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了!”
李捷一声怒吼让宇文节亦是哆嗦了下,闭口不敢再言。满是冷笑,李捷点着头哼道:“好个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好,那你就回去高速你家陛下,不日,寡人当亲提六军,再到长安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天上的太阳!汝可以走了!”
上官仪也不多辩驳,同样傲慢的卷起圣旨,领着两个宦官副使,大摇大摆的出了朝堂。
这一幕更是气的李捷又把另一侧龙椅打折了。
不过这时候,从法兰克王国归来的王玄策却是走出朝班,对着李捷恳求的一拜:“臣有一言,请陛下容许。”
“讲!”李捷没好气的说着。
不过得到允许,王玄策似乎不愿意示人那样,拖着长袖弯着腰小心翼翼走上丹殿,贴近李捷两米左右方才再次拜下,小声的说道:“陛下,刚刚使者上官仪表情有异,恐怕长安如此反应,有着什么隐情,不过有两个宦官副使在,上官仪才不方便严明,请给臣权利,让臣去一探虚实!”
听王玄策一说,李捷还真愣了愣神,刚刚光顾生气了,他还真没注意上官仪有没有小动作,沉吟了下,李捷终于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
“寡人给你半个时辰时间!”
得到应允,王玄策赶忙快步退出殿中,这可是两个超级大国的碰撞啊!一分一秒甚至不能用生命来衡量了。
王玄策一走,殿中又陷入了冷场,大臣们心头满是愤怒,帝国建立的多不容易,只有他们这些亲历者才知道,如今长安如此瞧不起自己,已经不是李捷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侮辱了整个闽唐朝廷!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经过儒家文化熏陶,绝大部分臣子一脑袋都是复仇,哪儿还有什么心思讨论政务?
仅仅有几个不入流的小官拿出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来议论,同样是迎者寥寥。
毕竟是闽唐帝国的地盘,支开两个小宦官不过轻而易举,不到一刻钟,王玄策就回来了,不过脸上满是古怪的神色,贴近李捷就禀报起来。
“陛下,事情还真是有些特殊,还要从一年前的鸣凤元年十月说起……”
就在大闽与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进行着决定欧洲几百年政局走向的决战同时,东北亚,决定一个时代的战争同样在冰冷湍急的鸭绿水沿岸进行着。
李捷向东扩张了十多个年头,大唐也连续进行了十多个年头的辽东战争,如今,终于再一次推进到了鸭绿江,对面不远处就是平壤,高句丽如今的都城,亦是废太子李承乾的老窝。
多达二十万唐军邻水列阵,组成典型的唐军阵列,弓箭手在最前沿,然后是排矛手组成的坚实阵列,一旦弓箭发射完或者敌人攻来,就由他们的长矛来狙击敌军,冲锋时候,双手持矛向前猛冲的大唐矛手亦是个令人恐惧的纯在。
在矛手后头,是轻兵肉搏用的跳荡兵,刀牌手,作为压阵的绝对王牌陌刀手则被放在最后头,只有当战役进行到**时节,才由他们作为决定性力量给与敌军最后一击。
两翼,四万多关中骑兵与河朔骑士扬刀跃马,虎视眈眈,其中还有不少突厥骑兵,铁勒骑士,唐军作战将就步骑协同,当步兵大阵与敌军接触之时,两翼的骑兵将如同传说中的金蛟剪一样狠狠从两肋插进敌军内部,将敌人的阵型搅和的稀烂。
当年李世民一年就打到了鸭绿江畔,李治却连续进攻了十多年,大的战争进行了几次,倒不是李治无能,而是辽东局势比较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候又复杂了许多,而且大唐也不是那个时候的大唐了。
首先当时的辽王泰可是太子地位的有力竞争者,在朝野内部,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他,大军出动时候通风报信,而且李泰手下,李世民为了让他自保,也给他网罗了一批能人异士,再加上李承乾,渊盖苏文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比宝藏王时期高氏王族与渊盖苏文的勾心斗角,辽东国很具有战争潜力。
再者,李治是在闽国不断抽着中原的血条件下与辽东大战的,历史上攻击高句丽的主帅苏定方如今是李捷麾下的骠骑将军,裴行俭成了太子太保,驻守京师,程名振被牵制在了西域,更重要的是大唐人口急剧的流逝。
唐初,赋税徭役还是不清的,就算官府给地,农人分到的均田也越来越差,相比之下闽国土地给的更大,而且取得唐人资格免税这两个条件如同吸引飞蛾的灯光一样,再加上洛阳附近的叛乱,李捷大军横扫关中那一次,大唐的户籍几乎亡轶了一半多,一千多万民众被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天竺,波斯,成为李捷的统治力量。
幸好人员流动是相对的,不少天竺,波斯战败的部族,俘虏都被李捷发配到东南亚去了,不少逃人偷船偷渡到了大唐境内,许多上州长官面对境内屡禁不止的逃户现象正头疼不已,遇到这些人口的补充简直大喜过望。
有的州刺使干脆与李捷认命的福建观察使达成了暗地里的协议,他们放境内的民众自由出境,投奔大闽,闽国同样每年要放多少天竺人,波斯人来补充华夏,这样,华夏的人力资源可算没有被李捷抽空,如此迁居过来的人口大约有五六百万,一大部分被安置在河北,河洛还有关中,如今李治征讨高句丽的军队中,高鼻深目,或者卷发皮肤黝黑的归化胡人居然占据了三层之多。
不得不感慨,李捷费心费力的进行唐化,可是李治根本没有在这上面花心思,这五六百万人口就几乎被华夏消化的差不多了,这片土地似乎有灵性一般,匈奴,鲜卑,羯人,氐人,羌人等五胡就是被华夏所吞并,如今他们亦是没有意识的融入华夏当中。
上一次蛇水大战,唐军在大唐名将唐休璟的指挥下击破了辽东军主力,王皇后的本家大将王孝杰更是差不点活捉了继任的辽王,李泰长子李欣,如今以唐休璟为主力,关中唐军最精锐的府兵几乎全都汇聚在了这海东战场。
不过鸭绿江这一战并不好打,为了抵抗关中咄咄逼人的压迫,朝鲜半岛的势力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新罗举兵五万,由新罗大将金春秋带领,派出次子去向李捷寻求帮助之后,齐王,征夷大将军李佑还是忍不住携带了五十八家大名八万多倭国武士,足轻登陆朝鲜半岛,支援李承乾,而为了自保,李承乾还有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泉男生,泉男产,泉男建更是将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发了。
再加上辽东国李欣的残余势力,二十万唐军精锐所面对的,是多达四十五万的半岛联军。
对峙从五月份一直进行到了十月份,人数悬殊却一丁点都没被唐军主帅唐休璟放在眼里,一直等到鸭绿江封冻,又是唐军主动发动了进攻。
惊人的巧合,十月初三,就在李捷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致命的袭击开始,这场决定东北亚命运的大战也在鸭绿江打响了!
第1323章 。鸭绿水大战()
辽东的防御重心在于辽河,朝鲜半岛的防御重心则在于鸭绿江,这条滚滚流淌的长河在后世分割了中国与朝鲜,鸭绿水之后则是一片平坦,如果这里丢了,来自辽东的骑兵甚至可以驰骋整个高句丽半岛国土,也只有新罗能够依靠半岛南端的山地抵抗片刻。
所以李佑,金胜曼,李承乾还有辽王李欣的赌注完全压在了这条防线上,临岸,快五十万倭军,辽东军,新罗朝鲜联军如同出巢的蚂蚁乱哄哄布置在岸边,一眼望不到边。
来自倭国的武士拎着倭刀,披着大铠,矮小的身体绷着力量,似乎迫不及待的等候着厮杀,不断的嘶吼着,新罗的花郎则是戴着厚厚的大沿毡帽,打扮的有些花里胡哨,活动着手脚,偶尔用看不起的眼神瞄一眼倭人。
当年追随李承乾的叛乱屯卫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一万多或年轻或老的关中部众骑在辽东战马上,老兵在厚厚的盔甲下凝视着对岸的唐兵,似乎还缅怀着当年在那面大旗下奋战的峥嵘岁月。
士气最低落的却是辽东诸部,李欣的军队只剩下九千出头了,从突击幽州开始,辽东与大唐已经打过十几战了,屡战屡败,最后连辽东都丢了,这些由唐人,女真契丹还有高句丽贵族组成的骑兵甚至比后面三十多万充场面的临时征调起来民夫都要低落。
看着这一幕,就连李承乾都是眉头直皱,迟疑了好一会,实在是忍不住对李欣客气却命令着说道:“辽王贤侄!唐休璟性情狡诈,汝带部防卫大军后方吧!”
李欣可一点没有他父亲李泰那股嚣张跋扈劲儿,听着李承乾的吩咐,屁颠屁颠的领着骑兵绕过了大军,看着辽东骑兵的背影,李佑忍不住呸了一口:“虎父犬子。”
李承乾却是感叹的摇了摇头,当年他们兄弟几个在长安谁都看不起谁,为了个皇位争斗的焦头烂额,可是到头来却是便宜了默默无闻的李治,如今他们几个当哥哥的还被当年看不起的老十逼得不得不联合在一起,垂死挣扎。
而且还有老九,当年自己居太子之位,对这个弟弟甚至都没当过兄弟,可如今,人家能和大唐皇帝李治分庭抗礼,自己当年如此自负,可如今,连人家一根小手指都比不上。
想到这儿,李承乾又是感慨的向李佑询问道:“老七,闽王那头有没有什么消息?他,他愿意帮我们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谁知道?”李佑却是愤愤然一甩马鞭子:“老九据说现在和什么骡,什么马打的正激烈,距离咱们大唐已经快一年多的路程了,我家老二走了快半年多了,还没到地方,要我说,和骡子有什么可打的,几鞭子不就抽顺溜了?”
李佑没见识,不代表李承乾没见识,他受过完整的太子教育,听过这个罗马,在华夏古籍中被称为大秦国,据说其军极其善战,称霸西域,可对于唐人来说,那儿还属于传说中的地方,谁能想到,李捷竟然真的抵达了那些传说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