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打脸的机会。不过他想要在内线压制唐潜,那是做梦。说句难听的,他现在得分能力都不如唐潜了,6+~7+的得分,硬打后者,那就是找火锅的节奏。
篮板球和盖帽,更是谈都不用谈,两人差距就和大学生和职业球员的差距。
听起来夸张,可这两项,就是这么大的差距。
科比吸引防守后传球史蒂夫。布雷克,布雷克运球杀入内线,原本是想来个小抛手的,但也不知道是自己手滑还是被人捅了一下,篮球在出手的瞬间高高飞起,明显就脱离了原本的运行轨迹。
这个球,不可能进去了。
勇士队内线纷纷卡位,试图坚守篮下区域,不让湖人队拿到前场篮板球。
不过,这没用。
因为有人直接把史蒂夫。布雷克脱手的篮球,狠狠砸入了篮筐中!
咣!
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让博古特整个人控制不住向前踉跄而去,唐潜把布雷克的脱手失误成功转化为了一次漂亮的空中接力。
94…101,加上刚刚科比的后仰,湖人队逐步开始追分,缩小比分差。
可事情没有这么容易,因为转过头来,勇士队就利用无球掩护三分出手,刷~,库里空心命中~但裁判示意,这球踩线了,所以只算了一个2分球。
94…103,库里进球后似乎有些不满,他看着科比,眼中仿佛说道:
这算是你们运气,下个球,必定射穿你们!
科比眼神发冷,运球直接跑过前场就扔,刷~,由于根本就没有踩入三分线,所以勇士队来不及上补防和包夹,克莱。汤普森起跳干扰,可依旧是无济于事。
97…103,科比进球后用下巴点了点库里的方向,意思很明显。
和我玩,你还嫩点。
库里心中有火,他下一个球也想要打一个回来,可是一对一情况下,他完全不是超巅峰科比的对手,更别说此刻的科比还是全面“The。Zone”状态,斗牛压制,理所当然。库里的小身板或许在控卫中还不算瘦弱,可碰上了超过230+磅的黑曼巴,他只能狼狈收场。
篮球直接投出了一个三不沾去。
他在超高强度的贴身防守下,一直是发挥不太稳定的,这一是身体条件决定,二是他的投篮动作,不适合无空间强投。看到这里,科尔有些不满意了,站在场边就道:“在干什么?斯蒂芬!如果你再这么瞎打,马上下来坐板凳!你要发挥你的长处,不要以短击长!”
同样是斥责,科尔的话和马克。杰克逊的话,就截然不同。
后者只会用“坐板凳”威胁,让库里不要发疯!前者呢?他不是不要库里打,只是要提醒库里用最合适自己的方式罢了。这一套,也是来源于“禅师”菲尔。杰克逊,批评是批评,可能不全盘否定就不全盘否定,给犯错球员“枣加大棒”的待遇,是双向的。
这样才能让球员“知耻而后勇”,而不是单纯的“战战兢兢”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科比来到了三分线外,再次干拔,这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篮球打铁脱筐,高高飞天。
这是科比的一个老毛病,他总有些投篮选择极其不好的出手,虽然这也是避免被勇士队联防和包夹,可科比的三分球,并不是神射手级别,勉强连续顶投,容易出现打铁结局。
空位你连续出手几次都行,因为科比的空位三分球做过统计,十分的精准,不过……黑曼巴他就是喜欢顶投和强投啊。这种三分线外的强行顶投,是很吃手感和状态的,科比这个球,显然是手感有点欠佳。
不过虽是三分球,可是篮球落点,却是篮筐正下方附近,这一块地方,正好是唐潜和博古特所占据的篮板区域。博古特看了一眼篮板落地,马上做出了卡位动作,可惜这没有什么用,因为湖人队29号一溜烟就反卡到了博古特前面,接着重心一压,彻底封死了澳大利亚人。
唐潜的卡位,已经极强了,你稍微有点犹豫,就会被他反卡,然后强行压制。
这一点,真真是托了丹尼斯。罗德曼连续休赛期特训的福。
否则,唐潜不会进不这么快,也不会动作这么的狡猾和标准。
博古特看到这里,看到自己又被挡在了身后,他有点恼火了,他知道自己硬来没有时间和机会,所以……这厮决定做一个小动作,下一个黑手。
其实小动作无所谓,打职业篮球的,谁没有几个小动作?不过博古特这个,有点阴损。他在唐潜起跳的时候,故意用手肘顶了一下前者的腰窝,而且动作隐蔽,轻松瞒过了裁判员的眼睛。就算是用慢镜头看,也只是下意识的动作,并没有什么太多不妥。
唐潜几乎都拿到了这个球,可被人一顶腰窝,顿时吃痛,始料未及,身体一个前倾,篮球滑手而出,掉出了勇士队的底线。勇士队发底线后场球。
“小心点啊,东方佬,脚步不稳可是容易栽倒的哦~”博古特得意洋洋地说道。
唐潜并没有生气,因为这个球只怪他自己“太粗心大意”了,罗德曼在假期特训中曾经明确说过,篮下就是篮球场身体接触身体对抗最多的地方,只要裁判员没有响哨,那就是合法。而且,身体条件较弱的一方,容易得到裁判的同情,不会那么容易吹罚小动作。
这是大卫。斯特恩上台后和“造星运动”相悖的潜规则,“造星运动”是让准明星多点照顾多点哨子,让他们更容易得分和表演。不过同时,又有一套从NBA开始就有的“潜规则”同样在联盟中运行着。这个“潜规则”就是“平衡理论”。什么叫做“平衡理论”?据说这是NBA第一代总裁留下的“财富”。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超级球星,让比赛更有看头。
说白了,就是专门冲着第一代大中锋,乔治。迈肯去的。
麦肯当时太强了,已经有点破坏这项运动了,所以除了修改三秒区宽度之外,NBA上面还暗暗统一口径,要给那些“麦肯”的对手一点优惠和福利。这种潜规则几乎是一直在NBA里面运行着,后面的张伯伦拉塞尔贾巴尔等等人,全都一样,因为不这么做,他们将会打出更加惨无人道的数据和比赛出来。举个例子,当年绿军季后赛围剿张伯伦,就是得到了联盟的隐性支持的,因为当时“红衣主教”奥尔巴赫是NBA最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联盟上层都有他的门徒和影响力。根据好些老裁判和张伯伦的队友视频采访回忆,那些球现在完全都是犯规,可裁判员却故意视而不见,只有特别夸张才吹罚几个。
这个政策后来乔丹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眼看自己最大的“制造明星”即将无法出头,大卫。斯特恩果断出台了一款“恶意犯规”法则,直接削弱了活塞队好几成的防守威力。因为这个,是会被驱逐出场的,而普通犯规并不会。所以张伯伦时代如果有这个“恶意犯规”,那绿军最终还能不能赢这么多,是个问题。毕竟如果你看了比分数你就知道,N场比赛,就是几分的分差,大比分领先几乎不存在。
这就是NBA的矛与盾了,既要照顾强者,也要平衡强者,照顾弱者。
后来这个直接推行到了所有人员身上,只要是你身材矮小瘦弱,明显占据对位劣势的,你多用点小动作,裁判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当年爵士队的助攻王斯托克顿等等,就没法活没法混了。
现在,这个“平衡”开始渐渐施加到了唐潜身上,因为他的篮板球,太强了,强到了过分的程度。所以在这个方面,适当照顾一下弱者,也是为了比赛的观赏性着想。这个例子,罗德曼当年就亲身体会过,联盟为了平衡他的超级篮板球,只能放宽对位者的动作尺度,否则场均数据领先太多,让看多了容易索然无味。
关于这个问题,唐潜请教过罗德曼,他怎么应对,怎么解决的?
“花大虫”直接开口就道:“还能怎么样?干他丫的!真正的强者不会畏惧这些小把戏小动作的!联盟要照顾对位者就照顾对位者好了,劳。资照样虐他没商量!就这么简单!懂了吗???”
“这是强者的特殊待遇啊。”
唐潜点点头,表情并没有多少变化道:“谢谢了,澳洲佬,我接下来会注意这个问题的。”
“我一向都是很尊敬前辈的,知道么。”
说完湖人队29号扭头就走了,博古特看着对手就这么轻描淡写回应,脸上也浮现出了得色,道:“还以为是什么铁血硬汉呢,原来和也这么内敛,他以前的那些行为不会都是磕了药才有胆子的吧~哈哈~”
wxi7
第689章 我帮他们搞定!(万字爆发完成~求票票~)()
勇士队还是一样,打掩护出手,这是科尔的要求,能不一对一,尽量就不一对一,只要能够得分,一对一得分和掩护得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也算是科尔受到了欧洲篮球的影响,欧洲篮球这种单打有限,一是能力问题,二是划不来。相比轻松掩护突破得分,这个太费劲了。
勇士队其实并没有一对一单挑特别强的存在,所以科尔这场比赛,根本没有想过要打“球星单挑”球。当然,这不是他想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赢球而考虑的。如果球队有乔丹科比这样的人,他也会毫不犹豫设置一下三角战术或者拉开单打。但是如果没有,他就会偏向于二对一。什么二对一,进攻防守,都是二对一。
进攻依靠挡拆和掩护,这就是二对一。
防守依靠包夹联防协防,这也是二对一。
这是他在波波维奇手上学到的东西,很适合没有单打能力超强的球队。
邓肯老化后,波波维奇更多的,也是采取这种非一对一单打得分,反正篮球的本质就是得分游戏,只要能送球入网,观赏度高或者低,这不是他去考虑的。作为主教练,他只想着怎么赢,怎么让对手输。
况且团队篮球或者民主篮球真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