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的型号名称暂定为hx—11—6型核心机;另一方面就是以d—50为基础继续深挖其潜力,争取推出包括涡轮螺旋桨、涡轮风扇以及发电用燃气动力装置,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得先解决d—50的可靠性问题,毕竟现在的d—50大修间隔时间有些短,较之国外同类产品差距比较明显。”
一番话听得三人是目瞪口呆,赵主任自不必说,此刻脑袋还放着迷糊,把话头交给庄建业,不是应该谈碳纤维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嘛?怎么说着说着话题就歪了?拐到了d—50身上?
相较于赵主任迷糊的诧异,李放和宋长征是真的被惊到了,虽然海军同样渴望潜射导弹,但潜射导弹的主体就不是海军主导,而是赵主任的航天部门通盘把握,所以海军渴望归渴望却只能被动的等着。
相比之下,海军航空力量才是两人关注的重点,毕竟从二战到现在,想去的制海权就必须先取得制空权。
因此海军航空力量的强弱决定了海军战斗力的高低,而航空发动机又是海军航空力量不可或缺的核心,自然引起两人的关注。
可也正因为如此,李放和宋长征被庄建业说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涡轮前温度居然达到了1077摄氏度。
同级别的涡桨—6才多少?不过才792摄氏度。
整整高出了285摄氏度。
这说明什么?d—50还有潜力可挖。
因为792摄氏度的涡桨—6就已经达到了三千千瓦的级别,提高285摄氏度的d—50绝对不止这点水平,要知道航空发动机想提高功率就是提高涡轮前温度,每提高100摄氏度,功率就会提升20,d—50较之涡桨—6提高了285摄氏度,功率应该提高近60才对。
换句话说如今这个模式的d—50只是因为涡桨体制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如果换成大涵道比涡扇,或者小涵道比涡扇加力,效果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按如今的涡轮前温度还换算,转成这两种发动机的d—50将会有4吨到6吨的推力。
这个数据可不得了,要知道现如今歼7上的涡喷发动机也就是这个水平,但这只是纸面上的,实际应用远远达不到,如果腾飞航空总公司的d—50能够改成小涵道比涡扇加力的话,歼7会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呢?
李放和宋长征在脑海里不断的遐想着,便在这时庄建业说出最关键的缺陷,可靠性问题,遐想的两人心里立马咯噔一下,李放立马开口问:“那你们的d—50如今的大修间隔是多少?”
庄建业没说话,而是看向钱强,钱强则无奈的叹了口气,失落道:“刚刚满1860个小时。”
此话一出差点没把李放弄了一个踉跄,急急的叫道:“这么高的大修间隔,还叫可靠性差?”
第四百六十九章 加入D—50项目
不止是李放,宋长征同样瞪大眼睛看着钱强,不过他终究比李放年纪大,经验也更丰富,没有像李放表现的那般惊讶,而是问:“是理论值,还是实际值?”
“什么叫理论值和实际值?”钱强很不解的看着宋长征:“我们腾飞航空动力的燃气涡轮动力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通过一次次的真实测试做出来的,相比于美国通用、普惠、霍尼韦尔这些航空动力制造商动辄三千小时的大修间隔,七千到一万小时的使用寿命,我们的d系列的确不如人家的性能出色,这点我们承认,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说着叹了口气:“目前我们腾飞航空动力在材料上已经基本满足小型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使用要求,但在加工工艺上差距还很大,也别是一系列新材料的应用,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掌握,特别是在精加工和焊接上,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工艺并不适合这类新材料。
就拿焊接工艺来说吧,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上用的是电子束焊接工艺,不但平整度好而且在高温高压下不容易变形,目前运6运输机上使用的霍尼韦尔发动机,就有不少部件儿使用了这项工艺,可我们明知道某些地方有焊缝,可拆开后愣是找不到焊缝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差距,还有精加工……”
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钱强再一次打开自己的话匣子,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全都是现如今d系列涡轮燃气动力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从哪方面弥补。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d系列涡轮燃气动力1800小时的大修间隔时间,6800小时的使用寿命真的很差,不信你看看人美国的同类产品,怎么能骄傲呢,怎么能膨胀呢?是到了庆贺胜利的时候嘛?
李放和宋长征两人都听懵了,不是一愣神的那种懵,而是真真正正的完全懵了。
1800小时的大修间隔时间,6800小时的使用寿命还不算高?那什么算是高!
要知道运8上面的涡桨—6大修间隔时间还不到一千小时,这还是平时保养得力,飞行员没有啥野蛮驾驶的情况下,稍有点的意外,五六百个小时换下来大修也不是没可能。
其实不止是涡桨—6,其他机种的发动机的大修间隔时间普遍都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宋长征会问一句是理论情况还是实际情况。
因为国内的动力生产厂出产的发动机理论值都不错,但部队实际使用却是另一番景象,但也不能说厂家就是错的,因为试验数据取的是平均值嘛,好坏一平均,数据就好看了。
这就好比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平均油耗一样,怎么看怎么合理,怎么瞧怎么漂亮,可是你上手一开,累吐血也达不到人家公布的油耗值一样。
海军所属的海军航空兵便遇到几十年后私家车主一样的问题,理论的值跟实际值相差太大,以至于部队地勤维护官兵都觉得如果那台发动机能有个一千小时的大修间隔都谢天谢地了。
可人家腾飞航空动力,1800小时的大修间隔时间,接近七千小时的使用寿命,居然还说不优秀,差距大,这要是被国家其他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听到会是什么感想?会不会分分钟老脸通红直接扒地缝钻进去躲一会儿?
“老钱,老钱~~~”
眼瞅着李放和宋长征逐渐石化的模样,庄建业赶紧叫住还在滔滔不绝的钱强,钱强愣了一下,不知道庄建业什么意思,庄建业也知道钱强在这方面不太擅长,便冲着旁边的文件柜扬了下下巴:“把正在测试的d—50前段时间两千小时试车简报给几位首长看看。”
钱强听了眯了下眼睛,随即恍然,感情自己说了这么多,面前两位海军的首长不信啊,也不多说什么,来到一旁的文件柜,从里面拿出一本d—50试车简报,转身就递给李放。
李放接到手里,然后看了看面无表情的钱强:“钱工,试车台上的d—50不是在做100小时的阶段性试车吗?”
这要是别人,估计还不太明白李放这话的意思,100小时阶段性试车一般是指新组装的燃起涡轮动力第一阶段长试车,主要检查其基本的工作情况,所以李放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试车台上的d—50难道不是组装的?
别人不明白,但搞这块的钱强哪里听不懂,摇了摇头:“已经做了两个两千小时的长试车了,三天前刚做完大修,做两个阶段的阶段性试车,就开始第下一次长试车,后面还有冰冻试车、淋雨试车、飞鸟撞击试验、异物吸入试验,全都通过后,就是最后的一万小时的全寿命长试车。”
“已经做了两次两千小时的长试车?”李放只觉得手上的长试车简报忽然变得很重,差点儿没拿住,掉在地上。
钱强很想说不然你觉得1860小时的大修间隔是怎么的出来的?可终究估计对方是海军的首长没有明说,而是笑着指了指手上的长试车简报,示意自己看。
李放赶紧翻开,一旁的宋长征也凑过来一起看,结果两人越看越是震惊,正在试车台上咆哮的那台d—50可不止完成了两次两千小时的长试车,更准确的说是三次,只不过第三次并没有达到两千小时,只有1880个小时。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根据前两次的两千小时长试车确定d—50在一般状况下的大修间隔时间。
难怪刚才钱强说1860小时的时候是那样的底气十足,原来人家已经把这般变~~态试车试验做了三次。
这下李放和宋长征再看试车台上那台正以三千千瓦大功率疯狂运转的d—50就有些不同了,按照之前的小时数计算,正在试车的d—50应该即将到达使用寿命,可从运转的情况上来看,跟新发动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出色。
如果这样的动力装在飞机上又会是什么模样?
于是李放与宋长征再次对视一眼,很快从彼此的目光中读懂了一致的想法,然后宋长征毫不犹豫的看向庄建业,郑重其事的说:“庄总,我们回去后会向海军总部进行专项汇报,争取能够加入d—50项目,不知道你们这边有什么意见?”
第四百七十章 燃气轮机
宋长征此话一出,别人还没什么,结束懵懂状态,默认庄建业把节奏带偏的赵主任却是一惊,什么情况?海军看上d—50燃气涡轮动力装置了?
于是都不等庄建业等人回答便开口问:“老宋,你们对d—50有兴趣?”
宋长征毫不犹豫的点头:“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对d—50总体很满意,虽说目前只开发出涡桨和地面发电设备这两种燃气涡轮动力装置,但对我们海军来说已经足够我们加入进来了,毕竟我们的海上巡逻机和舰艇上的燃气轮机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既然腾飞航空动力已经在这方面取得突破,那我们自然要支持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一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果腾飞航空动力今天展示的是一千千瓦级别的d—40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话,宋长征和陈放必然会跟去其他航空航天单位考察一样,走马观花的应付一下就过了去。
很简单,d—40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