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再不甘,再愤怒又如何?最后不还的接受这个无奈的现实。
说实话,当时冯波临跟此时此刻营房中的战士们一样,不解,困惑,愤怒,觉得拳头已经攥起就应该打出去,哪还有收回来的道理。
可经过大半年的沉淀,特别是担任班长后,冯波临这才渐渐逐渐明白战而胜之这句话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班长,班长……”
就在冯波临愣神的功夫,那个光着脑袋的黑大个儿再次迫不及待的叫起来,冯波临这才回过神,刚准备开口应两下,营房的门帘便被掀开,一位瘦高的人影便钻了进来,冯波临看清来人连忙停止动作,一个立正大声叫道:“首长!”
其他人一听连忙瞥眼一看,齐齐吓了一个激灵,心说部队长怎么来了,同样挺胸抬头立在原地。
郑权礼带着部队上的几个领导走进来,看着战士们拘谨的样子连忙伸手虚按了按:“别那么紧张,就是巡营时听你们挺热闹的,进来看看搞的什么活动。”
说着郑权礼扫了一圈:“刚才你们是什么情况呀?小冯,你说说!”
“这个……”冯波临面色一囧,让他说,怎么说,难不成当面质问当时为什么不打?
“怎么了?刚才那么热闹,现在怎么不敢说了?”郑权礼见冯波临吞吞吐吐的,脸色就是一沉。
“首长,我们再问班长,半年前咱们优势那么大,为什么不打过去?”就在冯波临被郑权礼盯得满身冒冷汗时,那个刚才问自家班长的黑大个儿咬了咬牙,上前一步,直接把事儿揽过来。
冯波临闻言狠狠瞪了黑大个儿一眼,示意他回去,可黑大个儿梗着脖子全当没看见,在郑权礼上下扫视下腰杆儿挺得更直了。
郑权礼没说话,而是看了黑大个儿两眼,然后扫视营房里其他战士一眼:“你们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没人说话。
“说,是不是!”
“是……”应答的稀稀拉拉。
“大声点儿,我听不见!”
“是!”这回整齐划一。
听罢,郑权礼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不过我不会给你们太多的解释,因为所有的解释就在这次演习之中,等演习结束后,看看那些被邀请过来的外国观摩武官的表情你们就会明白,‘优势’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概念。”
说完,郑权礼又说了两句提起的话便领着一众部队领导离开了营房,等走出数十米远,郑权礼微微泛红的脸这才在风雪的击打下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旋即偏过头冲着几名政工干部道:“类似的情况你们好好摸一下,要把战士的思想移到正轨上来。”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冲进了风雪中,几名政工干部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约而同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胜
也难怪这几位政工干部会露出如此无奈的表情。
一支部队的精神风貌如何,与他的主官个性密切相关。
这句不知道是哪位首长说的话用到如今这支部署在喀喇昆仑山东麓的空降兵部队来说在贴切不过了。
冯波临这个班时隔半年多还在讨论当初打与不打的事,甚至老兵退伍,新兵入役换了一茬还是有增无减,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战士们心里有块疙瘩,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官,郑权礼心里何尝没有?
要知道接到上级一级战备命令伊始,郑权礼便把遗书写好,并第一个咬破手指,在“首战有我,有我必胜”的血字横幅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带着全套伞降装具第一个踏上飞机的座舱。
是的,当时坐进机舱里的郑权礼就没想活着回来,更准确的说,一旦打响,他这个部队主官的存活几率跟普通战士一样,十分渺茫。
没办法,当时整个空降部队只有5架运8,6架运15、15架运15ps以及4架运油—15可以执行长距离快速空投任务。
满打满算一次性只能向指定区域空投两个营的兵力,而且还是没有任何重武器支援的轻步兵。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战损的情况下的理论值,问题是打响后能没有战损嘛?
因此在之前的军棋推演中,空降兵部队几番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最好的状态下,空降兵所属的运输机群也就能提供两次运输任务,最多能向指定区域投送1800人的兵力。
不是运输机队不想多执行运输任务,而是在两轮运输后,整个运输机队将全部战损。
这还是最好的结果,最差的是第一轮就被全部打下来。
没办法当时的空军作战飞机与假想敌之间存在明显代差,尽管空军有两架t—500空中雷达警戒机作为补强。
问题是这种半吊子雷达警戒机终究不是预警机,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自身的多目标判别能力,指挥引导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自身的安全都不如真正的预警机。
或许要次要方向上t—500空中雷达警戒机还能发挥些作用,在主要方向上根本起不到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登陆部队,只要他们及时,郑权礼咬牙坚持坚持或许还有全身而退的希望。
可问题是登陆部队比空中力量短板还要明显,别看当时动员了很多船只,千船万帆在海面上铺开蔚为壮观,但要知道这其中90都是民用船只,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木制渔船,不但防护力基本为零,机动能力更是差的可怜。
假想敌都不需要做太多的战术动作,就把手上数艘千余吨级的军舰横在海面上,就能用舰炮把所谓的千船万帆给顶回去。
因为这些船不止防护弱,支援火力更是不行,无奈之下部队只能将152榴弹炮和122榴弹炮固定在滚装货轮的甲板上,用炮兵在海面上做火力支援,然而海浪颠簸导致船体不稳,炮兵连基本的瞄准都无法做到,因此这种火力支援的准头就可想而知了。
空中接济不上,登陆部队又不可能及时赶来,郑权礼所率领的一千多人能又怎样的结局,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十分惨烈。
正是这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总部最后叫停的作战,改以演习震慑为主。
郑权礼难道不知道上级的意图?当然知道!
但他就是觉得握紧的拳头该打出去就要打出去,就算达不到战略目的,小惩大诫也是应该的,总而言之要让假想敌疼,知道怕,不在敢再越雷池一步。
然而上级的考量终究比郑权礼更深,更广,更具战略性,哪怕郑权礼十分懊恼还是否定了他的计划,上级那边压下来,郑权礼无法反驳,但他的情绪却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所在部队的官兵。
以至于这都过去了大半年,官兵们时不时的还会向指挥部提交鲜红的请战书,郑权礼这个主官也不拦着,一股脑的全都拿到上级去,表明自己的部队军心可用。
然后……然后他们这支部队就被总部调到了喀喇昆仑山东麓。
倒不是总部觉得烦了,打发到边疆眼不见为净,而是边疆区这边的边境局势的确出一些极为诡异的异动。
没办法,大半年前的东南局势,总部的克制让外界有了另类的解读,于是某些地区强国便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开始在边境上异动频繁,觉得总部既然能在东南沿海保持克制,在西北边疆上同样把这种克制保持下去。
哪成想总部可不是民国时期的参谋部,是认人揉捏的棉花团,接到边疆区的报告后,立刻便决定组织一次总部战略演习,随即将手里的部队遴选一遍,发现郑权礼的部队作战意志最坚决,风气最果敢,用当时某位总部首长的话来说:
“这就是一支哀兵,正所谓哀兵必胜,就选他了!”
郑权礼的部队也的确没辜负总部的期望,在接到命令后,所属的5架运8,6架运15、15架运15ps,4架运油—15以及一架刚刚从俄罗斯到货的二手伊尔—76运输机悉数出动,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连续进行了八次机队运输任务,将2400人的作战部队连同400吨的物资运送到喀喇昆仑山东麓的和平训练场。
一番动作立刻让某些心思活络的邻国不得不按下躁动的小心眼儿,没办法,2400人的作战部队和400吨的物资,东方某大国用两天就能完成,反过来掂量掂量自己忽然发现,同样的数量可能需要一个月。
不过躁动的心思是按下去了,小动作却没有停,没办法,势头已经在国内、国际舆论造起来了,前期更是把话说得满满当当,这要是悄没声息的怂了,那还不成了笑柄?
所以大动作是没了,但小动作却隔三差五的弄两下,显示自己还可以,没怂,依旧坚挺,国内还等什么?选票、钞票、股票统统拿过来呀……
郑权礼一看这还得了?不能惯着,于是一份跨昼夜的实兵实弹演习计划就被郑权礼交了上去,准备邀请各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过来看看,是要继续硬刚,还是赶快认怂!
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
“哒哒~~哒哒~~~”
清脆的枪声在某日清晨响彻喀喇昆仑山一个叫做神仙湾的高原哨所上,在其当面便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唯一进出喀喇昆仑山的要道,古时称为葱岭,现在叫做喀喇昆仑山口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神仙湾这个地方尽管海拔超过了5300米,含氧量不到内陆平原的一半儿,但却是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冲,因为守住这里,来自西亚和南亚的异国便休想越雷池一步。
所以当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在这里设置哨所一驻就是数十年。
“班长,班长~~~我怎么听着山下有炮声?是不是咱们的演习开始了?”
按照要求做完实弹打靶的黑大个儿,只觉得自己一阵的胸闷耳鸣,旋即满脸潮红的看向昨天下午带队来到神仙湾的冯波临,恍惚的问了一句。
冯波临愣了一下,脑袋也有些转不过弯儿,可还没等他回答,身旁便急急传来一声吩咐,“小王,小张~~快扶着小姚进吸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