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九章 春汤灌脏()
“我隔一天就来送一次菜,花汐姐很照顾我,所以哥哥不必客气,有什么需要做的尽管说就是!”少年看上去略微有些羞涩,话却说得很朴实,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很好,“哥哥怎么称呼?”
“我叫陆世宁。”我赶忙回答,“我们是过来旅行的,我们老板是花汐姐的朋友。”
“原来是这样!”少年开心地笑了,似乎对我又亲近了几分。他快手快脚地把筐里的菜都拿了出来。
“今天的菜都很新鲜,要不要用一点?”
我看了一下,里面都是些春韭、野苋、荠菜之类当季的新蔬,野地里生的,跟我在城市里买的不太一样。我买的蔬菜,即使是在早市购买,也大多数是大棚里种植的。自从人类发明了大棚这种伟大的东西,四时蔬果是多了起来,但蔬果中却少了那原本该有的四时的味道。
筐里取出的,还有十几个鸡蛋和两条草鱼。草鱼还是活的,鳃在缓缓地一张一翕。
这些新鲜的食材诱发了我心中愉快的感觉,一道菜的食谱就在脑海迅速成形。
我查阅的资料里写着,春分时节,人们头戴荠菜花,煮食春菜汤,洗涤肝肠,保平安健康。
这个“春汤”,我并没有吃过,甚至都没有见过。网上描述得很不具体,并没有具体的方子,只知道“春菜”指的是野苋,而配料,有的说是加蛋花,有的说是加鱼片,做出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连张都没有。不过我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做。其实节气的食物,关键在于仪式感不是么?只要我用心去做了,心意化在里面,是不是做得地道,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春汤之中含有鱼片的话,即使是立夏,应该也没有意见吧?
阿初见我要做鱼片汤,就帮我收拾起鱼来。别看他年纪不大,干活却出奇的利落,杀鱼去鳞除内脏,再把鱼身清洗干净,动作一气呵成,令人赞叹。
我认识的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极少有这样能干的。现在的条件大多不错,做父母的都希望为孩子遮风挡雨,不愿让他们去吃苦出力。就算是在条件艰苦些的地方,父母溺爱孩子,娇生惯养的也并不少见。
我不由得对这个男孩生出了一丝敬重之感。
我接过洗净的鱼,把鱼头切下,鱼身,横刀贴着鱼骨把两侧的肉整块片下,然后切成五厘米长的薄片。切鱼片的技巧我是特意练习过的,所以切得还不错。切好后,把鱼片用黄酒、细盐、味精、胡椒粉拌匀,略微腌一会儿。
趁着腌鱼片的工夫,支起锅来,把高汤烧沸,放入洗好的野苋菜煮成汤,盛在大汤盆里。高汤是我带来的,之前花了好长的时间用猪骨、鸭骨、火腿放在一起慢慢熬制出来,烧饭做汤的时候放入,效果立马不一样。
再烧一锅水,腌好的鱼片裹上蛋清面湖,放到沸水中滑熟,捞出来放到春菜汤盆中,加盐调味,一道鲜汤就做好了。
我尝了尝,作为鱼片汤,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鱼和菜都新鲜,加分更多。我就是按照记忆中鱼片汤的做法做这道春菜汤的,只不过把食材换成了这些现成的而已。也不知道作为民俗的“春菜汤”,到底是一种什么做法呢?
结果,今天的下酒菜算是大获成功。当然,他们都喜欢喝酒,完全是以喝酒为主,不过,每一道菜都有人喜欢,这一餐,我也收获了不少的称赞。
尤其是春菜汤,丽卿一边吃一边说,有多少年都没有过春汤了,说话间眼神闪闪发亮。
她开心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也跟着开心起来。
很快,宴席上就变得热热闹闹,非常忘我了。
我的工作做完了,心里十分轻松。阿初也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他还未成年,不能喝酒,所以很快就吃完了。见宴席一时半会儿还结束不了,他就先站起来,告辞要走。我并不太爱喝酒,于是也站起来,打算去送一送他。
他犹豫了一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向我点头致谢。
阿初家住在山下,我们一边下山,一边聊着。从他口中,我算是了解了不少关于这一带的事情。
原来这里算得上是一个千年古村了,年代已经非常久远,都已经不知道它的历史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代地形比较复杂,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虽然近年来渐渐地使用了水电、网络等现代化的东西,信息上可以与外界联系,但是由于来往不便,村民还是很少与外界交流。
所以,这个村子里还保留了不少自古时传下来的风俗和习惯,显得异常质朴。
与世隔绝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需要努力地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那也就意味着清贫和艰苦。
奇怪的是,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一代一代地在这里扎根、生活下去。究其原因,一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反而不适应大城市的喧嚣,二来这里风水极好,据说有利于庇佑人们世世代代和平安康。
说风水好,其实主要是这里的深山之中藏着一株千年古木,不知道已经活了多少年。见过的人都说,这株古木极其巨大,而且异常葱茏美丽,尤其是春天的花期,简直像一片梦幻的海洋。
但是如此庞大的古木,其位置却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有时候明明记得是这条路,沿着路走去却再也不得见。所以,这株古木也只是有缘人才能偶然得见,渐渐地,它就成了一个传说,人们把它奉为神木。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念一动——千年神木,那应该是已经进化为妖了吧?
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花汐的笑颜。
是她吗?人们心目中的神,其实正以另外的一种形态,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花汐应该也是很喜欢人类,对人类很有感情的吧?
说话间我们就已经到了山脚下。山脚下就是阿初口中说的那个古老的村子,傍山而建,流水沿着村子曲曲折折地淌过,春意盎然,风景如画。
阿初在村头一间低矮的茅舍门口停了下来,并客气地请我进去喝碗水。
“谢谢世宁哥陪我下山来。”阿初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天还真是有点奇怪,我的周围总是出现一些怪事情,一个人下山,还真有点忐忑呢!”
“怪事情,怎么啦?”我感到有些惊讶。
“世宁哥相信这世界上有鬼吗?”阿初犹豫了一下,忽然说道,“我觉得我身边,好像是在闹鬼呢!”
第四十章 鬼故事()
“闹鬼?”我感觉惊讶。我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是不会有鬼活动的,虽然我也希望鬼魂偶尔能到人间来呆上片刻,好让我见上一面。
只可惜那是不可能的。
“怎么会……闹鬼呢?可你看上去,也并不害怕。”我吃惊地问。一来我不知道他口中的鬼指的是什么,二来我对于这样年轻的男孩居然如此淡定地谈论闹鬼的事情也感觉有些出乎意料。
“不害怕,是因为不知为什么有那样一种感觉,觉得这个鬼好像不会害我呢。”
阿初家里没有其他人在,家具陈设非常简朴老旧,这应该是一个相当清贫的家庭。他家里连茶都没有,所以他只是拎了一只大铁壶来,用缺了一个小口的粗瓷碗给我倒了些水。
我走得也有些渴了,于是坐在粗木椅子上,喝着水,听他讲了一个关于“闹鬼”的故事。
阿初的父亲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阿初几乎已经记不清楚父亲的模样。三年前,母亲也去世之后,那时还只有十四岁的阿初再也没有其他亲人,就这样一个人居住,努力地生活起来。
我之前就曾经惊讶过,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还没有成人独立,正是被家人溺爱的时候,怎么竟会能干到这样的程度呢?
原来他有着这样不幸和艰辛的经历,这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同命相怜的感觉。
由于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阿初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帮助母亲家内家外地劳作,懂事也就非常早。即使是这样,母亲还是早早地故去了,撇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世上。
到现在为止,已经快三年了,他也渐渐地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必须靠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实现母亲的心愿,上学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非常辛苦。周围的邻居见他可怜,也给了他诸多照顾,但是时间还是在艰辛中飞快地流逝,一转眼就到了今天。
每天早上,阿初早早地起床,喂完家里养的禽畜之后,再到地里去照料庄稼和蔬菜。做完农活,他会翻过一座山,到山那边镇子里的学校去读书,下午放学回来,再到田里去做一会儿活,这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去烧饭。吃完饭,他会再读一会书,然后才上床睡觉。
虽然有些单调,却每天都很饱满。每天学到新的东西,用自己劳动收获的果实自给自足,整个人就像一株春天的树一样,向着天空生长。
不过这几天,事情好像突然有一些不对头。
具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不记得了,总之就是近一个星期之内,日常还是那些日常,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可是就是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好像在暗处,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
早晨,他都是随着天亮的时间起床,借着晨曦的微光到田地里去劳作。从惊蜇起,春耕就开始了,可是这个时间,天亮得还不够早,而且,风还是相当寒冷的。
周围非常安静,只有鸟儿间或的鸣叫声。务农的人们不像阿初,早上迅速做完活之后还需要去上课,所以很少有人赶这么早出来干活。随着惊蜇的来临,不但虫蛇开始动作,黄鹂也开始鸣叫。清晨的鸟叫声非常好听,它们一直都是蹲在田间劳作的阿初的好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