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款高原鹰的架构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带支撑杆的平直上单翼,一样的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高度、长度、乃至座舱的布局都一模一样,甚至从远处瞧,三款高原鹰的外观都没有任何区别,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可事实上三款高原鹰内里却又本质区别,不说别的,就拿三款机型所使用的材料就不一样。
高原鹰a用的是最普通的航空铝材;高原鹰b稍微好点儿使用的是航空铝材加铝镍合金,内部配简单的增压舱常用的胶垫材料;至于外贸版运6,即所谓的高原鹰c则用的是轻便且昂贵的一体化的复合蜂窝结构材料。
这就好比一栋房子用的是木材还是砖瓦亦或是钢筋混凝土的区别,哪怕长得在一模一样,性能上也是天差地别。
因为主材料不同,制造上的工艺就不同,工艺不同做出来的成品性能自然就不一样。
更何况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根据三款机型的不同定位选配的发动机也不一样,高原鹰a没有增压舱,执行不了高空飞行任务,所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将这款机型定位为普通的农业飞机。
选装的是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已经成熟的d—30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功率为645千瓦,轴马力为876马力。
载重152吨,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实用升限三千八百米,具备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主打皮实、耐用,同时兼具进一步完善d—30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重任。
高原鹰b比高原鹰a要好一些,具备部分增压舱的性能,且配备了基本的空调系统以及机翼除冰装置,但没有空气循环系统。
实用升限能达到七千米,不过只是个理论值,一般的飞行高度在三千米以下,发动机选用的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出产的tpe331—10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具备776千瓦,轴马力为1050马力。
载重164吨,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定位为短程客货运输机型,且可以选装公务机套件,从而改装成小型公务机。
最后的便是中国空军装备的运6,无论是材料、工艺、配套设备还是发动机,都做了极大升级,甚至在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后期的计划里,用于出口的高原鹰c还会选装一套可收放式起落架。
从而令如今最高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原鹰c,增加到四百公里,当然这么一来,相应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条件的适应性都大打折扣。
不过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对高原鹰c的定位是高端旗舰机,主要用于公务机和政务机这两种机型;军事方面除了高原运输外,可以作为部队多任务战术平台,改装成通信指挥机、海上巡逻机、小型反潜机甚至是小型空中预警机。
这么一来高原鹰c被打折扣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条件的适应性就不算什么,总不至于某位大佬坐着高原鹰c成天在乡村土路上起起落落吧,飞机倒无所谓,大佬的面子往哪儿放?飞舞的漫天烟尘?
所以这点儿性能上的小缩水根本就不是问题。
当然了,三款机型定位不同,任务不同,性能上也区别甚大,价格上自然有很大的区别,高原鹰a属于入门级的,价格也是最便宜的,售价一百万人民币。
高原鹰b通用性最强,任务弹性最大,性价比也最高,售价两百二十万人民币。
高原鹰c,由于是高端机型,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空军装备的固定式起落架的基本型,也就是运6,售价三百万人民币。
换装收放式起落架,且加装豪华公务机套件的高原鹰c—100,售价就要三百六十万人民币。
至于想加装各种军事套件,改装成不同战术任务的战术支援飞机,至少要五百万人民币起。
以上的报价都是国内的价格,至于出口的价格,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非常简单粗暴,直接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单位就成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务机
部委没想到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机型出来,价格什么的到时其次,只要能赚钱,部委没啥太大意见。
问题是除了提供给空军的运6以外,其他的高原鹰型号还处在研制阶段,高原鹰a型和b型到还好说,都是以运6之前的淘汰方案改出来的,在运6开始交付的时候,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就已经将a型和b型原型机运到粮食飞机试验中心,开始进行地面各项系统的试验工作,以及主体结构的静力试验。
如果尼泊尔想看的话,倒不是太大问题,直接拉到飞机试验中心就行。
关键是最高级的高原鹰c—100,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居然也给拿出来了,这就让部委的主要领导心里没来由的有些举棋不定。
因为这款高原鹰c—100的国内型号名称为运6a—100型,不仅仅是纯正的军用型号,而且还是专供高级首长乘坐的定制版军用型号,用国际流行的称呼便是政府公务机。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高端的子型号,主要是因为运6在执行藏区南部救灾任务过程中接待了不少前来慰问探望的首长。
他们无一例外都会进入运6的座舱中体验一番,甚至一些空军出身的首长还会一时手痒,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配合主驾驶飞行员飞上天感受一下运6的具体性能。
要知道空军的运6,除了固定式起落架外,几乎各项指标都是顶配,尽管座舱里因为要运输货物并没有安装公务机套件,弄得跟清水房似的,不太起眼。
但里面舒适的环境和平稳优异的性能还是得到各级首长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空军的几位首长,不但给运6的评价非常高,而且还向上级打报告,认为运6具备作为政府公务机的潜质。
上级接到空军的报告那是相当重视,要知道八十年代中期,国内航空运输平台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候,以往从苏联引进的老旧机型逐渐老化;从欧美航空巨头哪里引进的新机型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还没有全面铺开。
民航系统还好些,有空军支援的运输机以及引进的波音737和空客a300等飞机,算是搭起了航空客货运输的架子。
但在政府层面上,航空运输就有些尴尬,出国访问啥的会特批民航飞机改为专机,但在国内却没有这项待遇。
所以一般的首长出行通常是乘坐专列,只有极少部分是乘坐空军简陋的运输机。
一般物还好,可要是遇到紧急突发状况,专列就显得太慢;空军的运输机不但环境差,安全系数又不高,申请民航专机的话手续不但麻烦,而且大型客机的运行成本太高,非常不划算。
正因为如此,一款小型、舒适、安全且快速的公务机便成为国内几个应急部门急需的装备。
本来国内几个部门准备联合向国外采购,结果一问,四、五百万美金那都是入门价,想要加装一些保密通信,符合中国人喜欢的设施用品,价格就得翻倍。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每年的维护成本还高的吓人,而且人家厂家还不来中国上门服务,每年你得开着飞机跑到厂家的地头上保养。
如此条件下,几个部门自然是无奈拒绝,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原以为这事儿也就这样了,没啥回旋的余地了,没想到一次藏区南部的救灾行动,让他们突然发现了一款极好的进口替代品。
运6不但舒适,而且航程超过了两千公里,关键是从藏区南部救灾的实践过程中,运6表现出良好的完好率和出勤率,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未发生一起影响飞行的安全故障,证明运6的安全性极高。
长航程、舒适、安全性高,最重要的这款飞机是本国自己造的,采购成本、后期维护成本低不说,各种机密通信和设备的改装不用假他人之手,使用起来也会放心的多。
唯一的缺点就是运6的飞行速度有些低,如果能提高到四百公里那就更完美了。
有了这个想法,几个有需求的应急部门便联合组成一个调研组跑到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考察,期间就把他们几部门的想法向庄建业等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陪同人员透露一下。
庄建业实在是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上门,这可是妥妥的政府采购,大买卖呀。
不吞下去都对不起自己这一百来斤肉,于是想都不想就拍着胸脯保证:“美国、苏联、法国、英国都有本国自产的飞机在政府部门承担政府要员运输的任务,咱们国家虽然有差距,可不代表做不来,请各位首长放心,我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一定把这个责任扛起来,让咱们自己产的政府公务机尽快翱翔于祖国的蓝天。”
就这样基于运6的运6a—100的政府公务机子型号便正式立项。
部委的领导虽然知道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上下都是死钻钱眼儿的家伙,却没想到竟然钻的这么冒进,运6a—100虽然叫政府公务机,但有很大一部分会作为各级首长的专机使用。
但凡涉及到首长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居然也拿出来想卖钱,部委的领导们实在是不知道这事儿该怎么办。
于是将运6a—100的马甲型号高原鹰c—100按下的同时,草拟一份报告给上级,询问是否开放运6a—100的马甲型号高原鹰c—100对外出销售。
接到报告的总部首长只扫了一眼,就批了五个字“按国际惯例”。
啥叫国际惯例,当然是看美英法苏这几个航空强国是怎么办的了,于是部位领导二话不说就把高原鹰c—100主要推荐机型放到最前面,以便给尼泊尔人做重点介绍,没办法,美英法苏这几个国家公务机卖得那叫一个凶,利润那叫一个高,既然上级首长没意见,部委这边自然不会跟小钱钱过不去。
结果部委这边完全挣脱了枷锁,彻底放飞了自我,尼泊尔这边就有些招架不住了,没办法实在是被众多机型弄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选哪个才好。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国的标准代表未来
尼泊尔负责与中国接洽高原鹰系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