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他可不是用异能感觉到的,而是用经验得知的。
前面也说过,鲶鱼贪吃,是弱肉强食的物种。大鲶鱼有时候会捕食那些小型鱼类,其中也包括同类。
两根杆子在水里,刚刚上了一个,另一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只是时不时的会看见浮漂有点异样。
那是鱼搅动水波,带动鱼线产生的信号。
底下明明鲶鱼很多,却不吃食上钩,这明摆着底下有大家伙的存在,这家伙让别的鱼不敢上前吃食,自己却在窝点里兴风作浪才有的反应。
程霖不担心这大家好会不会吃勾,既然被饵料吸引过来了,那肯定是有进食**的,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可他这么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期间一尾鱼都没上过。
耐着性子,终于有了回报。
只见浮漂又如往常一样微微晃动了一下,然后就缓缓的沉了下去。
这时候不急,这天鱼在这那么久,说明它警惕性很高,现在可能只是它叼着饵料而已,打杆的时候可能会空杆或者只钩到表皮。
这样的话就会惊扰到它,再想钓就千难万难了。
于是程霖就握着钓竿,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片刻,已经消失在水面上的浮漂又露了一个头,然后迅速沉没。
“就是这时候!”程霖心中呐喊,终于到了最佳时机,立马用力打杆。
“嗤”
他一打杆,就把杆子弯成了一个弧度,线轮被拉的嗤嗤直响。
“哈哈,好家伙,肯定比前几天的那个还要大!”程霖很兴奋,前几天那个有二十六斤,这个手感明显比那个更大,估计是“瓦鱼”了!
“瓦鱼”是青山镇的方言,意思是大型鲶鱼!超级大鲶鱼!
程霖抓着鱼竿,鱼竿绑着鱼线,鱼线带着钩,钩钓住鱼,鱼吃疼不停挣扎,一挣扎就“哗哗”响!
好在,现在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放弃比赛的也已经回去休息了,留下来比赛的现在也只会顾着自己,盼望着中个大鱼!
因此他这里并没有像上半夜那样热闹,只有他一个人悠闲的溜着鱼。
瓦鱼是鲶鱼的一个种类,具体什么种类也说不清楚。它尾巴占身体比例比寻常鲶鱼还要夸张,头部以下一点点的位置开始就出现鳍,沿着身体一直到尾部。
所以瓦鱼在青山镇很少被钓上过,基本都是被网住或者电鱼弄上来的。
程霖现在憋的脸都红了,喃喃自语:“tmd,这到底是青鱼还是鲶鱼啊?力气怎么这么大?河里的大鱼就这样了,那海里的呢?”
这鱼力量之大,比那个五十斤的大青鱼还要厉害!
青鱼是杂食性(素食性)鱼,性格相对温和,力量虽然大,相对它的体型来说也并不夸张。可鲶鱼是标准的肉食性鱼,平常时间捕食小鱼什么的都是以力量速度取胜的,这被一钩子,把吃奶的劲都用出来了,当然就显得力量大。
程霖也不客气,把杆子一立,就让鱼拖着线呼呼的跑,反正有好几百米的线,总不可能一下就给拉没了。只要稍微控制一下方向,不让它钻进什么石缝草堆里就行。
只要鲶鱼稍微一脱力,哼哼,那就是它受首之时。
这条鱼拖着鱼线跑了好一会,跑是跑的很远了,可也让它这股力泄的差不多了。
程霖发现鱼不要线的时候,就慢悠悠的往回收线。
熟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程霖一收线,线那头的鱼又开始跑,不过它也乏了。最后经过近一小时,就被程霖拉倒了岸边。
手电筒一照,不得了!
这条鱼重量可能不大,也就和那青鱼差不多,可体型却很唬人。
程霖打量了一下,估计都有一米五了,他的鱼护里面现在也差不多了,这条鱼肯定装不下。于是就走下钓台,来到岸边,用手抓住它的腮给拖到了离水面很远的地上。(瓦鱼有腮)
然后找出大赛组发的一个口哨吹响了它,这个口哨是联系裁判组的。
夏天河边嘛,难免会有什么意外,出于各方面考虑,才有了这一个口哨。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么?”
刚吹响口哨没一会,就有好几个人打着手电筒疾步赶过来。
还没到地方就嚷嚷着,刚刚这一声可把他们吓着了,连忙赶过来看看到底出什么事了。
“小伙子?刚刚是你吹口哨么?”
程霖没想到副镇长这么晚居然还在,在他想来这个副镇长的裁判身份也就是挂挂名头,没想到他还真的当起尽职的裁判来了。
心思也就是在心头一转,程霖就立马回道:“给位裁判,刚刚是我吹口哨!不过不是出什么意外,而是我有鱼要称一下!”
“小伙子,不是我说你,这个口哨能随便吹的么?你要称鱼就拿我们那边去嘛,你如果别人都像你这样,那不是每个参赛人员都要给配一个专门的裁判了么?”副镇长没说话,跟着一起来的另一个裁判开口了。
语气很不高兴,毕竟这个口哨是给应急用的,而不是把他们叫来称鱼用的。
程霖也知道他莽撞了,可也没办法,称鱼的点太远了,这么大的鱼他拖都不好拖过去,于是歉意的说:“各位裁判,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下次肯定自己拿过去!不过这次真的是要你们过来一下,因为我一个人实在是提不动那个鱼啊?”
本来裁判们听到他道歉虽然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可还是有点生气,不过当程霖说到他钓了一尾他提不动的鱼,立马就来了精神。
“小伙子,你都提不动的鱼?上百斤了?”
一个上了年纪的裁判问,他可不信程霖说的话。
“没有,可能六十多点吧!只不过那鱼太长了,估计有有一米五了,我提不起来。拿来拖的话,那又会把鱼搞伤,那就太可惜了!”
于是一群人就要程霖带他们去看看,他努努嘴,带着他们来到鲶鱼那里。
“赫这是叫瓦鱼的吧?”
“是的,其实是鲶鱼的一种!”
“看样子真和这小伙子说的,有六十来斤了!”
一群裁判围着鱼,打量了一会后窃窃私语起来。
最后一个裁判和程霖把鱼抬到了称重点,给他称了重。
果不其然,这条鱼有六十三斤四两,长一米五三。
当给程霖登记好成绩后,副镇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我就叫你小程了!小程啊,你这次看来夺冠的希望很大啊!前段时间你钓鲢鱼的时候我也看见了,你可要再加把油,别放松警惕。我偷偷的和你说,刚刚三十六号位的也钓了一个五十多斤的青鱼,这次你一定要把第一留在青山镇!”
程霖连忙表示一定会保持警惕,不会放松自己的。
副镇长听后很满意,于是就再夸了他几句后就回去和那群裁判喝茶去了。
第二十章:荣获冠军()
当程霖回到钓点,旁边那位钓友就问:“小伙子,你那个黑乎乎的是什么鱼?居然这么大!”
“鲶鱼的一种!我们当地人叫瓦鱼,别的地方叫什么我也不清楚!”
“多少斤?我看好像都到你肩膀了吧?”
都凌晨三点多了,程霖也很乏了,并不想和他多交流,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就不说话了:“六十三斤四两,长一米五三。”
气氛并不好,那人有自知之明的不再询问了,反正明天宣布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么大的鱼,不夺冠也说不过去。
由于刚刚和鲶鱼搏斗近一个小时,这个鱼窝算白打了,至少现在里面没有鱼了,就连刚刚还很多的鲶鱼都消失不见了。
于是程霖就靠着背后的石壁,打算休息一下,早上五点多再起来晨钓。
这一眯就是三个多小时,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霞光满天了。
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朱老板打电话。
“喂!朱叔叔”
“哈哈,小霖子,是不是又饿了?我早就吩咐厨房过了,估计也快到你那了,不要急!”
还没等程霖开口,那边的朱老板就知道程霖打电话过来是什么事了。
可,这“又”字从何而来?
程霖撇撇嘴,说:“那多谢朱叔叔了!昨天晚上累了一夜,说实话还真饿了!”
“累了一夜?”那边本来还躺在床上的朱老板一听,连忙来了精神,问:“搞到些啥?够不够夺冠的?”
“夺不夺冠不知道,反正鲢鱼钓了十三个,还有一个六十三斤的瓦鱼,不过除了瓦鱼称了,其他都没称,所以要等中午称过以后才知道!”
“什么?六十三斤的瓦鱼?那我估计要提前祝贺你了!”
这时候程霖看见那个朱姓伙计已经出现在视野里了,于是就和朱老板说:“嘿嘿,承您吉言!好了,朱叔叔,我现在先吃饭了,朱哥把饭送来了!”
“好,那中午见!”
“好!”
挂断电话,程霖就对着已经来到一旁的朱伙计说:“朱哥,谢谢你了啊!”
“客气了!我叫朱锡林,你可以叫我名字,别哥哥哥的,我也没大你几岁!”这位朱姓伙计,也就是朱锡林,听到程霖以哥来称他,虽然听着很舒服,可就凭他和朱老板的关系,自己也好意思承下来。
况且自己在村里可是小辈,就连一些牙仔子都是叔叔阿姨的,谁知道程霖辈分有多大。
其实程霖确实比朱锡林辈分大,按照青山镇的辈分讲,程霖是“香”字辈,朱锡林是“星”自辈,中间还隔着一个“日”字辈呢!(作者家辈分排列一部分)
程霖不懂弯弯道道,在他接触的教育开始,辈分已经是按年龄来分了,于是接过饭盒说:“应该的,你比我大,叫你声哥,我不亏!”
“哈哈,冲着你这声哥,以后有啥困难尽管招呼!”
“好,这可是你朱哥说的,到时候可别翻脸不认人啊!”
“只要你开口,我”
两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