊。难怪有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罪了安思顺,却等于讨好了哥舒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
“上次阿苏说我会得到重要,没想到京城这边就来了信,虽然还谈不上重用,但是总比在家赋闲来得好一些。”李光弼说罢望着阿苏笑了笑。
阿苏赶紧回道,“那是姨父才华卓绝,朝廷肯定会想起您来的。”
李光弼抚了抚胡须,继续说道,“初到长安,我想着就不带着一大家子人过去折腾了,我先带着汇儿去那边安顿下来,等安顿好了,快的话,接你们过去过新年,慢的话过了年就接你们过去。”他的心中已经做好了安排计划。
“长安啊。”王夫人脸上此时突然闪过一丝忧虑,低低的说了一句。
“夫人,放心。”李光弼拍拍王夫人的肩膀说道。
李老夫人此时最为开心,儿子,孙子都有了大好的前程像他们招手,老人家脸上的褶子似乎都笑开了花。
李老夫人满面春风的说道,“长安好啊,天子脚下皇城根。当初我儿他出入仕途就是在长安啊,王氏你不就是长安人氏吗?说起来汇儿也是长安出生的。咱家和长安有缘的。”
在座的人大多都为以后可以去长安而高兴,畅想着在皇都下的锦绣生活。
而阿苏却在焦虑又有一丝害怕,安史之乱明确记载过,长安是要沦陷的,皇帝都要跑出去的,这时候一家人过去不是往地雷里踩啊,可是,自己现在也不能这么说,或许事情还有别的什么发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步步小心了。
“那父亲和三弟什么时候出发?”一旁的李义忠问了个关键问题。
李光弼思考了一下,环视了了一下众人,继续说道,“我想着明日一早就走。昨夜里我已经让汇儿准备要带的东西了,哥舒翰说不到几日,国子监就开学了,让我速去,莫要耽误汇儿的功课。”
王夫人有点诧异,转头有点不舍的看了李汇一眼,再看着李光弼有点担忧的问道,“会不会快了一点。”
贺二娘看出了王夫人是舍不得儿子,笑着接过话,“王夫人莫不是舍不得儿子了,这去得早,也是为了三郎好,三郎这回肯定能一举高中,光耀门楣的。”
王夫人听着这话心里才舒坦开来,微笑着点了点头附和道,“也罢,也罢,儿大不由娘啊。我们得赶紧去准备些东西。”
阿苏此时也忍不住抬眼看了李汇一下,却发现他的目光也望向这边,眼神交汇处,阿苏心砰砰直跳。赶紧垂下眼帘来,看向了别处。
早上李汇说的要离开,原来是这样子一回事,现在听上去是个好消息,可之后呢?阿苏还是忍不住心里暗暗的担忧以后的事情。
第五十三章 祝你一路平安()
用过午膳之后,阿苏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了出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小花园的凉亭中,李汇真的要走了,去的还是可能迎来凶险的长安,阿苏却无能为力,只是看着园中水池中粼粼水光发呆。
在这里,最亲近的姐姐嫁人了,现在自己最在意的人也要走了,阿苏确实觉得有一些失落,只恨自己当初没好好学习一下历史,只有一知半解,想多说一点,多做一点也无从下手。
“阿苏,你果然跑这里来了。”身后传来李汇的声音。阿苏发呆的时候,总是忽略了旁边来人的动静。
“汇哥哥,你怎么跑这里来了,还不去收拾东西,你,明天就要启程了。”阿苏看着李汇过来找自己,心里其实是欢喜的,只是也担心他是否安排好明日的远行。
“刚才见你没有说话,我以为你有话想单独对我说。”李汇忽然的一句,目光有点急切的看着他,幽深的眼眸仿佛一汪深潭,看久了会让人陷进去。
阿苏赶紧转过头来,心里直打哆嗦,话锋一转,反问道,“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天机吗?”
李汇一怔,挑起一道眉,淡淡的笑了笑,“有危险又如何,人总不能因为可能的危险而一直躲避吧,说不准还有未知的危险在等待呢,阿苏?你说是不是。”
阿苏愕然,人家到底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果事事惧怕,何能施展抱负,闯出自己的天地。
阿苏便点了点头附和道,“汇哥哥说得对,人啊,不能老瞻前顾后的,不过,你此去长安,一定要万事小心。”
李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时他的目光越过小池塘,落到了假山边栽种的几颗菊花上面。
当下秋意正浓,正是菊花开得最浓烈的季节,树叶开始掉落,而菊花却迎来了绽放。
阿苏顺着望过去,也看到了那几颗金黄灿烂的菊花,便随口问道,“汇哥哥,喜欢菊花?”
“也不尽然,梅花、兰花我也喜爱。梅花耐寒、经霜傲雪;兰花清雅,遗世独立。”李汇转过头来又看着阿苏说道。
“汇哥哥爱的都是花中君子啊。”阿苏投去赞许的目光。本朝中人,大多数盛爱牡丹,花开富贵,却不知浮华耀眼。
“那阿苏喜欢什么花?”李汇有点好奇的问道。
“莲花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阿苏随心回话道,可说完又发现说漏嘴了,这两句是名句不错,不过是宋朝的啊。自己又盗用后世的名句了,真不是故意的,实在是说道莲花,这两句就张口就来啊。
李汇一听,觉得阿苏说得对仗工整,文采清雅,刚想夸她两句,却发现阿苏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副说错话的样子,诧异道,“阿苏说得极好,怎么这个表情。”。
“没有,其实我还想说我喜欢莲花,还因为莲子、莲藕都能食用,呵呵。”阿苏觉得这样的回答更加实在啊,她是真的喜欢吃莲蓉和莲藕炖排骨啊。
李汇听了哑然失笑,这个理由确实有趣又实在很多。
秋风徐来,丽日当空,却只送来温暖而不是曝晒,多么难得的秋日午后时光。此刻的李府花园没了夏季的没有虫鸣蛙叫,却有一对少男少女的轻声笑语,仿佛完全忘记了明日即将离别。该来的离别总是会来,把握现在的相聚才是最好的送别吧。
第二日一早,李府门口停了一辆马车,一个壮年的家丁正在往车上搬运东西。车子旁边一群家人正在为李光弼父子送别。
“阿娘,儿子和汇儿就要远行了,你在家中多保重啊,那边安顿好了,我会接您过去的。”李光弼对着李老夫人拱手说道。
李老夫人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又点点头,没有多说话,而是上前,抱了抱儿子又抱了抱孙儿,所有的慈爱都在暖心的拥抱中。
“郎君放心,我会照顾好阿娘的,家里一切事情我都会安排好的,你此去,万事小心。”王夫人眼睛此时都有了一点湿润,擦了擦眼眸又嘱咐一句,“请您照看好汇儿。”
李光弼上前也拥抱了一下王夫人,郑重的说了句,“你放心。”
一旁的李汇也应声说道,“阿娘放心,汇儿汇一路小心的。”说罢也上前抱了抱王夫人。
李象和李义忠也上前和父兄一一拥抱。
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只见远处来了几骑人马。众人都闻声望去。
近处一看,发现来的正是仆固怀恩父子还有阿茹和仆固珊瑚。
“仆固老弟,难得你还记得在下。”李光弼有点惊讶也有点感动。他在军中以严厉著称,人缘并不是很好,现在又辞官那么久,如今要走,还真没指望有人会来相送。
仆固怀恩飞身下马,将手中的一个坛子递给他,豪爽的说道,“哪里的话,哥这里别的没啥送的,有一坛好酒,拿去给你路上解闷喝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