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新德里这边,前出的就一个sb高原基地,而且还具备直升机起降条件,加上后方的高原直升机中队,但从纸面上的情况看,新德里这边占尽了优势。
结果双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形成截然相反的情况,东方某大国倾尽全军之力,调动可以用于高原地区的航空装备,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可靠的高原空中补给运输通道,以此为基础,运送防寒简易板房,为驻守官兵解决居住和活动的必备条件,几天的功夫就恢复边境的正常管控。
除了地震发生时数名手上和冻伤的官兵外,无一人死亡,算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反观新德里这边,握着一手的好牌却打得稀烂,位于sb简易机场后方的高原直升机中队平日了被新德里各方面吹得是天花乱坠,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才发现,这支部队的战备水平低到令人发指。
整个中队15架sa 315b“美洲驼”直升机,竟然有13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正常使用,仅有的两架能够执行对sb简易机场执行补给任务的sa 315b“美洲驼”直升机,在其中的一架顺利完成补给投放任务后返航时又因为飞行员失误撞山坠毁。
这要是在其他国家可能悲伤一阵,该补给就继续补给,最起码还有一架能用不是。
然而在这支高原直升机中队却不行,原因无他,只因为全中队具备5000米以上高原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就这么一个,而且还坠毁死了。
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不是中队的领导,就是主管的干部,仅有的几名飞行员还都是飞行学院刚毕业的菜鸟,跑过来镀金的大佬子弟,怎么可能去玩儿命?
于是奇葩的事情便出现了,堂堂一个建制完好的高原直升机中队就这么在一次直升机意外事故中垮掉了。
当然,一支部队垮掉,新德里可以调动其他的高原直升机中队填补上去,问题是新德里的高原直升机部队从上到下都这么一个德行,甚至有些中队十多架直升机没一架是完好的,以至于整个部队都处在趴窝状态。
新德里国防部气急败坏想要罪责,结果高原直升机部队的指挥官反倒气咻咻的跑到国会和媒体面前把新德里国防部的领导们告了一状。
说什么多年的老装备本就不堪重负,什么早就申请更换装备却不被允许,什么新德里斯坦航空的维护工作太差劲,是修一架完蛋一架。
总而言之高原直升机部队没错,错的是官僚,是修理厂是主管拨款的大老爷。
这么一搞,新德里国内瞬间就吵成一锅粥,各部门,各单位是相互推诿,互不认账,而sb简易机场内的300多号新德里官兵就在这种争吵和推诿当中逐渐断了自己的补给,每天除了看着对面神仙湾哨所日渐换发新生机外,就是眼睁睁看着熬不住的士兵一个个痛苦的死去……
拉胡尔当然知道这一切,甚至还不顾体面的下场亲自跟其他部门的官员好好撕了几把,也因此他比任何人都了解sb简易机场的情况。
但也正因为如此,听了莫拓尔斯基的话后,拉胡尔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因为莫拓尔斯基等于是在指着他的鼻子骂新德里无能,这让自尊心十分强大的拉胡尔哪里受得了。
可问题是再怎么受不来也得忍着,因此时此刻只有俄罗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执行高原任务的先进直升机了。
所以即便拉胡尔的老脸沉的都快滴出水来,还是勉强压下火气:“这个价格太贵了,再降点儿。”
“那你想要多少?”莫拓尔斯基问。
“我们能承受的底线是3200万美元。”拉胡尔说。
莫拓尔斯基也不含糊,直接看门见山:“那好,我们就定在4200万美元,45的返点回扣,其中05我会打到你在瑞士、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的账户上。”
“这个……”
拉胡尔有些犹豫,本来他还想在仕途上跟进一步,哪成想困在sb简易机场的记者迈克尔·桥本竟然通过卫星电话把新德里在边境的丑态给捅出去,这下尽人皆是,拉胡尔就算想捂盖子都捂不住,眼瞅着仕途可能终结,不如……
然而就在拉胡尔准备下决定时,另一位军官敲门进来,然后递给他一份电报,拉胡尔展开一看,本来和缓的老脸再次变得狰狞,旋即举起电报冲着莫拓尔斯基咆哮道:“你们俄国居然要跟东方某大国联合生产直升机,这就是你们对待朋友的态度?”
说着就把手里的电报甩给莫拓尔斯基,莫拓尔斯基根本就没去接,反倒嘴角扯出一丝冷笑:“如果新德里的技术达到我们的要求,同样可以把生产线拿过来,根本不成问题,4500万美元一架,55的返点,你拿其中的1,这是我最后的让步!”
拉胡尔怔了一下,知道自己在炸毛莫拓尔斯基转身就能走,然后找其他人达成这笔交易,要知道1的返点可不是个小数,于是佯装愤怒的点头:“好吧,我这就请示新德里高层!”
……
就在莫拓尔斯基拎着砍刀狂宰新德里肥羊之时,庄建业却站在去年底刚刚在星洲郊区落成的支线客机生产厂外用刚刚从翻译哪里学来的俄语,夹着着大段的,冲着一众过来调研的俄国航空工业界高管和专家热情的打着招呼:“各位远道而来的达瓦里氏,欢迎来到腾飞集团最现代化的新厂,保证让各位各种哈拉少到爆……哈哈哈……”
第九百一十二章 堕落成这个样子
听着庄建业俄不俄,中不中的招呼,不少俄罗斯航空工业高管和专家的脸都不是太好看。
特别是看到庄建业那一身灰色休闲t恤,蓝色牛仔裤的装扮,就觉得眼前这人怎么看怎么不正经。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规格极高的航空企业界间的合作项目,一旦达成极有可能影响两国航空产业格局,结果,作为意向合作方的企业负责人,不说来个沐浴更衣,七斋三戒,最起码着装要正式些吧。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t恤上印的那一行字,任谁看了都有种上去很扁庄建业的冲动,因为上面赫然写着:
就我最懂航空技术。
而且还是中英文双语的,生怕别人看不懂。
如此赤果果的高调装~~~逼,一棒子俄国的航空工业高管和专家心里能痛快才怪呢。
事实上要不是这些年俄国国内的经济愈发不景气,实在养活不了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庞大航空工业,这帮子骨子里极为高傲的家伙们打死也不可能跑到中国来寻求合作。
要知道在他们眼里,中国航空工业那就是个弟弟。
想当年还是他们这些俄罗斯人手把手的教中国人一颗螺丝钉,一块钢板的建立起现如今的中国航空工业的产业体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航空工业界喊他们这些俄罗斯航空工业代表一声师父并不为过,既然是师父当然要有为师的风范,最起码要比徒弟技高一筹才是。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苏联的航空工业始终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与美国几乎难分伯仲,照比中国这个小老弟不知道强到哪里去。
可问题是航空工业这东西是典型的政府导向性产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作支撑,根本就玩儿不起来。
苏联的航空工业是很强大,可随着苏联碎成一地的渣滓,强大的航空工业与其他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体系一样,瞬间变成了空中楼阁,有老底子的还能指望着老本儿过活,薄弱些的就只能无奈的走向破产。
再加上解体以来产业链的撕裂,技术人才的大量流失,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体系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再不济也要比一般国家要强上许多,特别是中国、新德里这类发展中国家,就算原地踏步,那也在整体上处在领先的优势地位。
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才能靠着苏—27,米格—29等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三代战机生产制造能力,在中国和新德里获得丰厚的回报,为当时奄奄一息的俄罗斯航空工业蓄上一口命。
有了这个成功的事例在前,俄罗斯国内的航空工业界便蠢蠢欲动,准备有样学样,在中国和新德里这样的发展正国家身上捞上一笔。
所以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对这几个国家的形势变化和发展比自己都上心,尤其是半年多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大事件以及近期的喀喇昆仑山口的地震,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再次看到大赚一笔的希望。
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航空工业界经过对大半年前的大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三代战斗机数量不足,大型运输机同样需要扩充,同时中国民航客机在进入90年代后同样面临更新换代。
除此之外,直升机方面中国国内同样有着极大需求。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俄罗斯航空工业界研判,未来五到十年内,中、民各类型航空器的缺口最起码在3000到5000架,这可是一个近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俄罗斯航空工业不说把这个市场完全一口吞下,就算吃下去三分之一,也足够俄罗斯航空工业顺顺利利的进入21世纪,并且有余力展开下一代战斗机、直升机和运输机的研制。
正是有这样一个预期,当接到中国邀请,观摩空降兵部队在喀喇昆仑山东麓举行实兵实弹演习时,莫斯科方面便派出了在诺罗科夫前往,以便在观摩过程过中实际查看中用航空器的短板,从而规划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针对中国的市场攻略更具可行性。
结果,一场比演习更贴近实战的救灾行动过后,诺罗科夫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俄罗斯航空工业界有种一切努力可能全都白费的既视感。
采用两台涡扇发动机的运—17性能优异也就不说了,关键是采用的动力也开始国产化,而且使用的还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完全摒弃了俄国货。
这也就罢了,在直升机方面,中国同样进步显著,不但拥有4吨级的直—12,而且还研制并装备了8吨