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捷的计划,利用充足的人力,在一个星期内首先在君士坦丁堡城外修建一座小城,以保护自己的大军,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匈人以及斯拉夫人的主力从西北方与法兰克人的纠缠中返过身来,也不让他们再有任何可趁之机!

    并且在建设小城的同时,正面,三万种惯了地的辅助波斯府兵,天竺府兵又是沿着李绩挖过的地方重新开凿起了壕沟。

    就算你建设了夯土墙又如何?我故技重施,还从你城墙根开个大洞!看你如何应对!

    果然,看着闽军阵地上尘土飞扬,就是看不到人影,君士坦丁堡城头又是一片混乱,估计君士坦丁四世又是恶心的够呛。

    工程从八月十三开始进行,到了八月二十日,小城已经初见端倪,两条二十一公里长的四米木墙大致将闽军四十多万大军都保护在了其中,两条地道亦是从深层地下打出去好远,马上就要挨上罗马人的城墙根部了。

    地表,倒是没有李绩上一次蜘蛛网一样到处乱挖的密集,闽军仅仅是挖掘了几条不太弯曲的壕沟,这次的战略意图早已经暴露,地标壕沟不过是为了掩护地下,扰乱视听而已,倒也不必太过认真。

    地下,幽深的甬道中,成群的闽军蚂蚁一样进出不停,一百五十多个闽军府兵排成一排,将一土篮子一土篮子的泥土以此的运输出去,另一头扛着解释船板的闽军则跟在挖掘队后头,每挖出一米多,就支撑起一段横梁。

    负责的闽军校尉龙牯还亲自建军在隧道里,不断的喝令大家小心点。

    不过这时候,一个休息的闽军小兵忽然将耳朵贴在了墙壁上,倾听了一会,旋即急切的跑到了龙牯身前。

    “禀告校尉大人,通道内有异响,好像,好像有人也在掘进一样!”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临近饭点,龙牯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摸了摸洞壁,他很是不在意的说道:“没事儿!现在头上脚下都在挖洞,有动静不正常的吗!回去,继续干活,早点完成工作量早点换班!”

    答应一声,士兵也没太放在心上的回到了工作岗位。

    此时,李捷也迎来了个意外的客人。

    中军营帐中,一个梳着规规整整的四方髻,身披长儒服,举止颇为高雅的青年公子规规矩矩的叩拜在了地上。

    “小侄李承,拜见闽王叔父!”

    “快快请起!”李捷亲自上前,把这个年轻公子扶了起来。

    这人来的实在令李捷颇为意外,惊奇,因为他是齐王李佑的次子!

    历史上的齐王李佑跋扈,阴沉,和太宗诸子不和,于贞观十七年起兵谋反,结果兵败被赐死,这一时空有了李捷,不知道李佑那儿根筋不对了,和李捷的关系混的非比寻常,有了李捷的引导,将精力都投放到大海上,如今他是在倭国做着土皇帝征夷大将军,活的颇为滋润。

    早在天竺时候,李捷和李佑的通信往来还算频繁,可是到了呼罗珊,通信就少了下来,现在更是一两年没有一封信了,一来李捷忙的够呛,二来现在他所踏足的地方与倭国已经隔了三分之一个地球了,以古代的交通,一封信至少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自然通信就淡了。

    如今这个侄子千里迢迢能跑到战场上来看自己,李捷还是颇为高兴的,寒暄几句,就吩咐长孙织,安娜一起置办了酒席来招待他。

    毕竟是闽王,临行之前武媚娘准备的好东西不少,一顿酒宴也挺像样,不过这个大侄子兵库郡王李承明显有些郁郁寡欢,到底年轻,藏不住事,陪着李捷喝了几杯之后,就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

    “叔父,这次家父派我来,是有事想要请叔父帮忙拿个主意!”

    说着,他就将一卷地图掏了出来,扑在了酒桌上,在李捷好奇的注视下摊开,烦躁的讲解起来。

    “晋王军已逼近鸭绿水,辽东国亡,句丽王李承乾,新罗将军金法敏与辽王李泰之子,逃到高句丽的新安郡王李徽举兵抵抗于鸭绿水北岸。”

    “句丽王李承乾派遣使节,言唇亡齿寒,想请我父王发倭兵共抗晋王军,我父王拿不定主意,所以就请小侄来询问下闽王叔父的意见。”

    看着这地图,李捷感慨万千,心头竟然有了种沧桑的感觉,当年图上所绘画的地图,曾经就是自己想大展拳脚之地,可是阴差阳错,却被偏心的李世民夺走,平白为李泰,李承乾两个犊子做了嫁衣。

    历史上是李承乾造反失败,早死,李泰滋润的活到了永徽三年,然后不知道那顿饭吃错了,挂了。这个时空有了李捷,两人的结局倒反了过来,永徽三年,辽王泰军中染病,死于痢疾,拉肚子拉死了。李承乾却死过一次大彻大悟,对凡事看开了不少,现在还活的有滋有味的,甚至早几年还派使者来见自己,希望和自己重拾兄弟友谊。

    不过李捷又不是二皮脸,那使节见都没见就给打发走了。

    现在想想,也幸亏李世民偏心了,要不如何有如今的大闽帝国?

    感慨了片刻,李捷才把心思从新回到了地图上。

    晋王军指的就是唐军,李治的麾下,这些年他在南边南征北战,李治也没闲着,一**的府兵死命往辽东派,三个长孙皇后的嫡子在辽东大地上打的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李世民所期望的。

    不过如今战局明朗了,辽东毕竟国小,还禁不住李泰生前的败家,一个辽王墓就耗费了辽东国几年的积蓄,到底挡不住关中大军,如庞孝泰,契苾何力,孙仁师,刘伯英这样的名将,老将,辽东国到底陷落了,战火烧到鸭绿江,心里没底的李承乾联合了辽东国残部还有自己的情妇,也是许久都没有联系的新罗真德女王金胜曼一起举兵抵挡。

    也难怪李佑同样心头不安,后世小日本的战略,欲取华夏必先取蒙满!欲取蒙满必先取朝鲜,反过来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李治打下了李承乾的句丽国还不满足的话,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李佑估计此时已经下定决心,派二儿子过来应该是寻求李捷的帮助,求援而来,不过这个李承估计看到闽军屯兵君士坦丁堡城下,肯定是没有精力帮忙了,故而干脆没有提出,李捷倒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很是认真的看了地图半晌,这才凝重的摇了摇头。

    不过李捷刚想开口,看到自己这个大侄子仿佛乡下来的一样盯着自己偌大的中军帐篷啧啧称奇,李捷也是恍然,哑然失笑。

    这小子从鸟羽出发,经过福州,南洋,在辗转到欧洲,小半年过去了,以李佑的性格,这会或许已经带兵到了鸭绿江,自己还跟着急什么!

    提着酒杯,李捷就想说两句场面话应付过去,可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中军大帐似乎都嗡的震动了下,旋即外面就喧闹起来。

    “出了什么事了?”心头一紧,抓起身旁佩刀,李捷下意识就冲了出去,刚冲到帐篷口,但见禁军已经将帐篷团团围住,不远处向君士坦丁堡城下挖掘地道的两个帐篷出口处,一股滚滚浓烟不断向外喷出,负责发掘的军士捂着喉咙就往外逃去。

    “敌袭!”

    防备守军凄厉的大叫着,军营中似乎也响起了喊杀声,到处都能看到打着火把匆匆跑去的巡逻闽军,一副混乱的模样让李捷心头狂跳,上一次李绩不就败在敌人袭营吗!可急忙端起望远镜向城墙看去,可自己修建的城墙岿然不动,上面巡逻的守军还很是茫然的向下眺望着,根本没有大规模罗马军队袭击过来。

    敌人从何而来?天上掉下来的?李捷心里忍不住毛了!

    就在李捷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轰的一声,自己身前五米多,地面忽然塌了,十多个禁军惊叫着落了进去,下一刻,从塌陷处,一个手脚颀长的匈人步兵大猫一样跳了上来,轮着弯刀兜头就照自己砍了过来。

    地道!

    李捷心中猛然明了,可此时刀锋已经直奔自己胸口,避之不及…………

第1294章 。据守反击() 
《孙子兵法》的开篇核心思想就是兵者,诡道也!看起来罗马人运用的真不错。

    出发之前,闽军的智谋之士也曾聚拢在一起进行庙算,结合情报对东罗马帝国各种可能反击的态势都进行了推演,可谁都没想到君士坦丁四世也有这么大魄力,对大闽的地道攻城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了闽军挖掘的声音反倒掩护了他们自己……

    罗马守军挖通了闽军的两条地道不说,还挖掘到了大闽的军营底下,连续几天的平静麻痹了大闽,今夜似乎趁着闽军刚刚过完八月十五中秋,并且木墙修建完毕,军心上有了一定松懈,今夜一举发难,打了李捷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切都如同行云流水般的在李捷脑海闪过,在那寒光闪闪的弯刀砍自己胸口前时候,思维在电光火石之间反应了过来。

    下一秒,乒乒乓乓的火星四溅还有噗嗤的鲜血飞溅声音一起传了出来。

    “叔父!”

    李承似乎学过剑道,漂亮的从侍卫腰间抽出横刀,闪电般砍倒了偷袭者,还很潇洒的用拇指擦一下血倒插回刀鞘,这才想起来自己叔父中刀了,关切的上前询问起来。

    被砍得一个踉跄,退了两步,李捷倒是没事人一般的扑了扑身上,他衣甲上除了一道刀痕,却是连砍破都没有。

    就在占领西亚的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大马士革刀的技术,闽军盔甲进行了一次更新换代,用上了宋朝才有的冷煅技术,李捷身上的甲就是如此,练出来的铁片放在水流推动的大锤子底下,用水力生生将钢铁锻打到原来三分之一厚度,这种锻打下,钢铁产生的结晶极其紧密,重锤都可以经受住,更不用说质量低下的罗马刀剑了。

    当然,这种盔甲太耗费功夫了,装备全军是装备不起,全军也只有常备军的精锐突击部队能装备的上。

    眼看李捷没事儿,李承还有长孙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