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来的贡品,礼物笑纳,各国送来的美女直接填充后宫,至于互市通商的请求,一概是正在商议,正在处理,反正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办呢,你们耐心等着好了。
    僵持了半个月,望着成山的货物还有磨拳霍霍的闽国各族商人们,憋的嘴里起泡的昭武九姓终于屈服了。
    最先屈服的是距离恒罗斯城不远,九姓中相对弱小的石国,国主塔什干第一个将长子为质子送与河中都护府,并接受闽国赋予的官职,派驻的行政官员,政治上的顺服让石国仿佛后世公关成功的房地产商一样,石国商人第一个冲进了闽国在恒罗斯城的商栈街,仿佛饿狼一般采购了一番,然后利用曾经在安西都护府境内各部的关系,挑着成堆的货物再一次走上了先辈走了千多年的丝绸之路。
    一方面是赖以生存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是国主贵族的绝对权利,看着以往丝绸之路排老末的石国人如今独霸丝绸之路架势一般挑着担子兴致冲冲上了路,别的国如曹国,康国之类经过几天痛苦的考虑,终于也是完全向闽国彻底输了诚。
    各国纷纷派质子到恒罗斯城,在闽国为人质,大约大小一百多个各国王公子孙,几乎囊括了昭武九姓各个王国部落,为了他们,李捷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弘文馆,让所有质子进学唐式文化。
    与此同时,河中都护府麾下的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等行政军事官员也逐步渗透到了各国。
    二月间,河中都护府建立,六月末,就基本上掌控了河中的局面,相比于大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初步平定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后先后征讨龟兹,于阗,与西突厥决战,花费十多年才将统治深入西域大小部落相比,速度已经如同乘坐火箭了。
    当然,距离完全掌控河中都护府,闽国人还需要走一段路,至少目前,一条康庄大道是展现在了闽人面前。
    七月中旬,河中都护府差不多完全展了开。
    与以往闽国的总督区不同,这一次的河中都护府,完全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翻版。
    河中都护府于境内设立九州,分别对应昭武九姓,封其首领为刺使,副都护,不过昭武九姓麾下的民众并不录入闽国户部户籍中,依旧交由昭武九姓各国国主按照其旧制度风俗统领,不过闽国在其下设置了录事参军,司马等文武官职,一方面是昭武九姓与都护府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各国忠于闽国的保证。
    完成了这一系列政治上的巨变,原本偏安在角落的恒罗斯城已经相当繁华了,俨然恢复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繁华,闽国内地的大商人云集于此,将来自波斯天竺广大的货物带到这里与粟特人交易,接下来则由粟特人接下下一程,通过骆驼商队穿越天山南北,经过后世的哈萨克斯坦,新疆,最后运抵长安。
    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热闹的中转站,恒罗斯城真是繁盛到了极点,大街上摩肩接踵,到处都是牵着骆驼与赶着马车的行商,波斯人,唐人,粟特人,一个个相互比划着大声讲着价钱,每天在这里达成的交易不知凡几,人员拥挤到连城内都放不下,商户又在城外建设起新的街坊来。
    新设立的市舶司用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了。
    可就在这个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李捷却下了一个震惊闽国的决定。
    改封福郡王李让为河中郡王,兼领河中大都护!
    
    
。。。
第881章 。李让再起()
    在大唐,皇子出任大都督府都督或者州刺史并不少见,李捷自己曾经就是五原都督府大都督,福建观察使,如李捷的哥哥齐王李佑是齐州刺史,吴王李恪如今是吴郡守,统领偌大的吴地。
    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不是皇位继承人,而且除了李捷,也多是文职,并不统领军队,李佑起家时候的军队还是李捷通过水手名义帮他掩藏的,李愔手里也不过一两千人的蜀王护卫,直到杨妃一系与高宗李治彻底闹僵了,李捷才借给他两万印度兵。
    当然,李捷自己是个异类,正好撞到了五原,阴差阳错被安置在了突厥,后来贬官八闽,那地方山穷水尽,没有军队护卫是找死,这才让他积累了早起资本,竟然打下这么一个天下。
    李让的身份太敏感了,算得上闽国的废太子,与李承乾差不多,如今世子李瑾还在京师监国,这个时候李捷要立李让为河中大都护,还掌握着河中兵权,看如今的恒罗斯城繁华,财权应该也不差。
    这不明显的威胁太子地位吗?莫非闽王又改变心意,重新宠幸长子了?
    世子乃是国之重器,而且是下一代大臣们效忠的目标任务,李捷这一手,立刻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如丧考妣,有的人则心思活泛了起来,连续两三天,闽王宫门口劝诫的人和新河中郡王门口拜见的都排成了老长的长队。
    这功夫,各种各样的谣言也是在京师,波西斯以及一些其他闽国重要城市传播开,如世子李瑾勾结朋党,欲阴谋造反。如闽王以下令该立世子,废李瑾为庶人穿的沸沸扬扬的。
    这会儿,留在天竺武媚娘的政治手段与狠辣顿时显露出来,京师警察都尉尽出,一日擒拿散布谣言的商户庶人士子官员多达百人,次日就以阴谋谤上,动摇国本的罪名将礼部郎中田甲等四十六人处斩与西四市前,同时拥世子李瑾亲自祭祀太庙,宣抚官员百姓,一时间,天竺地谣言止歇,谁都不敢再妄议。
    这个时候,武媚娘的奏折才刚刚发到新函谷,还没到李捷手中,铁娘子的果决可见一斑。
    不过这事情毕竟还是太过敏感,跟谁出战的兵部尚书李绩,大将军黑齿常之,凤阁仆射来济,狄仁杰等十多个闽国重臣还是聚拢在一起,共同入宫叩见,这个阵容,都是自己起家的班底儿,李捷也不好不见,无奈之下不得不在恒罗斯临时的行宫中设立一个密室召见诸臣。
    会议的内容在层层叠叠宿卫下不得而知,甚至连史官都不能记录,不过走出行宫后,一群重臣却是脸色各异,有的兴奋有的凝重有的脸色苍白。
    除了劝诫围在闽王行宫前的官员离开,这些国之重臣一句内容都没透露,最后只有王玄策被逼急了,才透露出一个口风,闽王欲效赵武灵王事!
    赵武灵王干过的事太多了,一时间倒是让围拢的官员一哄而散,纷纷回去查字典去了,去查赵武灵王干过什么事儿能和如今闽国的局面对应上。
    不过李捷说服了朝廷重臣,册封李让为河中大都护一事还是定了下来。
    龙朔六年七月末,恒罗斯城闽王行宫中,大朝会上,斯婆罗提陀尖锐的嗓音还是刺耳的在殿上回荡起来。
    “闽王有制,福郡王李让宇量冲深,风神爽悟,任建文武,声绩注闻,于平定卑路斯贼战争中立下大功,特此晋封河中大都督,迁河中郡王,望其御辱折冲。朝寄尤切,总摄戎机,望实唯允,即日起令其组建河中军,余并如故!”
    “臣领命谢恩!”
    穿着复杂沉重的朝服,李让单薄的身躯却是挺拔严肃的跪伏在了殿堂中央,看着这一幕,尤其以礼部尚书萧盛一行尤为的摇头失望,这闽王怎么如此糊涂,他父一辈争夺皇位的血腥,他这一辈争夺权利的狡诈多端,怎么李家皇权争夺的血咒闽王还没看够,还要传递给下一代吗?
    真不知道诸多宰相大臣是怎么被说服的?就算制衡世子李瑾,也不需要这么做吧?如此一来,闽王百年之后,闽国恐怕又要遭遇刀兵之祸啊!
    心里想着,看着一旁禁军捧上的官服大印,强忍着,萧盛才没有站出来再次劝诫,上朝之前,李捷可是专门派人警告过他。
    为首的礼部尚书,谏议大夫都没有说话,下方尽管同样也是一肚子反对,不过大小官员终究还是息下火来,尽管再一片非议之中,李让的官职还是定了下来。
    刚一下朝,新官上任的李让也立马在一群大都督府官员的簇拥下,赶赴到了城北校场。
    河中都护府的统治完全是效仿大唐安西都护府,不过尽管建立了完善的统治制度,也威逼利诱的将粟特人,阿兰人等中亚民族纳入都督府统治之下,,河中都护府到现在却还少了一件相当于都护府灵魂的机构。
    没有建立一支铁军。
    提到安西都护府,最闻名遐迩的莫过于安西铁军了,提到安西都护府莫不能提到安西铁军,就因为这支军队存在,大唐方能在西域民族林立,民情复杂的乱世中将安西四镇扎根于此,而且先后击破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多个西域小国,就连李治攻破西突厥,这支军队也起到了主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