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和怒声道:“陈祖义以为他自己是什么了?”
“家兄这苏门答腊是最大的一部,对其他的小部族绝对有辖制的力量,钦使大人可以放心回报,三年后,家兄当遣使到天朝朝观,那时会带去各国的贡表,也会带着他们的贡使同行,不必钦使费事了。”
郑和冷笑道:“本使回朝又如何交差呢?”
“钦使到西洋来,是为寻访逊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他已经在缅甸的圣光寺落发为圣僧,主其事的李至善也已经缚交钦使,回朝足可交差了。”
“这是谁告诉你的?”
“那位副帅大人谷英。”
郑和一拍桌子,怒声道:“大胆的东西,居然来告诉本使如何行事了,来人哪!推出去斩了。”
陈永义大惊道:“钦使大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小人只是代表家兄前来传言。”
郑和冷声道:“本使根本不认为陈祖义是一国之君,自然也不认为你是什么来使,只是狂言一匹夫尔,本使虎帐岂容匹夫放肆,斩!”
陈永义大惊:“钦使大人,你若斩了小人,家兄对副使大人也不会客气的。”
郑和冷笑道:“陈祖义只要有种,他尽管杀好了,只要他敢动一下本使的部属,本使指挥大军杀进城去,管叫他鸡犬不留。”
不管陈永义如何哀求饶命,郑和仍然铁起心肠,硬是砍下了他的首级,高挂在大营的旗杆上号令示威。
而且他还写了一封措词十分强烈的谴责函,痛斥陈祖义的背信妄动,自取其祸,限令在十二个时辰内,自缚请降,否则立将攻城,城破之日,就将尽情屠杀,举凡城中的军民等众,鸡犬不留。
这封信被抄录了几十份,由军士们用强弓射入城中,这种霹雷手段倒是把陈祖义给吓坏了。
陈祖义也是颇有心计的人,他俘虏了先行的明军,擒下了副帅,原是一种姿态,想给郑和一个下马威的。
他也知道郑和不可能轻易而退的,可是他从谷英的口中知道了郑和此行主要的任务,只是寻访建文帝而已,交出了李至善,建文帝的下落虚实都有了个交代,他以为郑和的目的已达,不会再多事了。
所以他才派陈永义再次到郑和面前去谈判,就是不肯举行受册仪式。
因为他想到郑和也可能要算计他,孤身犯险,难有幸理,郑和也确有此意,他要求的是南海永清,不生边乱,当然,所谓边乱,是指安南缅甸一带的西南夷而已,但单单那几个地方是不够资格作战的,最为担心的是这些更西的岛国前去支援,要想孤立西南诸夷,首先就必须要征服这些岛国。
郑和知道陈祖义在苏门答腊己成气候,且又自恃地利,不可能轻易受降的,即使他这次受册归顺了,终久隐患难除,因为李至善身边那批不安分的部属都在此生了根,他们也许会背叛李至善而保眼前的势力,迟早也会背叛陈祖义在南洋兴风作浪的。
单指在南洋兴风作浪,还不致影响到中原的安宁,但他们若有意东图,极易联络西南夷,或者是并吞西南夷,那都是中华朝廷所不愿见的事。
郑和要扬威南洋,首先就是征服苏门答腊,尽驱陈氏和李至善的残余势力,成立一个统治者。
陈祖义所拥的实力与郑和所率的大军不相上下,双方也各怀心事,不愿孤军深入,所以陈祖义极力反对到船上去受册,而郑和也不愿意以极少的军力登岸受册,他的目的不是册封陈祖义而是根本换掉陈祖义。
派两千人登岸只是一个试探,如果陈祖义没有任何行动,这两千人就作先头部队,扎营稳住阵脚,后继以大军陆续登岸,直到能吃掉陈祖义为止。
哪知陈祖义沉不住气,抢先就采取了行动,结果只擒下了副帅谷英,所以又派了陈永义去谈判,表现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在意料中郑和是不会答应的,他也只是想借此拖延一下时间。
实则他暗中知会了在肉桂岛上借海盗为栖身的弟弟陈友义和婆罗州等国,叫他们派海军水兵前来佯攻,扰乱郑和的防守,海上有乱,郑和在岸上待不住了,移师发回到海上时,他再率众由城中杀出来,叫郑和两头不能兼顾,若是在陆地上,苏门答腊再加上南洋的那些岛国,也不足与中华对抗的。
可是他们仗着巨洋为阻,增援不便,郑和这次若是丧师而返,明朝不可能再派遣第二支大军渡洋而来的。
郑和却不让他打如意算盘,阵前斩了陈永义,而且态度十分强硬,不但如此,他又把警告信分写了几十份,用飞箭射入了城中,让城中每一个人都知道。
陈祖义有心背水一战,但是城中的居民有些是由中华粤一带渡洋而来,在此地已有身家,这种人多半是武师,多少也是能来几下子的,否则也无法在蛮荒之地开阔出一片天下了,日子久了,子弟相传,也有了不少后人,他们虽是陈祖义的臣民,但也具有相当的自卫力量。
郑和的信射进城中,在这批汉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原是大明的子民,对大明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郑和的威胁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愿意受陈祖义的威胁,聚合了一些人,趁着黑夜,悄悄地遣出城来见郑和,表示他们愿意支持明朝共取陈祖义,要求郑和能够保全他们。
郑和之所以要把攻击的行动阐明,目的也是在争取城中汉家父老的支持,他主持全国密探,甚至于远在海外的地带,都遣有细作耳目,对各重要岛国的情形,心中都有个了解,才敢带着人出来的。
何况他的子侄辈马大江、马大海,跟梅玉一起制伏了陈友义,藏匿在肉桂岛,也把城中的情形作了详细的票报,使他对大局能全盘了然而定谋。
好言抚慰了城中出来的父老代表,也跟他们订定了如何配合的方法,然后就计划攻城了。
高港颇具规模,也建起了很坚固的城堡,那是为了抗西方荷兰与西班牙人之用,那些国家的航海技术很进步,不时有大海船来到南洋一带。
这些岛上盛产的香料、椰子等物,在西方都很珍贵,他们的水手也时有掠夺的行为,陈祖义得李至善之助,从中原运来大批的砖块,筑城为抗。
但是坚固的城墙挡不住犀利的炮火,郑和把征西船队的火炮对准城门,一阵猛轰,把城楼轰塌了下来。
然后是千余名藤甲兵打头,这又是一支新兴部队,每个人都左手持藤盾,右手持长刀,藤盾以老藤编成,浸以桐油,坚能抗利兵,且又十分轻便,用他们来冲锋,箭矢、石块都没有作用,一下子抢进了城中。
陈祖义总算尝到了天朝大军是不可轻侮了,他有五千名精选的甲兵,再加上由各岛征来的蛮兵万余人,号称有两万之众,以为能够硬拼一下的,因为郑和还有一半人留在海上,登岸不过万人而已。
哪知战事一起,他才知道那些蛮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被前锋杀了一些之后,立刻四下夺窜,逃避一空。
他的五千名甲兵,原来倒还是可以一战的,哪知平时没有把城中的汉家百姓带好,因为他对这些同胞也不十分爱惜,平时暴征苛敛,也都是以汉人为对象,只有汉人才较有钱,才榨得出油水。
直到有事时,这些汉人就趁机扰乱了,本来他可以利用街道房屋,进行巷战,只要守住路口,就能阻住大军的。
哪知道居民们在后军捣乱、放火、射冷箭,打开门户放进明军,两头夹攻,一下子把他的守势整个击溃了,退守皇宫中时,只剩下两千人不到,被郑和团团困住。
他慌了手脚,才再度派了个代表出来,情愿无条件投降,但是郑和更狠,给他的答复竟是“杀无赦”了。
投降之路既绝,那是逼得他拼命了。
郑和也没有办法,他是应那些父老之请而如此的。陈祖义是海盗出身,他的那些部属也都是估恶不悛的海盗,接受陈祖义的投降也好,另行拥立新王也好,只要还是那批人,他们的作风不会改变的。
大明朝如果想在这些海外岛屿上建立新的秩序,惟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消灭这些恶人,另外选出一些喜爱和平的移民出来重组王国。
所以郑和狠下心作了答复。
副帅谷英被救了出来,与他同时被俘的一千多名官军也得到了释放。
谷英的火很大,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当然他心中也暗恨郑和,明知陈祖义有二心,仍然派他登岸作替死鬼,可是郑和是主帅,为了战略需要,牺牲他也没道理可说。
谷英只有把满肚子的怨气,发泄在陈祖义身上,再度请缨,要求攻打皇宫。
郑和这次也爽快地答应了,而且拨了五千名健卒给他。陈祖义部属不到两千人,这是稳吃的局面了。
谷英挥军猛扑,更把攻城的火炮拉了几门来,对准宫中急轰,这一来陈祖义更守不住了,只好再带人突围逃出来。
谷英猛追猛杀了一阵,又诛敌千余,陈祖义弄得只有两百来名亲信追随着,流浪在苏门答腊。
郑和整个占领了高港,他要安抚民众,册选藩王,做朝廷建藩的工作,那倒不太困难,高港的汉家移民不少,也有好几千人,都颇有势力。
郑和选了子弟最多,势力最大的一支族长,立为苏门答腊高港新王,又将势力较次的几支大族,一一分别册封到其他较小的岛上为王,使汉家天声,永定海外。
不过,那些新经册立的国王,都认为陈祖义是隐忧,一旦明军东返,陈祖义可能会卷土重来,恳求郑钦使大人务必要消灭此一大恶寇。
郑和也答应了。
他知道这些新册立的国王战力都不足,每人才不过几百子弟兵,要用来镇压当地的土著蛮人,已经不够了,绝对无法再与陈祖义相抗的。
于是他责成在谷英身上,着令他必须要枪杀陈祖义,谷英受了命令,感到很痛苦,他不伯打仗,私心中对陈祖义也恨到了极点,但陈祖义那两百来人四下流窜,行踪极难把握。
军令催得急,他只好带了千名健卒,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